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口會戰:陳錫聯英勇出擊,炸毀日軍一飛機場,令蔣介石刮目相看

2020-12-23 千古君

自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之後,我國國共兩黨開始了第二次合作,且以此形成了一條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9年9月,日軍洶洶而來,一舉越過了平型關與雁門關之間的茹越口,向太原撲去。而此時,國民黨軍第二戰區司令長閻錫山則集中了31個師、13個旅,28萬多兵力,在忻口設防。

忻口之地,位於五臺山與雲中山之間,地勢險要,是從晉北通向太原的重要門戶。如果此地失守,太原必定遭到日軍的洗劫。

當時,閻錫山軍團所面臨的對手是坂垣徵四郎所率領的第5師團和察哈爾派遣兵團。

1939年10月2日,在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混成第2旅團從代縣向進攻後,忻口會戰就此打響。

閻錫山面對如此精兵兵團,就如以往的會戰一般,根本不敵日軍。很快,閻錫山便節節敗退,最後導致、原平相繼失陷。

而為了配合閻錫山忻口的正面作戰,八路軍部隊也在有條不紊的展開著「截斷敵軍後方交通,打擊來援之敵」的行動。而陳錫聯所領導的第129師第385旅第769團,就這樣大踏步地走上了抗日戰場的大舞臺。

此時的陳錫聯才剛滿22歲,雖說年輕,但其資歷卻不淺。

陳錫聯於1915年出生於湖北紅安高橋鎮陡山彭家村的一個貧困家庭。因土地薄少、苛捐繁重,其家庭生活也算是艱難。還好陳父忠厚老實幹活勤快,這才能讓陳錫聯一家不至於餓死。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陳父在外出幹活時不幸被砸傷身亡。一時間,陳家陷入了困境。還好,陳錫聯母親夠堅強,沒有被丈夫的去世所打倒。很快,母親 帶著陳錫聯等四個孩子分離出來,以種田、打零工為生。

1929年,年僅14歲的陳錫聯趁在家人熟睡之際,偷偷參加了遊擊隊,之後又被編入紅軍第11軍。自此,陳錫聯的軍旅生涯也算是正式開始了。

陳錫聯從來沒有上過一天課,更沒有讀過正規的軍事學校,可奇怪的是,他的作戰指揮能力卻強的出奇。一次次戰爭下來,陳錫聯很快便從一名基層指揮員,迅速成為為了一名優秀的高級指揮員。

就在1937年10月,忻口會戰打響後,陳錫聯所在的769團便奉命向原平東北地區挺進,執行側擊南犯之敵後的任務

在陳錫聯到達忻口之時,閻錫山正和日軍打得不可開交。

陳錫聯望著日軍隆隆而過的飛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從敵機飛行起落的頻率和規律看,附近一定有敵人的機場。

後在偵查之後,陳錫聯果然在隔河10來裡外的陽明堡鎮發現了日軍的簡易機場。於是,陳錫聯便有了炸掉此機場的想法。

可是,八路軍想要憑自己的「土槍土炮」去拼日軍機場的大批守軍,又怎麼可能呢?但就在陳錫聯等人摸索機場狀況之時,突然遇到了一個剛從機場逃出來的「壯丁」賴保三。

在陳錫聯的盤問之下,賴保三也說明了自己的情況,他說:

他叫賴保三,就住在附近的一個小村莊。自從日軍入侵山西後,國民黨軍隊的搶劫、日本人的燒殺,弄得他家破人亡,一家三口只剩下他孤苦伶仃一個。不久前他被鬼子抓到機場做苦力,每天從早累到晚,不僅不給飯吃,還經常挨打受罵。他實在受不了折磨,便趁鬼子不注意逃了出來。

陳錫聯在知道賴保三的情況之後,不由大喜,再給了賴保三些許乾糧和水之後,連忙問道機場的情況。

賴保三在吃飽之後,也就把自己知道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陳錫聯在得知機場只有一小股警衛部隊和地勤人員200餘人,且沒有防禦工事之後,不由大喜。

返回駐地後,陳錫聯認為這是一次突襲日軍的好機會。於是,陳錫聯決定夜襲陽明堡的日軍機場,炸毀全部飛機。

此戰,八路軍最後了勝利,成功殲滅了日軍100餘人、飛機24架。此戰也有力地打擊了敵空中力量,削弱了忻口戰場上敵之立體火力。可以說,這是繼平型關大捷、雁門關伏擊戰切斷日軍交通運輸線之後,八路軍取得的又一次重大勝利。

戰後,陳錫聯不僅收到了朱德、劉伯承的稱讚,甚至也受到和共黨不對付的蔣介石的讚揚。蔣介石還拿出了2萬元大洋獎勵參加陽明堡戰鬥的部隊。而蔣介石的此舉,也不知是心甘情願,還是只是充充門面呢?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因為此次戰爭,不僅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更是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因此,我認為我們必須得知道抗日戰爭這一歷史事件。我們不僅可以在此次戰爭中看到我們前人堅定不移的精神,還能了解到我們領袖到底有多麼的偉大。

而關於如何了解這一歷史事件,我非常推薦江城所著的《歷史深處的民國》。這是一套關於1840~1925年正史的彪悍史書。是中國歷史上一套全面解讀晚清、共和、抗戰的長篇歷史力作。

我想,從來沒有一本關於民國的書籍,能像《歷史深處的民國》這樣,全面、真實、透徹、有趣地將民國這段歷史講明白說清楚。

更重要的是,此書原價120元,而現在購買卻只需96元。一套《歷史深處的民國》包括「晚清」「共和」「重生」三冊,也就是說一大厚本只需30餘元,可以說是非常划算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去看看】購買,96包郵到家:

相關焦點

  • 夜襲陽明堡,日軍一個聯隊的兵力,為何守不住?八路軍作戰有高招
    也就是在忻口戰役期間,以八路軍為主的敵後抗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們在各個關鍵的道路埋伏日軍的輜重以及運輸隊,使得前方日軍的作戰大受阻礙,更為難得的是,1937年10月19日,八路軍129師769團陳錫聯所部在陽明堡偷襲日軍的飛機場,炸毀日軍飛機24架,有力的支援了忻口會戰的作戰態勢。
  • 忻口會戰中,八路軍有哪些戰功?
    這一仗,擊斃日軍100多人,擊毀日軍汽車數十輛。隨後,又抓住敵人薄弱環節,連續作戰,相繼收復平型關、沙河鎮、繁峙等城鎮,切斷了日軍張家口至代縣後方交通線。小寨村伏擊戰㈢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雁門關伏擊戰1937年10月18日,正是忻口會戰最激烈的日子。
  • 抗日戰爭忻口會戰,日軍主力遭受重創,前線國軍為何卻士氣低落?
    渡河作戰的日軍一時之間板垣徵四郎在日軍內部風頭無兩,等到忻口會戰之時板垣徵四郎已經有了統轄山西境內所有日軍的權力,而廣島師團更是被日軍部隊稱之為「鋼軍」。國軍炮兵陣地娘子關遇襲的消息令身在太原的閻錫山和衛立煌大吃一驚,為了避免日軍突破娘子關截斷忻口守軍後路,閻錫山下令從忻口將傅作義的綏軍部隊調回太原。
  • 忻口會戰,太原會戰相繼失敗,誰該為此負責?不能全怪一個人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的侵華戰爭爆發,雖然防守的29軍殊死抵抗,但也難以在優勢日軍下佔到便宜,隨著北平、天津相繼失守以後,除了在上海發動淞滬會戰外,在華北的日軍開始向山西前進,山西當時是閻錫山的地盤,因此在這片土地上,閻錫山的晉綏軍、蔣介石的中央軍,以及東渡黃河參加抗日的八路軍成為作戰的主體力量
  • 抗日戰爭國軍裝甲師,蘭封會戰志得意滿,蔣介石為何卻破口大罵?
    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蔣介石中央軍嫡系將領徐庭瑤奉命趕赴長城一線支援,在戰場上徐庭瑤和其麾下將領杜聿明深受日軍裝甲部隊之困擾,決心建立國軍裝甲部隊。長城抗戰結束後,徐庭瑤和杜聿明開始致力於創建國軍裝甲兵團,這支部隊後來成為了淞滬會戰以及南京保衛戰中國軍唯一的主力裝甲部隊。
  • 華北抗戰中最激烈的忻口會戰 十萬將士傷亡 一天內三名將軍殉國
    盧溝橋事變以後,侵華日軍沿著平綏鐵路開始了對山西的進攻。(10月10日,越過雁門關的日軍武田部隊)日軍先在天鎮、陽高突破了中國軍隊的兩道防線後,1937年9月13日佔領大同。10月初,日軍突破晉綏軍的長城防線,開始了對山西腹地的進攻,抗日戰爭中著名的忻口會戰一觸即發。
  • 忻口戰役太慘烈,國軍一軍長一師長一旅長陣亡,總指揮衛立煌悲痛欲絕
    在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抗戰最英勇的幾次會戰,忻口會戰、臺兒莊戰役、盧溝橋戰鬥、淞瀘會戰等等,這幾次戰役打得十分慘烈,國軍傷亡非常慘重,例如忻口會戰,國軍傷亡數萬,陣亡的高級將領數人,雖然此戰以失敗告終,但也重創了日軍,此戰雖敗猶榮,鼓舞了全國軍民奮戰日軍的信心!
  • 蔣介石如何嘉獎的?
    蔣介石如何嘉獎的?115師首戰平型關,大捷就雙方參戰兵力而言,115師是日寇的3倍,當時八路軍12000餘人,日軍板垣第5師團第21旅團約4000餘人,而敵人的裝備卻強過115師數倍。經過精心布置,加上將士們視死如歸的決心,115師首戰平型關取得大捷,消滅日寇1千餘人,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鼓舞了全民抗戰必勝的信心。此戰之後,蔣介石先後兩次致電祝賀嘉獎。
  • 紅軍改編八路軍,陳錫聯由師長降為團長,三個營長都是誰?一人後為...
    改編前,陳錫聯任紅10師師長,改編後紅10師編為769團,隸屬八路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第386旅(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陳錫聯任團長,副團長汪乃貴,參謀長範朝利,八路軍在組建之初受國民政府干涉,所以一開始各師、旅、團是沒有政治委員的,在10月1日之後各部隊才開始陸續配備政委。
  • 忻口會戰中的閻錫山有多拼?打光晉綏軍家底,5位將軍為國捐軀!令人...
    忻口會戰中的閻錫山有多拼?打光晉綏軍家底,5位將軍為國捐軀! 袁世凱死後,全國也陷入了混亂之中,閻錫山也意識到,若想在亂世中存活下來,必須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隨後閻錫山也是不斷的擴充部隊,晉綏軍在這一階段實力大增。
  • 一個旅拖住日軍精銳師團十晝夜,晉綏軍如何超額完成任務?
    01大同會戰留守,忻口成為太原最後的屏障 原平,本是山西北部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鎮,但是,在1937年的秋天,這裡卻突然成為了中日交鋒的主戰場之一。由於預先設計的大同會戰流產,日軍由內長城線突入。
  • 淞滬會戰迷惑操作,3萬國軍打3千日軍,蔣介石卻3次下令暫停進攻
    淞滬會戰期間的張治中一臉愁容 1、黃金5日 這個作戰方案也獲得了蔣介石的首肯,他給張治中的回覆是:「應由我先發制敵,但時機應待命令淞滬會戰前蔣介石在各個場合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把日軍趕下黃浦江去。」 1937年8月9日,日本軍官大山勇夫強衝虹橋機場與守備的中國保安隊發生衝突被擊斃,上海局勢變得緊張起來。11日下午9時,南京統帥部電話命令張治中把部隊開到上海附近。張治中接到命令後,立即下令87、88師向上海進發,次日早上就到達上海。
  • 蔣介石麾下五虎個個驍勇善戰,最後一虎曾被蔣介石軟禁
    蔣介石麾下有五人英勇善戰,屢被重用,為國民黨立下赫赫戰功。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簡稱「五虎上將」。那麼蔣介石五虎上將都有誰,蔣介石五虎上將誰最厲害,下面一起來看看蔣介石五虎上將排名吧。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開始後,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兼江蘇省政府主席。1941年1月,根據蔣介石的指示,在安徽涇縣策劃指揮了皖南事變。1945年5月,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徐州綏靖主任等職。1946年任陸軍總司令。1948年任國防部參謀總長。1949年4月,重任陸軍總司令,12月任「西南軍政長官」。1950年3月去臺灣,曾兼臺灣「國防部」代部長。
  • 第二次長沙會戰後,蔣介石分別召見王耀武和王陵基,都談了什麼?
    第二次長沙會戰之後,蔣介石決定在南嶽召開一個軍事會議,但是10月15日,蔣介石抵達衡山,散步之時,突然想起來建立了空防警報聲。本來計劃這一天,準備開會的,因為日軍偵察機的來臨,被臨時取消。當天晚上,蔣介石就分別接見了王陵基和王耀武。蔣介石召見王陵基目的非常的簡單,就是想從下面摸清一點情況,至於召見王耀武,作為軍委會的王牌軍,這一次會戰中,被日軍正面擊破了,他想了解一下情況。王陵基的集團軍駐地是贛北地區,會戰開始之後有一部分人支援入了湖南。
  • 抗日戰爭黃河決堤真相,蔣介石急令撤退,前線國軍為何大惑不解?
    1938年5月,蘭封會戰爆發,日軍土肥原師團長途奔襲開封遭到了國軍第一戰區薛嶽兵團的重重圍困。日軍裝甲部隊蔣介石認為,開封所在的豫東平原地勢平坦,不利於國軍部隊對抗日本的機械化部隊,應當儘快將主力部隊撤回武漢,組織武漢會戰。
  • 抗日戰爭徐州會戰,蔣介石精銳盡出,前線國軍為何卻仍節節敗退?
    1938年4月,徐州會戰爆發,這場戰役蔣介石前後投入兵力達到了六十餘萬,戰役規模僅次於一年前的淞滬會戰,此後國軍再也無力組織規模如此浩大的戰役。徐州會戰初期,在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指揮下,國軍取得了臺兒莊大捷,但也暴露出了國軍主力部隊的位置,日本人不怒反喜,在徐州發去全面大決戰。
  • 常德會戰,餘程萬是突圍求援還是棄城逃跑?答案都在蔣介石電文裡
    日軍的戰略目標改為迫使國民政府快速投降。而常德素來就是魚米之鄉,號稱中國的烏克蘭,這裡有大量的農產品補給西南大後方抗戰基地。同時常德又是川貴兩省的屏障,這裡駐有相當數量的中國軍隊。日軍攻下常德,即能切斷當時西南大後方在國內的唯一物資補給通道,又能消滅中國有生力量,還能打通京廣運輸通道。因此鄂西會戰之後,日軍便發動了常德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