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量教材體系助力教育改革發展

2020-12-22 中國教育新聞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良傳統,推進改革創新,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向人教社的全體同志致以問候,對教材編研出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得知總書記回信的消息,人教社大樓裡沸騰了,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上下迅速形成了學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熱潮。

人教社自成立起,就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編寫教材、為新中國育人的重任,近年來更是圓滿完成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階段國家統編三科教材的編輯出版工作。

而作為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控股企業之一,人教社的成績,是集團以高質量教材體系助力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眾多實踐成果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項。

2010年12月18日,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經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批准,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組建成立。

十載春華秋實,今朝駿業日新。黨的十八大以來,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教育部黨組堅強領導下,秉持「植根教育、繁榮文化、守正創新、追求卓越」企業價值觀,全力服務國家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教育出版傳媒「國家隊」「主力軍」地位進一步鞏固,在廣大師生中贏得了良好口碑和普遍讚譽。

堅持立德樹人,高質量教材體系築牢育人之基

「天、地、人;你、我、他……」

2017年秋季開學,小學一年級首堂識字課,全國語文教師一改過去從拼音教起的習慣,用6個漢字帶孩子們進入人生的新階段。

他們手中的課本,正是由人教社編輯出版的統編版語文教材。6個楷體字幾乎佔據了16開書頁的一半,簡約、美觀的排版和清晰的印刷背後,是人教社編輯出版人員日以繼夜的辛勤勞動。

不僅僅是人教社,集團控股的高等教育出版社、語文出版社及相關公司同樣實力不俗。

除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階段國家統編三科教材外,集團所屬企業還圓滿完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材等國家重大出版任務。

落實愛國主義、勞動教育、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教育要求,集團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系統、有機融入各學段、各學科教材,並加強教材調研培訓回訪,全面提升教材質量。

為創新形式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質量,集團成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全國校園電影院線,打造網絡和影視育人陣地,積極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育人體系。

凡欲正人者,必先正己。為把牢守好意識形態陣地,確保正確政治方向和出版導向,集團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具有教育文化特點的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健全。

具體而言,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兩個「一以貫之」重要論述,在章程中明確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形成黨委、董事會、經理層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建立健全「三重一大」決策制度體系,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將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企業決策重大事項前置程序;充分釋放「放管服」改革紅利,不斷完善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壓緊管黨治黨責任鏈條,持之以恆正風肅紀,不斷淨化集團政治生態。

緊握時代脈搏,數位化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今年5月6日,當首批返校學生踏入校門,冷清許久的西安交通大學校園,終於恢復了往日的活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全國幾乎所有大中小學生一樣,交大學子也經歷了終生難忘的「史上最長假期」。幸運的是,藉助「愛課程」等在線課程平臺,他們的學業從未中斷。

「愛課程」平臺開通於2011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自主研發和運營,是高教社集中展示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成果的窗口,體現著集團積極適應教育信息化、數位化發展趨勢,創新拓展教育出版產業鏈,促進傳統出版優化升級的頂層設計。

疫情期間,集團所屬企業積極搭建學習「雲平臺」,免費向全國教育戰線廣大師生開放在線課程、數字教材和網上學習資源,累計投入4億元支撐「停課不停學」。

僅高等教育領域,集團就為1300餘所高校提供了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服務方案。學校教學應用MOOC(慕課)6800餘門、SPOC(小規模在線課程)13萬餘門,45萬餘名教師開課,近12萬個教學班級、900餘萬人次學生受益。此外,中教華影院線公司拍攝「一堂思政課」專題片,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整理匯集國內外學術及出版界眾多學術成果、數據和資源,積極助力思政教育、衛生知識科普和相關科學研究。雖然大規模用戶湧入帶來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但各平臺還是以先進的在線教學解決方案和技術儲備、優化、升級,頂住了流量峰值,保障了在線教學的平穩、順暢、安全。

此外,集團還開展國家數字教材相關標準研究、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加快新形態教材和數字教材研發,推出了一大批新形態教材、數字教材和數字課程,並初步形成了以人教數字教材、中國大學MOOC、智慧職教、數字語文等為核心的數位化矩陣,著力打造國家級教學資源研發中心,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在祖國版圖的神經末梢,集團數位化轉型的成果也成為促進教育公平、助力脫貧攻堅的有效抓手。

2020年,集團配合教育部有關司局,統籌人教社、高教社、語文社,向52個未摘帽貧困縣捐贈教育圖書、音像製品、電子期刊102萬冊,價值1477萬元;免費開放人教社教材網絡培訓和服務平臺、高教社基礎教育教師培訓網、智慧職教網、愛課程和iSmart英語平臺等,中國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積極開展金融助力扶貧,支持未摘帽貧困縣教育脫貧攻堅。

在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語文出版社發揮語言文字出版專業優勢,以推廣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專題研發了《普通話1000句》《幼兒普通話365句》《普通話百詞百句》系列圖書,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堅持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走出去」

「我喜歡紅色。看,紅色的蘋果。」教室裡,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老師,正翻動繪製著豔麗插畫的教材,領讀教材上的內容。而面對著她的十來個小腦袋,頭髮有金色、棕色,有直也有卷。

這是美國喬治亞州一所小學的漢語課堂。師生們使用的教材,正是高教社歷時5年打造的Cool Panda(酷熊貓)系列對外漢語教材。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如何增強文化軟實力、講好中國故事,成為各行各業特別是文化行業深入思考的問題。對此,集團給出的答案是,大力支持國際中文教育,為推動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鑑貢獻力量。

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集團深度參與「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輸出品種、產品形態、品牌國際影響力逐年提升,合作夥伴遍及五大洲124個國家和地區;體驗漢語、小學華文教材、國際漢語教學等國際認可度不斷提高,「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入選「年度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海外影響力不斷提升;2010年以來,集團共實現版權輸出3000多項,所屬多家企業連續多年獲得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新聞出版「走出去」示範企業等榮譽。

櫛風沐雨薪火相傳,春華秋實繼往開來。10年拼搏,集團綜合實力得到明顯增強。目前,集團所屬企業出版的義務教育各科教材約佔全國使用量的70%、高中各科教材約佔72%、高校教材約佔25%、中等職業學校教材約佔33%,全國每年有2億多學生在使用集團出版的教材;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2019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集團位列中央出版集團總體經濟規模第1名、國內出版集團第3名,連續10年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相較於成立之初,集團研究生學歷人員增加了57%,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增加了28%;截至2019年底,集團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比2010年增長了166.67%、191.55%、49.46%和146.21%。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思想指引新徵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進程中書寫集團『奮進之筆』,我們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奮力開創集團改革發展新局面,為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出版傳媒集團而努力奮鬥。」在集團第三次代表大會上,黨委書記、董事長馮雲生說。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18日第1版

作者:本報記者 劉亦凡

相關焦點

  • 範唯:深化評估分類改革 助力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就系統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構建富有時代特徵、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作出了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的制度安排,為我們在新時代思考和謀劃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分類改革、助力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指導本科教育教學評估改革發展、推進中國特色世界水平本科教育制度體系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 教育系統奮力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我國制定教育領域中長期規劃提供了基本遵循。二是新階段,邁向第二個百年新徵程中,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構建高質量發展教育體系,目標是建成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主要要解決好不好、強不強的問題,要補齊短板、攻克短板。三是新理念,『十四五』規劃建議從根本上講是新發展理念的『規劃版』,教育系統要把新發展理念具體化,從內涵、外延、工作措施等方面全面落實,重新書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函數。
  • 教育部長陳寶生《旗幟》撰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成教育強國
    貫徹落實好五中全會精神,要錨定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的奮鬥目標,主動面向全局、應對變局、服務格局,加快謀劃開局、優化布局、實現新局。建設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提升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高度。把高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教育發展的行動自覺和內在追求,以高質量為統領,推動整體性流程再造、機制塑造和文化打造。
  • 助力教育評價改革新突破,廣東教育評估協會2020年學術年會召開
    助力教育評價改革新突破,廣東教育評估協會2020年學術年會召開金羊網  作者:孫唯  2020-12-20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實習生 梁銥霖 通訊員 婷玉珍
  • 周洪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 | 五中全會深解讀
    一起來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周洪宇教授的解讀文章《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建議》指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描繪了藍圖,為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指明了方向,對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 以改革創新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市北再獲青島市教育改革創新獎
    青島新聞網12月1日訊 日前,中共青島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於公布第六屆青島市教育改革成果的通知》,公布了10個青島市教育改革創新獎。市北區教體局「新時期家校共育區域解決方案的市北樣本」項目獲評第六屆青島市教育改革創新獎。近年來,市北區教體局以改革創新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已連續五屆獲評此獎項。
  • 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凝聚「匠心」 新華網教育論壇在京舉辦
    本屆論壇圍繞「Creation創新、Interconnection互聯、Participation 參與」等維度,聚焦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三大領域,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探討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教育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開創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
  • 啟動相關教育改革實驗 建立思維培養型教育體系
    郵件提到,國外一家機構準備邀請他參與中學生物教材的編撰。徐星感到詫異之餘,不禁思考:以素質教育見長的國外,為何也緊鑼密鼓地啟動了新一輪的教材編寫呢?事實上,當今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啟動新一輪教育改革,在中小學教育中,進一步強調思維培養和方法訓練。
  • 【關注】中國教育改革發展論壇(2020)
    他強調:回顧「十三五」,我國教育發展歷程和成就我們深受鼓舞,也為參與其中做出貢獻、助力發展感到光榮和自豪,面向新時代新階段,我們要把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到各自的教育工作中,把五中全會精神貫徹到教育議政建言中,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建言獻策。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十年的探索,積極探索高端智庫建設規律和工作方式,積極探索高校和參政黨合作共建新模式,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 魯昕:高質量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為強國建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十四五」時期,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力。第一,加強體系建設,為高質量教育體系構建提供類型支撐。「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職業教育類型建設是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 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來襲,中教雲集團助力教育「新」體系建設
    2020年8月27至28日,「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建設教師培訓會在臨沂第二小學南京路校區舉行。活動歷時兩天,依託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臺提供的數字教材、數字資源和數字應用,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教育」模式,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 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
    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在健全辦學體制、完善育人機制、提升內涵質量、增強服務能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 新華網教育論壇聚焦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
    由新華網主辦的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日前在新華網媒體創意工場舉辦。此次論壇圍繞「Creation創新、Interconnection互聯、Participation參與」等維度,聚焦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三大領域,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探討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
  • 聚焦高質量教育發展 2020年度教育論壇即將啟幕
    央視網教育盛典論壇以「雲生態·話未來 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教育行業,表彰先進典型,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把脈教育發展方向。在本次活動中,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全國各知名高校和中小學校長以及國內知名教育機構負責人匯聚一堂,共同圍繞當前教育發展的熱點問題、重大問題展開討論。
  • 新時代醫學教育高質量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創新港舉行
    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基石,此次高峰論壇的舉辦是呼應國家重大需求,探討西部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希望與各大醫學院校一道共同推動西部醫學教育發展,培養出更多一流醫學人才,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四個維度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十四五」時期,我國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影響並決定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已不再是硬體設施,基礎條件,而是學校的內涵化發展。 如何讓學校得到內涵化發展,讓學校成為師生嚮往的地方,讓學校深厚的內涵助力於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這既是時代的命題,也是每一個教育人義務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 廖祥忠:做強一流本科,建設高質量傳媒高等教育體系
    本次大會籌備歷時兩年,制定了覆蓋本科人才培養各環節的系統性改革方案,順應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時代要求,吹響了建設高質量本科教育的新號角。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在大會上發表講話,圍繞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決策和教育部黨組的各項要求,堅持「以本為本」,推進思政課程建設,創新「課程思政」,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行了系統部署。
  •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發布 譯泰&騰訊教育智腦助力體系...
    構建多元評價體系 推動教育評價改革落實作為指導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總體方案》明確了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發展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並且對落實教育評價改革給出了進一步的指導意見:構建政府、學校、社會等多元參與的評價體系;嚴格控制教育評價活動數量和頻次,減少多頭評價、重複評價;創新基礎教育教研工作指導方式,嚴格控制以考試方式抽檢評測學校和學生
  • 錨定全民素質明顯提高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為充分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力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視提高教育質量,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取得許多實質性進展,重點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學前教育普惠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學校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產教融合機制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教師隊伍能力建設
  • 「十三五」成就巡禮:煙臺曬教育高質量發展「成績單」
    出臺《煙臺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提升行動計劃》,立足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實施高中教學質量提升「七大工程」。評選建設37個市級普通高中學科基地,建成高中學業診斷全過程、全樣本、全學科動態網絡數據中心,助力高中精準教學、精準教研、選課走班。疫情防控科學精準,做到停課不停學、不停教、不停研,充分用好強基計劃,切實加強奧賽輔導,高考上線率和優生培養數連續多年在全省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