導讀:南方1種竹葉,葉大如手掌,端午節成稀罕貨,1片葉子2毛,啥用途
進入6月中旬以後,馬上就要迎來一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了。今年由於多了一個閏四月的原因,所以端午節有所推遲。今年的端午節是在6月25日,端午節一到也就意味著三天小長假來臨了。小夥伴們期待嗎?
每年端午節,在我國南方很多地區依然還有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其中說到包粽子,就少不了「粽葉」。而在南方有一種竹葉,葉子非常的肥大,每一片葉子都有手掌般大小,到了端午節就成為了稀罕貨,在市面上更是能賣到2毛錢一片並且每年還大量出口日韓,那它都有啥用途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關於粽葉,其實並不是專一指哪一種植物的葉子,凡是能用來包粽子的葉子,都可以稱之為粽葉。北方一般都是用蘆葦葉,也有一些用玉米皮,但是在南方則普遍是用箬竹葉。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起源於湖南,而湖南所產的箬竹葉也是全國有名的,並且每年還會大量出口到日、韓、美等眾多國家。
在筆者對家鄉這邊,每年到了端午節前夕,集市上賣箬竹葉的人就多起來了。因為很多的農民都會種植箬竹,在端午節前就採摘這些箬竹葉去集市售賣,一般新鮮的箬竹葉能賣到5塊錢一斤,有些也會論把來賣,一把箬竹葉15張左右,然後買3-5塊錢,在市面上箬竹葉的平均售價是2毛錢一張。
別看這種葉子不起眼,但是因為端午節了農村裡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每天還是要賣出去不少,有些一天能賣出去上千張,利潤還是很可觀的。很多人的選擇箬竹葉包粽子,一來是這種葉子比較肥大,而且還很柔軟,不容易破,用它包粽子的造型很好看。關鍵一點是用它包的粽子,還有很濃烈的竹葉香味。
其實,箬竹葉不只是可以用來包粽子,用途還非常的廣泛。在過去無人問津的箬竹葉,如今已經成為了農民的「金葉子」,它們不僅飛出了大山,而且還漂洋過海,去到了異國他鄉。
首先,箬竹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箬竹的適應能力很強,生長也非常快,並且葉片肥大,四季常綠,它雖然是竹子的一種,但是株高也就1米多點,因此也常被當成觀賞植物栽種,像一些公園、小區和馬路邊上就有。
其次,箬竹的莖稈粗細勻稱,可以用來製作竹筷、毛筆稈、掃帚柄等。
再次,箬竹葉子是很好的食品包裝物,在我國箬竹葉一般是用來包粽子,南方更是把粽葉和箬竹葉劃上了等號。它不僅能包粽子,而且還能包其他的多種食物,還可以用來襯墊茶簍或裝作各種防雨用品,茶葉、鬥笠、船篷襯墊等,還可用來加工製造箬竹酒、飼料、造紙及提取多糖等,這也是新鮮的箬竹葉大量出口國外的原因。
想不到在農村很常見的箬竹葉,如今卻成為了香餑餑,尤其是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夕,更是按照片數來售賣。現在允許擺地攤了,各位網友朋友們,馬上就要端午節到了,如果你家也有種植箬竹,可以採摘一些到城市裡,或者是集市上售賣,5元錢一斤,利潤還是很客觀的。最後,問一下大家,你們當地是用什麼包粽子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