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組織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來抓,著力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德興組工微訊開設「強村之路」專欄,分期推送我市部分村在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供全市各村學習借鑑。第七期,為大家介紹的是新崗山鎮體泉村成長為「江西第一淘寶村」的華麗蛻變。
德興市新崗山鎮體泉村地處浙贛兩省交界處,轄區內坐落著九都工業園區,德昌高速穿境而過,距德興東站僅5公裡,全村轄13個村民小組700餘戶,總人口2700多人,黨員58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戶64人。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農村電商在全國範圍內相繼興起,體泉村搶抓發展機遇,推行「黨建+電商+扶貧」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布藝門帘電商產業。現有布藝加工廠20餘家,淘寶店鋪628家,共帶動了全村1100餘人,33名貧困戶從事電商行業,營銷額在全省「淘寶村」中排名第一。
01黨員帶頭,打造紅色引擎
在體泉村黨支部的發動號召下,全村所有從事布藝加工、網店經營的電商從業者聚集在一起,成立電子商務行業協會。通過支部凝聚電商黨員、電商黨員聯繫普通電商的方式,將所有電商從業者都納入黨組織的管理和服務範圍。
為解決電商人才短缺的問題,村支部實施了「兩培兩帶」工程,即:把黨員培養成電商創業者,把電商創業者培養成黨員,讓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通過從年輕黨員、返鄉創業青年、農村大學生中挖掘培養本土電商人才。目前,在黨支部引領下共培養了32名「電商創客」,平均年齡33歲,其中齊氏布藝的老闆——齊慧東,通過支部引導和自身努力,從一名殘疾貧困戶成長為一位年銷售600萬的「電商領軍者」。
02築巢引鳳,集聚產業力量
體泉村依託工業園區優勢,盤活集體資產,流轉園區周邊閒置土地,籌集資金150餘萬元,建成電商產業扶貧園,為電商企業提供發展平臺。村幹部全員上陣當起了招商專員,招引電商企業落戶,引導創業能手和企業入園,同時,支部實施黨小組「1對1」服務企業制度,每月走訪園區企業,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企業有什麼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提供免費技術培訓、拓寬銷售渠道等,切實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目前,電商園區一期佔地10畝,有6家企業入駐,每年體泉村可獲得12萬元的租金收入。下一步,計劃建設佔地2萬平方米多層集約式高標準廠房,把全鎮所有電商企業全部納入,促進電商產業集聚發展。
03雙創雙贏,助力脫貧攻堅
體泉村把電商產業園打造成扶貧創業園,把園區裡發展情況好的電商企業打造成就業扶貧車間。村黨支部選擇了首批入園的齊氏布藝作為試點。針對貧困戶出臺了一系列創業就業政策,鼓勵有能力、有想法的貧困戶入園入企就業。通過結對幫扶形式指導貧困戶開辦加工廠和網店,真正實現了電商產業扶貧帶動群眾致富。同時,支部在發展電商產業的同時,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構建「支部+農戶+基地」的模式,建成100畝沃柑產業種植基地,培育了一批黨員示範戶,以點帶面,輻射全村,吸收貧困戶發展沃柑種植,實現農戶和集體收入「雙贏」。
隨著村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體泉村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民生建設中去,形成了壯大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促進民生建設的良性循環,還將集體經濟收入的一部分收益以股金的形式發給貧困戶,讓每戶貧困戶每年除了勞動收入還可獲得分紅大約2000元。在支部的引領下,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戰鬥力也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