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世界第一!我國交通發展成績亮眼

2020-12-23 國際在線

12月22日15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發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有力服務和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劉小明介紹,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13.9萬公裡,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

公路裡程501.3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15萬公裡,躍居世界第一!

生產性碼頭泊位2.3萬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2520個,內河航道通航裡程12.7萬公裡,也是世界第一!

民用航空頒證運輸機場238個;全國油氣長輸管道總裡程15.6萬公裡;郵路和快遞服務網絡總長度4085.9萬公裡,實現了鄉鄉設所、村村通郵。

在運輸服務方面,貨運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升級,公眾高品質出行需求逐步滿足,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科技創新方面,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超級工程舉世矚目,「復興號」高鐵、C919大飛機等交通裝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洋山港自動化碼頭、快遞包裹自動化分揀等智慧交通發展成果不斷湧現。(總臺央視記者 姜昊宇 康毅)

相關焦點

  • 多項世界第一!我國交通發展成績亮眼_新華報業網
    12月22日15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發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有力服務和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 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我國多項交通運輸指標「世界第一」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中國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多項交通運輸指標位居「世界第一」。
  • 我國橋梁建設創多項世界第一
    【「十三五」成就巡禮】我國橋梁建設創多項世界第一  央視網消息
  • 【「十三五」成就巡禮】我國橋梁建設創多項世界第一
    「十三五」期間,依靠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我國橋梁設計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來自交通運輸部數據,從2015年末—2019年末四年間,全國公路橋梁從779159座增加到878279座。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 我國高鐵裡程世界第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12月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白皮書介紹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 成績亮眼,外貿逆勢創新高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導】二○二○年我國成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成績亮眼,外貿逆勢創新高  光明日報記者 張翼 董蓓  1月14日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貨物貿易逆勢創新高,取得亮眼成績單實屬不易  在全球經濟面臨複雜嚴峻形勢下,中國外貿逆勢跑出加速度、打贏翻身仗,這份亮眼成績單來之不易。外貿穩定增長既有速度,也有質量,體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綜合競爭力。
  •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內地高校表現亮眼,通信工程為國爭光
    世界一流學科我們並不陌生,2017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其中共有95所高校因設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而入選名單。隨著我國「雙一流」建設的持續發展,國內高等教育水平迅猛發展。雖然綜合實力仍未擠進世界十強,但個別學科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 ...我國橋梁建設創多項世界第一;7、雲南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12月8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今天《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有:1、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互致信函 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2、珠峰最新高程公布 達到歷史最高測量精度;3、新華社述評:領航定向 破浪前行——從中央財經委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4、李克強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5、韓正同新加坡副總理舉行視頻會見 並共同主持中新雙邊合作機制會議
  • 【十三五發展報告】化工園區「新集結」成績亮眼
    5年來,我國大型化工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顯現,優化資源配置、上下遊產業協同發展特色日益強化,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能力、管理服務能力快速提升,智慧化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更加明顯,一批充滿生機又各具特色的化工園區正在蓬勃發展。化工園區已經成為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陣地和排頭兵。
  • 【地評線】荔枝網評:橋梁建設又創多項世界第一,見證中國昂首前行...
    青山長江大橋   在江蘇鎮江,主跨1092米的五峰山長江公鐵大橋,是目前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在湖北武漢,全長7548米、主跨938米的青山長江大橋,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全漂浮體系斜拉橋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闡明多個「世界第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白皮書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共約2萬字,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個語種發表。白皮書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闡釋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的理念;描述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的成就;展示了中國交通服務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作用;介紹了中國交通治理的成效;闡述了構建全球交通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展望了中國交通的未來發展。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根據白皮書,中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基本實現網絡化。
  • 我國高鐵高速公路裡程均居世界第一
    白皮書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進入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在基礎設施上,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13.9萬公裡,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公路裡程501.3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15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生產性碼頭泊位2.3萬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2520個,內河航道通航裡程12.7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民用航空頒證運輸機場238個;全國油氣長輸管道總裡程15.6萬公裡;郵路和快遞服務網絡總長度
  • 交通運輸部:我國首次編制30年交通規劃已有初步成果
    現如今,我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港口萬噸級泊位等數量規模均躍居世界第一,公路成網,鐵路密布,高鐵飛馳,巨輪遠航,飛機翱翔,天塹變通途變為現實。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高鐵、中國電商成為國家亮麗名片。
  • QS軟科排名,中國工程學強勢,綜合數量世界第二!清華獲多項第一
    有10個學科獲得世界第一。清華大學(通信工程)、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科學)、同濟大學(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武漢大學(遙感技術)、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和中南大學(礦業工程)。
  • 國新辦發布白皮書:我國高鐵、高速公路裡程等居世界第一
    國新辦發布白皮書:我國高鐵、高速公路裡程等居世界第一 12月22日,國新辦《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顯示,中國已建成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
  • 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轉型發展創新路
    先後獲得國家和省部級以上設計諮詢獎100多項、部省級科學技術獎20多項,獲得「全國交通運輸系統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優秀勘察設計院」、「浙江省文明單位」等部省級以上企業文化、文明建設和表彰獎勵綜合榮譽幾十項,創業創新的發展業績被載入《中國交通運輸改革開放30年》大型叢書。
  • 我國著名計算機科學家、西安交通大學鄭守淇教授逝世
    鄭守淇教授,1927年10月23日出生於上海,1949年於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1951年從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研究生畢業,同年被分配到同濟大學任教,1952年回母校交通大學任教,1956年受學校委派到北京參加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會戰,1958年直接從北京返回交通大學(西安)。
  • 港珠澳大橋驚豔亮相2017世界交通運輸大會
    本次大會以「創新引領·綠色融合」為主題,安排了220個交流單元、約1300個學術報告,5000多位交通運輸領域專家學者分別聚焦「一帶一路」交通互聯互通、港珠澳大橋、高鐵技術、未來交通、世界長大橋梁發展、智能交通、共享經濟與綠色出行等交通運輸領域熱點問題,展開研討。
  • 我國「擁擠」第一縣城,人口全國第一,經濟穩定上升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旅行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在旅行中感受祖國的自然風景,風土人情。而「中國速度」直接推動了人們去旅行的欲望,人民出行方便的同時,也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 智庫視點 | 推動我國都市圈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
    我國都市圈「大而不強」問題突出,除與公共服務分布不均、經濟要素跨行政區流通不暢和城鄉資源配置體制機制不順等因素有關外,中心城區與外圍城鎮間快速軌道交通有效供給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超大特大城市演進為都市圈,軌道交通網與都市圈產業和城鎮空間協同發展是客觀規律,建設都市圈軌道交通系統需「網城協同、因地制宜」確定供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