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核潛艇之父、天氣預報奠基人分別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

2020-12-22 鎂客網

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15人,歷年人數最多。

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

恭喜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其中黃旭華院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研製的創始人之一;曾慶存院士是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國際數值與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他在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他們為中國核潛艇研製、數值天氣預報做出重要貢獻

黃旭華院士於1924年2月24日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在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他曾擔任中船重工集團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總設計師,他曾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實驗任務中,作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副指揮,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為中國海基核力量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而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1994年黃旭華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14年當選了中國中央電視臺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7年他獲得了中國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以及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類獎項。

另一位獲獎院士曾慶存則於1935年5月生於廣東省陽江市,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並在1961年前蘇聯科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副博士學位。他先後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氣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氣象學會、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理事長。

曾慶存院士是國際數值與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他首創半隱式差分法,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兩大標誌——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他曾被世界衛生氣象組織授予國際氣象科學最高獎——「國際氣象組織獎」。

提名制度改變:取消填寫論文期刊影響因子

自1999年國務院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就是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每年都是科技界的關注重點,該獎項分為5個,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

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最高獎項,每年獲獎者不超過2名。自1999年設立、2000年首次評選頒獎以來,至今已有33非常出色的科學家獲得了這一獎項,包括鼎鼎大名的袁隆平、于敏、屠呦呦等。

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中明確提出,改革現行的由行政部門下達推薦指標、科技人員申請報獎、推薦單位篩選推薦的方式,實行由專家足額這、組織機構、相關部門提名制度,進一步簡化了提名程序。提名者承擔推薦、答辯、異議答覆等責任,並對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此外提名制度方面還做出了一些改革,包括取消填寫論文期刊影響因子,鼓勵發表在國內期刊的論文為代表作;強調智慧財產權歸中方所有,第一單位署名為國外單位的論文不能作為代表性論文。

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國家科技獎共收到有關專家和單位提名項目(人選)1609項,與2018年相比增了85項。其中專家提名115項,提名最高獎15人,是歷年來提名人數最多的一次。此外,提名國際合作獎33人,他們來自19個國家,這也是歷年來人數最多、國別最廣泛的一次。

通過2019年初評名單中可以看到,在申報項目方面,更加面向基礎工業領域,比如石化、機械等,此外新領域如中醫藥、大飛機等領域的項目也在其中,初評獲獎名單多個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中有不少上市公司的身影,包括博世科、振華重工、以嶺藥業等。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

相關焦點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 得主800萬獎金要交稅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據央視新聞報導,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三級評審,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兩名廣東籍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獎作為全國科技界的的重磅獎項,一直受到各界關注。
  • 中國科技大獎揭曉,兩位粵籍科學家獲最高獎,核潛艇...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其中,「核潛艇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氣象預報泰鬥、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人獎金800萬元人民幣。
  • 「天氣預報之父」曾慶存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遙感衛星行業迎突破
    來源:一財網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研究員和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研究員一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曾慶存的學術貢獻以數值天氣預報為代表。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這才是我們要追的星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此後,兄弟倆因成績優異獲得了難得的公費讀書名額。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急需氣象科學人才。1952年,曾慶存考入了北京大學物理系,服從國家需要,被分配學氣象專業。20世紀50年代,即將畢業的曾慶存到中央氣象臺實習,看到氣象預報員們廢寢忘食地守候在天氣圖旁進行分析判斷和發布天氣預報。
  • 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央廣網北京1月10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人民大會堂揭曉。最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我國核潛艇的先驅者之一黃旭華院士和我國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院士。
  • 國家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至今已有9人獲得,他們分別是誰?
    共和國勳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自2016年1月1日創辦以來,共有9位擁有傑出貢獻的風雲人物獲此殊榮。首先要獲得共和國勳章,必須滿足這一點條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國家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勳的傑出人士。能獲得共和國勳章的人物,都為國家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 曾慶存:60年前提出的天氣預報算法沿用至今
    原標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曾慶存:60年前提出的天氣預報算法沿用至今圖片來源:新華網作為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的開創者,曾慶存成為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2020年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慶存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曾慶存: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開創者
    來源標題: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曾慶存: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開創者曾慶存出生年月:1935年5月出生地:廣東省陽江市主要成就:曾慶存是國際數值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的兩大標誌——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 這位科學家讓天氣預報精確到小時,他憑此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天氣圖的出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這些「經驗」提供了科學依據,但繪製天氣圖,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預報員憑經驗作出的主觀判斷。預報出錯,總是難以避免。 1960年,一種「半隱式差分法」直接把天氣預報推向了「數值天氣預報」的新階段,使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提升到60%以上。
  • 「共和國勳章」國家最高榮譽勳章,有9人獲得,他們都有重大貢獻
    共和國勳章,2019年首次頒發。共和國勳章,截止2020年8月僅有9人獲得,那麼獲此殊榮的9位傑出人士,分別是哪些,他們有著怎樣的重大貢獻?  1、于敏——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氫彈之父」  于敏,2019年1月在北京逝世,同年9月獲得「共和國勳章」,1926年8月,出生於河北省寧河縣。
  • 內蒙古重汙染天氣預報預警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獲得2019年度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內政發〔2020〕19號),授予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內蒙古重汙染天氣預報預警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曾慶存曾任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
    黃旭華、曾慶存榮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曾慶存曾任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2020-01-19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科技界最高獎項頒布 深圳20個項目獲獎!再創新高!
    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共有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獲獎。備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了兩位廣東籍的科學家——9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潛艇專家黃旭華,8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曾慶存:摘得全球氣象界最高榮譽 讓天氣預報...
    他堅守我國氣象領域研究60餘年,是世界氣象科學領域最早應用原始方程進行數值天氣預報的研究者之一,也是我國最早從事氣象遙感衛星研究的科學家之一。圖說: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每天出門前,你有看天氣預報的習慣嗎?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預報是如何產生的呢?
  • 「人工智慧」獲得了美國天氣預報競賽冠軍?
    4月初公布的結果中華盛頓大學(UW)的團隊同時獲得了團隊第一名和個人第一名分為春季和冬季兩個賽季每個賽季對5個城市進行預測每個城市的預測持續2周每周的周一到周四在美國中部時間下午4點前提交未來24小時天氣預報包括四個要素最高氣溫、最低氣溫、降雨量和風速
  •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痴心不改,此生無悔
    ——黃旭華 編者按: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近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著名核潛艇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黃旭華院士維核潛艇隱姓埋名30年,他增說:「我的一生屬於祖國」,但是對於家庭的愧疚,尤其是對一直擔憂自己的母親更是倍感歉意。
  • 共和國勳章|都哪些人獲得過我國的最高榮譽
    共和國勳章是我國的最高榮譽,截止到2020年8月11日,一共有九人獲得:于敏,我國的「氫彈之父」、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勳之一。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最高科技獎等多個獎項;申紀蘭,全國勞動模範,從第一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也是全國唯一一名連任13屆的全國人大代表。曾爭取男女同工同酬,完善農村經營體制;孫家棟,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技術負責人,我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兩彈一星元勳之一。
  • 他讓天氣預報越來越精準
    曾慶存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大氣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明天天氣怎麼樣?當人們掏出手機,自由享受天氣預報帶來的便利時,有一位科學家的貢獻應該被永遠銘記。曾慶存提出的「半隱式差分法」,是世界上首個用原始方程直接進行實際天氣預報的方法,這一算法至今仍是世界數值天氣預報核心技術的基礎。如今,3天預報準確度可達70%至80%,在我國華南地區,可提前3至4天對颱風路徑做出較為準確的預報。
  • 華風愛科將AccuWeather天氣預報落地中國
    此次分析數據來自美國和世界各地1000個地點,從2018年1月開始歷經18個月,ForecastWatch對來自五家天氣供應商2500萬個天氣預報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比較,得出AccuWeather在高溫、低溫、風速預測預報準確率最高。AccuWeather高準確率的天氣預報數據,給客戶帶來了極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