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電電控擬科創板:應收佔比超4成,核心晶片均外購|IPO研究院

2021-01-19 和訊股票

  菱電電控核心晶片依賴外購,一旦失去供應商,公司業績難免會被拖累。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郜融蓮

  近期,武漢菱電汽車電控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菱電電控」,A20155.SH)向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提交了招股書。

  菱電電控在招股書中披露,公司通過核心技術取得的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99%以上。然而,招股書中同時表示,公司生產的ECU所用的晶片均來自於對外採購,晶片成本佔銷售產品總成本約12%左右。

  除此之外,菱電電控還存在著前五大客戶集中的情況。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內,菱電電控前五大客戶收入佔總收入比例最高超過90%。值得一提的是,菱電電控曾於2019年向法院提出申請,凍結湖南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南汽車」)266萬元存款,而該公司2017和2018年分別為菱電電控第四、第五大客戶。究竟是為何讓公司與客戶對簿公堂?

  招股書顯示,菱電電控屬於汽車製造的上遊行業,公司的銷售情況也隨著汽車的銷量有關。然而,我國目前正屬於車市寒冬,汽車產銷量逐年降低,這對菱電電控的業績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核心晶片均來自外

  購,專利數量落後同行

  菱電電控屬於汽車上遊電控系統行業,據公開資料顯示,公司目前已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發動機管理系統,實現了汽車動力電子控制系統的國產化,在業內有著「自主電控第一品牌」之稱。

  《每日財報》發現, 菱電電控的晶片均是來自於外購。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期」),菱電電控計入成本的晶片金額分別為2241萬元、2392萬元和4089萬元,分別佔銷售產品總成本的12.36%、13.28%和 11.86%。

  菱電電控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的ECU,所用的車規級晶片不論是運算、存儲的CPU 晶片,還是噴油、點火、高低邊驅動、控制電子節氣門、控制寬域氧傳感器、控制爆震的功能晶片,均無國產化解決方案,因此必須依賴進口。

  然而,菱電電控在招股書中稱,公司的核心技術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超99%。產品中最重要的晶片都是外購的,公司真正的技術核心是什麼呢?《每日財報》就此發函詢問了菱電電控,但並未收到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菱電電控在研發費用率方面低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62%、8.86%和7.60%,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平均值依次為6.72%、8.52%、10.25%。

  除此之外,菱電電控的專利數量也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有一定的差距。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末,菱電電控共有專利28項。同期,同行業公司均勝電子(600699,股吧)擁有超5000項專利,華陽集團(002906,股吧)擁有專利531項,保隆科技(603197,股吧)擁有專利210項。

  前五大客戶集中度超高,應收帳款持續飆升

  《每日財報》發現,報告期內,菱電電控客戶集中度較高,存在一定的風險,且公司應收帳款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菱電電控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佔比分別為89.16%、95.15%和83.24%,佔比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菱電電控2017年和2018年的大客戶名單上,均有湖南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2017年和2018年,江南汽車分別為公司的第四、第五大客戶,帶來的營收分別為1064萬元、254.49萬元。

  然而,該客戶並未出現在公司2019年的大客戶名單中。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2019年9月17日,菱電電控向法院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請求依法凍結被申請人江南汽車銀行存款266.79萬元或查封、扣押其具有同等價值的財產。

  據招股書中的重要銷售合同列表顯示,來自江南汽車的銷售合同最近籤訂日期為2018年4月17日,履行情況為「已履行」。

  也就是說2018年4月後菱電電控與江南汽車並無業務上的往來,究竟是何原因讓公司和原本的大客戶對簿公堂?《每日財報》就此問題向公司發函,菱電電控也未予置評。

  除此之外,菱電電控的應收帳款也處於逐年上升的趨勢。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菱電電控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8715萬元、7157萬元和2.26億元,2019年較2017年的增長幅度為159.32%。

  超六成募資用於擴產,未來發展面臨瓶頸

  此次菱電電控擬將超六成募資金額用於汽車動力控制系統產業化項目。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該項目的主要內容為擴產,建成後將新增ECU/VCU/MCU/GCU合計80萬套/年的產能。其中,新增純汽油EMS產能50萬套/年。

  截至2019年末,菱電電控是國內僅有的獲得汽油車「國VI」車型公告的兩家自主電控企業之一,公司現階段的業績增長也主要受益於「國VI」車型。

  然而,菱電電控的EMS產品當前尚需大量二三線整車廠「國VI」排放車輛投入使用驗證才能進入一線自主品牌。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國內進入車市寒冬,二三線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急劇下降。市場結構的變化可能導致大量二三線整車廠推遲或取消「國VI」車型開發。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汽車產業相關產業鏈不完整,包括EMS在內的車體電子控制系統和自動變速箱等核心部件,長期被德國博世和大陸、日本電裝、美國德爾福等少數幾家跨國EMS廠商壟斷。

  其中,德國博世及其子公司在中國市場處於一家獨大的地位,導致我國國產電控系統生產廠商市佔率較低,這是我國汽車產業自主化發展的主要瓶頸。且儘管菱電電控已實現汽車動力電子控制系統的國產化,但其核心晶片仍依賴外購,一旦失去供應商,公司業績難免受到影響。

  作為汽車產業的上遊製造商,菱電電控能否成功上市,又將如何提高市佔率,《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聲明: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每日財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填補電控系統國產空白,菱電電控能否超越博世等巨頭?
    沒有人做電控系統,菱電電控就做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於是,創始人帶著核心技術團隊,正式駛向這片國內「無人區」。 從無到有,從零到一的過程註定是艱辛的。而菱電電控經歷之崎嶇尤甚。電控系統涉及上萬參數,而每個參數背後,都是車輛大規模使用積累下的數據。
  • 國網智能等3家公司科創板IPO獲受理 共擬募資20.85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6月4日,上交所受理國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網智能」)、武漢菱電汽車電控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菱電電控」)、北京諾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諾禾致源」)科創板上市申請。至此,科創板上市申請達到327家。
  • 「集微早報」①中芯國際擬科創板IPO,募資4成用於12英寸晶片SN1...
    5月6日#集微早報#★中芯國際擬科創板IPO,募資4成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5月5日晚間,中芯國際宣布,公司將向上海證交所申請人民幣股份發行,並於科創板上市及交易。此次擬發行的人民幣股份的初始數目不超過16.86億股股份,佔不超過2019年12月31日已發行股份總數及本次將予發行的人民幣股份數目之和的25%。此次發行的募資約40%用於投資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約20%用作為公司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備資金;及約40%用作為補充流動資金。
  • 松井新材擬科創板IPO!應收帳款餘額較大 五大終端客戶佔比超80%或...
    不過,銷售客戶集中,前五大終端客戶佔比超80%,應收帳款發生壞帳的可能性、銷售毛利率下降、外部環境影響等幾大風險性問題也引起投資者的關注。銷售客戶集中,前五大終端客戶佔比超80%松井新材料稱,公司主要終端客戶為高端消費品領域的品牌企業,直接客戶為上述品牌企業的核心模廠。
  • 長威科技擬衝刺科創板IPO:應收帳款逐年增長,超7成營收依賴福建省
    來源 | 零壹財經作者 | 楚濟慈9月4日,長威信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長威科技,A16299.SH)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五礦證券有限公司。表5:長威科技研發投入情況來源:長威科技招股書三、風險:超七成營收依賴福建;應收帳款逐年累增
  • 科創板晚報|證監會同意螞蟻科技集團科創板IPO註冊 科技部:大力...
    《科創板日報》(上海,鄭嘉維)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證監會同意螞蟻科技集團科創板IPO註冊;科技部:大力發展以量子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孚能科技:擬聘任大華為2020年度審計機構;高壓射頻真空器件製造商國力科技擬赴科創板。
  • 聯想集團擬科創板上市 京東方擬定增募資不超200億元
    繼雲從、依圖之後曠視科技確認衝擊科創板:人工智慧有望迎IPO大年工業物聯網晶片企業杭州國芯擬科創板IPO《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杭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前往科創板上市,中信證券任其輔導機構。據了解,杭州國芯是專注於物聯網應用領域晶片設計與系統方案開發的晶片企業,目前有數位電視機頂盒晶片、AIoT晶片及工業物聯網晶片三條產品線。海康威視:擬分拆杭州螢石網絡有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海康威視公告,公司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杭州螢石網絡有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通過本次分拆,螢石網絡將作為公司下屬智能家居及雲平臺服務業務的上市平臺獨立上市。
  • 今年首家 精英數智科創板IPO被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今年IPO高過會率背景下,目前有4家企業被否,另外3家分別是深圳威邁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兆物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嘉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這4家公司中一家擬登陸主板、兩家擬登陸中小板,一家擬登陸科創板。綜合它們的被否意見來看,業務經營能力、關聯交易、財務合理性等是最被關注的問題。
  • 淨利暴跌超七成,應收款項高企!中加特衝科創 代理商背後有何秘密...
    在淨利潤遭遇大滑坡的同時,該公司還進行了大額分紅《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距科創板正式開板已一年有餘,在該板塊上市的企業數量也已突破百家。而進入2020年,青島擬上市公司申報IPO熱情逐漸升溫,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將目光瞄向科創板。
  • 中加特去年營收8億應收款近6億 淨利降7成擬IPO募25億
    中加特擬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擬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不超過6000萬股,保薦機構是招商證券。 中加特擬募集資金25.02億元,其中,9.81億元用於變頻調速一體機等電氣傳動產品技術升級及產能擴建項目,2.32億元用於防爆變頻器、電控系統產品擴產及智慧工廠建設項目,2.00億元用於中加特技術服務及維修檢測中心建設項目,4.50億元用於中加特上海研發中心建設項目,6.4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 ...持有的電控產投16.67%股權④特斯拉:預計年底實現80%的零部件...
    同樣,在目前正衝刺科創板上市的數百家企業中,也不乏擁有核心技術,並打破國外壟斷成功實現進口替代的明星企業,敏芯股份便是其中之一。據公告披露,敏芯股份即將登陸科創板,將於2020年7月29日開始申購。為進一步藉助電控產投平臺的「產業+資本」優勢,助力公司轉型升級,京東方擬受讓北方華創持有的電控產投16.67%股權,受讓價格為1億元。由於北京電控為京東方、北方華創及電控產投的實際控制人,根據相關規則,此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 華大智造科創板IPO:應收帳款金額較大,與關聯方存在大量關聯交易
    2007年,汪建在創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現任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若華大智造最終順利登陸科創板,汪建將在A股市場擁有第二家上市公司。據了解,華大智造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4131.9475萬股,募集資金25.28億元。
  • 科創板IPO|新益昌、品高軟體科創板IPO通過上市委審核
    (以下簡稱:品高軟體)的科創板IPO申請均獲審核通過。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胡新榮直接持有公司3,763.18萬股股份,佔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49.13%,並通過春江投資間接控制公司225萬股股份表決權,佔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2.94%;宋昌寧直接持有公司3,078.96萬股股份,佔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40.20%。本次發行前,胡新榮、宋昌寧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的方式合計控制公司92.26%的表決權。
  • 半導體熱電器件研發商富信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境外業務佔比較高...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的帳面價值分別為5,164.81萬元、12,165.21萬元和8,968.62萬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10%、20.18%和14.32%,波動較大。
  • 【IPO】小米生態鏈企業商米科技擬A股IPO;
    1.小米生態鏈企業商米科技擬A股IPO 已進行上市輔導備案;2.股票代碼「688699」,明微電子科創板IPO發行價為38.43元/股;3.【IPO價值觀】與母公司及國軒高科深度綁定,銅冠銅箔關聯交易佔比達八成;4.一周概念股:MCU市場價格亂象不斷,射頻前端模塊化設計成風向標;1.小米生態鏈企業商米科技擬A股IPO 已進行上市輔導備案;集微網消息 近日,上海證監局披露了上海商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米科技)輔導備案基本信息。
  • 天科合達新三板摘牌後衝刺科創板IPO
    天科合達由天科合達有限整體變更設立,公司於2017年4月10日至2019年8月12日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經過一系列的增資、股權轉讓後,天科合達目前的大股東為天富集團,持股24.1537%。
  • 中芯國際擬科創板IPO,早盤大漲超10%!你看好中芯國際嗎?
    作者雪球ID: @今日話題#中芯國際擬科創板IPO#5月5日晚,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向上證交易所遞交申請書,擬募資不超過16.86億股股份,衝刺科創板IPO。公告顯示,募資金額約40%資金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約20%用作為本公司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備資金,剩餘約40%作為補充流動資金。此次中芯國際擬發行的16.86億股份,將全為人民幣股份新股,不涉及現有股份的轉換。
  • 客戶、供應商集中度高,創耀科技科創板IPO底氣不足?
    12月2日,資本邦獲悉,創耀(蘇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耀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12月1日獲上交所受理,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其保薦機構。圖片來源:上交所網站創耀科技是一家專業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主要專注於通信核心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業務,並提供應用解決方案與技術支持服務。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電力線載波通信晶片與解決方案業務、接入網網絡晶片與解決方案業務和晶片版圖設計服務及其他技術服務。
  • 博睿宏遠IPO:應收帳款佔比持續增高,核心技術人員被代持股份存疑...
    爆料郵箱:gongsi@staff.hexun.com  作者:新風向  近日,北京博睿宏遠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證監會網站披露,公司擬在創業板發行不超過1110.00萬股,發行後總股份不超過4440.00萬股,保薦機構為興業證券(601377,股吧)。
  • 新三板摘牌公司信大捷安終止科創板IPO
    據悉,2020年7月21日,信大捷安和保薦人中原證券分別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的文件,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的有關規定,上交所決定終止對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信大捷安的科創板IPO申請於2019年10月14日獲得受理,同年11月8日進入問詢階段。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披露了兩輪問詢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