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7家博物館獲評「國家級」,城市文化成市民生活必需品

2020-12-27 騰訊網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東莞市的鴉片戰爭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等6家入選國家三級博物館,為「博物館之城」再添光彩。

博物館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承載了一方水土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目前東莞博物館建設百花齊放,建有54座博物館,規模和數量在全省排名第三。隨著《尋味東莞》、歷史文旅的走紅,城市文化逐漸成為人人可「吃」可「嘆」的生活必需品。

近代史開篇地添國家級名片

今年以來,東莞的文旅話題熱度只增不減。

白沙油鴨、黃油蟹、海三鮮、林旁粽……今年夏天,一部《尋味東莞》紀錄片刺激了全國食客的味蕾。其中,沿海的虎門鎮美食花樣百出,以地道風味折射了一方水土,以美食文化打開了外界探索東莞的一扇大門。

而在之前公布的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中,東莞「中國近代史開篇地-華南抗日根據地」歷史文化遊徑等3條成為首批路線,具體為: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大嶺村抗日根據地舊址——大嶺山森林公園。

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中,廣東新增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廣州藝術博物院、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以及位於東莞虎門的鴉片戰爭博物館。作為近代史開篇地的虎門,又添了一張國家級文化名片。

鴉片戰爭博物館坐落於東莞市虎門鎮,包括林則徐銷煙池、海戰博物館、威遠炮臺舊址、沙角炮臺舊址等,是紀念性和遺址性相結合的專題博物館,館裡的林則徐銷煙池與炮臺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鴉片戰爭時期的歷史見證。

其中,《鴉片戰爭》陳列展覽位於虎門海戰博物館內,展示面積4967平方米,文物1860件,講述了戰前的中西世界、兩次鴉片戰爭的全過程以及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該陳列榮獲第十四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第一屆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

東莞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也是中國經濟崛起的先行地。「高大上」的城市名片之下,是「接地氣」的人間煙火。城市美食紀錄片、歷史文旅路線的走紅,正是東莞城市文化影響力逐日上升、市民文化生活日漸豐富的體現。

6家入選國家三級博物館

第四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中,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東莞市蠔崗遺址博物館、東莞市袁崇煥紀念園、東莞市石龍鎮博物館、東莞市錢幣博物館、東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館共6家入選。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東莞大嶺山鎮大王嶺村,是展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歷史的專題紀念館。館藏資料翔實記錄了70多年前,東江縱隊在日寇鐵蹄、國民黨頑軍的雙重夾擊下,為保守黨的秘密拋頭顱、灑熱血,出色完成了「秘密大營救」「營救盟軍飛行員」「與盟軍開展情報合作」等一系列事關民族解放大局的秘密任務的革命故事。

東莞市蠔崗遺址博物館於2007年6月正式建成並對外免費開放,蠔崗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貝丘遺址,距今5000年左右。蠔崗遺址現存面積約600平方米,2003年4至7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蠔崗遺址由於文化內涵豐富在珠三角史前考古方面具有獨特的重要性,因而被考古專家譽為「珠三角第一村」和「東莞歷史文化的基石」,是東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人類生活遺址。博物館將考古發掘現場與出土文物、圖片和場景復原等展示手段相結合,真實生動地再現了5000多年前「蠔崗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景和遺址發掘過程,並匯聚了珠江、長江和黃河三大流域的彩陶,集中展現中國多姿多彩的彩陶文化。

袁崇煥紀念園位於袁崇煥出生地東莞市石碣鎮水南村,佔地4.8萬多平方米,有牌坊、袁崇煥石雕像、袁督師祠、袁崇煥傳記浮雕、故居、衣冠冢、三界廟等景點,於2003年1月正式開放。袁崇煥故居遺址1984年6月6日公布為石碣鎮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2月起屬市屬公益性文化單位。

袁崇煥紀念園以崇煥精神為載體,集仿明建築、雕像、浮雕、對聯、詩歌、書法等手法於一體,使該園成為東莞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園內有著名雕塑家潘鶴先生精心雕琢的袁崇煥石雕像,十九幅袁崇煥傳記浮雕手工精鑿,記載了袁崇煥的豐功偉績;三界廟、袁督師祠雄偉莊嚴,古色古香,殿宇肅穆,緬懷了袁崇煥的赤膽忠心。

東莞市石龍鎮博物館於2009年5月30日正式開館,位於石龍鎮人民廣場內,佔地面積8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展覽面積2000餘平方米,現有登記的各類館藏品一千多件,是集歷史、收藏、展覽、研究、公共服務、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被評為「東莞市科普教育基地」「東莞市未成年人素質拓展基地」。

東莞市錢幣博物館位於市中心的農商銀行大樓,於2002年由東莞農商銀行(原東莞農信社)投資創辦,是一座弘揚貨幣文化、普及金融知識的金融行業專題博物館,藏品約1.2萬件(套)。其中的中外錢幣文化展,分為歷史篇、流通篇、技藝篇、鑑研篇四部分,展出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21世紀、涵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種類豐富、珍品眾多。

錢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包括東漢搖錢樹、宋代錢山、重達10公斤的千禧金幣、重達10公斤的奧運金幣,以及首套全套62張人民幣等,是廣東省展覽規模最大的錢幣博物館,2012年被廣東省政府授予「廣東十大民間收藏館」稱號。

東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館展廳面積15000多平方米,藏品2418件,內設中國建築陶瓷史展廳、陳復澄唯美藝術館、唯美壁飾展館、唯美陶瓷館、唯美歷史陳列室和現代陶藝坊六個主要部分,展示了中國建築陶瓷和唯美公司建築陶瓷發展歷史。

【撰文】陳琬瑩

【作者】 陳琬瑩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東莞這7家博物館獲評國家級博物館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共有74家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由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指導參評的7家博物館全部入選,成功率100%:鴉片戰爭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袁崇煥紀念園、蠔崗遺址博物館、石龍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唯美陶瓷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加上此前已有東莞市博物館、可園博物館、東莞展覽館等3家國家二級博物館,我市共有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10家,僅次於廣州,與深圳並列排全省第二。
  • 我省15家博物館獲評國家級
    我省15家博物館獲評國家級 2020-12-23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孝感這2家博物館,獲評「國家級」!
    孝感這2家博物館,獲評「國家級」!,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名列其中,我省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同時,我市孝感市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雲夢縣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2020年7月至12月,中國博物館協會組織開展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國家級場館評定!臨沂市9家博物館獲評!
    喜 訊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告,我市共有9家博物館獲評,定級數量居全省第三位。其中,臨沂市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沂水縣博物館、山東省天宇自然博物館、臨沂天澤木文化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 滁州2家獲評國家級!
    滁州2家獲評國家級!滁州市博物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市文化和旅遊局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公共文化場館的陣地作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紮實推進免費開放工作。自開館以來,累計接待遊客50萬餘人次,接待團隊1200餘次。
  • 徐匯再添3家國家級博物館!
    徐匯再添3家國家級博物館!,佔地面積313畝,是國內城市中心城區最大的革命歷史紀念地之一。獲評一級館將給龍華烈士陵園帶來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變革。龍華烈士陵園將在全新的發展模式下積極爭取轉化資源全力打造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地標!
  • 徐匯再添3家國家級博物館!
    喜 訊 近日,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揭曉!此次徐匯有3家博物館榮登榜單! 獲評一級館將給龍華烈士陵園帶來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變革。龍華烈士陵園將在全新的發展模式下積極爭取轉化資源全力打造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地標!
  • 東莞16家企業獲評「環保誠信企業」
    根據評價結果,納入省級環境信用評價範圍的1044家重點監控企業,19家企業被評為「環保不良企業」(紅牌)、44家企業被評為「環保警示企業」(黃牌)、766家企業被評為「環保良好企業」(藍牌)、215家企業被評為「環保誠信企業」(綠牌)。其中,東莞16家企業獲評「環保誠信企業」(綠牌),同比增加2家。
  • 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成博,牛!
    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有兩家博物館入選,分別為成都博物館、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其中,2016年新開放的成都博物館,此番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博物館自新館開放以來,海納百川,推出了不同主題、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臨展共40餘個,涵蓋歷史文化、東西方藝術、自然科普、民風民俗等不同的領域。
  • 大同市兩家博物館成功獲評國家級
    (大同市博物館)黃河新聞網大同訊(記者胡雁)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中國博物館協會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經過全面綜合評定,12月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在官方公眾號上,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其中,大同市博物館由國家二級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大同市雕塑博物館直接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 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跳級」的成博牛在何處?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有兩家博物館入選,分別為成都博物館、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其中,2016年新開放的成都博物館,此番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 寶山這兩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寶山這兩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經過綜合評定,申城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6家國家二級博物館和1家國家三級博物館。6家國家二級博物館中包括有寶山區的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以及上海大學博物館,你之前都去過嗎?詳見↓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 數據|山西15家博物館獲評國家級,太原晉中數量最多,運城地區增量最多
    山西15家上榜,分別是:大同市博物館、山西地質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運城市鹽湖區博物館、太原市博物館、中國雕塑博物館、陽泉市博物館、曲沃縣晉國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山西呂梁山革命博物館、晉中市博物館、沁縣文物館(沁縣南涅水石刻館)、朔州市漢墓博物館、山西省永樂宮壁畫藝術博物館、垣曲縣革命老區紀念館、芮城縣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
  • 宜昌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館
    宜昌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館 2020-12-22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蒞臨東莞調研
    從2018年起,東莞聚焦供給側改革,連續舉辦或參與了4次文採會(包括2018首屆廣東東莞公共文化產品採購會、2019粵港澳大灣區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採購會、2020年東莞市文旅和體育產品雲上採購會、2020年全國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雲上採購大會),逐漸從地方級文採會逐步升級到區域性文採會,吸引了一大批的社會力量參與,撬動了粵港澳大灣區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服務,共積澱優質參展機構500家左右,籤訂意向合作近
  • 周末看展|2020東莞市民攝影周:城市·品質
    該畫冊以圖片為主、圖文結合,包括「出發」「不苟」「紮根」「傳承」「守護」「聯接」六個篇章,分別從科技創新、工匠精神、包容宜居、文化傳承、生態保護、交流融合等方面,通過涵蓋工業生產與市民生活、城市景觀與生態面貌等各領域的精美影像,全景式呈現東莞的城市品質。
  • 「塑志·心傳」——黃志偉師徒石灣陶藝作品聯展在東莞石龍博物館...
    年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開創的陶塑新法「線塑」,為石灣陶塑帶來了創新的藝術表達方式。 黃松堅堅持以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創作了一批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作品。眾多作品及論文被選參加國內和新、馬、日、德、澳、美等多國展覽和研討交流,作品為國內外工藝館、美術館、博物館等收藏。《春夏秋冬》《龍之尊者》等20多件次作品分別獲得國家珍品獎、百花獎、金獎、美國傑出貢獻獎等。
  • 「中國平話文化之鄉」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
    【原標題】古韻新潮 旖旎風光——「中國平話文化之鄉」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江南公園黃花風鈴木盛開,成市民遊客打卡地。 (江南區委宣傳部供圖)(尹慶南攝)  今年10月,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為「中國平話文化之鄉」增添新色,迎來文旅發展新機遇。
  • 武漢又添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7家新晉二三級博物館
    長江網12月22日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餘軒)21日,由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會組織開展的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發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我市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等2家單位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另有7家單位新晉二三級博物館。
  • ——「中國平話文化之鄉」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
    江南公園黃花風鈴木盛開,成市民遊客打卡地。今年10月,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為「中國平話文化之鄉」增添新色,迎來文旅發展新機遇。近年來,江南區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關於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部署要求,貫徹落實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精神,依託自身資源優勢、歷史底蘊、產業基礎和區位交通,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水平推進,全力開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