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白皮書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共約2萬字,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個語種發表。
白皮書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闡釋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的理念;描述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的成就;展示了中國交通服務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作用;介紹了中國交通治理的成效;闡述了構建全球交通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展望了中國交通的未來發展。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根據白皮書,中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基本實現網絡化。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13.9萬公裡,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公路裡程501.3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15萬公裡,躍居世界第一;生產性碼頭泊位2.3萬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2520個,內河航道通航裡程12.7萬公裡,也是世界第一。民用航空頒證運輸機場238個;全國油氣長輸管道總裡程15.6萬公裡;郵路和快遞服務網絡總長度4085.9萬公裡,實現了鄉鄉設所、村村通郵。
運輸服務方面,貨運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升級,公眾高品質出行需求逐步滿足,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科技創新方面,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超級工程舉世矚目,「復興號」高鐵、C919大飛機等交通裝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洋山港自動化碼頭、快遞包裹自動化分揀等智慧交通發展成果不斷湧現。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