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電電控核心晶片依賴外購,一旦失去供應商,公司業績難免會被拖累。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郜融蓮
近期,武漢菱電汽車電控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菱電電控」,A20155.SH)向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提交了招股書。
菱電電控在招股書中披露,公司通過核心技術取得的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99%以上。然而,招股書中同時表示,公司生產的ECU所用的晶片均來自於對外採購,晶片成本佔銷售產品總成本約12%左右。
除此之外,菱電電控還存在著前五大客戶集中的情況。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內,菱電電控前五大客戶收入佔總收入比例最高超過90%。值得一提的是,菱電電控曾於2019年向法院提出申請,凍結湖南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南汽車」)266萬元存款,而該公司2017和2018年分別為菱電電控第四、第五大客戶。究竟是為何讓公司與客戶對簿公堂?
招股書顯示,菱電電控屬於汽車製造的上遊行業,公司的銷售情況也隨著汽車的銷量有關。然而,我國目前正屬於車市寒冬,汽車產銷量逐年降低,這對菱電電控的業績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核心晶片均來自外
購,專利數量落後同行
菱電電控屬於汽車上遊電控系統行業,據公開資料顯示,公司目前已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發動機管理系統,實現了汽車動力電子控制系統的國產化,在業內有著「自主電控第一品牌」之稱。
《每日財報》發現, 菱電電控的晶片均是來自於外購。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期」),菱電電控計入成本的晶片金額分別為2241萬元、2392萬元和4089萬元,分別佔銷售產品總成本的12.36%、13.28%和 11.86%。
菱電電控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的ECU,所用的車規級晶片不論是運算、存儲的CPU 晶片,還是噴油、點火、高低邊驅動、控制電子節氣門、控制寬域氧傳感器、控制爆震的功能晶片,均無國產化解決方案,因此必須依賴進口。
然而,菱電電控在招股書中稱,公司的核心技術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超99%。產品中最重要的晶片都是外購的,公司真正的技術核心是什麼呢?《每日財報》就此發函詢問了菱電電控,但並未收到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菱電電控在研發費用率方面低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62%、8.86%和7.60%,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平均值依次為6.72%、8.52%、10.25%。
除此之外,菱電電控的專利數量也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有一定的差距。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末,菱電電控共有專利28項。同期,同行業公司均勝電子(600699,股吧)擁有超5000項專利,華陽集團(002906,股吧)擁有專利531項,保隆科技(603197,股吧)擁有專利210項。
前五大客戶集中度超高,應收帳款持續飆升
《每日財報》發現,報告期內,菱電電控客戶集中度較高,存在一定的風險,且公司應收帳款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菱電電控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佔比分別為89.16%、95.15%和83.24%,佔比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菱電電控2017年和2018年的大客戶名單上,均有湖南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2017年和2018年,江南汽車分別為公司的第四、第五大客戶,帶來的營收分別為1064萬元、254.49萬元。
然而,該客戶並未出現在公司2019年的大客戶名單中。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2019年9月17日,菱電電控向法院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請求依法凍結被申請人江南汽車銀行存款266.79萬元或查封、扣押其具有同等價值的財產。
據招股書中的重要銷售合同列表顯示,來自江南汽車的銷售合同最近籤訂日期為2018年4月17日,履行情況為「已履行」。
也就是說2018年4月後菱電電控與江南汽車並無業務上的往來,究竟是何原因讓公司和原本的大客戶對簿公堂?《每日財報》就此問題向公司發函,菱電電控也未予置評。
除此之外,菱電電控的應收帳款也處於逐年上升的趨勢。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菱電電控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8715萬元、7157萬元和2.26億元,2019年較2017年的增長幅度為159.32%。
超六成募資用於擴產,未來發展面臨瓶頸
此次菱電電控擬將超六成募資金額用於汽車動力控制系統產業化項目。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該項目的主要內容為擴產,建成後將新增ECU/VCU/MCU/GCU合計80萬套/年的產能。其中,新增純汽油EMS產能50萬套/年。
截至2019年末,菱電電控是國內僅有的獲得汽油車「國VI」車型公告的兩家自主電控企業之一,公司現階段的業績增長也主要受益於「國VI」車型。
然而,菱電電控的EMS產品當前尚需大量二三線整車廠「國VI」排放車輛投入使用驗證才能進入一線自主品牌。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國內進入車市寒冬,二三線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急劇下降。市場結構的變化可能導致大量二三線整車廠推遲或取消「國VI」車型開發。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汽車產業相關產業鏈不完整,包括EMS在內的車體電子控制系統和自動變速箱等核心部件,長期被德國博世和大陸、日本電裝、美國德爾福等少數幾家跨國EMS廠商壟斷。
其中,德國博世及其子公司在中國市場處於一家獨大的地位,導致我國國產電控系統生產廠商市佔率較低,這是我國汽車產業自主化發展的主要瓶頸。且儘管菱電電控已實現汽車動力電子控制系統的國產化,但其核心晶片仍依賴外購,一旦失去供應商,公司業績難免受到影響。
作為汽車產業的上遊製造商,菱電電控能否成功上市,又將如何提高市佔率,《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聲明: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每日財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