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恥」有多意外?看過這些北宋囧事就明白

2021-02-23 朝文社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問答

音頻

探究

話題

闢謠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

字數:2285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

金朝悍然對北宋發起進攻,是在宣和七年(1125)十一月。但北宋之前就真渾然不覺?其實1125年六月時,北宋就已經收到了線報,得知金軍正在厲兵秣馬。但北宋高層「專家」們一番論證,竟認為金國立足不穩,要發動對北宋戰爭至少得準備三年。有了這缺心眼認識後,宋徽宗依然埋頭忙著修他的宮殿花園,大宋上下歌舞昇平,誰都沒當回事。

到了這年十月,鎮守太原的宋徽宗親信太監童貫,終於嗅到了戰爭的氣味。這位多年南徵北戰的悍將,主動派使者馬擴去打聽情況。誰知馬擴到了金國後,立刻得到對方熱情接待,吃的全是王侯等級的山珍海味。鬧得馬擴滿腹狐疑,對我這麼熱情幹嘛?卻見對方滿臉同情看著他:能多吃點就多吃點吧,這是最後一次招待您了。馬上咱們就開戰了!

其實,這個時候得知消息,對於北宋來說並不晚。畢竟童貫身經百戰,太原更有他親自摔打出的勝捷軍,只要能堅定死戰之心,以太原知府張孝純的打氣說,至少頂住金軍進攻沒問題。但童貫更算政治帳:當年的「聯金滅遼」戰略是自己提出來的,一旦和金朝開打,不管輸贏自己哪跑得了?還是跑路要緊。於是太原也不守了,連夜就腳底抹油逃竄。

如此不負責任,也叫北宋在猝不及防間,橫遭金軍暴力連擊。可笑的是,宋徽宗開打前還滿以為宋金友好,特意派使團去金國做友好訪問。結果使團剛走到燕雲地界,就被金軍組團抓了俘虜。

歌舞昇平的北宋王朝,迎來了挨打的厄運。

宋徽宗是什麼時候得知金人開戰的?金國東路大軍十一月二十一日出發,一路橫掃燕雲地區。可北宋的各級文武大臣們,卻是一直各種隱瞞,總以為金兵搶點東西就跑,能糊弄就糊弄過去。結果前線打的一塌糊塗了,宋徽宗還在興高採烈準備他的祭天大典,滿腦子以為天下太平。

直到十二月九日,駐紮幽州的宋軍已經全數投降,剛收復的燕雲十六州已經大多淪陷,金軍鐵騎亮起雪亮馬刀,準備朝著汴京一路殺來時。眼看糊弄不下去的大臣們,這才給宋徽宗說了實話,果然嚇得宋徽宗腿軟。為了穩定人心,也只好先下個詔書檢討錯誤。但滿篇詔書的主題,就是這些年來自己很辛苦,大臣們背著自己幹了太多壞事。如今金軍打到家門口這場面,真心不賴我哈。

▲宋徽宗像

而以《靖康傳信錄》記載,大難臨頭的汴京城,也當然沒有因為宋徽宗這份檢討穩定下來。大臣們紛紛把自己的家眷派出去避難,一片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景象。

做完自我批評的宋徽宗,十二月二十三日正式退位,把金軍兵臨城下的爛攤,輕鬆甩給了兒子宋欽宗趙桓,自己以「太上皇」名義撒腿躲到了東南去。可憐被趕上皇位的宋欽宗,登基不到十天,就被金軍兵臨汴京,想學老爹一樣跑路?每次想跑都被大臣李綱扣住,只能硬著頭皮抵抗金軍,不料血拼了七八天,竟還真抗住了。

事實是,當時長驅直入的金軍,打到汴京時就已是強弩之末。以被俘的北宋官員沈綰的報信說,當時五萬金軍能戰者已經不到一半。可金軍最拿手的好戲,就是打腫臉充胖子,明明自己打不下去,還硬撐著朝北宋獅子大開口,要北宋割中山太原河間三鎮,外加尊金朝皇帝做伯父,捎帶五百萬黃金五千萬白銀賠款。就在討價還價時,北宋的援軍到了。

西軍名將种師道的援軍,不但接戰就力挫金兵,而且還發現重要情報:金兵的屍體解剖開,肚腹裡竟全是黑豆,也就是說,金軍眼看要斷糧了。可大好形勢下,原先慫包的宋欽宗,竟又頭腦發熱,不顧种師道的反對,直接命令另一位將領姚平仲組織奇襲金軍。按說奇襲這種事,講的是兵貴神速,可在宋欽宗的坑爹保密措施下,奇襲發動三天前,消息就傳遍了汴京城,鬧的地球人都知道。宋欽宗還趁熱打鐵,在開寶寺樹起「御前報捷」大旗,高調等勝利消息,也就是給金人通了消息。

這熱情過頭的後果,就是北宋奇襲部隊一頭扎進了金軍包圍圈,一戰殺得大敗虧輸。北宋最好的一次擊敗金軍的機會,就這麼被宋欽宗玩壞。好在金軍確實強弩之末,這下也是見好就收。汴京的第一次圍城危機,總算勉強解圍了。

金人第一次撤圍汴京後,稍有軍事眼光的人就知道,危機並沒有解除,西路的金軍還在攻打太原,金軍更在籌劃著秋季攻勢。北宋要想活命,唯有緊鑼密鼓備戰。

可鬆一口氣的北宋,卻開始瞎折騰。跑了一圈路的甩鍋俠宋徽宗跑回來後,開始和宋欽宗勾心鬥角。勞苦功高的李綱也被各種排擠。甚至各種秋後算帳都開始了。汴京城民謠《十不管》裡更有辛辣諷刺:不管太原,卻管太學。

何為「不管太原,卻管太學」?當時太原那邊正在浴血奮戰,汴京城的太學裡,卻在忙著找後帳。北宋理學家楊時整頓太學,不去想怎麼抗敵報國,反而破口大罵改革家王安石,咬死了是王安石變法導致了這場大禍,還高聲疾呼要把萬惡的王安石牌位從孔廟裡搬出來。這下自然點了炮,惹得北宋官員們吵成一團。本該集中精力狠抓的國防工作,這下變成了沒人管。

何止是太原沒人管?就連金軍之前攻打汴京時,在汴京城外支起的五百多個炮架,竟然當時也沒人管,連拆收的人都沒有。後來金軍再殺來時,還是用著第一次攻打時的炮架,一頓猛轟攻打汴京。

如此瞎折騰,待到金國攻克了太原,以更強的力量攻打汴京時,汴京再也無法活命。瞎指揮的宋欽宗,也終於在1127年1月9日,蒙受了城破被俘的厄運。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外加滿朝北宋大臣妃嬪宮女,全數被金人組團抓了俘虜。是為北宋王國恥辱一幕:靖康之恥!

可笑的是,哪怕到了去金營送降表時,宋欽宗都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在金營裡得到金軍主帥粘罕的熱情款待,還受寵若驚說要送財寶給粘罕,沒想到粘罕哈哈大笑:現在汴京是我的,汴京城的一切是我的,你還有什麼能送的?都當了亡國奴了,你還在這裡充大方?

如此冰冷現實,也令宋欽宗在送完降表後,面對汴京城裡的滿城百姓,當場哭的昏天黑地。汴京全城也哭聲震天。只是,晚了,浩劫,就要來了。

想要了解更多大宋王朝的歷史故事,請後臺回復關鍵詞:兩宋風雲


 好物推薦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愛歷史》商城

相關焦點

  • 「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慘?北宋後宮慘遭金人蹂躪
    另俘虜皇室少女,婦女、宮女、官女、民女、教坊樂工、技藝工匠等共一萬多人運至金國,大部分女性被做娼妓,奴僕。金軍還攜帶了大量了籍輿圖、寶器法物,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最終加上宋朝的部分百姓,有男女不下10萬人被遣送金國。「靖康之恥」中宋朝被金國擄走的人數都趕上一支大軍隊的人數了。
  • 北宋「靖康之恥」中,除了大尺度的牽羊禮外,還有哪些恥辱?
    ,又稱靖康之變、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牽羊禮的女人然而「靖康之恥」遠遠不止牽羊禮,這些屈辱,牽羊禮只是後話。在這之前,還發生了很多事情。靖康年間,北宋光是給金國賠款,就有兩次。宋徽宗雖然說這並不是什麼出人意外的事,面對金軍宋欽宗第一招就是求和。
  • 靖康之恥北宋徽、欽二帝被捋
    但如北宋這般恥辱的,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以致民族英雄嶽飛發出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千古悲嘆! 嶽飛概念照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靖康恥到底有多恥辱?
  • 「靖康之恥」有多恥?公主被凌辱「谷道破裂」而死
    關於北宋的「靖康之恥」許多人只知道宋徽宗和宋欽宗二帝被金人侮辱至極,行「牽羊禮」,結局可悲可憐可恨,卻鮮有人知在被俘北上的人群中有一個宋國公主被金人凌辱導致「谷道破裂」而亡。宋徽宗有個女兒叫茂德帝姬,有著傾國傾城的美貌,是當時北宋的「國花」。金軍統帥完顏宗弼(金兀朮),對茂德帝姬公主的美麗早有所聞。當完顏宗弼帶領金軍攻破北宋都成汴京時,完全暴露出他的獸性,一邊命令自己的軍隊對汴京燒殺搶掠,並且還對北宋皇室實行殘酷折磨,以發洩心中怨恨,當時北宋的汴京城內哀嚎一片。
  • 北宋靖康之恥的真香,恥到何等程度,超乎你的想像!
    靖康之恥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於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 (靖康之恥中被俘的北宋徽、欽二帝) 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王朝滅亡,也令百姓受盡劫難。
  • 靖康之恥後,趙構的母親韋太后生活有多悽慘?
    靖康之恥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永遠無法洗刷的恥辱,皇帝被羞辱,公主妃嬪被姦淫,整個國家賠人又賠款,民族尊嚴被無情踐踏。靖康二年春,金軍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北宋就此滅亡。此後金開始以勝利者的姿態多漢人朝廷進行瘋狂洗劫,他們不但將北宋國庫裡的金銀財寶全部搬空,還順便帶走了無數的妃嬪公主。
  • 靖康之恥北宋被滅國,韋太后到底有多慘?
    嶽飛在其名篇《滿江紅》中曾說:「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靖康之恥對於公元十二世紀的中國人來說,是一個慘痛而屈辱的事件,足以刻寫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之中。因為這起事件,在中國存在了一百六十七年的大宋王朝覆滅了,這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被遊牧民族滅亡的大一統政權。
  • 致使北宋滅亡的靖康之恥發起者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靖康之變讓北宋滅亡了,不僅如此,徽、欽二帝還被擄走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回到中原。致使北宋滅亡的靖康之恥發起者是誰,他結局如何?靖康之恥是由金人策劃的,其中這幾個人我們不能忘記,他們是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因為他們就是始作俑者。
  • 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數據告訴你
    翻開一部三千年的中國古代史,在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歷史事件中,如果要數最富戲劇性的, 靖康之難至少可以排進前十。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嶽飛《滿江紅》中的這句話很好的反映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究竟有多麼的恥辱。
  • 靖康恥,我國歷史上八大恥辱之一,到底有多「恥」?
    嶽飛的故事我們都清楚,尤其記得他的那首《滿江紅》,慷慨激昂血氣方剛,像嶽飛這樣的愛國將領,又是血性方剛英雄兒女,怎會受得了靖康之變這樣的奇恥大辱?所以才有他的那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可見嶽飛心中對靖康之恥是銘記於心的。
  • 原創|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辱」?必須不輕易言戰,言戰必死戰!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千古名篇的嶽飛的《滿江紅》,在這首詞裡很好的反映了當時的那個歷史事件。靖康之變,是指北宋靖康二年,金國攻下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開封),擄走當時的兩個皇帝及大量臣民,並索取了大量的金銀賠款的歷史事件。因為過於恥辱,我們一般稱之為「靖康之恥」。
  • 靖康之恥究竟有多「恥」,為何說是宋國的至暗時刻?發生了什麼?
    此外,我們需要給靖康之恥貼上三個標籤,分別是帶來沉重災難、宋王朝的百年國恥、漢族歷史上的一次大劫。 靖康之恥的持續時間不長,但所帶來的影響極大,而這一部分影響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宋帝國的走向,也改變了華夏文明的走向。
  • 北宋為什麼會有「王安石變法」?看過這些奇葩事就明白
    早在北宋末年汴京被金軍包圍,金軍投石炮架在汴京城外,國家社稷岌岌可危時,北宋朝堂上的一群文臣們,就忙著痛罵王安石變法,鬧出「不管炮石卻管安石」的笑話。待到靖康之恥上演,北宋變了南宋,南宋文臣們痛罵王安石變法,更是到了高潮。諸如「禍國殃民」「流毒四海」之類的惡評,翻翻就是一堆。
  • 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辱?到底是怎麼個恥辱法?
    其實「靖康之恥」並不是一個比較正式的稱呼,這個事件的正式稱呼應該是「靖康之變」,「靖康之難」,「靖康之禍」或者是「靖康之亂」。這個事件之所以會被稱之為「恥辱」,其實並不是給一個民族帶來了多麼毀滅性的恥辱,主要是因為北宋當時的君臣們太過於窩囊荒謬了,讓人覺得很可恥。
  • 靖康之恥有多屈辱,皇帝被俘嬪妃宮女全被凌辱,難怪嶽飛抱恨而死
    靖康之恥別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恥。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惡性亡國事件,發生於宋朝宋欽宗靖康年間(1126~1127年)因此而出名。又因靖康年間為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為丙午之恥。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克日本東京(今開封市),俘獲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倆及很多趙氏皇族、後宮嬪妃與貴卿、諸臣等三千餘人,押送南下,東京城中公與私存款為之一空。靖康之恥造成 了宋朝的亡國,深深地刺疼漢族人的心裡,宋代將軍戚繼光在《滿江紅》中提及:「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靖康之恥是誰之過?
    說到靖康之恥,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提到中國的宋朝,給人的印象就是積貧積弱,偏安東南。宋朝可謂是中國古代版圖最小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結束了唐末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後,力圖收復北面的幽雲十六州,卻慘遭失敗。又因為自身是武將奪權做的皇帝,而在統治政策方面有意識的重文輕武,導致在和邊疆政權的交涉上處於被動。
  • 靖康之恥時的韋太后究竟有多慘
    1127年初,金國攻陷北宋都城汴梁,宋皇室成員、後宮妃嬪宮娥、王公大臣及部分工匠藝人悉數淪為俘虜,二百年國庫積蓄也被洗劫一空。隨後,金國滿載北歸,一路由完顏宗望押送,除劫掠來的財物外,包括徽宗皇帝及大部分宮廷女眷,分乘860多輛牛車,拖成綿延不絕的隊伍,迤邐而行。
  • 誰說北宋無將?种師道亡靖康之恥至
    從種世衡到種諤,再到种師道、种師中,種家三代子弟才俊無數,種氏子弟率領的西軍也是北宋最能打的軍隊。在遼金之戰時,金國想要聯盟北宋一起出兵進攻遼國,宋徽宗派童貫為統帥出徵遼。种師道進諫反對聯金攻遼。但不被採納,最終童貫在白溝河被遼軍擊敗,幸得种師道率軍力戰才避免宋軍全軍覆沒。
  • 為何金國滅北宋時有靖康之恥,元朝滅南宋時優待皇室子弟
    北宋滅亡的姿勢太難看。當金軍攻陷了開封後,將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貴戚等3000多人盡數劫掠到北方。一同被帶走的還有大量教坊樂工、技藝工匠文籍輿圖、冠服禮器、珍寶玩物等。換句話說,開封被洗劫得幾乎成了一座空城。史稱「靖康之恥」。
  • 靖康之恥有多亂?26歲皇后含淚自殺,20名公主被折磨而死,嘴巴紅腫
    宋朝末年,先後爆發了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讓北宋的統治處於動蕩之中。宋朝的北邊是遼國,一直是宋朝皇帝心中的噩夢。宋朝一直想除掉遼國,但是實力不允許。隨著金國的崛起,宋朝看準了時機,聯合金國,一起把遼國滅了。趕了一隻狼,又來了一隻虎,金國看到了宋朝的軟弱無能,於是便攻打宋朝。公元1126年,金兵攻打北宋,路上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阻擊,直接打到了汴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