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到了葛爾丹以及西域的一些情節,因為普遍對這些歷史及地理不太了解,擔心讀者看起來費事,所以這裡結合圖片說明一下。
先來一張現代的地形圖,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西域大致地形以及地名,裡面很多地名還有古代的影子:
中間橫亙的天山山脈將新疆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北疆與南疆,靈鷲宮在天山山脈。
最下方的崑崙山脈,明教光明頂、崑崙派就是在崑崙山中,《俠客行》中雪山派看描寫更像藏邊群山中,但裡面動不動就氣寒西北威震西域之類的字眼,還是將他們也設定在崑崙山裡吧。
接著再說說葛爾丹,歷史上元朝被明滅亡後,分裂成了兩個部分,西邊的瓦剌以及東邊的韃靼:
(圖片作者布哈林)
其中瓦剌分為四大部——和碩特、綽羅斯(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另有輝特等小部:
另外《覆雨翻雲》中雙修府的來歷,其實是瓦剌某部族人,在西域建立了無雙國,年憐丹也是瓦剌人,只不過他的背叛導致無雙國滅國,再加上雙-修府的功法克制年憐丹的武功,所以雙方是死敵。
歷史上後來準噶爾興起,建立準噶爾汗國,本書中準噶爾的地盤和下圖類似,以伊犁為首都,佔據北疆:
歷史上葛爾丹掌權期間一度達到全盛:
其實葛爾丹上位的過程和天龍八部中大理段氏很像,之前國內叛亂,大汗僧格被亂黨刺殺身亡,僧格的幾個兒子年幼,身為弟弟的葛爾丹趁機登上汗位,娶了嫂子為皇后(古代遊牧民族興這一套),另外還娶了固始汗(上圖和碩特汗國首領)的女兒阿海。
僧格兒子策妄就比較悲催了,本來他才是汗位繼承人,而且阿海也是他的未婚妻,結果這一切都被葛爾丹奪走了,但他年幼也無力反抗,只能將仇恨的種子埋在心中,等他長大過後,就開始了復仇之路。清朝能成功打敗葛爾丹,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和後來策妄在內部叛亂造成了葛爾丹內部分裂有關。
另外提一下霍青桐的回部,以前畫的本書地圖裡,回部是佔據北疆,這裡要修改一下設定,他們的地盤其實是南疆的西部,喀什噶爾、葉爾羌城是他們的中心,《書劍恩仇錄》裡出現的霍青桐與木卓倫部,其實就是歷史上的大小和卓,霍青桐領導的那場大勝清軍的戰役應該就是歷史上發生在葉爾羌城外的黑水之圍:
至於明教的勢力範圍,就是崑崙山一帶,南疆東面那一片了。
最後附上兩張地圖,顯示歷史上的西域諸城名(明清時期):
南疆諸城:
北疆諸城:
至於無雙城,就當是北疆諸城的其中之一吧。
總結一下,本書中西域局勢:葛爾丹在北疆、霍青桐的木卓倫部在南疆西部,明教在南疆東部,希望大家看書時不要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