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上饒,德興市龍頭山鄉有一種小吃叫烏佬果,名字很土,就像一位鄉下老農的綽號,充滿鄉土氣息。你知道嗎?這個小吃可是一位貴族發明的,這位貴族叫黃歇,說黃歇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他就是楚國的春申君,春秋戰國時期,他可是名震天下的四大公子之一。由於黃歇長年躲在深山老林風餐露宿。不明其身份的當地山民便給他取綽號為「烏佬」。這就是後來「烏佬果」大致的來歷。
烏佬果是龍頭山鄉富有特色的一種點心。原先烏佬果是由一種山中蕨箕草的根莖挖回來,舂成粉末,曬乾,漂白成白粉,再經調製扭成果皮。但由於蕨根粉的挖制比較麻煩,所以後來人們又改用紅薯粉,但相對要講究一些,必須是刨皮洗淨並經過三次沉澱才行。據傳,「烏佬果」是戰國時期春申君黃歇所發明。當年黃歇因躲避追殺,逃到了德興大茅山。德興漫山遍野的山蕨成了黃歇的主菜,但山蕨有季節性,秋冬之季怎麼辦?富有智慧的黃歇想到了山蕨根,他把挖來的山蕨根洗磨曬粉,包著野菜野味當糧食,解決生存問題。後來,黃歇返朝主政,當地人懷念他,也學著做起了蕨粉果。因黃歇長年躲在深山,臉變得黑漆漆的,就像一位老農,根據當地方言,人們就把蕨粉果叫做「烏佬果」。
隨著烏佬果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製作的一些工藝也在慢慢改良。原烏佬果的粉皮是用山上所採集的野生山蕨根洗淨磨粉後調製而成的,由於製作工藝繁雜,當地百姓用紅薯粉代替了山蕨根粉,並豐富了餡的種類,更受當地百姓和遊客的青睞。現在不像春申君那樣艱苦了,豆腐餡,醃菜餡、豬肉餡、蝦仁餡,葷的素的,葷素搭配的都有,你喜歡吃啥餡都行。蒸熟後取出裝盤,灑上蔥,淋上適量的食用油、醬油即可食用。因蒸熟後,透明有如水晶,所以烏佬果又被稱為「透明果」、「水晶果」。
烏佬果製作的第一步,先用紅薯粉調製成皮,用開水和紅薯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注意哦,水不能倒多嘍哦,很燙手,記得要小心哦。雖然是第一步,可是很重要的一步哦,也是烏佬果美味的關鍵所在,當然,皮做得越薄越好。第二步,準備好餡料,餡料是用剁碎的肉末、香菇、竹筍還有豆腐鹹菜等混合而成。接著,把做好的餡料用做好的皮包起來,捏成花的形狀,最後把成品放到鍋裡去蒸,這樣等烏佬果蒸熟了,一道美味的上饒德興特色小吃烏佬果就這樣做好了,當然你還可以準備適當的蔥花、醬油、熟油、辣椒等配成調料,蘸著吃,這樣更好吃呢。
烏佬果的餡料食材十分寬泛,當地盛產的香菇、春筍、茭白和蓮藕,以及來自南北的時鮮蔬菜,都能夠調配在一起。餡料可葷可素,每一位食客都能夠按照自己的偏好選擇搭配。新出籠的烏佬果,半透明的外皮依稀可見餡料的顏色,既可以單獨作為主食,也可以作為盛宴中的一道佳餚。小夥伴們,江西德興特色小吃「烏佬果」,你吃過嗎?
延伸 · 推薦
在江西九江,秋天的易家河蜜桔,肉質脆嫩,汁多化渣,風味濃鬱!
秋天是碩果纍纍的季節,廬山西海蜜桔成熟了,你吃過嗎?
在江西上饒,婺源特色小吃「糯米子糕」,你吃過嗎?
上饒鉛山特色小吃「燈盞粿」,你吃過嗎?
在江西上饒,弋陽年糕,柔軟爽滑,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