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攜國寶音樂會歸來 川博東漢七盤舞畫像磚還原兩千年前的盤鼓舞

2020-12-23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在1995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主持人倪萍向全國觀眾展示了99瓶盛裝著從源頭到入海口各段的黃河水。1995年的黃河,源頭清澈,中遊像我們皮膚的顏色,下遊蔚藍。1月29日晚,《國家寶藏》2020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亮相央視綜藝頻道(CCTV-3),主持人張國立攜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首批48家文博機構的負責人,再一次從5464公裡的黃河各段取水,再一次看看黃河母親河。

兩季以來,《國家寶藏》的原創音樂得到了觀眾粉絲的一致厚愛,觀眾也將這個節目愛稱為「大型原創音樂節目」。此次《「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繼續鎖定、放大這一創作亮點,用藝術的形式讓國寶活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博物院攜手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博物館、甘孜州民族博物館、阿壩州博物館等五家博物館參與《國寶音樂會》,川博館藏的東漢七盤舞畫像磚精彩亮相,還原了兩千年前的盤鼓舞。

在當晚的節目中,「舞蹈紋彩陶盆、東漢七盤舞畫像磚、石刻胡旋舞墓門、唐三彩載樂駱駝俑」等具有鮮明音舞符號的國寶文物也在節目中先後亮相。通過全新的創作編排和國寶守護人的精彩演繹,一件件文物仿佛穿越千年歲月,生動詮釋於觀眾面前,讓世人得以看到黃河兩岸古往今來璀璨奪目的文化藝術風採。

特別是來自川博的東漢七盤舞畫像磚,記錄下兩千年前黃河流域孕育出的樂舞藝術形式——盤鼓舞。盤鼓舞,興盛於黃河下遊。舞者腳踏盤鼓,翩翩起舞。也許就是黃河短暫流經的「美麗意外」,讓這一來自中原的藝術形式播撒到巴蜀大地。

有人說,漢代人認為既然自己無法飛升上天,那麼索性就把日月星辰踩在腳下。盤鼓舞的七盤就是北鬥七星,兩個鼓就是太陽和月亮!漢代人腳踏日月星辰,飛舞作歌,這就是大漢王朝的氣象!

東漢七盤舞畫像磚的國寶守護人來自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娉婷少女,和鼓和樂。長袖迴旋,載歌載舞。這便是《相和歌》。他的創作者名叫孫穎。他擇一事終一生,尋找中國舞蹈的靈魂。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副主任鄭璐講述恩師孫穎先生的舞蹈情緣,也帶大家領略了兩千年前的歌舞昇平。

此外,四川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博物館、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博物館五家文博機構,也為大家送上了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心聲。

相關焦點

  • 東漢釀酒畫像磚 還原文君「當壚賣酒」
    東漢釀酒畫像磚拓片。 東漢酒肆畫像磚(1985年收集於彭州市義和鄉)。  現存於四川博物院的東漢釀酒畫像磚,對此作了生動描繪。40釐米見方的畫像磚,不僅再現了釀酒、賣酒等熱鬧場景,更折射出天府之國的物產豐饒和釀酒業的歷史悠久。壹 畫像磚再現「前店後坊」酒肆  1975年,原新都縣新農鄉發現的東漢墓葬出土了一塊釀酒畫像磚。畫像磚長49.5釐米、寬28.3釐米、厚6釐米。
  • 拼酷|《國寶音樂會》又讓《國家寶藏》把自己做成了檔音樂節目
    而2020年春節期間更新上映的《國家寶藏》2020年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以「用音樂做語言,以黃河為脈絡,穿梭千年歷史,奏響華彩樂章」為主旨,現如今在B站的評分也已經高達9.9分了。這一期的《國家寶藏》特別節目以黃河地理為脈絡,順流沿線九個省區,引九件國寶重器,探索黃河的前世流轉。
  • 鑑賞|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武氏祠位於山東嘉祥武宅村,為東漢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一組祭祀性建築,共三座石祠,另加一座石闕,即武梁祠、前石室、左石室和武氏闕。其中武梁祠建於東漢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為單開間懸山頂石結構祠堂,面闊241釐米,進深157釐米,高240釐米。
  • 不朽的生活:漢代畫像石和畫像磚中貴族生活主題圖像探微
    貴族階層是漢代畫像磚生產創作的發起者,同時也是其享用者,因而在現存的漢代畫像磚中,反映貴族生活的畫像磚圖案所佔比重頗大,主題也相當多樣,包括深庭壯闕、主賓寫真、弋射收穫、貴族宴饗、車馬出行等。社會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兩千年前的貴族生活及獨具時代特徵的漢文化,以這些不腐不朽的磚石為媒介,更為鮮活地重現於今人面前。漢代人渴望攜帶稍縱即逝的生前富貴,不加掩飾的物質渴求也為後人留下了重要的視覺文化遺存。
  • 《「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相約內蒙古
    千百年來,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作為兒女的我們,是否真正了解這位母親?這一次,《國家寶藏》2020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邀您一起走進我們的黃河母親河用文藝的形式讓國寶活起來!內蒙古!風吹草低見牛羊!
  • 《國家寶藏3》回歸,還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張國立的主持很加分
    第三季的節目流程設定,依然沿續前兩季的模式。邀請明星擔任國寶守護人,以情景劇的形式,配合舞美、國樂,將世界文化遺產以及館藏珍稀文物的前世今生演繹出來,換句話說就是再現歷史情景。而考古學者、文物工作者們則作為「今生人物」講述現代故事,讓觀眾真正可以感受到文物是能「活起來」的。
  • 《國寶音樂會》相約陝西,邀君共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精彩視頻我們先睹為快!陝西!在這裡,黃河勾勒出晉陝邊界,劈出河東河西,締結秦晉之好。在這裡,黃河衝積出八百裡秦川,哺育三秦大地,奠定盛世之基。在這裡,為您講述黃河故事的國寶,它就是唐三彩載樂駱駝俑   這是一件超乎想像的唐三彩傑作。琵琶、箜篌、拍板、排簫、笛、笙、簫,駝背支撐的舞臺上,七位樂手圍坐一周,一位女子輕移蓮步,和舞和歌。胡部新聲,沿著絲綢之路,自西而來。
  • 酷我音樂國寶的奇妙之旅:彭冠英解密《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前世今生
    這並非現代人杜撰的穿越小說,早在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上就實現了。3月31日,由酷我音樂聯合中國青年報及各大博物館打造的明星電臺音頻節目《國寶的奇妙之旅》第18期上線,青年演員彭冠英化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第一人稱形式生動詮釋了這件南京博物院國寶相關的瑰麗傳奇。
  • 甘肅省博物館三件國寶刷屏,黃軒杜淳吳磊演繹甘隴傳奇
    也像001講解員張國立說的那樣——當你抬頭望向星空時,點點繁星中,或許你思念的人也同時正在注視著你。釐米,長45釐米,寬13.1釐米,重7.3千克國寶一級文物,1983年被確定為我國旅遊標誌,是絲綢之路精神的象徵。
  • 快來《國家寶藏》音樂會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國寶?
    29日晚 21:30,央視綜藝頻道《國家寶藏》2020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帶我們走近了母親河,讓國寶有了生命《國家寶藏》系列節目上映以來而當晚的音樂會就更是燃炸啦~藝術家們以各種表演形式賦予國寶以靈魂不自覺就拉近了文化與我們的距離!
  • 專題 | 遼博「散佚國寶」出道記
    趙墨遼博「散佚國寶」出道記□ 拿破破2004年底,位於瀋陽市府廣場的遼博「老館」開館,「一去北京不復還」的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暫時回歸,領銜「清宮散佚書畫國寶特展」,標誌著遼博終於有了現代化的書畫展館;2015年3月末,「老館」閉館,「簪花侍女」帶頭惜別,這一別就是41個月,其間「散佚國寶」
  • 讓張國立、靳東...
    讓張國立、靳東驚嘆!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讓國寶活起來
  • 《國家寶藏》3.0升級歸來,在紛擾間開闢綜藝「靜土」
    千呼萬喚,不愧是你《國家寶藏》自2017年播出第一季就飽受好評,來自不同博物館推選的國寶級文物藏品,由演員演繹前世故事,文物工作者講述今生傳奇,再佐以美輪美奐的舞臺視覺設計,絕美大氣的神仙文案,堪稱」音樂節目「的配樂,讓人們在歷史與現實中穿梭,感受千百年人類的智慧結晶。
  • 三萬裡河東入海,《「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相約山東
    在這裡,為您講述黃河故事的國寶就是《明版彩繪孔子聖跡圖》《明版彩繪孔子聖跡圖》一共36幅,從孔子降生,到晚年傷不逢時,寄蘭作操,圖文並茂的描繪了這位聖人孔子的一生。透過這件國寶,你將觸摸到一位有堅毅也有迷茫,有困苦更有信仰的仲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