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那一片白樺林 湖北隨州人文地理旅遊鄉土懷舊散文隨筆
在新疆布爾津 在額爾齊斯河白樺林露營野餐 美得讓人心醉!
有歌手唱過白樺林,很憂傷,很意味深長,我覺得配著口琴,悠揚略微尖銳才能表現青春呼嘯而過的感傷。人總會莫名其妙的感傷,少年有時候是陰鬱的,陰鬱是蘇童筆下的楓楊樹鄉、蘇州城的蘇州河,憂鬱是少年張愛玲被反鎖在黑暗的老屋子,生著病,看著四下的虛空。
憂鬱、陰鬱是一種氣質,加上地域、敏感、多病可以成就一種作家,作家有很多種,作家也是緩慢發育生長,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符號和密碼,決定一個作家成長重要的年代在於童年,弗洛伊德如是以為。
英國作家蕭伯納消瘦,據說作家神經纖細,瘦弱者成為作家的可能更大,我少年瘦弱、多病且敏感,時常看著老宅子前的白樺樹,那是一片白樺林。舊居早已經不存在了,這個廠礦早就破敗,在城北一個高地上,虛度荒廢了許多年,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高檔花園樓盤。因為綠化、花園、林木建設好,開發商省了許多力氣。
若干年前,我用相機拍攝故鄉、故居的照片,雜亂無章,但是內心唏噓、感慨萬千。每個人都有鄉愁,都懷念故鄉。有人說,當你混得不好,不如意時候,才會想到故鄉。我覺得或許是歲月見長,是日子積累,當你到了一定年歲,覺得人生虛空、虛無的時候,就有了一種寄託,故鄉是根莖,是雲彩,揮之不去。
古人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時候,是一種浩然之氣,盪氣迴腸。我們因何寫作,為何寫作,不同時候有不同答案,人生許多時候,許多問題,沒有答案,沒有意義,是誰出的題目這麼的難,到處都是正確答案,答案其實在於你覺得正確,意義在於你自己賦予,認為正確,並且堅持。
故鄉湖北隨州故居,有一片白樺林,葉子婆娑,風從樹葉上吹過,沙沙作響,我少年離鄉,走遍了中國南南北北,而今到了早生華髮的年紀,俞發思念故鄉。蘇軾在黃州時候,面對一江東流水,唱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一樽還酹了江月,一切流年似水,一切錦瑟年華,都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蘇軾是感傷的,蘇軾也是灑脫的。蘇軾的寂寞中年在文字裡開出花來,最終瀟灑成光輝萬代的不朽華章。
當華發成就了華章,蘇軾的人生是圓滿和通融,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著書立說,傳諸後世,藏之名山。蘇軾超越了,蘇軾解脫了,蘇軾可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軾可以不管黃州密州瞻州,因為他已經不朽、不滅。
故鄉有一片白樺林,春天的時候,雲彩從樹梢上流動,故鄉的雲走了幾十年,現在應該還停在白樺林,雲來雲去,雲捲雲舒,歐陽修談到隨州的時候說,隨州為下州之地,幾百年未出一士,是僻陋之地。作為4歲到22歲生活在隨州的人,廬陵歐陽修如此的差評很讓人詫異。隨州為歷史文化名城,隨棗平原膏腴之地,除了缺水,並沒那麼不堪。作為北宋文學領袖,歐陽修或許是故作驚人之語,也許是表達自己成功,頗有點,昨日我以故鄉為榮,今日故鄉為我驕傲的意思。作為北宋超級大V,歐陽修可以任性,當歐陽修在李氏東園借藏書苦讀,在地上用樹枝寫字學習的時候,一個苦讀、勤奮、努力、勵志的歐陽修神話誕生了,當歐陽修在滁州的醉翁亭,環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山水之間時,他超越了,他自己變成了一朵雲,中年歐陽修在山水飲樂間陶然、飄然,自得其樂。
每個人都有故鄉,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片白樺林,白樺林的樹皮看上去像眼睛,像星星,白樺林的葉子婆娑作響,白樺林挺拔修長,富有詩意,婀娜多姿。我喜歡白樺樹,喜歡白樺林,有部電影鏡頭裡,主人公們在白樺林裡穿行,到了那個著名的園子,他們說,能燒的都燒了,只剩下了大石頭。
歲月帶走了一切,帶不走回憶。日子帶走了一切,帶不去理想和追求。在虛無和存在之間,我想到故鄉的白樺林,它高高在天上,它那麼模糊,它那麼清晰。我路過了許多白樺林,看過了許多白樺林,最好的白樺林還是故鄉、舊居的白樺林,帶著回憶,帶著鄉情,帶著最美最純的回憶。其次,是在新疆布爾津,額爾齊斯河,那裡的河流碧藍如海,那裡秋天如醇酒讓人迷醉,那裡的牛羊、草原都是油畫,那裡的白樺林帶著異國情調,如同阿爾卑斯山,如同瑞士風光。在新疆布爾津額爾齊斯河的白樺林露營,野餐,吃著羊排、羊肉,風景美得讓人心疼,讓人醉。
那裡是中國的最西北角,跋涉前行不易,需要坐三個小時飛機,7天7夜的汽車,所以很可能你一生就抵達一次。因為難得,所以珍惜,因為難以到達,所有覺得迷醉,更因為遠,異鄉異國情調,所以覺得迷醉。什麼是風景,風景就是容易飄逝,抓不住的,遠方,因為遠,回不去,到不了。故鄉的白樺林為什麼美,因為包含童年、少年的許多記憶、故事,被歲月醞釀成了詩、酒,所以它美,它迷醉,美得讓我們感傷甚至迷惘、憂鬱。
人,活在大地需要詩意的棲息,需要和世界保持距離,既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有時候,我們和人群、世界、時間應該疏離、遙遠一點,心遠才能地自偏,有時候我們需要蘇軾那樣的面對大江東去的一樽懷酹江月的頹唐和灑脫,有時候我們需要歐陽修那樣背離了故鄉,距離故鄉遠遠的距離,在一個亭子裡喝酒,看看周圍的山。他們的心裡,其實都有一片白樺林,白樺林一直都在,生根發芽,慢慢長大。
那就去旅行吧,去遠方吧,去看山山水水,去看一片片白樺林,去讓自己醉,去讓自己和他們一起美,去看白樺林在夕陽下,去看新疆布爾津的喀納斯河,去看那裡的白樺林,那裡的白樺林秋天到了,金黃一片,把日子染成了一缸酒,把歲月醉成了一首詩。
就讓我們心中有一處白樺林,安放我們的如花似玉的青春,就讓我們心中有一處白樺林,安放我們回不去的故鄉。然後,讓我們背起行囊出發,因為前方還有更遠的遠方,風雨兼程!
文|蘇白傳媒 鄒劍川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