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大學生心理健康:需善於反思 貴在「反求諸己」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近日,隨著各大院校紛紛開學,大學新生們也逐步融入新的校園生活。如何在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態,成為同學們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記者就此採訪到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心理學博士宋振韶,他表示近年來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和意識都有所提高,只要能夠積極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就能夠使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宋振韶

   積極面對問題 學會「反求諸己」

  「我覺得近年來大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觀念和意識都更為積極了,來我們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求助、諮詢的人數連續幾年都是上升的,大家在使用心理健康服務這方面的意識和觀念也是提升的,凡是主動尋找幫助的同學,絕大部分人的心理健康的狀態都會得到好轉。」宋振韶稱。

  在談到如何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時,宋振韶借用了孔子「反求諸己」的概念,他說,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有很多的考驗和磨練,解決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自己,很多時候如果我們能夠著眼於自己,進行自我反省,能夠從改變自己開始,就能夠真正產生正能量,能夠影響別人。

  宋振韶認為,改變自己首先要從觀念開始,他說,任何人的行為都是受一定的信念支配的,「所以如果一個人,你強行說服他,他可能表面上屈從你,但他內心裡並不認同你,一旦他的行為離開外在的約束,又會回到自己的認識體系裡去,回到自己的老路上,只有當他覺悟到自己的那一套觀念和認識是不合理的,才會重新選擇一條新路,改變看法,才會有相應的一系列改變。」宋振韶稱。

  所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勇於面對,克服自己逃避的心態,只要能夠積極面對,就可以解決問題。「我覺得能夠主動到我們這裡來求助的同學都是勇敢的,都是敢於面對困難的。」宋振韶稱。

   尊重與平等才能保持和諧人際關係

  在談到人際關係處理時,宋振韶認為,在中國集體主義文化氛圍的影響下,要想既保持獨特的個性,又能夠與他人和諧共處,就需要有一種「我行,你也行」、「我重要,你也重要」的基本人際哲學,只有如此,才會有尊重、平等的交往態度,才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

  「在集體主義文化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整合,很容易讓人失去自己,或者有些人就會走入另外一個極端,只有自己,沒有對方,這種情況下,要麼就是委屈自己,迎合他人,要麼就是乾脆誰也不管不顧,以自我為中心,這兩種情況都不利於人際關係的健康發展,要想形成健康和諧的關係,首先要能夠區分我和你,我們兩個是不同的,你有你的需要,我有我的需要,我可以支持你,但是彼此還是把每個人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能夠認識到彼此之間的差異,而不至於出現完全失去自己,或者說只有自己這兩種比較極端的情況,我覺得只有一個人真正能夠自我成長了,自我強大了,他才能夠去接受或認可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才能夠真正實現平等和尊重,才能實現人際間的和諧。」宋振韶稱。

  此外,宋振韶認為,如果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需要懂得感恩,能夠意識到我已經具備了完整的生命,健全的身體,對自身的塑造靠自己就可以。「此外還有一點就是好學,我覺得如果能多去讀一些心理學或者其他方面的書籍,我覺得這幾條就能夠讓人不斷的成長,超越舊有經驗的束縛,完成塑造一個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宋振韶補充說。

  宋振韶認為,心理健康是個相對概念,沒有絕對的心理健康。心理和生理一樣重要,都需要維護。當心理「生病」時,需要能夠接受現實,積極面對,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身體需要鍛鍊和維護,心理同樣需要鍛鍊和維護,「勉強概括而言,保持心理健康就是要記住並實踐下面四句話:生命實屬不易,根源在於自己,改變始於觀念,面對勝過逃避。」宋振韶稱。 (光明網記者 陳百惠)

相關焦點

  • 探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大殺手
    例如過度壓抑自己、缺乏自信、心情苦悶、緊張焦慮等,心理健康指標遠遠超出正常範圍,已經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成長。這些現象不僅僅存在於學習成績差、社交能力低的 大學生當中,還存在於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幹部身上。例如過度壓抑自己、缺乏自信、心情苦悶、緊張焦慮等,心理健康指標遠遠超出正常範圍,已經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成長。   調查表明,近20%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症狀較為嚴重的佔1%~2%,不過,這些大學生平時還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與學習。
  • 心理健康中心建設:團體心理輔導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大學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主要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鬱、情感危機和神經衰弱等。面對日益沉重的心理壓力,我們高校教育者應引起高度的重視。隨著形勢的發展,以往個體諮詢與輔導、心理健康教育課、媒體宣傳等以知識普及式的傳統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由於受人數及效能的限制,已不適應當代大學生的需求。
  • 商丘工學院2020年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七、心理普查,精準掌握新生心理狀況為精準掌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實現大學生心理問題早發現、早報告、早幹預、早治療,10月28日-30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採用「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量表」對2020級全體新生進行了心理健康大普查。
  • 從19歲大學生捅死滴滴司機,看待青春期心理健康問題
    沒想到在常德地區當晚就發生了網約車司機被19歲大學生殺害的事,心裡無比悲傷,青少年心理問題可能是一個長久存在的問題,不管哪個年代都是一個大問題,需要全社會去思考,去參與解決青少年的悲觀厭世問題。事件回顧
  • 林剛,王成春 ∣ 大學生創業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
    本文通過問卷對36所高校的1855名大學生創業者進行調研,實證檢驗大學生創業者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並對創業教育是否具有調節作用進行驗證。研究發現,大學生創業者經濟趨利型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相關關係,其滿意客戶型、服務社會型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存在弱相關關係。創業教育對經濟趨利型價值取向存在顯著調節作用,對滿意客戶型、服務社會型價值取向調節作用不顯著。
  • 婁底瀟湘職業學院講師吳熙: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者
    自從他考入婁底瀟湘職業學院以來,從擔任班主任開始,到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再到擔任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十多年一路走來,他總是勤勤懇懇、全心全意地堅守在心理健康教育一線,利用自己的專業智慧與敬業精神守護著廣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 心理專家: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常會有3種表現,父母切莫忽視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是要注意身體的健康,作為父母也要用心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多身體很健康的孩子,但是,他們的心裡卻出現了問題,被很多家長所忽略,等發現時,卻為時已晚。本期話題:「心理專家: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常會有3種表現,父母切莫忽視!」我們作為父母的,一定不要放過,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細節和問題。心理專家指出,如果說孩子有以下三種特徵的話,說明父母在培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 「紅絲帶健康大使」悅悅與長春高校大學生「談性說艾」
    有請專業人士為我們解答......」12月14日,「紅絲帶健康大使」——北京衛視主持人悅悅冒著嚴寒,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趙紅心教授、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愛滋病性病防防治科長、主任醫師宋巍一起來到長春,與全省高校千餘名師生代表「談性說艾」,開展「美好青春我做主」2020年紅絲帶青春校園行活動,與大學生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 「太難了,我不行」,孩子有「畏難心理」,父母需反思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畏難心理? 例如有的父母會經常對孩子說"你這麼那麼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從而出現"畏難心理"。 畏難心理的孩子則是對自己的優點也不自信,長時間的不自信,會越來越自卑。
  • 「最長寒假」裡尤需有效陪伴
    正如有網友所說,「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從天使到魔鬼」的親子關係不可輕視,若處理不當,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家庭和諧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對孩子來說,「最長寒假」尤需家長的有效陪伴。所謂有效陪伴,並非是簡單的在一起。
  • 積極心理學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
    然而目前國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是「問題導向模式」,過分關注學生的不足並聚焦於抑鬱、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對學生的優勢與潛能關注較少。  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開展大學生心理服務,需將「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轉變為「心理健康服務模式」,明確以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和激發學生的潛能為總體目標。
  • 近9成大學生支持開戀愛課 伊對專家:在遊泳中學遊泳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伊對最新資訊 > 正文 近9成大學生支持開戀愛課 伊對專家:在遊泳中學遊泳
  • 如何做好疫情期間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
    四是開展線上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舉辦了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系列活動,抗「疫」宅家VLOG微視頻大賽等活動,幫助學生緩解疫情影響下的各類不良情緒,豐富宅家的學習和生活。五是定期開展疫期心理排查工作,對學生心理狀況進行摸底,並針對性開展心理援助工作。
  • 讀書使人明理,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需明白的道理
    對於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而言,他們沒有走向社會,正處於完成學業階段,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讀書達到明理的目的,那麼,讀書使人明理,究竟需要明哪些「理」?根據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談一下自己的理解。小學階段:明確規則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用一句話來說,小學階段就是要養成遵守校規校紀的好習慣。
  •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被重視,送給學生們三種心理疏導方法
    近兩年大學生自我結束生命的新聞頻繁出現,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先有大學導師欺侮壓榨研究生導致學生跳樓身亡,現在又出現作弊被抓導致學生放棄生命的事件。這些慘痛的教訓讓我們必須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學長現在教給大家三種心理疏導方法,幫助同學們適當釋放情緒,減少壓力。一起來看吧!
  • 專家給鼓樓職工上心理健康課
    專家給職工上心理健康課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王聰) 日前,江蘇省職工心理健康大講堂揭牌暨首課活動在鼓樓區職工服務中心舉行,為該區廣大職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大講堂由省總工會聯合南京市和鼓樓區兩級總工會,以及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共同舉辦。
  • 校園文化|曲阜師範大學:著力構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曲阜師範大學「巾幗心理服務隊」服務隊通過在學生工作處官微「曲園學工」推送心理調適科普資料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普及;針對工作中遇到的各類特殊案例,服務隊組織開展探討與督導,深入剖析案例特徵,交流輔導反思與感悟,商議輔導技術與方法,提升專業能力與實操技巧;受疫情影響,2020年應屆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尤其嚴峻,服務隊對畢業生開展心理測評
  • 2020年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論壇在東北大學舉行
    11月26日,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主辦,東北大學和遼寧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承辦的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林崇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馬辛教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李焰教授,遼寧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思政處)部長劉大力,東北大學黨委副書記張國臣出席開幕式。
  • 衡水學院體育學院開展「『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教育...
    為加強疫情期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實做好育人工作,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結合衡水學院體育學院實際情況,4月13日至5月31日開展了『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教育活動。
  • 看起來膚淺,實際上人生最有深度的三個星座,善於總結,善於反思
    他們善於總結,更善於反思,可以說相當的智慧。而接下來,不妨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 同時,不管讓他們這類人經歷了什麼,也都是非常的善於去總結,去反思,從而找出最正確的人生方向。說白了,雙子座雖然讓人感覺起來很亂,但實際上,他們一直都是必然絕大多數人都要更堅定。 射手座:不斷地去嘗試新的生活與生活方式 毫無疑問,每當我們談及到射手座這類人的時候,也往往,與貪玩,愛玩撇不開絲毫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