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老人年邁之後都會依靠子女養老,如果是獨生子女家庭的話,孩子往往苦不堪言。小敏是家中獨子,從小享盡了父母的關愛,對比二胎家庭,她的童年時光顯然更幸福。可在父母老去之後,她才意識到獨生子女的悲哀。
小敏家裡有兩個孩子,老大正在上小學,老二還沒有上幼兒園。每天要照顧兩個小孩,小敏根本沒有辦法上班,在別人看來,不上班肯定非常輕鬆,但小敏卻有苦說不出。她每天要帶著老二送老大上學,回來之後既要做家務還要照顧老二,等老大放學還要輔導功課。
小敏每天忙得就像一個陀螺,可沒想到在這時候老父親病倒了,因為母親前幾年剛過世,小敏只能把老人接到家中來伺候。久病床前無孝子,一開始照顧父親,小敏還能應對。
可過了兩個月,這位獨生子女下跪求父親住進養老院:"爸,求你放我條活路,我真的受不了了"。因為疾病的關係,老人無法自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女兒幫忙,老人知道女兒也很辛苦,只能含淚答應。
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非常嚴重的時候,而傳統的養老方式一般是以下這兩種。
01哪兩種「傳統養老」?
①、子女養老
老一輩的人總覺得自己年邁之後,由子女養老最合適,而且這也是最廣泛的一種養老方法。但追溯到從前,一個家庭有很多孩子,養老並不會成為難題,子女們既出錢又出力,老人的晚年生活一般也會過得比較舒適。但到了現代社會,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小孩或者是兩個孩子,不僅自己工作非常忙碌,還要照顧家庭,再承擔父母養老顯然有心無力。
②、養老院養老
正是因為獨生子女越來越多,所以市面上出現了養老院,老人年紀大了就去住養老院,在各種方面都有專業工作人員伺候。但這種養老方法其實缺乏溫情,老人也會覺得比較孤單,如果再碰到一些黑心養老院,工作人員甚至還會欺負老人,讓老人晚年生活苦不堪言。
因為各種客觀因素導致子女養老成為難題,而大多數老人又不願意住到養老院,針對這種情況,老人不如嘗試用以下這兩種方法來養老。
02哪兩種「新型養老」?
1:社區養老
社區養老其實非常好理解,它指的是同個小區的老人生活在一起集中管理,其實跟我們小區裡面的活動中心差不多。在老人活動中心裏面不僅有各種健身器材,同時還會有棋牌室,在有些地方還會有閱讀室。老人退休後,子女因為工作比較忙,很少會來看自己,老人也會覺得很孤單。而社區養老能夠為老人提供最舒適的退休生活,而且在活動室還會有專人進行管理,平時也會為老年人組織一些活動,加深老人之間的感情。
2:朋友組合養老
如今的老年人其實並不缺錢,而是缺少子女的陪伴,大多數老人的孩子遠離家鄉,在外地工作。即便子女把他們接過去,老人也會無法適應,離開自己家鄉,去子女工作的地方生活,對老人來說絕不是最好的選擇。其實老人也可以和朋友一起組合養老,每個人或多或少在年輕時都會有好朋友。年邁之後,老人就可以和這些好友輪流居住在自己家中,好朋友之間不僅有話可以聊,同時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也能互相有個照應。
如今的年輕人面臨的壓力是很大的,壓力有來自於工作上的,也有來自於子女教育上的,同時還要幫父母養老。因此作為老年人,也應體諒子女,不要讓子女太過操心,但幫父母養老仍然是子女不可推卸的責任。子女也不能放鬆對老人的照顧,也要經常抽時間回去看看老人,不要讓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太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