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兒子上清華和人大,在北京安家了,可老人卻住進了養老院

2021-01-18 少女的喵

大家好,歡迎關注:社會奇聞正能量「

兩兒子上清華和人大,在北京安家了,可老人卻住進了養老院

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咱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很多農村的,都想走出自己的老家,到大城市裡去闖蕩,有的人是通過學習,考上了一個好的大學,然後留在大城市,也有的人拋家舍業,獨自一人到大城市去闖蕩,這樣一來農村留下了很多的空巢老人。

有一對老夫婦,這對老夫婦姓李,李老今年70歲,今年68歲,他們有兩個兒子,都非常的有出息,一個清華大學,另外一個也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畢業以後繼續深造,如今都已經在北京定居。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應該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望子成龍的心願,是作為父母最大的願望,但是對於李老夫婦兩人而言,每當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更多的是自我勸慰,而不是欣慰。

自兒子讀書和定居這麼多年,一直都是兩個老人在家一起生活,甚至連過年兒子都沒有回家陪其一起,最開始的時候,充裕的養老金,讓兩老兩口也得以安閒,所以經常出去旅遊,日子過得十分悠閒,但是隨著年齡漸漸的增長,身體方面各機能也沒有以前那麼利落,總是會有點病痛,而這個時候,自己的兒女卻無法在自己身邊。

沒辦法,兩人只好作為對方的醫生相互監督,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著,但是他們擔心,小病小災還能克服,如果一旦遇到什麼重大的病倒下了,一個人是無法將自己的老伴背起。這樣的事情也曾發生過,幸運的是鄰居幫忙了,因為要照顧自己的老伴,所以沒有休息好,結果兩個人都倒下了。

老人們也曾想去和自己的兒子生活,但是對於「北上廣」那些地方,年紀這麼大的他們,肯定是折騰不了的,要兒子們放棄那裡的生活,這也不是容易的事,而且還要處理,現在最大爭議的婆媳關係,是件非常難過的事情。

之後他們兩個想過要找保姆,但是因為現在的保姆,很多都是不稱職的,並且價格還貴,他們的退休金,已經難以請得起保姆了,兒子們的生活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沒有多餘的錢給他們請保姆。

在他們生病的時候,兒子們曾回來過,但是也因為工作的需要,沒幾天就說要回到北京,兩位老人在他們的面前哭了,但是兒子們卻不曾想,記得父母會變的這麼脆弱,不過也沒有在意,以為他們只是暫時性的有點害怕。

最後沒辦法兩位老人了解到了,當地養老院的一些政策,最終居住到了那裡。其實現在很多的那種養老公寓,很多的老人為了不給自己的兒女添麻煩,都提前給自己選擇好了這樣的公寓,等到自己退休以後,就住到那些地方那種地方。

對於這件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給小編留言哦!

相關焦點

  • 退休老人:我兩個兒子都是清華北大高材生,最後我卻進了養老院!
    站在兒女的家度,老人為了家庭為了事業勞苦一生實屬不易,為人子女,當盡孝道。 退休老人:我兩個兒子都是清華北大高材生,最後我卻進了養老院!
  • 70歲母親住進養老院,含淚哭訴:「對兒子太好是害了自己」
    對於已經老了的父母來說,他們的願望其實很簡單,就像小孩一樣,希望身邊可以有人照顧和陪伴他們。但是有的子女一點都不孝順,只想著過好自己的生活,結果就狠心把他們送進了養老院。孫奶奶已經70歲了,她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孫奶奶活了大半輩子,被兒子送進養老院之後,她才知道錯了。在她的那個年代,大多數人都是很重男輕女的。
  • 一位老人的心聲:養老院和兒女家各住一個月,才知道晚年歸宿在哪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所有人都嚮往的晚年生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如願,尤其是人到晚年,當我們需要兒女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因為工作和生活而不能陪伴在我們身邊,那到了晚年,究竟哪裡才是我們的容身之處呢?今天二大媽給大家帶來一個退休老人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啟發。
  • 美國母親親手殺了把自己送到養老院的兒子…原來住養老院真的生不如死!
    可惜好景不長,Anna 由於年老體衰,在兒子家完全不能幫任何忙,反而增加了兒子一家的負擔。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生活上。兩方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可調和。Anna 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這個決定,憤怒和傷心,湧上了她的心頭,絕望地拿起了搶……在法庭上,Anna說,兒子要把她送到養老院的決定,相當於要了她的命,所以她也要帶走兒子的生命。(You took my life so I'm taking yours)。
  • 你如何看待養老院老人的「夕陽戀」?
    一般進養老院的老人都是失去老伴的單身老人,在養老院產生感情應是很正常的事。常年孤獨寂寞終於可以傾訴,心理壓力相對減少,日子也過得輕鬆舒服。我們做子女的不要幹預老人的晚年情感生活。只要他(她)們雙方願意,在一起過得快樂開心就好。必經他(她)們是生命的倒計時。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大多數老人不願意跟子女住,選擇了養老院。
  • 兒女雙全卻住進養老院,7旬老人無人養老,原因現實又無奈
    最近社區發生了一件有些沉重的事,樓下的王爺爺今年75歲,身體還是十分的硬朗,不需要人照顧,自己每天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的,早起遛彎,和老夥伴們下下棋,吃吃茶。可是因為兒子的行為,王爺爺沒有像往常一樣遛彎下棋。而是在家裡處理兒子之間的問題。
  • 「求你放我條活路」,獨生女下跪求父親住進養老院,老人含淚答應
    小敏每天忙得就像一個陀螺,可沒想到在這時候老父親病倒了,因為母親前幾年剛過世,小敏只能把老人接到家中來伺候。久病床前無孝子,一開始照顧父親,小敏還能應對。可過了兩個月,這位獨生子女下跪求父親住進養老院:"爸,求你放我條活路,我真的受不了了"。
  • 我大伯死後,兩個堂哥不給大伯母養老,大伯母一怒之下住進養老院
    我們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位兒媳眼中的惡毒婆婆,就讓人心裡很不是滋味兒,有個朋友看到那篇文章之後,感慨說:『東林,你說,同樣是婆婆,同樣是為人父母,同樣是老人,怎麼差距就那麼大呢?我的婆婆就跟惡毒完全不沾邊,我的婆婆很善良,有時候甚至讓我自慚形穢。我老公也是單親家庭,一直都是和婆婆兩個人相依為命。這樣的家庭,光是設身處地想想,就會覺得好難。
  • 《喜喪》:86歲老人進養老院前服藥自殺,葬禮上歌舞昇平
    在進養老院的前一天晚上,86歲的老人服老鼠藥自殺了。在老人的葬禮上,兒女們卻請來低俗的舞女助興,有說有笑,絲毫沒有傷感之情。86歲的林郭氏身體硬朗,膝下共有6個子女。林郭氏原來在老宅中和孫子一起生活,因為一次意外摔倒,導致身體行動不便,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顧。
  • 養老院是你想住就能住得?沒有以下條件,住進去也沒有好日子過
    很多70、80後都會說:現在多掙錢,以後才能進好一點的養老院,而現實生活卻是:沒有以下的條件,即使是住進養老院,也不會有好日子過,事實很扎心:放棄「養兒防老」的老觀念在很多高檔養老院,也不乏有老人想不開,具體原因可不是因為缺錢,而是一種無力感,覺得自己沒有用處了,所以被兒女們
  • 「兒子求求你,別再送我去養老院了」80歲老大爺的發言戳人心
    文|暖時光因工作需要,前段時間單位組織去了一家養老院採訪。原本我們的工作進展的很順利,可臨近結束的時候,有位老大爺的兒子去看他,沒想到老人一下子爆發了。80歲的老大爺哭著求兒子,說能不能把他帶回家,他再也不想在養老院待了。待老人情緒平復了之後,有同事就找老人聊天。
  • 七旬老人實話實說:養老院沒你想的那麼好,住進去容易出來難
    但是話是很容易說的,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行了,可話裡面的後果和代價多半是不了解的,無知者無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了解的時候,覺得養老院就是一個老年人的集體宿舍,吃穿都有人伺候,還能聚堆下棋嘮嗑,就像家裡孫子待的幼兒園一樣。但是真的體驗後,就不會再覺得這生活有多美了。七旬老人實話實說:養老院沒你想的那麼好,住進去容易出來難。
  • 「丟你進養老院,不是不養你」,本以為兒子不孝,不料或眾人支持
    就在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博主分享自己的日常,說其將自己年邁的父親送去了養老院,表示:"丟你進養老院,不是不養你"其實本來一開始看到這樣的表述,會心生憤懣其不盡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當點開整篇文章的時候,對於博主這一做法背後的真相有所了解,又會體會到感同身受,評論區眾多人表示理解和支持。
  • 瀏陽七旬老人住養老院大半年,子女從未探望,無奈拉二胡排遣孤獨
    現實生活中很多子女忙於工作無法照顧老人只能把他們送到養老院。近日,據報導,瀏陽一七旬老人住敬老院大半年,二胡相伴不見子女探望。視頻中可以看到瀏陽市荷花街道敬老院老人曾某拉二胡消遣時光,他說院裡朋友都喜歡到這兒坐聽二胡,熱鬧一點,沒那麼孤單清淨。
  • 39歲IT男住進養老院,好多人說:這就是嚮往的生活……
    年輕人住進養老院是種什麼體驗重慶一39歲IT男告訴你「早6晚9的作息,還和老人一起追劇」是這樣的體驗↓↓因身體原因住進養老院1月13日上午10點,重慶渝中區某養老院中,古先生正在院裡鍛鍊身體。但最終,古先生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又經過反覆考慮後,終於在2020年年末,入住進了這家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暫時開啟「養老生活」。「養老生活」朝6晚9古先生說,生病以前,自己經常上夜班,作息毫無規律,有時候早上才睡,一旦忙起來了,吃飯也沒得準點。
  • 衝上熱搜!39歲程式設計師住進養老院,作息早6晚9點!網友:我羨慕了
    年輕人住進養老院是種什麼體驗—— 重慶一39歲IT男告訴你 「早6晚9的作息 還和老人一起追劇」 是這樣的體驗 因身體原因住進養老院
  • 異裝癖老人遭養老院驅逐 護工:他在房間「打飛機」
    因為喜歡穿裙子、絲襪、高跟鞋,異裝癖者L老先生成了(深圳市)坪山坑梓頤康院的爭議人物,最近又遭遇被養老院勸退的窘境。為留在養老院,L先生父子和養老院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他違反了入院原則,不適合再待在我們這裡」,院長朱女士說,L先生還有很多古怪行為,但他和他兒子都說這是文化價值觀的差異。
  • 一位70歲大爺的真心話:有倆兒子,晚年我卻只想進養老院
    一位70歲大爺的真心話:「有倆兒子,晚年我卻只想進養老院。」老人說這番話的時候,並沒有報怨及不滿的想法,顯得非常冷靜與平和。他為何會有這種打算呢?可能聽過他的訴說,大家就會明了。我跟老伴育有兩個兒子,現在他們都40多歲的,早已成家立業、娶妻生子。當年為了支持兩個兒子結婚,我們倆口子算是砸鍋賣鐵,傾其所有。大兒子當時結婚的時候,我們為他出了婚房的首付款以及彩禮。二兒子結婚的時候,兒媳婦直接娶進家門,跟我們一起生活,但也準備了彩禮。
  • 上海有座神奇養老院,老人扮演世界名畫人物...
    「我一看,這裡環境很好,5月份,我也進來住了。」她是自己提出進養老院的。「我家房子很小,我跟孫女一個房間,只有11平方米。」剛進福利院,她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我眼睛看不清楚,耳朵也聽不出了,唱歌唱不來,手工做不來,平時他們搞活動我也不曉得是什麼,就只能聽聽,從來不參加。」這次cosplay,是陳奶奶的「處女秀」。
  • 上海實驗小區門口的微型養老院,有哪些新特點?
    2015年春節前,季奶奶住進了兒子家小區裡辦的微型養老院——上海市浦東新區浦興街道長者照護之家。81歲的錢奶奶,兒子就住在對面小區。錢奶奶對本刊記者說,兒子「有時一天就過來兩三趟,拎點湯水,送點水果,方便得很」。王阿姨告訴記者,最初把83歲的老父親送到這裡是無奈之舉。父親輕度失智,兒女們平時工作忙,怕他在家無人照料。「我們住得近,過來看望也很方便。」王阿姨說。老人們進來前,都要經過專業評估。評估包括老人的身體狀況,子女的背景調查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