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通訊員 徐可璐
這段時間,經常開車經過G92杭甬高速紹興段的司機可能會不經意發現,從柯橋到紹興收費站這一段路,有了一些小變化:橫跨路面的車道顯示牌升級成了LED顯示,而路邊的指路牌竟然也能夠顯示到目的地的具體開車時間了。
在這些看得見的硬體升級背後,還隱藏著更多「看不見的智慧」,而他們都在告訴大家:連接長三角的這條滬杭甬高速,如今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了。
錢江晚報記者從浙江交通集團獲悉,自2019年浙江省正式啟動智慧高速建設以來,經過一年的研究和實施,浙江省交通集團滬杭甬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已現智慧高速雛形,預計2020年滬杭甬高速智慧化提升改造全線完成,同時杭州繞城西複線也將開展智慧公路試點。
智慧高速「智慧」在哪兒?
今天(5月28日)下午,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來到浙江交通集團滬杭甬公司信息中心。
在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滬杭甬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試點路段——杭甬高速柯橋至紹興段的通行情況。在畫面中,不僅顯示了當日車流量、路段實時在途車量、雙向平均車速外,還有很多小車用紅框標註了出來。「我們用仿真動畫模擬車輛在高速公路上通行的情況,同時通過路段上信息採集,可以將一些低速行駛(高速公路最低限速60公裡)、超速行駛的車輛標識出來。」
一旁的另一塊大屏幕上,顯示的是全省主要高速公路的通行情況圖,哪裡有事故了,哪裡擁堵了,在圖上一目了然。
工作人員介紹,滬杭甬高速智慧化提升改造項目於2018年正式啟動,致力於打造浙江省運營高速公路智慧升級改造樣板。「目前第一階段項目已基本完成,G92杭甬高速柯橋-紹興段的試驗路段率先建成,智慧化應用場景及成果基本呈現。」
這套智能系統由浙江交通集團滬杭甬公司和高信公司等聯合研發,除了對工作人員提供智慧化的路況信息,在「智慧高速」上,司機和乘客也能通過「時空情報板」、「智能車載終端」、智慧高速APP,實現出行信息獲取多源化;實時通行情況、路況信息,實現道路信息精準化;標誌標線更清晰,夜間行車環境提升,實現道路設施醒目化;車輛在高速公路上出現故障、發生事故需要特殊服務時,聯合保險公司提供救援、路產損失理賠「最多跑一次、力爭一次都不跑」的服務,實現特情服務一體化。
智慧高速還能通過智能車載終端實現司乘人員與管理者的雙向互動,在特殊路況事件發生時司乘人員將在事發短時內收到實時信息、以及建議的應對措施,實現車路協同載體化;及時將超速等不規範行駛信息,以及潛在偷逃通行費等異常行為信息,通過智能車載終端語音播報給車主,實現違法提醒人性化。
小車發生事故10秒後,系統自動偵測到異常
智慧高速必定有不少「黑科技」。
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一段視頻。事發時,一輛小車因為避讓高速公路上拋灑異物,打方向過猛撞上了邊護欄。還沒等司機報警,事故發生後僅10秒鐘,監控系統就捕捉到了這個異常狀況,並且在電腦系統上彈窗,同步聲音報警,工作人員很快發現了警情,立即指揮各種救援人員前往現場處置。
這就是智慧高速的「道路事件主動發現」系統。工作人員介紹,過去,發現道路事件主要靠電話報警、巡查報警等方式,現在轉變為依靠設備和後臺分析主動發現,提高了事件發現及時性,為保暢、保安全贏得了主動權。「我們在試驗路段每隔250米布設毫米波雷達和視頻數據設備,滬杭甬其他路段,每隔1公裡架設了一臺攝像機。這些設備能不分晝夜地感知車流、車速以及一切異常,並源源不斷地發送信息給後臺大腦。」
又比如,在智慧高速中還應用了大數據平臺及智慧算法的應用。「通過大數據平臺及智慧算法應用,結合毫米波雷達、視頻數據結構化等設備採集的數據,根據實時路況、過往大數據以及施工安排、導流等,能幫助司乘精準計算行程所需時間,推薦最優路線。」在記者實地體驗中發現,滬杭甬高速柯橋到寧波段沿線互通處帶行程時間的標識牌都標註了前往目的地所需的時間,比如經過柯橋互通,標識牌顯示到蕭山11分鐘、到杭州17分鐘。「上面的時間均根據實時路況推算的,跟導航推薦的時間是一樣的,非常精準。」
此外,在此次智慧高速改造中,道路安保設施亮化工程效果顯著。通過道路標誌標線改造,增加高反光道釘等措施,大大提高夜間行車安全性和行車速度。
智慧高速還配備遠程誘導系統介紹。記者發現,在大型樞紐(齊賢樞紐、紅墾樞紐)前方2KM布設遠程誘導系統,通過情報板顯示部分路網實時態勢,並通過智慧算法計算出到達杭州等主要目的地的預測時間,為司機提供至少兩種以上的路徑選擇。
智慧化改造的效果如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統計在試驗路段:道路平均車速提升8%、通行能力提升20%、道路擁堵時間降低10%、擁堵指數發布、出行時間預測準確率達到90%、道路行車事故下降10%、救援時間縮短10%,道路運營環境更趨安全、交通秩序將明顯變化,百姓出行更加順暢。
浙江交通集團滬杭甬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在智慧高速方面,滬杭甬將建立全線道路狀態監測系統。在全線建立以視頻結構化為主的全覆蓋道路狀態監測體系,全面打造事件主動發現的能力。
同時加強智慧算法開發和應用。主要從道路狀態監測、擁堵狀態監測、司乘個性化服務、駕駛行為分析、打偷、應收不漏等方面加強算法實際應用能力。
還要建立交通誘導系統。全面升級改造智慧出行app,推廣智能車載終端,推廣第一階段試點效果顯著的數字式交通誘導標識牌,實現全程伴隨式信息服務,提高司乘獲得感。
面對司機和乘客,要打造智能收費站和服務區。實現服務區遠程訂餐和智能安全體驗,停車車位「清場換停」智能管控。精準預判收費站車流流量,提前做好暢通預測工作。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