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調查報告:機長缺氧飛行19分54秒...

2020-12-15 瀟湘晨報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2日訊(記者 戴璐嶺)6月2日,記者查詢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現,6月1日,中國民航局在該系統上發布《航空器嚴重徵候調查報告》,報告中公布對有關「5.14」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結論。

記者了解到,《報告》中詳細對飛行經過進行公布。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航) 空中巴士A319-133/B-6419號機執行重慶至拉薩3U8633航班。 機上飛行機組3人(責任機長、第二機長、副駕駛)、乘務組5人、安全員1人、旅客119人。

06:27:18(北京時間,下同),飛機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 左座機長劉××擔任PF,右座副駕駛徐××擔任PM,第二機長梁×坐在觀察員位置。進入巡航階段,第二機長梁×作為第三成員在客艙1F座位。06:56:46,飛機上升到巡航高度9800m(32100ft)並保持。07:06:47,飛越B213航路MIKOS,座艙高度6272ft。07:07:05,飛至B213航路MIKOS西側約2.2NM處,座艙高度6272ft,CVR中出現「嘭」的一聲悶響,機組發現右風擋玻璃出現放射網狀裂紋,機組事後描述為「非常碎非常花,全都裂了」。

《報告》還對飛行機組操作分析。飛機右風擋第一次出現裂紋後,副駕駛立即在EFB上查找RH,左座機長立即用手進行了觸摸並判斷為內側出現裂紋,機長第一時間申請下降高度、備降成都,在得到管制指令後,機長立即執行下降程序。在下降過程中,副駕駛查找QRH相關程序時右風擋脫落,座艙爆炸性失壓,機組轉為處置座艙失壓。機組操作符合公司機型操作手冊要求。

風擋爆裂脫落後的機組處置,風擋脫落導致出現爆炸性座艙失壓,副駕駛瞬間被強大的外洩氣流帶離座位,此時右座側杆出現向前、向右的大操縱量輸入(最大可能為副駕駛身體不由自主的觸碰側杆所致),同時自動駕駛儀斷開,飛機姿態瞬間急劇變化,機長立即人工操縱飛機。

機長位繫緊肩帶操縱側杆時取用氧氣面罩示意圖

機長曾試圖用右手取出氧氣面罩,但由於左手操縱側杆,氧氣面罩位於身體左後側,且飛機抖動劇烈,主要精力用於控制狀態,使用右手未能成功取出氧氣面罩。從風擋爆裂脫落至飛機落地,責任機長未佩戴氧氣面罩。其暴露在座艙高度10000ft以上高空缺氧環境的時間為19分54秒(07:07:45-07:27:39)。

風擋脫落後65秒以內空速一直保持在0.76馬赫附近,但下降率一直在3000ft/min以內(相對緊急下降來說較小)。隨後,機組逐漸增大下降率,最大達到10279ft/min,錶速逐漸增加,最大達到348.88kts,風擋爆裂132秒後飛行高度達到23700ft左右(約 7200m),速度逐漸減小到250kts以下。緊急下降過程中下降率的以上變化應與機組面臨的駕駛艙惡劣環境有關。一方面,座艙失壓後機組希望以大速度儘快下降,另一方面考慮到下降速度越大,進入駕駛艙的衝壓空氣給機組操縱造成的困難和生理不適就越大。

飛機狀態得到控制後,機長未按緊急下降程序使用減速板,這與風擋爆裂脫落、座艙失壓、多個系統故障導致機長難以判斷系統的可用性有關,因此整個下降過程中機長採取了手動操縱控制飛機狀態。

飛機在7200m左右高度保持了5分36秒,穿越7200m時距CZH37.2NM(在 MIKOS 以東約 0.8NM,在正常情況下,MIKOS為成都區域管制室與進近交接點,交接高度為7200m)。飛機穿越6000m時距CZH18.9NM,穿越4800m時距CZH2.7NM,飛機全程未低於MORA和雷達最低引導高度。

機組知曉雙流機場02LILS不可用的信息,選擇了雙流機場02R跑道ILS進近,並在進近前盲發了落地後佔用跑道的信息。因飛機著陸重量超過機型最大著陸重量限制,機組執行了超重著陸檢查單。在飛機停穩後,機組之間就人員受傷情況進行了溝通,並將相關情況告知了塔臺和籤派,聯繫了醫療救護、拖車等事宜。

綜上所述,機組在座艙失壓後的緊急下降過程中,控制飛機狀態、將緊急情況報告 ATC、保持飛機在安全高度以上等關鍵操作,符合公司手冊要求。 (圖片來自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截圖)

【來源:四川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川航「5·14」事故報告披露:「英雄機長」缺氧飛行19分54秒
    調查報告中披露,飛機右風擋脫落導致出現爆炸性座艙失壓,從風擋爆裂脫落至飛機落地,機長劉傳健未佩戴氧氣面罩。其暴露在座艙高度10000英尺以上高空缺氧環境的時間為19分54秒。
  • 川航「5·14」事件調查結果出爐:機長缺氧駕駛19分54秒
    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6月2日,記者查詢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現,川航「5·14」事件調查最終報告已出爐。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執行重慶至拉薩飛行任務中,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雖然後來飛機成功備降成都機場,但「風擋為什麼會爆裂脫落」這一民航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受到廣泛關注。風擋為何突然爆裂脫落?
  • 川航事故諸多細節披露:機長劉傳健曾高空缺氧飛行19分54秒
    日前,川航「5·14」事故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故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故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故的更多細節。首次披露事故全程:頭等艙靠枕在雅安找到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發經過。
  • 揭秘|川航「5·14」緊急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出爐
    針對被稱為「民航史奇蹟」的川航備降事件,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披露了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相關民航主管部門認為,該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在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中,除了事故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故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故的更多具體細節。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披露:機長劉傳健曾高空缺氧飛行近20分鐘
    副駕駛破損的襯衫及其受傷的左臂6月2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從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搜尋回的飛機組件首次披露事件全程:頭等艙靠枕在雅安找到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發經過。中國民航局認為,川航「5·14」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公布 英雄機長高空缺氧駕機近20分鐘
    原標題:英雄機長高空缺氧駕機近20分鐘英雄機長劉傳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顯示,事件原因是當事飛機右風擋封嚴可能破損。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劉傳健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報告顯示,川航「5·14」事件原因是當事飛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機長劉傳健在事件發生後,在高空缺氧環境中還飛行了19分54秒。
  • 川航「5·14」事件報告披露:無法取出氧氣面罩 「英雄機長」缺氧...
    本文轉自【四川在線】;副駕駛破損的襯衫及其受傷的左臂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李欣憶6月2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
  • 川航備降事件調查結果公布,更多細節披露:「英雄機長」劉傳健曾...
    每經編輯:周宇翔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調查報告。中國民航局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行業標準《民用航空器事故徵候》,該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
  • 首次披露8633川航事件全程:機長高空缺氧飛行近20分鐘
    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顯示,事件原因是當事飛機右風擋封嚴可能破損。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劉傳健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
  • 3U8633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公布:機長缺氧飛行近20分鐘
    6月2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首次披露事件全程:頭等艙靠枕在雅安找到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發經過。
  • 事故報告出爐:川航「英雄機長」缺氧駕機近20分鐘,頭等艙靠枕一年...
    6月2日,記者獲悉,2018年5月14日,英雄機長劉傳健駕駛的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航空器嚴重症候調查報告」,已於今年5月8日經中國民航局審核通過。圖片來源/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事故全程:輪胎爆胎,頭等艙靠枕在雅安被發現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發經過。中國民航局認為,川航「5·14」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
  • 「5.14」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結論公布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2日訊(記者 戴璐嶺)6月2日,記者查詢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現,6月1日,中國民航局在該系統上發布《航空器嚴重徵候調查報告》,報告中公布李偉對有關「5.14」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結論。
  • 專利維度分析川航3U8633航班客機備降成都事件
    資料圖:四川航空客機6月2日,中國民航局公布了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航)3U8633航班客機備降成都的事件調查報告。從風擋爆裂脫落至飛機落地,機長未佩戴氧氣面罩。其暴露在座艙高度10000英尺以上高空缺氧環境的時間為19分54秒。雖然,風擋脫落後可能對飛行員和飛機造成嚴重安全威脅,但是座艙安全防護方面的專利申請數量很少,波音、空客公司均沒有申請相關專利。最值得關注的是晨龍飛機(荊門)有限公司於2018年8月申請的CN108974367A號專利。該專利涉及一種飛機擋風玻璃脫落應急裝置。
  • 川航8633號航班三萬英尺驚魂,挽救128人英雄機長劉傳健
    3U8633號航班駕駛艙瞬間發生爆炸性減壓事件,航班正副駕駛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事件發生35分鐘後將飛機安全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28人均平安落地。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了這起事件的調查報告。
  • 「調查報告公布」《中國機長》原型川航3U8633航班玻璃為何破裂?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部電影的原型川航3U8633航班2018年5月14日原定從重慶飛往拉薩>不料在飛行途中突發故障一度失聯、情況萬分緊急牽動著眾人的心機組臨危不亂最後平安備降成都堪稱史詩級迫降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A319-100/B-6419號機執行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調查報告。
  • 瑞麗航空航班緊急備降,專家:故障原因與川航「5.14」事件...
    現場圖片顯示,執飛DR6558航班的波音737-800航班風擋出現裂縫。 7月6日22:27分,瑞麗航空DR6558航班開始平穩飛行,22:49分左右到達9441米左右的飛行高度。就在此時,航班突然開始急速下降,3分鐘後,已降到了6454米左右的高度。每分鐘下降率超過千米,這在民航飛行中屬於緊急下降。
  • 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調查報告時隔兩年今天公布
    央廣網成都6月2日消息(記者韓民權)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網今天公布此前發生在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信息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 「川航驚魂20分鐘」,細節首次披露! - 社會百態 - 華聲新聞 - 華聲...
    6月2日,川航「5·14」事故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故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故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故的更多細節。 頭等艙靠枕在雅安找到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空中巴士A319-133/B-6419號機執行重慶至拉薩3U8633航班,機上旅客119人,機組9人。 當天6點27分,飛機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機長劉傳健擔任責任機長,右座副駕駛為徐瑞辰。
  • 川航5·14事故完整披露:英雄機長缺氧狀態下駕駛飛機近20分鐘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珩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公開了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空中風擋玻璃爆裂事件的最終調查報告。記者梳理發現,當班機長劉傳健在風擋玻璃爆裂並脫落後,在缺氧狀態下駕駛飛機近20分鐘,最終操控飛機安全落地,無人死亡。
  • 川航3U8633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公布
    6月2日,記者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查詢到,此前在2018年5月14日發生的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已經出爐。調查報告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