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2020年12月11日第2544期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昨天晚上,小編和從外地趕回來的同學小酌了兩杯,同學是個小老闆,在深圳有個廠子,還買了房子,日子過得很殷實,這次匆忙回來是因為他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想把父親送進養老院。
說起老父親,同學聲音哽咽,小時候家裡窮,父母為了他讀書,幾乎到了砸鍋賣鐵的地步,現在日子過好了,同學想把父親接到深圳安享晚年,但老年人故土難離,不習慣深圳生活,折騰幾次都回來了,最後只能放棄,父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一個人在家,心裡真不踏實,而自己的事業又在外地,這就讓他心掛兩頭,只要有三病兩痛就要往回跑,上次父親噠高,他丟下廠子回來照顧一個多月,生意下滑厲害。往後這樣的情況和意外多,所以他才決定把父親送到養老院。
但擺在他面前有兩個問題:
一是鄉裡鄉親怎麼看,養兒防老,這是一個不能辜負的話題,你現在有錢啦,還把父親送到養老院,有沒有良心啊? 二是家裡養老院的服務和環境怎麼樣?能不能讓他放心。
小編查詢了一下,根據中國發展基金會最近發布報告,預測到2022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14%,從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報告還顯示,到2050年左右,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5億人。
而我們很多父母勤勞前半生,正在經受人生後半程的最大的孤獨、無助和痛苦。如果說人生前半生辛苦,尚且有一個年輕的身體;後半場的艱辛,主要是孤獨,沒有誰能與老人們感同身受。
對於兒女,現實也是殘酷的,有人剛剛起步,在招手的理想與養育自己長大、望子成龍的父母之間,突然橫亙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有人遠嫁千裡之外,看不見父母的一日三餐,總是睡不好一個踏實覺,就怕深夜手機突然響起,從老家傳來壞消息。搬磚時無法擁抱父母,放下搬磚的手,如何擁抱父母?!
我們都會老去,我們都會面臨父母老去,我相信這是很多人內心的心聲……
我們該如何安排父母的養老呢?我們來聽聽楓樹林頤養院黃婆婆的心聲:
我想,真正的養老防老,已經有了新時代的內涵。尊重父母的選擇,心存牽掛,才是父母一生的慰藉。新時代的孝順,是給父母更多的選擇權。多一些陪伴,少一些遺憾;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捆綁。
願每個父母都有孝順的孩子,讓父母心裡有所寄託,心底有個踏實的依靠,也願每個父母都能享受健康舒適的晚年。
父母住進養老院,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更多資訊請關注「蘄春網」公眾號)
責 編:詹明廣
編 審:程小年 詹 松
總編審:童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