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和王翦,秦朝時期的兩位戰神,原來都是他的弟子

2021-01-10 心之源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的衰落,各大諸侯之間的爭鬥,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英雄、悲壯、憂鬱的故事,使這個時期充滿了無盡的魅力。

特別是,在主要附庸國之間的數百名後代為這段歷史增添了傳奇色彩。在這段歷史中,殺神白起和戰神王翦秦是「大秦帝國」中最耀眼的將軍,是最終的勝利者。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白起和王翦是師兄弟,他們的老師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人物——鬼谷子。

鬼谷子一生研究天人,精通數百門學問,在七個領域取得了最高成就:道教、法家、軍事家、陰陽家、縱橫家和教育家。軍事戰略家將他尊為聖人,縱向學者將他尊為祖先,陰陽學者將他尊為祖師,戰略家將他尊為聖人,法家將他尊為大師,教育家將他尊為始祖,道教將他與老子並列為王禪的始祖。

最大的成就是教育家,他在教育史上獨一無二。他被稱為「萬聖先祖」,也就是說,他教了無數聖人。他的學生們用他們的行動完美地證明了他的名聲。

據《史記》記載,戰國時期的蘇秦和張翼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同時,蘇秦還是六國的宰相。他曾將秦國推到死亡的邊緣,但最終被師弟張毅使用計策化解。他們是各為其主,這是無可厚非的。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戰國時期魏國的龐涓和齊國的孫臏也是鬼谷子的弟子,他們都是常勝著名的名將。

不幸的是,龐涓心胸狹窄,擔心孫賓會超越自己,挖孫賓的膝蓋骨。兩人成了敵人,最後龐涓輸給了孫賓。孫臏後來留下了著名的《孫臏兵法》,為後人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大秦帝國,殺神白起和雷神王翦,雖然說是隔代遺傳但是他們把鬼谷子的兵法發揮的是淋淋盡致。

此外,他們在鬼谷只學到了一半的兵法知識,這是陰陽兩點的完美體現。殺神白起學會了一半,也就是說,橫掃一切,完全沒有餘地的剛猛打法,所以他過去都是血流成河。白起在秦國當了30多年將軍,攻下了70多個城市,殲滅了將近100萬敵軍,被稱為武安君。他在歷史上最著名的「昌平之戰」中遇見了趙括,那也是歷史上最悲慘的戰爭。趙軍近50萬人在戰場上陣亡十萬,其餘40萬人被白起活活坑殺。也正是這場戰爭使得白起、廉頗、李牧和秦軍被稱為戰國四大將領,並在戰國四大將領中排名第一。

當然也正是這一戰白起表現出的殺心為換來了拔劍自刎的悲慘下場。然而,戰神王翦所學到的東西有一半與白起正好相反。當然,王翦也是戰無不勝的戰神,但是他擊敗對手的方式讓人們感受到他的仁慈。當然,這是和白起相比的。王翦的作戰風格和白起是不同的,他是在必須有百分之百的勝算之後才開始準備,他而且慣用的就是在兵力上完全的壓制住對手。

白起和王翦最大的區別就是,白起對待敵人直接是殺死然而王翦不是他是用大軍吧敵人團團圍住,逼迫敵人為自己所用,在此同時也減少了殺戮,把一些對自己不利的因素,變成有利於自己,也正是秦的仁慈為他以後能夠退休提供了最大的保障。如果白起和王翦的能力在一個人身上呢?如果他們的老師鬼谷子出手,那會是怎麼的結果呢?

下邊是小編對白起的認知,白起是一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將軍,從他徵戰開始已經有了三十多年了,在這個期間一次又沒有過敗仗,被人們稱為軍神,他自愛軍事上的才能是無可爭議的,但是他沒有政治的遠見,從而導致了他命運的悲慘,白起在自刎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就是,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過來良久又說了一句話,昔趙卒降者數十萬,吾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從他坑殺40萬的軍事,感覺他是個做事不拖泥帶水,遇事果斷的人。然而在今天看來,他的行為是缺乏人道主義的,但是戰爭永遠是殘酷的!

相關焦點

  • 秦國的白起和王翦都是戰神,為何白起被殺,而王翦卻得以善終
    秦國統一六國離不開眾多將臣的貢獻,尤其是白起和王翦兩大戰神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兩人的最終命運卻是截然不同。白起和王翦同樣是戰功顯赫,但最後白起死於非命,王翦卻安度晚年,是什麼原因造成兩人有著這麼大的反差?白起,是楚平王之孫白公勝的後代,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
  • 秦朝的三大將軍:殺神白起、戰神蒙恬、軍神王翦
    白起則一向被人們所熟知,因為他殺人最多,長平之戰坑殺趙軍四十萬人,被稱作殺神。有道是「殺一是為罪,屠百是為雄。屠得九百萬,是為雄中雄。」白起雖然沒殺夠九百萬,但他的業績也足以被後世好武之人傳揚。 然而王翦,這個輔佐秦始皇平定六國的最大功臣,卻不為大眾所知,或許,是因為他的名字難寫難讀?
  • 戰國時期秦國將軍戰力排名,第一不是白起,也不是王翦,竟是他!
    戰國時期,秦國大將頻出,為秦國最終一統天下,付出了汗馬功勞。按時間順序依次有:司馬錯、白起、蒙驁、王翦、王賁、蒙恬、章邯等。那麼究竟誰的戰力最強,功勞最大呢?司馬錯,在戰國這麼多將才中名氣不大,可他的戰略眼光卻具有劃時代的非凡意義。
  • 戰神每次打仗都問嬴政索要美女,妻子不解,戰神:都是為了保命
    三國時期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有「五子良將」。戰國時期作為一個混亂的年代更是造就了一些有名的將軍,作為四大戰神之一的白起,最後的下場不是很好,但為啥同為四大戰神的王翦,卻能平穩的過完自己的一生?王翦作為秦朝開國功績最高的功臣,和白起、廉頗、李牧三人並稱為四大戰神。王翦可以說是秦朝統一六國功績最為突出的將領,被滅掉的六國中有五個國家都是王翦帶兵滅掉的,但是嬴政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後,白起卻落了個慘死的下場,王翦卻能夠保持頗高的戰功安然存活,完全得益於他明白皇帝是怎麼想的。
  • 王翦作為秦朝的開國第一功臣,為何沒能入選「武廟十哲」
    王翦是戰國時期土生土長的秦國老秦人,雖生於秦地,但是據《新唐書》推演,王翦的祖上可能是周靈王太子晉的後人,可以說是「王室」之後了。秦王嬴政在剷除呂不韋和嫪毐之後,親自攝政,並且將「滅六國」作為國家的頭等大事,所有國策都為「滅六國」為核心思想,秦國上下開始急速發展。公元前229年,也就是秦王嬴政在位的第十八年,始皇命王翦從上郡出兵,開啟滅趙國之戰。
  • 戰國第一戰神,讓你意想不到的第一,絕對的實至名歸
    李牧、廉頗、樂毅、王翦、白起,這五位是戰國時期有公認的戰神,要說誰是天下第一的這個還真不好說。這五位戰神秦趙兩國各佔其二,白起曾在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
  • 《大秦賦》王翦歷史原型活了多少歲 秦朝王翦是怎麼死的
    秦國名將王翦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而且後世還尊王翦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從而肯定了王翦在歷史上的功績,《大秦賦》裡秦王能統一六國,王翦可謂是功不可沒,如果沒有他,秦國很難攻下趙國,只有王翦還能與趙國名將李牧一較高下,從劇情來看,王翦年紀很大,他的歷史原型活了多少歲?
  • 白起被後世奉為戰神,戰國一半陣亡的士兵都是出自他的手?
    再者,秦國在吞併巴蜀以後擁有豐富的資源,為後續的軍事行動和戰神白起的崛起提供了完善的社會保障,在這些條件之下,一代戰神白起順應歷史機遇,登上了屬於他的歷史舞臺。白起有著與生俱來的戰鬥能力,他的骨子裡流著橫刀躍馬的血液,還未到秦國的參軍年齡時,白起就加入秦國軍隊,在外面一刀一劍的拼殺。在立一些小戰功之時,白起遇到了對他一生有著極大影響的魏冉。
  • 《大秦賦》王翦能幫嬴政統一六國,白起和他相比,到底差在哪裡?
    戰國有四大名將,其中兩個在秦國,他們分別是白起和王翦。另外兩個在趙國,分別是廉頗和李牧。白起的功勞,基本上都是在秦昭襄王時期立下的,同樣,當時廉頗也是趙國最著名的將領。王翦主要是在嬴政時期立下的功勞,和他對標的是趙國的李牧。
  • 嶽飛認為不愛錢才是合格大臣,秦朝王翦愛財如命為什麼人人誇
    堂堂大將軍,「忠勇無家」,居然沒有一處房產,他的妻兒老小長年借住在親戚家,大冬天穿著草鞋和破棉襖。他在陝西作戰時負傷陣亡,他的兒子從東北老家趕來奔喪,居然連路費都拿不出,多虧朋友接濟才得以成行,慈禧得知後為之落淚。
  • 秦國的一位名將:輔佐四位秦王,戰功接近白起、王翦
    其中,就白起和王翦這兩位名將,無疑為秦滅六國立下了赫赫戰功。就白起來說,重創了韓國、魏國、趙國、楚國等諸侯國。而就王翦來說,則在戰國末期橫掃六國,攻下了大片的疆域。不過,就筆者今天要說的這位名將,雖然名氣上遠遠不如白起和王翦,但是,在秦國名將之中,此人的戰功已經非常接近白起和王翦了。
  • 戰神每次打仗前都向秦始皇要美女,妻子很是不解,戰神:是在保命
    在戰國時期可以說是人才輩出的時代,有很多的名將都在此期間誕生,其中就有白起、廉頗、李牧和王翦。他們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而王翦就被稱為了「戰神」,那他究竟是因為什麼被稱為了「戰神」呢?
  • 中國古代4大戰神的臨終遺言:項羽的最讓人欽佩,白起的最無奈
    華夏幾千年的歷史,歷朝歷代都曾出現過知名的戰將,他們為當時的王朝開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無往不勝,在戰場上攻必克、戰必勝,但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卻是命運幾多坎坷。有的身死族滅、有的則是壯志未酬,功過是非自由後人評說。一、屠夫——白起戰神事跡: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平生大小70餘戰,未嘗一敗。
  • 王翦和白起,同為秦國名將,為什麼結局不同?王翦的職場生存智慧!
    王翦和白起,秦國的兩大名將。同樣是給老闆打工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告訴了我們一個用血淚換來的教訓!白起牛嗎?牛!無一敗績!但是,他早早地死了!王翦呢,一直在四代君王手下幹活兒,越混越好,活到了90歲。所以,我認為王翦比白起牛!
  • 為何現在有人不承認白起是「戰神」,而叫「人屠」?看他把誰殺了
    白起,就是戰國時最著名的大將軍,與之齊名的還有王翦、廉頗、李牧,他們四人合稱為「戰國四將」。白起是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是我們心中的大戰神!白起有哪些重大的戰役呢?一、伊闕之戰,消滅韓國、魏國24萬聯軍;二、長平之戰,消滅趙軍45萬人。
  • 王翦和李斯對秦朝有大功,為何王翦得以善終,李斯卻是慘死結局?
    王翦、李斯二人為秦統一六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王翦是秦國的名將,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李斯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傑出的文學家和書法家。武成侯王翦、丞相李斯二人一個從武,一個從文,輔佐秦始皇統一六國。二人對秦國都有著豐功偉績,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開國功臣,如同秦始皇的左膀右臂,但二人的結局卻是天差地別,秦將王翦最終功成身退,得以善終。
  • 戰神每次打仗前都向皇帝要美女,妻子非常疑惑,戰神:我想保命
    戰神每次打仗前都向皇帝要美女,妻子非常疑惑,戰神:我想保命戰國時期有4大名將,也稱四大戰神,他們分別是,魔鬼殺神白起、皓首戰神廉頗、曠世英才李牧、鐵騎兵神四大戰神傲視群雄,他們都是各個時期的「風流人物」,他們威名赫赫,他們的事跡在歷史上廣為流傳,他們有時候難遇可以與之抗衡的對手,有時候又是高處不勝寒,歷史上的名將,往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總會有功高蓋主之嫌,然後招致殺身之禍,結局都不太理想。
  • 中國古代十位戰神,韓信、白起上榜,其中四位一生不曾一敗
    有了這條定義,我們首先排除呂布這種無腦小人,呂布在正史中沒有任何耀眼的戰績,他連李榷郭汜都打不過。再排除一個被各種吹捧的「白馬探花」陳慶之,他的戰績太科幻,可信度太低,也沒有準確的史料記載。10、樂毅燕昌國君,樂毅,戰國時期的戰神,曾經先後效力於趙國、魏國、燕國。燕國曾被齊國打的狼狽不堪,幾乎滅國,燕王想報仇。
  • 戰神每次打仗前,都跟秦始皇要美女,妻子不解,戰神:我這是保命
    戰國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誕生了無數的名將,其中白起、王翦、廉頗和李牧並成為「戰國四大名將」。武安君白起被稱為「殺神」,他為啥能夠獲得這個稱號呢?嘖嘖嘖,白起殺神的稱號真不是白起的,他一個人就殺了這麼多人。 王翦被稱為「戰神」,他為什麼被稱為戰神呢?
  • 戰國四大名將中,白起與廉頗無爭議,那麼第二到底是李牧還是王翦
    由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家周興嗣在其作品《千字文》提出戰國四大名將的概念,在歷史上一直存在著諸多爭議,雖說戰國四大名將排名不分先後,可這四人的成就與能力,確實存在著高低之分。在眾多的評選中,白起第一的位置是比較穩的,而廉頗在四人裡面實力與成績都是最差的。那麼剩下的兩位,李牧與王翦到底該怎麼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