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NBA現役最尬的二人組,估計就是費城76人的喬爾-恩比德和本-西蒙斯。
事實上他們兩人絕對算是天賦異稟的存在,恩比德在進攻端是這個時代最有統治力的內線之一,西蒙斯則被譽為是有機會接班詹姆斯的球員,有天賦、有控球還有出色的比賽閱讀能力。
但就是這樣的一對雙核加上一群不錯的角色陣容,卻無法讓76人成為聯盟的頂級強隊,甚至在相對孱弱的東部賽區都算不上是強隊,真是足夠匪夷所思。
2019-20賽季,76人取得了39勝26負的戰績,僅排在東部第6位,要知道,在一年之前,我還有很深刻的印象——他們被譽為是未來東部的希望,希望一般代表著潛力,顯然76人這群年輕人現在難以挖掘出自己該有的潛力。
那麼到底是什麼阻擋了他們前進的步伐呢?
其實還是源自於恩比德與西蒙斯雙核的不匹配,按照經濟學的說法——他們更像是替代品而不是互補品,但表面上看像是「偽」互補品。
聽上去很抽象,等我來解釋一下。
互補品,顧名思義,互補產生了事物的對稱性,從而達到一種平衡,放在西蒙斯和恩比德身上去理解的話,就是兩人有著適合對方發揮優勢的優勢點,當一方的優勢越強,需要這種優勢去發揮自己優勢的另一方也會更強。
那麼76人隊的雙核在賽場上是這樣的表現形式嗎?
只能說,表面看上去是。
怎麼說呢?
因為西蒙斯在賽場上的定位是後衛線球員,而恩比德是中鋒,這種內外搭配幹活不累的組合,一直都是NBA最吃香的組合,相對來說,這樣的組合更能在賽場上的每一個角落發起進攻。
比如「水花兄弟」,他們在外線很頂尖,但卻很難在內線發難,而內外雙核就更能實現全範圍的進攻。
可細節上看,西蒙斯完全就不是一名很合格的後衛線球員,他的優勢在於身高、臂展和彈跳都在後衛線平均值以上,所以對抗方面完全無壓力,加上出色的比賽閱讀能力,使他的傳球非常有殺傷力。
防守端也是一流,2019-20賽季,西蒙斯場均可以拿下2.1次搶斷和0.6個蓋帽,防守WS排在聯盟第8位。
他差在哪裡呢?
投籃能力太差,進攻積極性不夠,幾乎沒有現代後衛線球員該有的牽制力,沒有「空間」的後衛,在這個時代生存會很難。
簡單點說,西蒙斯就是一位「2D」類型的球員,專注打兩分和防守。
西蒙斯的籃下投籃命中率不錯,本賽季有71.9%,但如果離開了禁區,幾乎沒有殺傷力,中距離投籃的命中率是16.7%,三分球基本不投。只會攻籃下,也就導致了同隊的恩比德必需讓出禁區的一些空間,讓西蒙斯去施展自己僅有的進攻能力。
這樣的話,擁有2米13身高和2米28臂展的恩比德就要被迫要拉到外面去投籃,他本賽季在內線的出手次數僅有282次,而西蒙斯本賽季在內線的出手次數就高達566次。
wow?後衛在內線的出手比中鋒還多- -,還真是如此。
多數出手都是中距離投籃和三分球投籃,對於一名集技巧、天賦於一身的中鋒來說,實在是有點怪。
說白了,為了彌補西蒙斯在技術特點上的缺失,恩比德只能更多拉出去投,讓內線顯得不那麼擁擠,然後讓西蒙斯去攻內線,為啥要這麼做呢?因為如果不這麼做,西蒙斯在進攻端將會沒有一點貢獻。
也就是說,恩比德是強行互補了西蒙斯的缺點。
而最可怕的是西蒙斯自身的進攻欲望也不強,作為球隊核心,他本賽季場均出手僅有11.4次,導致76人整體的內線進攻也很匱乏。
恩比德一旦被拉出去攻,自然就無法在內線打出牽制力,但西蒙斯哪怕是內線進攻也不算很有威懾力,他也不喜歡去進攻,這也就讓76人在戰術安排上很尷尬。
所以,看上去恩比德與西蒙斯很互補,一位是能投能突破的中鋒,一位是不能投能傳能防的後衛,但其實這只能算是「偽互補」,恩比德只是在單方面彌補西蒙斯身上的劣勢,並沒有釋放出西蒙斯身上的什麼優勢,這並不是互補達到共贏,達到平衡。
這不就是「揚短避長」嘛,都不能在自己應該待的位置上工作,試問能把工作做好嗎?——更多只能理解為無可奈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