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前協會開展的復工復產的調研問卷回收情況以及結合上市公司公開報導資料,現對部分大型骨幹企業及上市公司復工復產及有關情況初步分析如下:
一.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涉及協會11家企業(其中大型骨幹企業2家,上市公司9家),此次調研問卷分析回收樣本企業10家(填報主體系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分別為3家、7家,其中一家上市公司系以其所在的集團為主體申報;按細分行業劃分為文教辦公用品企業、體育休閒用品企業的各5家),上述企業均為各自細分行業的領軍企業或重要骨幹企業,營業收入總規模佔文體用品行業規上企業規模的20%左右。
二、復工復產調研問卷分析
(一)復產率(產能恢復率)
根據10家樣本企業填報數據,有90%以上企業的復產率達到90%(含)以上,其中達產率最高的為齊心集團,達到100%;達產率最低的為80%;10家企業平均達產率為83.3%。
(二)主要經濟指標影響分析
1、一季度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與去年同期預測及全年預估
根據7家樣本企業填報數據統計分析:
一季度預計營業收入、利潤指標比去年同期增加及減少的分別佔28.6%及71.4%,說明大部分企業受疫情影響導致指標下滑,其中預計收入下滑最大的企業,比同期下降30%,預計利潤下滑最大的企業,同比下降50%;收入逆勢上漲最大的為得力集團,同比上漲10%,利潤上漲幅度最大的某上市公司,同比上漲20%;泰山集團的收入和利潤保持了穩定,同比均略有增長。
對2020年全年收入的預估,絕大多數企業還是有一定信心,認為同比可增加或持平的達85.7%,但認為同比增加的企業大於同比減少的企業。對2020年全年利潤的預估,約半數企業(57.1%)認為同比可增加或持平,但認為同比減少的比例大於同比增長的比例。對於全年收入、利潤均預估增加的為兩家企業,均預估減少的有一家企業。總體上全年利潤指標的壓力大於收入指標的壓力。
(三)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
1.出口貿易額及價格
根據8家樣本企業填報數據分析:預計一季度出口額同比減少的佔75%,預計持平或基本持平的佔25%,同比下降最大的企業,下降28%;預估全年同比減少的佔37.5%,比一季度略有增加,認為同比增加的僅有一家企業。預計出口單價低於去年同期的佔37.5%,其中下降最大的企業預計下降25%,5家企業認為持平,部分原因與一季度銷售中不少為去年訂單有關,價格受疫情的影響相對滯後。
2.進口貿易額
根據6家樣本企業填報數據統計分析:預計一季度進口額略有下降的佔33.33%,其他為持平;預計全年進口額下降的佔16.67%,其他為持平。總體上預計進口受疫情的影響低於出口貿易受影響程度,這也與上述文體用品企業出口品種及額度均大大高於進口有關。
3.企業與疫情嚴重國家有日常貿易往來情況
根據10家樣本企業填報數據統計分析:
此次列入調研範圍的疫情嚴重的國家包括韓國、日本、伊朗、義大利、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美國等9個國家,與9家企業有貿易往來的覆蓋了全部9個國家,其中上述企業有貿易往來最多的國家依次為日本(80%)、德國(70%)、美國(60%),除了日本疫情有所控制外,其他兩個國家均在疫情上升階段,與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企業有貿易往來的有三家企業,隨著上述國家疫情發展進程,貿易往來存在較大障礙及風險。
(四)成本費用、庫存數據的影響
成本費用:
根據9家樣本企業填報數據(晨光文具、姚記科技未填報)統計分析:目前原材料比同比上漲的佔55.56%,漲幅最大的企業上漲20%;目前人工成本同比上漲的佔77.78%,上漲最高的有三家,均為10%,人工成本的增加成為企業利潤減少及同比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其次為原材料成本上漲。
庫存:
根據8家樣本企業填報數據統計分析:原材料輔料庫存可用天數平均為39.16天,最長的企業達90天,最少企業為15天;產成品庫存可供貨天數平均為27.26天,與去年同比增幅最大的企業增加60%。原材料輔料庫存可用天數及產成品庫存可供貨天數均與去年同比下降最多的企業,分別下降40%和35%。這些數據的變化與企業在疫情下復工復產進度、採取的生產經營策略及物流運輸困難大小相關。
(五)面臨的主要困難
根據10家樣本企業填報數據統計分析:
問卷列舉的8個困難中,選擇最多的為出口訂單減少、國內銷售訂單減少,分別高達90%及70%,說明訂單和銷售成為復產最大的瓶頸。選擇其他面臨困難的順序為員工缺少(30%)、物流緩慢不通暢(30%)、現金流減少及缺乏資金(30%)、原材料供應不足(20%)、未享受到相關政策(20%)。
(六)希望得到政府的幫扶措施
根據10家樣本企業填報數據統計分析:
問卷列舉的6項幫扶措施中,選擇最多的為擴大消費措施,比例高達90%,與企業反映的出口訂單減少、國內銷售訂單減少的主要困難高度吻合,同時減稅降費(80%)、穩定防疫物資及原材料物價(70%)也是企業高度期待的幫扶措施,其他希望的幫扶措施依次還有放鬆物流管控(40%)、組織勞務(20%)、融資擔保服務(20%)。
三、有關建議
通過此次問卷調研可以看出,儘管疫情對文教體育用品企業經營生產帶來不小的影響,但各企業都積極應對,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同時創造條件復工復產,目前這些重點企業絕大多數產能已恢復90%以上,但是如何使恢復的產能真正帶來收入、利潤以及使員工穩崗的薪酬,是企業管理者們最關心的生死攸關的問題,也是協會重要關注點,綜合調研企業集中期待的幫扶措施,提出如下建議:
1、希望國家儘快出臺細化的鼓勵消費的政策,擴大內需,給企業增加實實在在的訂單。一方面,隨著各地政府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可以通過發放居民消費券、免減商家一段時間的房租及稅費等措施,促進市場復甦;另一方面,政府提供專項財政資金支持,促進居民健康消費,比如設立戶外健身設施改造提升專項資金,修繕或更新公園、社區、娛樂場所現有的戶外路徑健身設施,使其更加安全、智能化;設立校園衛生保障基金,支持學生消毒防護套裝產品進校園,為恢復開學後的校園安全以及學生健康保駕護航。
2、梳理和打通外貿銷售的瓶頸,建立外貿難題解決的協同機制。文教體育用品是我國輕工行業出口的五大行業之一,外貿產品已佔行業規上企業收入的近30%,疫情期間主要是外貿產品能否按期加工及順利出關問題,隨著國外疫情嚴重性的攀升,外貿產品生產企業面臨更嚴峻的問題是大量訂單延期或撤消及新訂單枯竭。一方面,需要給因此陷入困境的企業給予繼續政策扶持、輸血,尤其是一些剛性消費產品只是延遲採購,鼓勵外貿企業提前儲備產品,幫助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外貿企業參展是其訂單的重要來源,可出臺政策鼓勵外貿企業參展以及搭建網上跨境貿易平臺及網上展銷會;第三,由於外貿涉及的問題多,牽涉部門多,希望建立外貿橫向協調機制,推進問題的一攬子解決以及與相關國家的統一協調。
3、解決交通物流的瓶頸問題。隨著國內交通管制的逐步放開,企業國內貨物的物流轉運問題得到緩解,但由於一些外貿訂單產品無法出關,滯留在倉庫、碼頭及企業,其費用可觀,建議政府統一建立外貿周轉庫,優惠租給企業,以便一旦國外疫情緩解,產品能很快出口。同時也可開闢風險較小的點對點國際航空貨機,使中小企業出口產品能順利對口出境。
4、解決優惠政策配套落地及完善問題。目前國家及地方出臺一系列復工復產的優惠政策,有的政策向國家抗疫重點企業及小微企業傾斜。一方面,建議各部委關注各地方已出臺政策的落地情況,加強對實施效果的跟蹤落實,及時了解政策落實的障礙,出臺配套細則,使好的政策成為復工復產、恢復經濟的加速器;另一當面,建議加強對衛生健康、文化教育、體育休閒產業的政策和資金扶持,這是服務民生、拉動消費的重要抓手,也是對游離在央企及小微企業之間的廣大民營企業更大的支持。
5、延長、增加對企業復產期間人員用工優惠政策的支持。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率的提高,作為相對具有勞動密集型特點的文教體育用品企業,既要解決用工難,還要解決因產品銷售不暢及訂單減少帶來的新的復工難,一季度已提升的人工成本還要繼續攀升,而穩就業不僅是涉及企業為後續發展儲備力量,同時也是社會穩定、促進消費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建議社保繳納延期等方面優惠政策繼續延期;另一方面,建議設立穩就業基金,緩解企業人工成本壓力。
(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