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被後世奉為戰神,戰國一半陣亡的士兵都是出自他的手?

2020-12-16 漢史拾遺

字數:2300 建議閱讀時間:9分鐘

文/玄燁

插畫師/皓軒

「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戰國四大名將,在歷史長河中立下赫赫戰功,被後世人立廟祭祀。勝敗兵家事不期,但這事在白起身上卻失靈,因為在其一生大小70場戰役,沒有輸過一場,簡直是「全勝將軍」

在戰國四大名將中也是佼佼者,在後世的「武廟十哲」中,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白起一生戰功顯赫,但是人無完人,軍事上的優秀反襯出政治能力的低下。著名的長平之戰,使得白起威震四方,但也敲響他的喪鐘。

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最後被賜死於杜郵。一將功成萬骨枯,白起功成,何止枯萬骨。據梁啓超考證,戰國時期因戰事青壯年勞力損失就高達170多萬人,死於白起失手的幾乎達到了一半。在經過商鞅的變法以後,白起所處的秦國,處於六國中的社會制度比較先進的國家。他們依靠軍功貢獻成為向上層階級躍升的途徑,這個舉措極大地調動了國民為國家開疆拓土從而獲得封賞的積極性。再者,秦國在吞併巴蜀以後擁有豐富的資源,為後續的軍事行動和戰神白起的崛起提供了完善的社會保障,在這些條件之下,一代戰神白起順應歷史機遇,登上了屬於他的歷史舞臺。

白起有著與生俱來的戰鬥能力,他的骨子裡流著橫刀躍馬的血液,還未到秦國的參軍年齡時,白起就加入秦國軍隊,在外面一刀一劍的拼殺。在立一些小戰功之時,白起遇到了對他一生有著極大影響的魏冉。這位伯樂一眼就看出白起是「千裡馬」,魏冉便積極教導白起兵法,很快,命運就給了白起一次機會。

秦國向外面擴張時,很快就和接壤的韓國發生了衝突,於是韓魏兩國組成聯軍來攻擊秦軍。聯軍扼守崤函以阻秦軍東進,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出兵攻打韓、魏二國,採用避實就虛、迷惑穿插的戰法,一舉擊潰韓魏兩國的二十萬聯軍,此戰之後,白起升任為國尉,成為一臺讓山東諸侯噩夢連連的戰爭機器。很快白起又在後續的戰爭中奪取魏國六十多座城池,創造了百戰不殆的輝煌戰役。不久,在楚國被張儀忽悠成瘸子後,楚國又展開積極變法,採用之前抗衡秦國的方法,通過外交聯合山東六國一起來抗衡秦軍。

秦國聽聞後,便派出白起繼續讓楚國嘗嘗秦軍的鐵拳。在白起的帶領下,逼迫楚國割讓漢水和上庸。不久之後,秦軍準備給予楚國更大的打擊。於是在白起的帶領下,白起率領軍隊繞過出楚軍的防守,一舉攻佔了楚國的國都郢都,毫無準備的楚國只能採取遷都的方式來避開秦軍的鋒芒,但楚國很快又丟失了巫黔等外圍防禦陣地,經過這麼一戰之後,白起先於王翦給予楚國以毀滅性打擊,從此楚國一蹶不振直至滅亡。至此一戰,白起名震天下,秦國以郢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

面對秦國的蠶食,韓國無力抵抗,打算聯絡大國合縱抗秦,結果導致了長平之戰的爆發,也成為除了楚齊外第三方能抗衡秦國的趙國徹底涼涼的事件。在秦軍攻擊韓國的過程中,由於秦軍的推進,韓國的上黨成為了被分割以後的孤島,於是韓王也就順水推舟地把上黨割讓給了秦國,但是上黨郡的百姓們不願意淪落到秦國的手下,於是他們又在郡守的帶領下積極和趙國接洽,因為這件事情,秦趙二國就開始大打出手,成為了長平之戰爆發的導火索。

在長平之戰爆發的初期,趙國以廉頗為將,廉頗面對秦軍的攻勢,積極採取收縮防線的措施,使得秦軍的補給線變得漫長,給秦軍的攻勢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於是秦軍派出白起為將,並且讓間諜去趙國造謠。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聽信謠言的趙王立馬撤換了廉頗任命趙括為將軍。但是趙括的母親馬上去勸說趙王,「『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父子異心,願王勿遣』」《史記》載。但是當時趙王已經上頭了,依舊任命趙括成為對抗秦軍的將領。

在白起到達趙國前線的時候,他採取了後世韓信擊敗趙王歇一樣的決策,先用部隊對著敵人示弱,然後在採取兩翼分割包圍的手段。看到秦軍的示弱,趙括率領部隊傾巢而出,很快就被秦軍切斷了兩翼的糧道,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秦王傾巢出動和趙國決一死戰。在趙軍斷糧了幾十天以後,趙括親自率領四十五萬趙軍準備對秦軍發動決一死戰,不過很快趙括就被秦軍射殺領了盒飯,趙軍在失去指揮以後全部投降。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於是白起就把趙軍全部坑殺在了長平,趙國聽到消息以後全國上下為之一振,從此能抗衡秦軍的趙國也走向衰亡。

白起在替秦軍獲得如此大勝利之後,很快準備對著韓趙進行最後的打擊,害怕之下,韓趙兩國派出說客去遊說秦相範睢。表示如果讓白起統一了六國,那你的相位還怎麼保得住,範睢於是勸說秦王停止對外國的用兵,正在前線摩拳擦掌的白起聽到這個消息時候和範睢結怨之後不再替秦軍效命。

於是山東六國也就有了反攻的機會,他們組成的聯軍在多處擊敗秦軍,於是秦王再次命令白起為將,但是白起因為怨恨,於是推辭自己有病,範睢這時候也向秦王進讒言,於是白起自殺,死前表示一定是長平的罪孽太大。

白起從底層小兵做起,靠著風雲際會得到貴人的提拔以後,靠著驚人的軍事天才天賦,為秦國滅亡六國打下了堅固的基礎,在他所參與的戰爭中,攻打過得諸侯國都受到致命的打擊。但是因為白起的政治能力較弱,使得白起這個軍事天才過早的隕落,一代戰神百戰不殆成為遺憾,唐朝開元時期設置武廟把白起放在武廟十哲的位置,無不表現了後人對於白起軍事能力的崇拜和讚揚。

參考文獻:

《史記》《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相關焦點

  • 白起和王翦,秦朝時期的兩位戰神,原來都是他的弟子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的衰落,各大諸侯之間的爭鬥,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英雄、悲壯、憂鬱的故事,使這個時期充滿了無盡的魅力。特別是,在主要附庸國之間的數百名後代為這段歷史增添了傳奇色彩。在這段歷史中,殺神白起和戰神王翦秦是「大秦帝國」中最耀眼的將軍,是最終的勝利者。
  • 為何現在有人不承認白起是「戰神」,而叫「人屠」?看他把誰殺了
    在古代歷史上,湧現了許多的名將,他們由於打仗厲害,於是被稱之為」戰神「。戰神,這當然是個很好的稱呼,代表著榮耀,是正義感的,是個褒義詞,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人屠」。這兩次當然只是他一生中許多次戰役之典型,他一生共戰鬥70餘次,據說戰國時因戰役死去的人有兩百萬,而死在他手底下的人就有百來萬人,足足佔了一半!據史料記載,白起一生作戰從未出現敗績!光這點,他被評為「戰神」,是完全實至名歸的。可現在有許多人不再承認白起這個"戰神」的稱號,反而更願意稱呼他為「人屠」,這是為什麼呢?你看他把誰給殺掉了!
  • 殺神白起的最後歲月,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僅白起就佔了一半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比拼的不僅僅是將帥的智慧和士兵們的戰鬥力,更主要的是軍隊的規模,用"人海戰術"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邯鄲之戰初期,秦國的軍隊屢屢失利,陣亡的將士肯定很多,為了補充軍力,加大對邯鄲的攻擊力度,秦昭襄王"益發兵佐陵",陸續向邯鄲外圍增派了援軍。可是即便如此,王陵仍沒有能夠扭轉不利局面,反而屢戰屢敗,竟然損失慘重,陣亡了四萬多人。
  • 戰國名將白起的一生
    因白起每次作戰,戰必求殲,以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整個戰國期間軍隊共戰死200萬人左右,白起一人就殲滅了160萬人,無一敗績,被時人稱之為「人屠」,後世稱其為「死神」。什麼廉頗李牧,在他面前都弱爆了!白起是平民出生,他也是從一個小兵當起。不過,白起初入軍營中就顯與眾不同,他一路摸爬滾打,終於當了將軍。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戰國時代兩大戰神,吳起和白起,二人到底誰更厲害?
    這兩人都有兵法流傳於世,可以說是兵家集大成者。在唐肅宗時,吳起位列武成王的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吳起又被追尊為廣宗伯,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而秦國白起,卻是一代名殺神了。由於吳起是戰國初期百年難一遇的將星、帥才,他文能興國,武能定天下,精通儒兵法三家思想,實在是世間少有的奇才。而白起的父親過於崇拜吳起,故給白起取名起,希望他能像吳起一樣成為一代戰神,收復秦國的河西之地。
  • 王者榮耀:白起不愧為戰神!打遍天下無敵手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ing老師,今天為大家帶來關於王者榮耀的資訊。王者榮耀裡面的白起自從改版以後,很多玩家愛不釋手,這個重做之後的英雄不能夠用強悍來形容,應該是變態。王者榮耀立馬主流的單挑王幾乎沒有隊友,完完全全的打遍王者榮耀無敵手,不愧是戰神!一.白起 VS 孫悟空白起3級的時候,就和孫悟空單挑,然而白起還剩下將近三分之一的血量,把孫悟空給單殺了!
  • 戰國名將白起
    白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秦昭王時期曾經多次率部出徵,為秦統一六國做出了重要貢獻。 據史料記載,白起帶兵徵戰中有據可查的殺滅敵軍人數達九十多萬,如果加上未記錄在冊的小規模徵戰,死在他手上的各國士卒當在百萬以上。而當時七個諸侯國的總人口也不過一兩千萬人。今天看來,白起的所作所為是一位高級軍事指揮者在特定歷史環境的戰爭中不可違背的必然,並非他個人意願。一,戰神是這樣煉成的 公元前305年,白起參軍入伍。
  • 秦國的白起和王翦都是戰神,為何白起被殺,而王翦卻得以善終
    秦國統一六國離不開眾多將臣的貢獻,尤其是白起和王翦兩大戰神為秦國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兩人的最終命運卻是截然不同。白起和王翦同樣是戰功顯赫,但最後白起死於非命,王翦卻安度晚年,是什麼原因造成兩人有著這麼大的反差?白起,是楚平王之孫白公勝的後代,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
  • 揭秘秦國名將白起:是「殺神」還是「戰神」?
    白起善於用兵,史書記載他「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他一生徵戰37年,未嘗一敗,打得六國無人敢掛帥迎敵,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不世之功;但卻因長平之戰中坑殺趙國40萬降卒,而被正統史家永遠打入「冷宮」,不得立於名將之列。  是百戰百勝的「戰神」,還是殺戮無度的「殺神」?人物的解讀有不同角度,而史實卻是唯一的。
  • 【榜樣】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的傳奇一生
    郵箱:baishishangwu@163.com歷史上有很多白氏先人赫赫有名,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其中有戰神之稱的白起。白起(?-公元前257年),《戰國策》作公孫起, 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出自羋姓。楚國白公勝後裔,唐代許多白氏墓志銘詳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孫白公勝。《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白乙丙之說已考證為以誤而錯。
  • 「戰神」白起自盡的真相:成也應侯,敗也應侯
    白起是一位優秀的政治軍事家,與廉頗、王翦、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之首,作為戰功輝煌的將軍,身份顯赫的大將,他徵戰沙場30餘年,六國軍隊只要聽見他的名號就會嚇得望風而逃,他被稱為「戰神」,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不朽之功。但他卻最終含恨引劍自殺,結束了不平凡的一生,他為何自殺?
  • 一代戰神白起,究竟是被誰害死的?
    白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人,出自羋姓,原楚國白公勝後裔,極善用兵。在秦昭王主政時期率兵徵戰六國,為秦國日後統一天下做出巨大的貢獻。
  • 戰國十大名將排名,第一名來歷神秘,曾當過戰神白起的老師
    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助燕伐齊:率燕軍半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為燕國雪恥。 特點:通兵法,審時度勢。 結局:受田單反間計,離燕去趙,死於趙國。七:田單,戰國名將。田齊宗室的疏遠族屬。生卒年不詳。臨淄(今山東淄博)人。復國後官居齊國相,代表作 「火牛陣」:可以寫進軍事教課書的經典戰役,譜寫以弱勝強的軍事神話。
  • 白起和孫臏到底誰厲害?戰國四大名將為何沒有孫臏?他的腿不好
    01白起幾乎打遍了整個戰國,沒有遇到一個對手。白起最可怕的地方,是他沒有失敗過。而且這輩子都是在跟強大的對手較勁,秦昭襄王能夠提前稱帝,其實主要是白起的功勞。那麼白起到底有怎樣的戰績呢?比如說攻打楚國時用過水淹,攻打趙國時用過反間計,由此可見,白起不是一個無腦屠夫,他的每一步戰略都是有計劃的,可惜他沒有兵法流傳後世。02孫臏成名之戰是桂陽之戰和馬陵之戰。孫臏的祖先孫武當然是更加出名一些,孫武是吳王闔閭的大將,幫助吳王闔閭練兵,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楚國。
  • 春秋戰國的各國戰神一覽
    盤點春秋戰國的各國戰神:1、秦國——白起;2、楚國——項燕;3、趙國——李牧;4、魏國——吳起;>5、燕國——樂毅;6、齊國——田單;春秋戰國時期,湧現出了很多名人武將,這其中不乏有很多出色的將領,而在這些人當中,最出色的猛將,應該只有白起!
  • 戰神白起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他真的是嗜殺成性主張殺降嗎?
    這般殘忍的事情即使經過了接近千年的歷史,都令我們覺得十分恐怖。這場戰爭就是史上最殘酷的戰爭——長平之戰,而主導這場戰爭的將軍,就是後來被稱為「殺神」的白起。 長平之戰發生在戰國時期的長平,現在的山東省高平市。這場戰爭的主導者就是那個讓秦國稱為超級大國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是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他引領下的秦國結束了西周長達八百多年的統治。
  • 為什麼說白起才是古代殲滅戰的天花板?
    武安君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中國古代最傑出的殲滅戰軍事家。秦昭襄王贏稷時代傑出軍事將領之一。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故白起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他的成名史就是一場場血淋淋的屠殺史。...其明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
  • 【鹹陽陵紀】8:白起墓‖兩千年前的彭德懷
    戰神&殺神‖白起 據梁啓超考證,戰國時期,在戰場上死亡的將士達到兩百萬人,其中有一百萬將士的死亡與白起有關。而且,這一百萬人,只計算了敵方,並沒把白起統率的秦軍陣亡人數統計入內。長平之戰,不僅趙國損失巨大,被屠45萬人之多,秦國傷亡也達30萬人。這實在有點恐怖。這和白起的戰略思想有關,他追求的是殲敵有生力量為主,攻城略地為次。細數起來,白起自掛帥之日起,在三十七年徵戰生涯中,全面摧垮了韓、魏、楚、趙四雄,致使山東六國再也沒有一個國家能與秦國抗衡。。
  • 戰國時代長平之戰,20萬趙軍被活活坑殺,白起:我也有自己苦衷
    據說當時秦王給白起的回信意思就是全權委託白起負責,要麼殺、要麼留,都在這個戰神一念之間,白起最終選擇了坑殺20多萬降卒,也直接帶給了六國極大的恐懼,甚至許多六國將領一聽說白起的軍隊來了,都嚇得膽戰心驚。
  • 不敗軍神白起:殲敵百萬被稱「殺神人屠」,難道他真的嗜殺如命嗎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期間湧現出了無數名垂青史的名將,在那個風骨不息的年代,各國連年交戰,致使共計200多萬人血灑疆場,但其中有一個名叫白起的人,一個人就致使120餘萬人命喪黃泉,位列四大戰國名將之首,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三攻楚廟,破楚都焚廟宇,迫使楚國遷都,共計殲敵35萬,長平之戰戰殺20萬,坑殺40萬,這就是白起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