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IT男住進養老院,好多人說:這就是嚮往的生活……

2021-01-19 中國青年網

年輕人住進養老院是種什麼體驗

重慶一39歲IT男告訴你

「早6晚9的作息,還和老人一起追劇」

是這樣的體驗

↓↓

因身體原因住進養老院

1月13日上午10點,重慶渝中區某養老院中,古先生正在院裡鍛鍊身體。古先生今年39歲,原本是一名網絡技術員。

39歲正屬「當打之年」,為何會住進養老院呢?古先生說,事情要從2019年的一天說起,當天,自己在家中不慎踩滑摔倒,雙膝當時就失去了知覺。

經過檢查,古先生確診為膝關節滑膜炎,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恢復,於是,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古先生都在醫院的住院病房中度過,因為古先生的父母早年患癌離世,古先生又是單身,只得請了一名護工照料自己。

2020年下半年,經過治療後,古先生逐漸可以自主在平路上慢慢行走,出院回家古先生犯了難,家中無人,萬一再次摔倒怎麼辦?古先生的姨媽建議,可以入住好一點的養老院調養至康復。

古先生說,自己最初聽到這個說法時驚呆了,內心非常抗拒,「我還算是年輕人,怎麼可能去過養老生活?」但最終,古先生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又經過反覆考慮後,終於在2020年年末,入住進了這家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暫時開啟「養老生活」。

「養老生活」朝6晚9

古先生說,生病以前,自己經常上夜班,作息毫無規律,有時候早上才睡,一旦忙起來了,吃飯也沒得準點。

但住進養老院後,古先生每天早上6點起床,跟隨著養老院裡的老人們,規律地進行一日三餐,到了晚上9點便準時關燈睡覺,「吃得好睡得好心頭沒壓力,我比起住院那陣胖了一圈。」

古先生說,此前長達一年的住院治療,又加上因病失去了原本的工作,自己一度內心變得很自閉,甚至以為自己住進養老院後會變得更加自閉。

但入住後,古先生很快找到了快樂源泉,養老院裡的老人們性格活躍,有著很多精彩故事可以分享。

此外,每天晚飯後,古先生還會和婆婆爺爺們一起在公共活動區看一會電視劇,「房間也有電視,但一起看才熱鬧,一般都看抗戰劇這些,老人們還要討論劇情。」

古先生還說,不知道是從哪位老人口中傳出,自己原本是一名網絡技術員,一下子,老人們輪番來找古先生學手機——有的想學手機拍照,有的想學怎麼生成健康碼,有的想學如何在線查醫保社保等。其中一位老人跟著古先生學會了用淘寶,還專門網購了一個鞦韆椅送給了該院,供大家使用。

「被需要是一種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古先生說,自己也樂此不彼地為老人們解答各種手機相關的問題。

微博話題

#39歲網絡技術員入住養老院#

閱讀已達2.1億

網友對於該事業發表了很多看法

網友們一邊調侃程式設計師真的很難

@迷路的菲:實錘了,39歲程式設計師已經是晚年了

@Yo-yo10199:感覺自己晚年不遠了

@就下雪呢:今天最刺激我的消息

一邊開始諮詢起入住條件

@進口葵花籽:養老院有入院年齡限制嗎?

@五加五:這個療養怎樣收費

@養浩:一個月多少錢啊?

還有更多網友表示

「這就是自己的理想生活」

"養老院似乎是個好選擇"

@諾式媒女:生病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康復,單身人士去養老院調養,是很好的選擇……規律,清淨,專人看護

@小Q的心情:比四處旅遊散心強太多了!特別是好一些的養老院裡面很多老人是很有智慧的,跟他們交流,還會開智。

對於現在婚戀觀、生活觀都有很大變化的年輕人來說,對以後養老生活的想像更是一個自由自在的烏託邦。

比如這幾年陸續被報導的「租別墅抱團養老」——

年輕人住養老院?

你怎麼看?

(來源:法制網)

相關焦點

  • 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朝6晚9,吃得好睡得好」
    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朝6晚9,吃得好睡得好」 2021-01-16 2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作息早6晚9點!網友:我羨慕了
    年輕人住進養老院是種什麼體驗—— 重慶一39歲IT男告訴你 「早6晚9的作息 還和老人一起追劇」 是這樣的體驗 因身體原因住進養老院
  • 70歲母親住進養老院,含淚哭訴:「對兒子太好是害了自己」
    01生而為人,我們都不希望自己有一天會老去,但是現實生活中,大家都逃不掉衰老的可能。對於已經老了的父母來說,他們的願望其實很簡單,就像小孩一樣,希望身邊可以有人照顧和陪伴他們。但是有的子女一點都不孝順,只想著過好自己的生活,結果就狠心把他們送進了養老院。孫奶奶已經70歲了,她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 早6晚9的作息、和老人一起追劇……重慶39歲男子入住養老院
    為何年紀輕輕,就開啟了「養老生活」?來看看這背後的故事及古先生的體驗吧。 暫時開啟「養老生活」 去親戚家吧,古先生不願給人添麻煩。這時候,古先生的姨媽建議,可以入住好一點的養老院調養至康復。 古先生說,自己最初聽到這個說法時驚呆了,內心非常抗拒,「我還算是年輕人喲,啷個可能去過養老生活嘛,那個不是婆婆爺爺們才去的嘛。」但最終,古先生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又經過反覆考慮後,終於在2020年年末,入住進了這家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暫時開啟「養老生活」。
  • 我大伯死後,兩個堂哥不給大伯母養老,大伯母一怒之下住進養老院
    第三,她為了不給我添麻煩,竟然想著去住養老院。這件事,我和我老公一開始都不知道,婆婆辛辛苦苦幫我們帶大了孩子,我們早就開始規劃給她養老了,可我們怎麼也沒想到,婆婆竟然偷偷瞞著我們去聯繫養老院了。一直到養老院的人上門了,我和我老公才知道。弄清了事情的原委之後,我和我老公自然都拒絕讓婆婆住養老院。
  • 「國家一級演員」牛犇:6歲成孤兒演74年配角,兩套房卻住養老院
    讓陳道明彎腰的牛犇:6歲成孤兒演74年配角,兩套房卻住養老院2019年,陳寶國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老酒館》正在上映,其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演員,可算是賺足了我的眼淚。他叫老二兩,是距離老酒館好幾裡的一個喜歡喝酒的人,自備酒菜每次只喝二兩酒,不用坐座。
  • 溫籍老年人:市民政局喊你免費試住養老院啦!
    溫州網訊 記者獲悉,即日起,市民政局正式啟動「真愛到家——給老爸老媽找個更舒心的家」福彩助力免費試住養老院活動。從9月9日開始,公開招募年滿60周年、身體健康且有自理能力的溫籍老人,免費試住養老院。
  • 21歲小姑娘住進了杭州的這家養老院……這是很特別的體驗
    都市快報訊 2019年冬天,21歲的黃清怡住進了養老院。 她說,是被一張海報吸引的。 海報上,白馬湖畔的陽光家園養老院藏在一片霞光裡,外牆是暖黃色的,院子裡的樹和花長得很好。 「我當時就想騎上車,穿過白馬湖,走進養老院去看看。
  • 養老院是你想住就能住得?沒有以下條件,住進去也沒有好日子過
    很多70、80後都會說:現在多掙錢,以後才能進好一點的養老院,而現實生活卻是:沒有以下的條件,即使是住進養老院,也不會有好日子過,事實很扎心:放棄「養兒防老」的老觀念在很多高檔養老院,也不乏有老人想不開,具體原因可不是因為缺錢,而是一種無力感,覺得自己沒有用處了,所以被兒女們
  • 七旬老人實話實說:養老院沒你想的那麼好,住進去容易出來難
    文|文兒很多父母對於晚年生活都非常硬氣,動不動就會說一句,「大不了我去養老院」,覺得養老院既自由,也有同齡人一塊,到時候不在兒女面前招人煩,還能保持家庭和睦。其實這種想法是好的,畢竟這是父母為了家庭中兒女的生活做出的取捨,也是變老之後保持的一絲硬氣。但是話是很容易說的,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行了,可話裡面的後果和代價多半是不了解的,無知者無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了解的時候,覺得養老院就是一個老年人的集體宿舍,吃穿都有人伺候,還能聚堆下棋嘮嗑,就像家裡孫子待的幼兒園一樣。但是真的體驗後,就不會再覺得這生活有多美了。
  • 67歲老太養老院查出性病,男護工舉止怪異,院方:絕對沒問題
    一旦父母生病,很多兒女都會選擇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委託別人幫忙照顧。但是,都說久病無孝子,更何況是拿錢辦事的護工呢?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護工對老人照顧不周甚至虐待的新聞。張女士供圖成都一67歲的老太在養老院居住一段時間後,居然被查出了性病。湊巧的是,照顧她的男護工也身患同一種性病,並且這位男護工對老太的舉止很是怪異,這讓老太的子女頗為懷疑。
  • 兩兒子上清華和人大,在北京安家了,可老人卻住進了養老院
    大家好,歡迎關注:社會奇聞正能量「兩兒子上清華和人大,在北京安家了,可老人卻住進了養老院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咱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很多農村的,都想走出自己的老家,到大城市裡去闖蕩,有的人是通過學習,考上了一個好的大學,然後留在大城市,也有的人拋家舍業
  • 三十而已:顧佳父親寧願住養老院,也不和女兒同住,只為少添麻煩
    丈夫為了所謂的夢想得罪大客戶,公司資金鍊斷掉,用房產抵押度過艱難期;兒子在外面受到其它家長的刻意欺負,顧佳和家長大大出手,回家後一個人坐在陽臺,並沒有把這一切告訴丈夫。她的堅強,有的時候就是在為難自己而已。顧佳還有一個惦念:父親。
  • 一點兒也不嚮往《嚮往的生活》
    《嚮往的生活》(以下簡稱《嚮往》)第三季應該改名叫《嚮往的Airbnb》。木地板鋥亮的大房子,地上還擱著大地毯,拍照專用的復古小電視機和綠色老冰箱。養在高級灰性冷淡花盆裡的綠植。就連他們養的狗,也是現在最網紅的天生微笑臉的柴犬。可不就是ins風的網紅客棧麼,充滿人造自然主義的美好。更重要的是人多。
  • 7080後老了要不要去養老院?網友:去不去,還真不是自己說的算
    那時聽到領導說這句話,我心裡挺難過的,可老公當時工作還沒穩定,而我不敢反駁,自己也沒底氣,我需要這份工作。雖然假請到了,但是在領導那裡已經有了更不好的印象。有時我們可以聽到有些人會說一些風涼話,說是你自己沒本事,有本事的人會賺大錢,一旦有了錢這些事都不是問題。
  • 一位老人的心聲:養老院和兒女家各住一個月,才知道晚年歸宿在哪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所有人都嚮往的晚年生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如願,尤其是人到晚年,當我們需要兒女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因為工作和生活而不能陪伴在我們身邊,那到了晚年,究竟哪裡才是我們的容身之處呢?今天二大媽給大家帶來一個退休老人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啟發。
  • 你如何看待養老院老人的「夕陽戀」?
    一般進養老院的老人都是失去老伴的單身老人,在養老院產生感情應是很正常的事。常年孤獨寂寞終於可以傾訴,心理壓力相對減少,日子也過得輕鬆舒服。我們做子女的不要幹預老人的晚年情感生活。只要他(她)們雙方願意,在一起過得快樂開心就好。必經他(她)們是生命的倒計時。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大多數老人不願意跟子女住,選擇了養老院。
  • 「兒子求求你,別再送我去養老院了」80歲老大爺的發言戳人心
    文|暖時光因工作需要,前段時間單位組織去了一家養老院採訪。原本我們的工作進展的很順利,可臨近結束的時候,有位老大爺的兒子去看他,沒想到老人一下子爆發了。80歲的老大爺哭著求兒子,說能不能把他帶回家,他再也不想在養老院待了。待老人情緒平復了之後,有同事就找老人聊天。
  • 大家不約而同用「度死日」來形容他們在養老院裡的生活
    電話裡不變的主題有兩個,一個是向我抱怨養老院裡面的生活,另一個是催我找工作。養老院裡面的生活看起來衣食無憂,但老韓自己卻並不滿意,他常常跟我說他是花了錢來勞改。我們怎麼來理解這句話呢?首先對大部分老人來說,在住進養老院的第一天,他們就失去了獨立出入的自由。養老院的門衛大多數管理非常嚴格,老人外出通常要子女陪同。
  • 美國母親親手殺了把自己送到養老院的兒子…原來住養老院真的生不如死!
    很多人會說,當然是死亡更可怕了。其實不然。因為地球有人類以來,已經走了近千億人。況且,我們在街道上看著能行走的人,大都熬不過百年,統統要歸於天堂,普天下眼前能走動的人,總會有一天陪著你我先後到天堂,有什麼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