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北戰爭打響,實際是以林肯為代表的北方希望看到的。因為在當時看來,北方擁有壓倒性優勢。
首先從正義性上看。南方同盟是要分裂國家,他們打著捍衛州權的旗號,維護奴隸制度,還要建立「大奴隸制共和國」。林肯是要維護國家統一,他說「這場戰爭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
從力量上看,北方有壓倒性優勢,全國34個州中北方佔23個,自由人口2200萬;而南方只有545萬,如果算上奴隸的話,也不到900萬。北方是以工業為主,物資豐裕,軍火充足。資金方面,北方也更雄厚,南方則窘迫很多。
但是戰爭打響之後,北方在很長時間內連吃敗仗。原因何在呢?
南方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人才。南方各州比較尚武,擁有很多有資歷、有經驗的人才,他們英勇善戰。另外,南方海岸線很長,運輸補給比較方便,而且有利於突破北方的經濟封鎖。最後,戰爭在南方打響,南方佔據了地利的優勢。
從國際環境上看,南方是當時英國等工業國的棉花產地,認為歐洲列強會支持自己。英國初期確實這麼認為,希望美國內部自相殘殺。歐洲列強認為是北方欺負南方,認為是清教徒與保皇黨之間的戰爭,北方是工廠主、暴發戶,而南方是騎士、貴族,是傳統的紳士。所以在他們看來,南方人是在捍衛自己的土地和權益。
因為這些具體的優勢和國際環境,南方軍隊信心十足,在戰爭剛開始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