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艦巨炮-無畏艦時代(英國篇):「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2021-01-19 燃燒島鏈

此「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King George V-class battleship)建造於1911年,不是後來三十年代建造的條約型「喬五」戰列艦。

喬治五世級是獵戶座級戰列艦的改進型,1911年1月開工,在防護設計方面做了一些修改,加強了艦體強度。

艦艏A炮塔和艦艉Y炮塔之間的上部裝甲構成連續防護區域,加強副炮防護裝甲,並改變三腳主桅位置,挪到前部煙囪之前,改善通觀性能。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共建造4艘:喬治五世號(King George V )、百夫長號(Centurion)、大膽號(Audacious)、阿賈克斯號(Ajax)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膽號於1914年10月出港訓練時在愛爾蘭以北海域觸雷左舷機艙進水,喪失動力後拖曳失敗傾覆沉沒。

其餘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被編入第二戰列艦隊第一分隊參加了日德蘭海戰,戰爭結束後,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為給納爾遜級戰列艦的建造留出噸位空額而全部退役。

根據條約的規定1927年百夫長號作為靶艦,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假目標,最後在諾曼第登陸戰役中作為阻塞船鑿沉。

喬治五世號:1911年1月16日開工,1911年10月9日下水,1912年11月完工,建造船廠:樸次茅斯海軍船廠。1926年12月拆毀。

百夫長號:1911年1月16日開工,1911年11月18日下水,1913年5月完工,建造船廠:達文波特海軍船廠。

1927年1月20日改作為靶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新的喬治五世號戰列艦的假目標。後改為防空艦,在諾曼第登陸戰役中作為阻塞船。

大膽號:1911年2月開工,1911年9月14日下水,1913年10月完工,建造船廠:坎貝爾·萊德船廠。1914年10月27日觸雷,損管失利沉沒。

阿賈克斯號:1911年2月27日開工,1912年3月21日下水,1913年3月完工,建造船廠:斯科特船廠。1926年11月9日拆毀。

標準排水量23300噸,滿載排水量25420噸;艦長182.2米,寬27.2米,吃水8.7米;18座鍋爐,2座蒸汽輪機,四軸推進;最高速度21節,續航力4060海裡/18節;編制1114人。

5座雙聯裝13.5英寸(343毫米)/45倍徑主炮;16座單裝4英寸(102毫米)/50倍徑副炮,3座21英寸(533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

裝甲(英寸):側舷裝甲帶(最大)12,甲板4,炮塔(正面)11,炮座10,指揮塔11。

喬治五世級

喬治五世級

喬治五世級

喬治五世級

喬治五世級線圖

相關焦點

  • 大艦巨炮-無畏艦時代(英國篇):量產無畏艦「柏勒羅豐」級戰列艦
    柏勒羅豐級戰列艦是英國海軍繼無畏號戰列艦之後建造的後續改進量產型。無畏號戰列艦下水後,英國海軍部要求繼續建造該型艦以增強皇家海軍的實力。柏勒羅豐級基本布局與無畏號戰列艦很相似,可以看作為無畏號的後續改進量產型。
  • 大艦巨炮時代,大洋的主宰者,戰列艦緣何而生?
    如果說高達,EVA這種類人型武裝寄託的是無所不在的英雄觀念的殘響,那麼戰列艦就是多鉚蒸鋼與大艦巨炮精神的象徵,1991年的海灣戰爭重新披掛上陣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發出了戰列艦家族最後的怒吼,戰列艦家族的消亡早已成為了現實,但是戰列艦為什麼能夠主宰海洋數百年?戰列艦為何而生?緣何而死?
  • 英國皇家海軍英王喬治五世級(1936)三號艦:約克公爵號
    既然已經去查閱了一些資料,不發出來的話,胖達覺得就有點可惜了,所以就寫了這篇關於約克公爵號的文章,主要涉及到昨天文章裡朋友們提到的一些問題,不過主要也是圍繞約克公爵號進行展開的。英國軍艦大致被分成了前無畏艦、無畏艦、超無畏艦、高速戰艦、沒有建成的假想艦這幾個部分,約克公爵號歸屬於高速戰艦這個範疇。在高速戰艦這個分支裡,只有英王喬治五世級的5艘戰艦,外加1艘前衛號。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兩級戰艦作為大艦巨炮謝幕時代裡壓軸出場的核心CP,代表了戰列艦的最高水平。考慮到戰績原因,就先說美制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出現役的戰列艦。標準排水量44560噸,滿載排水量:55710噸(改裝前),57265噸(改裝後)。
  • 大艦巨炮-無畏艦時代(英國篇):戰列艦的分水嶺「無畏」號戰列艦
    無畏號戰列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是近代海軍史上第一艘採用統一型號主炮的戰列艦,也是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的主力艦,可以稱之為是戰列艦發展史上的裡程碑。由於受到當時英國造船廠的船塢和能力的限制,在尺寸和排水量上相對較小(標準16500噸級)。該方案在提交費舍爾後,他決定新戰列艦可以不受英國當時所有造船廠的限制設計建造,以求的最大火力和航速。這一決定使方案中的新戰列艦尺寸進一步增加,達到標準17900噸160米,超過納爾遜勳爵級的16000噸和135米,這個設計方案就是無畏號。
  • 戰爭巨獸之殤,走向末路的大艦巨炮,是誰埋葬了戰列艦
    擁有幾十門上百門艦炮如同刺豚的風帆戰列艦,搭載四門大口徑主炮一往無前的鐵甲艦,以無畏為名傳復興戰列線捉對廝殺的戰列艦,1991年的海灣戰爭重新披掛上陣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發出了戰列艦家族最後的怒吼。時至今日戰列艦家族早已從世界海軍艦艇名錄中消失(別拿憲法勝利什麼的舉例子)但是直到今天依舊有一群人高喊著電磁炮將帶來戰列艦時代的復興。
  • 大艦巨炮-無畏艦時代(英國篇):出口轉內銷的「加拿大」號戰列艦
    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智利素來互有領土爭端,其軍備競賽在南美範圍也是如火如荼,巴西動手最早,從英國訂購了米納斯·吉拉斯級戰列艦。阿根廷不甘示弱,於1910年向美國訂了2艘裝12門305毫米主炮的戰列艦裡瓦達維亞級,巴西馬上又到英國準備再買一艘要裝12門356毫米主炮的戰列艦。
  • 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戰列艦發展期:前無畏艦、無畏艦1889年,英國君權級戰列艦的首艦「君權」號開始建造,前無畏艦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這種設計排水量為1萬4150噸,雙聯主炮塔的布局為前後各一座,擁有4門343毫米主炮,10門6英寸(152.4毫米)副炮,舷側主裝甲帶最厚處達457毫米的戰艦,成為了前無畏艦的模板,整體設計思想成為後來各國效仿
  • 儘管小氣,但不失為一款優秀的戰列艦:「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
    既然要說「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就要先搞明白「英王喬治五世」是誰,如同我們說中國的「鄭和」號訓練艦,最少要知道「鄭和」是什麼意思。以「英王喬治五世」命名的戰列艦在以前就有一個,這是一款新的,所以有人舊「喬五」和「新喬五」之分。新「喬五」於1937年1月1日開始建造,共五艘,分別是:英王喬治五世號、威爾斯親王號、約克公爵號、安森號(Anson)、豪號(Howe)。
  • 女王陛下的軍艦:無畏號戰列艦,開啟了風靡世界的大艦巨炮時代
    從風帆時代開始一直到進入蒸汽動力時代,英國人的造艦水平是世界執牛耳者,法國人儘管水平也是世界領先,但總是在追趕英國的路上;到了19世紀末,新的火炮使用理念出現了,催生了新的海戰理論,連帶形成新的造艦概念,但保守的約翰牛還是堅持了一下,建造了前無畏時代的傑作「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不過,他們的海軍元帥、第一海軍大臣費舍爾敏銳的察覺出時代的變化,在開建「納爾遜勳爵」
  • 「海軍恐慌」催生出的超無畏戰艦:「俄裡翁」級戰列艦
    英國作為一個海島國家,一開始也被外敵欺負,發展過程中,敵人不斷,開始的西班牙、荷蘭,後來的法國、沙俄,後來的德國、美國等,他們在應對這些外部壓力時,總能不斷革新創造,才能使他的海軍以及軍艦製造處於領先。到了無畏艦時代,英國外部的壓力更加明顯,對手的追趕腳步更加逼近,德國就是最接近的一個。
  • 戰艦世界閃擊戰:Y系戰列艦科技線正式登場,六大戰列艦齊聚
    由全球知名戰爭遊戲開發商Wargaming攜手愷英網絡共同研發,網易獨家代理的《戰艦世界閃擊戰》即將迎來復活節狂歡周,Y系戰列艦科技線正式登場,六大戰列艦齊聚,展現日不落的威嚴!復活節禮物箱驚喜上線,海量獎勵邀你開啟!碧海巡遊,重艦巨炮逞神威如果說,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那麼,戰列艦炮塔所指,便是真理的領域!
  • 超無畏戰艦的標杆,劃時代的產物:"俄裡翁"級戰列艦四姐妹
    其中四艘就是著名的"俄裡翁"級戰列艦(也有叫獵戶座一說),以希臘神話中的獵戶神命名的主力艦,而另四艘則是 "英王喬治五世"級。"俄裡翁"級戰列艦直接採用了343毫米口徑主炮,全長177米,寬26.8米,吃水7.3米,標準排水量22000噸。滿載排水量25870噸。
  • 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沉了怎麼辦?封鎖消息防止德國人知道!
    在沒有航空母艦的時代裡,戰列艦就是當時的海戰主力。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有一支強大的戰列艦艦隊,那麼基本上你就可以橫行大海。這其中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無疑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寄予厚望的戰列艦,可也就是這級戰列艦給英國皇家海軍鬧了大笑話,不僅戰列艦觸雷後大量進水,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也紛紛逃之夭夭,以至於戰列艦最沉入大海。
  • 大艦巨炮時代,艦炮設計影響維度諸元,戰列艦優勢火力群設計
    前言艦載火力要求與艦炮布局,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各國海軍均建造了大量的擁有五座甚至六座炮塔的戰列艦,日本海軍的日向,扶桑,英國海軍更是有著無畏級,柏勒洛豐級等等一大群的十炮或者十二炮戰列艦,義大利連續多達五艘的使用3-2-3-2-3布局的十三炮戰列艦。
  • 一個時代的來臨,英國「無畏」級戰列艦
    「無畏」號戰列艦於1905年10月2日在樸茨茅斯開始建造,1906年2月10日下水,同年12月竣工,造價高達1783883英鎊。不少組裝的零部件已經事先進行裝配,所以船體的建造速度驚人。但無可否認的是,這艘戰艦在動工之前的研討耗時達數年之久,是無數英國海軍軍官和艦船設計師的嘔心之作。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前無畏艦)
    最終的法案設想一支由大約41艘戰列艦組成的艦隊,其中25艘將被分配給公海艦隊,其餘的艦隻則作為後備。繼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之後是維特爾斯巴赫級戰列艦、不倫瑞克級戰列艦和德國級戰列艦,這是德國建造的最後一批前無畏艦。
  • 「多炮塔神教」與太空時代星際戰列艦幻想
    日後,這場人類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海戰(僅次於雷伊泰灣大海戰)和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以「日德蘭海戰」之名,成為海軍史上最耀眼的篇章之一,也成為大艦巨炮時代最標誌性的戰鬥與頂峰。 從日德蘭到衝繩:戰列艦時代的終結 在日德蘭大海戰之後的二十餘年中,世界各國海軍列強,無不以大艦巨炮作為海軍建設的核心,其最終代表便是排水量高達70500 噸的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 然而,正所謂盛極而衰。
  • 日德蘭大海戰:英德主力艦隊正面交鋒,無畏級戰列艦最後的輝煌
    而英國本土艦隊共151艘戰艦(28艘戰列艦,9艘戰列巡洋艦,8艘裝甲巡洋艦,26艘輕巡洋艦,78艘驅逐艦,1艘布雷艇,1艘水上飛機母艦)。英國海軍在戰艦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然而雙方交戰的主力艦艇當屬性能最為先進、威力最為強大的無畏級戰列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