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社會奇聞正能量「
兩兒子上清華和人大,在北京安家了,可老人卻住進了養老院
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咱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很多農村的,都想走出自己的老家,到大城市裡去闖蕩,有的人是通過學習,考上了一個好的大學,然後留在大城市,也有的人拋家舍業,獨自一人到大城市去闖蕩,這樣一來農村留下了很多的空巢老人。
有一對老夫婦,這對老夫婦姓李,李老今年70歲,今年68歲,他們有兩個兒子,都非常的有出息,一個清華大學,另外一個也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畢業以後繼續深造,如今都已經在北京定居。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應該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望子成龍的心願,是作為父母最大的願望,但是對於李老夫婦兩人而言,每當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更多的是自我勸慰,而不是欣慰。
自兒子讀書和定居這麼多年,一直都是兩個老人在家一起生活,甚至連過年兒子都沒有回家陪其一起,最開始的時候,充裕的養老金,讓兩老兩口也得以安閒,所以經常出去旅遊,日子過得十分悠閒,但是隨著年齡漸漸的增長,身體方面各機能也沒有以前那麼利落,總是會有點病痛,而這個時候,自己的兒女卻無法在自己身邊。
沒辦法,兩人只好作為對方的醫生相互監督,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著,但是他們擔心,小病小災還能克服,如果一旦遇到什麼重大的病倒下了,一個人是無法將自己的老伴背起。這樣的事情也曾發生過,幸運的是鄰居幫忙了,因為要照顧自己的老伴,所以沒有休息好,結果兩個人都倒下了。
老人們也曾想去和自己的兒子生活,但是對於「北上廣」那些地方,年紀這麼大的他們,肯定是折騰不了的,要兒子們放棄那裡的生活,這也不是容易的事,而且還要處理,現在最大爭議的婆媳關係,是件非常難過的事情。
之後他們兩個想過要找保姆,但是因為現在的保姆,很多都是不稱職的,並且價格還貴,他們的退休金,已經難以請得起保姆了,兒子們的生活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沒有多餘的錢給他們請保姆。
在他們生病的時候,兒子們曾回來過,但是也因為工作的需要,沒幾天就說要回到北京,兩位老人在他們的面前哭了,但是兒子們卻不曾想,記得父母會變的這麼脆弱,不過也沒有在意,以為他們只是暫時性的有點害怕。
最後沒辦法兩位老人了解到了,當地養老院的一些政策,最終居住到了那裡。其實現在很多的那種養老公寓,很多的老人為了不給自己的兒女添麻煩,都提前給自己選擇好了這樣的公寓,等到自己退休以後,就住到那些地方那種地方。
對於這件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給小編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