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300 建議閱讀時間:9分鐘
文/玄燁
插畫師/皓軒
「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戰國四大名將,在歷史長河中立下赫赫戰功,被後世人立廟祭祀。勝敗兵家事不期,但這事在白起身上卻失靈,因為在其一生大小70場戰役,沒有輸過一場,簡直是「全勝將軍」。
在戰國四大名將中也是佼佼者,在後世的「武廟十哲」中,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白起一生戰功顯赫,但是人無完人,軍事上的優秀反襯出政治能力的低下。著名的長平之戰,使得白起威震四方,但也敲響他的喪鐘。
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最後被賜死於杜郵。一將功成萬骨枯,白起功成,何止枯萬骨。據梁啓超考證,戰國時期因戰事青壯年勞力損失就高達170多萬人,死於白起失手的幾乎達到了一半。在經過商鞅的變法以後,白起所處的秦國,處於六國中的社會制度比較先進的國家。他們依靠軍功貢獻成為向上層階級躍升的途徑,這個舉措極大地調動了國民為國家開疆拓土從而獲得封賞的積極性。再者,秦國在吞併巴蜀以後擁有豐富的資源,為後續的軍事行動和戰神白起的崛起提供了完善的社會保障,在這些條件之下,一代戰神白起順應歷史機遇,登上了屬於他的歷史舞臺。
白起有著與生俱來的戰鬥能力,他的骨子裡流著橫刀躍馬的血液,還未到秦國的參軍年齡時,白起就加入秦國軍隊,在外面一刀一劍的拼殺。在立一些小戰功之時,白起遇到了對他一生有著極大影響的魏冉。這位伯樂一眼就看出白起是「千裡馬」,魏冉便積極教導白起兵法,很快,命運就給了白起一次機會。
秦國向外面擴張時,很快就和接壤的韓國發生了衝突,於是韓魏兩國組成聯軍來攻擊秦軍。聯軍扼守崤函以阻秦軍東進,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出兵攻打韓、魏二國,採用避實就虛、迷惑穿插的戰法,一舉擊潰韓魏兩國的二十萬聯軍,此戰之後,白起升任為國尉,成為一臺讓山東諸侯噩夢連連的戰爭機器。很快白起又在後續的戰爭中奪取魏國六十多座城池,創造了百戰不殆的輝煌戰役。不久,在楚國被張儀忽悠成瘸子後,楚國又展開積極變法,採用之前抗衡秦國的方法,通過外交聯合山東六國一起來抗衡秦軍。
秦國聽聞後,便派出白起繼續讓楚國嘗嘗秦軍的鐵拳。在白起的帶領下,逼迫楚國割讓漢水和上庸。不久之後,秦軍準備給予楚國更大的打擊。於是在白起的帶領下,白起率領軍隊繞過出楚軍的防守,一舉攻佔了楚國的國都郢都,毫無準備的楚國只能採取遷都的方式來避開秦軍的鋒芒,但楚國很快又丟失了巫黔等外圍防禦陣地,經過這麼一戰之後,白起先於王翦給予楚國以毀滅性打擊,從此楚國一蹶不振直至滅亡。至此一戰,白起名震天下,秦國以郢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
面對秦國的蠶食,韓國無力抵抗,打算聯絡大國合縱抗秦,結果導致了長平之戰的爆發,也成為除了楚齊外第三方能抗衡秦國的趙國徹底涼涼的事件。在秦軍攻擊韓國的過程中,由於秦軍的推進,韓國的上黨成為了被分割以後的孤島,於是韓王也就順水推舟地把上黨割讓給了秦國,但是上黨郡的百姓們不願意淪落到秦國的手下,於是他們又在郡守的帶領下積極和趙國接洽,因為這件事情,秦趙二國就開始大打出手,成為了長平之戰爆發的導火索。
在長平之戰爆發的初期,趙國以廉頗為將,廉頗面對秦軍的攻勢,積極採取收縮防線的措施,使得秦軍的補給線變得漫長,給秦軍的攻勢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於是秦軍派出白起為將,並且讓間諜去趙國造謠。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聽信謠言的趙王立馬撤換了廉頗任命趙括為將軍。但是趙括的母親馬上去勸說趙王,「『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父子異心,願王勿遣』」《史記》載。但是當時趙王已經上頭了,依舊任命趙括成為對抗秦軍的將領。
在白起到達趙國前線的時候,他採取了後世韓信擊敗趙王歇一樣的決策,先用部隊對著敵人示弱,然後在採取兩翼分割包圍的手段。看到秦軍的示弱,趙括率領部隊傾巢而出,很快就被秦軍切斷了兩翼的糧道,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秦王傾巢出動和趙國決一死戰。在趙軍斷糧了幾十天以後,趙括親自率領四十五萬趙軍準備對秦軍發動決一死戰,不過很快趙括就被秦軍射殺領了盒飯,趙軍在失去指揮以後全部投降。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於是白起就把趙軍全部坑殺在了長平,趙國聽到消息以後全國上下為之一振,從此能抗衡秦軍的趙國也走向衰亡。
白起在替秦軍獲得如此大勝利之後,很快準備對著韓趙進行最後的打擊,害怕之下,韓趙兩國派出說客去遊說秦相範睢。表示如果讓白起統一了六國,那你的相位還怎麼保得住,範睢於是勸說秦王停止對外國的用兵,正在前線摩拳擦掌的白起聽到這個消息時候和範睢結怨之後不再替秦軍效命。
於是山東六國也就有了反攻的機會,他們組成的聯軍在多處擊敗秦軍,於是秦王再次命令白起為將,但是白起因為怨恨,於是推辭自己有病,範睢這時候也向秦王進讒言,於是白起自殺,死前表示一定是長平的罪孽太大。
白起從底層小兵做起,靠著風雲際會得到貴人的提拔以後,靠著驚人的軍事天才天賦,為秦國滅亡六國打下了堅固的基礎,在他所參與的戰爭中,攻打過得諸侯國都受到致命的打擊。但是因為白起的政治能力較弱,使得白起這個軍事天才過早的隕落,一代戰神百戰不殆成為遺憾,唐朝開元時期設置武廟,把白起放在武廟十哲的位置,無不表現了後人對於白起軍事能力的崇拜和讚揚。
參考文獻:
《史記》《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