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王小波,再讀《黃金時代》,他用文字顛覆了我們的道德觀

2020-12-22 小段給你說娛樂

人在年輕時,心氣總是很高的,最後總要向現實投降。我剛剛過了44歲生日,在這個年齡上給自己做結論似乎還為時過早。但我總覺得,我這一生絕不會向虛無投降。我會一直戰鬥到死。

王小波寫下這句話後不到一年,就在北京郊區順義的一個家徒四壁的小小的寫字間裡,意外去世了!

雖然現在的王小波備受追捧,但生前的王小波卻十分落魄,當時的他並沒有被大家認可和接受。直到去世前,在中國文壇他也只是一個「無名小卒」的邊緣人。

在他去世半個月後的告別會上,也沒有一個作家同行來弔唁送行,仿佛王小波並不屬於文學界。

然而他死後,一切都不一樣了,《黃金時代》迅速登上熱銷榜,瞬間一大批讀者就成為了王小波的忠實粉絲。

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看過王小波這本書的,大概都記得這樣一句話。這部從起稿到最終定稿,足足用了20年時間,耗盡了王小波最美好的黃金時代的小說。

1992年,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在香港和臺灣地區出版,並且獲得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

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本小說在內地的出版卻屢次受阻,眾多出版社之所以不敢出版這本書,無非是因為王小波那大膽且開放的寫法。

《黃金時代》講述的是一個叫陳清揚的漂亮女人,和一個叫王二的知青的「禁忌之愛」,裡面有太多不可描述的畫面,以至於在那個「談性色變」的年代,無人問津。

在當時,或許只有李銀河可以坦然接受王小波筆下的情感表達和性描寫,她曾說,王小波對性的描寫,使人冷到骨子裡。

年少不懂王小波,再讀《黃金時代》,他用文字顛覆了我們的道德觀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其實算是80年代那一批人的性啟蒙老師。作品用反諷和「黑色幽默」的手法,寫一代青年的「黃金時代」是在勞動之餘講黃色笑話中自我放輕鬆的。

王小波曾對一個朋友說過:「人們認為最羞恥、最該隱諱的東西,恰恰是最不值得羞恥、隱諱的東西。」

他的文字,挑戰我們的大腦,觸動我們的情感,顛覆我們的道德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寫的好,因為他寫的性,足夠坦蕩,不齷齪。

他筆下的性就如同生命本身,健康、乾淨,既蓬勃又恬淡,讓人讀起來很美,就像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裡面的性描寫一樣,顯得很自然。

很多人一開始是把《黃金時代》當做不健康的書來看的。那些露骨的描寫,讓人忍不住的想入非非。正因為人性的本能往往是第一被世俗所禁錮的,所以人性的解放與自由也總是從身體開始。

這就讓我們看到了在那樣的一個時代裡,一個真正的反叛者就是用最原始也是最熱烈的男女之事來控訴所遭受的一切不公正待遇。

王小波創造出一種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證明自己無辜,便傾向於證明自己不無辜。如果我不能證明我的存在,那我就去證明我的不存在。如果不能證明我的清白,那就去他媽的清白。

王小波說,黃金時代是他的寵兒。二十歲寫到四十歲,不多的文字,飽含了作者二十年來對人生態度的反思。王小波看世界的方式是如此的令我驚奇,這不是他真的提出了什麼觀點和思想,而是把經歷的東西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讓我吃驚。

高曉松說:「在所有白話文的作家中,王小波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位,並且甩開第二名很遠,是神一樣的存在。」

魯豫曾說:「很慶幸是在大學時期才讀到《黃金時代》,書中的內容,完全就是在解碼,所謂恆久不變的,人性。」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時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該系列入選《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被稱為中國當代文壇「最美的收穫」。

在整個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劇精神和幽默風格述說人類生存狀況的荒謬故事並透過故事描寫權力對創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制。

來吧,去讀王小波的書,和這樣一位靈魂有趣的人,來一場穿越時空的神交。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初識王小波是通過他的代表作《黃金時代》,他關注那個時代,他的文字流淌最真摯的感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世界上好看的皮囊有很多,但是有趣的靈魂卻很少,王小波就是那個有趣的靈魂。《黃金時代》最「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有人說《黃金時代》真的很賤,說它是愛情小說,但它又違背道德,裡面的人說的話透露著一股賤兮兮,一開始讀大家都當做是黃色,曾經王小波的這部作品正是因為黃色無法出版,好不容易出版發行也受阻撓,自己推著自行車去賣,直到去世都沒賣完!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然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主角王小波,他對待性的態度卻截然不同。王小波寫了29年的小說,他用文字向大家傳遞了一種新的思想:性是一門藝術,它並不骯髒,每個人都應該正確看待。在他的作品中,將「性愛」與「人性」用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修飾地展現在了大眾面前。
  • 如何評價《黃金時代》?魯豫:王小波的文字很解渴
    王小波,一個嘴角下垂,談戀愛時被嫌棄長得太醜的男人,卻對這個世界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用犀利觀點和獨特文風,解剖人性慾望和荒誕現實,他是「中國的喬伊斯和卡夫卡」。《黃金時代》是他的代表作,其特有的黑色幽默,讓你重讀人性慾望的真實,真實世界的荒謬。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恣意張揚的文字,卻被當成「小黃書」販賣
    提起王小波,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他是一位作家,即使不愛讀書的你,也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一輩子很長,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而這句話就出自王小波之口,他還有很多經典語錄讓後人敬仰:「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 年少不讀王小波,讀遍「黃書」也枉然,你讀懂《黃金時代》了嗎?
    說到王小波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他可不是一個普通人,作為一個作家,在生前的時候幾乎沒什麼人知道他,死了二十多年之後卻被封神。王小波的長相真的談不上好看,簡直就是醜,那究竟有多醜呢?就是他的妻子李銀河第一次看見他的時候心裡想的是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醜的人。而且不只是他,不少人見到第一面也是會有同樣想法。
  • 年少不讀王小波,讀遍經典也枉然,你讀懂《黃金時代》了嗎?
    它的賤最多的還是體現在他的作品上,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黃金時代》。裡面最「賤」的3句話,初讀時不以為然,細品後心驚肉跳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而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王小波就是這樣有趣的靈魂,直到現在都難找到第二個人和他一樣。睿智理性又特立獨行!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精彩直白的性描寫,是情慾下的精神勝利!
    而這些性格和思想的精華,全被濃縮在他最偏愛的《黃金時代》中。我想,即便沒有看過《黃金時代》的人,也會對其中大量的「性描寫」略有耳聞:直白裸露的文字描寫,有時還會讓毫無心理準備的讀者羞紅了臉。無論是陳清揚的決斷,還是事情發展的結果,都帶有意味不明的滑稽色彩;可就是這些讀來可笑的故事情節,恰是王小波對那個特殊時代見證的濃縮。《黃金時代》中的真實背景是荒誕的,人性也是被壓抑的;在道德底線不斷後移的困局中,人性的麻木和愚昧成為了世道主流,使得真正清醒的人反而舉步維艱。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卻被稱為「黃色小說」,王小波真冤
    王小波說:《黃金時代》就是他的寵兒。《黃金時代》講的是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故事,裡面就有很多的性愛描寫。在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此書時,就被直接命名為《王二風流史》,被收入「風月系列」。由於這部小說帶有著許多情愛的色彩,以至於被很多人稱為「流氓小說」。
  • 王小波黃金時代:陳清揚在交代材料中所寫的「罪孽」究竟是什麼?
    然而,最近無意中看到了作家王小波的一部《黃金時代》,卻刷新了我的認知與見解。在《黃金時代》中,作家王小波硬是將避諱的「性」寫到了極高的高度,讓人不禁心頭一震。故事發生在七十年代早期雲南西部某農場,男主名叫王二,二十一歲,被安排到雲南「插隊」。而女主名叫陳清揚,二十六歲,在王二插隊的地方做醫生。
  • 初看不懂陳清揚,再看戀上王小波,《黃金時代》王小波的「神」作
    《黃金時代》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第一次從閱讀中感受到王小波的文字,直接,粗放,又不缺乏細膩和真誠。王小波寫過很多書,有雜文和小說。我忘了自己為什麼選擇先從《黃金時代》看起,也許是因為下面這段話太常見,以至於印象深刻。
  • 高曉松心中神一樣的王小波,想要讀王小波,讀《黃金時代》就行了
    當時我們班男生競相傳閱的只有他一本書,《黃金時代》。當時我還懵懵懂懂的,很不理解班上男生為什麼對此書樂此不彼,不僅如此,在課堂上,老師在黑板上講解課程以及考試技巧,同時在下面就有人在課本裡夾著一本《黃金時代》。我就好奇了,王小波的書有這麼入迷嗎?懷著好奇的心,我也拜讀了《黃金時代》這部大作。
  •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瞞著父母偷看的
    王小波《黃金時代》,描寫尺度到底多大膽?網友:瞞著父母偷看的當我第一次翻開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時,我羞得面紅耳赤——裡面關於性的描寫太直白了!然而在芸芸眾書中卻也可覓獲些許讓人欣喜的作品,它們完全顛覆了一般所看的近乎陳詞濫調般的文革作品,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既是其中濃墨重彩而又不可忘懷的一筆。但許多人都對《黃金時代》這本書提出意見,認為這是一部低俗不堪,荼毒民眾的作品,更有甚者,直接將這本書當小黃書來看。
  • 讀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之後
    --王小波王小波的詞非常純正和舒適,似乎他的故事看似荒謬,但卻觸動了靈魂,讓人感到同情。不幸的是,王小波的生命只有但是他的卻卻給人們留下了他自己的《黃金時代》,雖然他已經走了,但他的思想仍然影響著我們。
  • 身體的快樂,是我們唯一的精神武器——王小波《黃金時代》
    總之,對於王小波以及他的作品,這二十多年來一直是褒貶不一。喜歡他的,依然喜歡他;討厭他的,依然還是討厭他。不過我想無論這個時代怎麼變,王小波的作品依然還是有人讀的。就比如他的一部小說《黃金時代》。王小波曾經說過:「我寫《黃金時代》,寫了很長時間。現在這篇小說已經寫完,從此屬於讀者。」可以說《黃金時代》這本書,王小波在這上面上花費的時間是最多的,也是他自己最看重的小說,從構思到成文一共十多年。在王小波短暫的一生中,耗費心力最多的作品就是《黃金時代》。
  • 被世人誤解的王小波!《黃金時代》被「嚼耳根」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其實人們對於王小波的理解太片面了,世人認為他在文章中寫了一些露骨的文字就認為他是一個粗鄙之人。在坊間有人認為: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人,品性能夠好到哪裡去呢?《黃金時代》也是被很多人「嚼耳根」,其實這是對王小波的誤解。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最好的我們,就在當下!
    王小波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黃金時代》則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我搜集整理了他的幾句話,順便闡述一下自己粗淺的認知。1人活著總要有個主題,使你魂夢系之。年少讀書的時候,老師們常常問一個問題:你將來的理想是什麼?面對五花八門的回答,老師沒有發笑,他一本正經地說,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夠夢想成真。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的情慾,是時代變革下人性的甦醒和呼喚
    王小波是個異類,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他以冷靜的頭腦洞悉人性的醜陋。他就像一個混混,在被生活反覆虐待後,選擇遊戲人間、率性而活,不沉溺於文革的悲戚之中。他用冷靜、清醒的眼光刺破荒謬現實的泡沫。他從不刻意迴避,文字還是那些文字,但就是讓人回味無窮《黃金時代》到底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為什麼讓人如此著迷?書中男主人公叫王二,女主人公叫陳清揚。
  • 王小波《黃金時代》被眾多出版社拒之門外:男女之事描寫過於露骨
    王小波對李銀河說:那我到動物園爬行館去比一比,再說你也不太好看嘛!所以,我們兩人扯平, 就這樣,王小波和李銀河結婚了。03.因為愛所以愛,愛是一支唱不完的歌王小波很擅長用文字表達情感,他們戀愛後,他將給李銀河的情書寫在五線譜上。
  • 王小波《黃金時代》:大尺度性描寫,不是對抗荒誕現實的唯一據點
    他的父親在「運動」中被列為「階級異己分子」,對王小波的家庭和童年都有很大的影響。後來,王小波去雲南插隊。在經歷了荒誕現實中的跌宕起伏之後,王小波以這段經歷的背景下書寫了《黃金時代》。《黃金時代》的主人公「王二」正處於一個可怕而荒誕的環境中,受到各種不公平待遇。
  • 我們應該怎樣欣賞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李靜在給《黃金時代》作的序裡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王二的讀者,沒有中間狀態。」 確實如此。我身邊的人,對王小波,總是褒貶不一。 不過無論時代怎麼變,王小波總是有人讀的。有些東西被他寫盡了,後人不必再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