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米 胚芽米 糙米 哪種米更有營養?
專家簡介 劉曉風,蘭州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註冊營養師、國家二級TRIZ工程師,甘肅省質檢系統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甘肅省食品工業協會理事,甘肅營養學會副秘書長,甘肅省營養學會食品營養分會主任委員,甘肅省生命科學智庫專家。
在五穀中,大米性平、食用範圍廣,在中醫治療方面還具有益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多種功效。近幾年,功能米的概念進入消費市場,最常聽到的是關於精米、胚芽米、糙米的討論。究竟,三種米各具怎樣的功效和營養成分,蘭州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國家註冊營養師劉曉風給大家進行詳細介紹,幫助人們吃上好大米。
三種米 所含營養價值大大不同
「大米,本質上都是稻穀,其區別在於加工工藝不同。」劉曉風說,稻穀脫去穀殼後,分為穀皮、糊粉層、胚乳和胚芽四部分。糙米是稻穀僅經過脫殼,穀皮、糊粉層等部分全部得到保留的米粒;胚芽米是糙米再進行較小程度的碾磨,去掉了部分糊粉層,但胚芽部分仍得到保留的米粒;精米是糙米進一步加工去掉了米糠層、胚芽,只剩下胚乳的部分就是精白米了。
三種米,哪一種米更有營養呢?
「精米顏色白了,口感好了,人們很愛吃。但從營養角度講,糙米變成了精米,營養損失多了,經常吃對健康很不利」劉曉風認為,從營養角度講,胚芽米是既保留了糙米的營養,又有精白米口感的一種米。胚芽米所含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和精白米是差不多的,在鈣鐵鋅方面也只是略高於精白米。糙米中富含生理活性很高的VE、亞油酸、米糠多糖、膳食纖維等,營養也高於精米。但是,糙米雖然營養價值高,也有一些不容易被人接受的問題,如糙米不易煮熟,口感較差,有害元素鋁、砷含量通常高於胚芽米及精米,特別是因為膳食纖維、植酸含量高,會降低人體對大米中一些營養素的吸收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糙米一般和精米摻雜食用。有實驗證明,三種米的營養價值中,每100克的總膳食纖維含量,糙米是3.29克;胚芽米是1.23克;而精細化加工後的一級白米只有0.3克。就是說,糙米的膳食纖維含量是精細加工後大米的11倍。
劉曉風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日常飲食要「食物多樣,營養均衡」。在主食方面,平均每天3種以上,每周5種以上的穀類、薯類、雜豆類食物攝入,更能均衡膳食,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
選大米 一看二聞三抖抖
知道了三種米的營養價值不同,如何挑選大米也是一門小學問。劉曉風說,挑選大米先看一看:看米粒的顏色是否均勻,色澤、大小、形狀是否一致,由此可判斷是否有不同品種的大米混合,一般情況下,外表晶瑩透亮的大米澱粉結構好、口感佳,而不太透明的大米可能口感較黏稠,水分大;再聞一聞:抓一把大米聞聞,如果是新米會有天然的谷香味,放置久的陳米則易出現「哈喇味」;最後抖一抖:捧起一把米,慢慢倒掉,看看是否有碎米粒或者顆粒不飽滿的米,如有,則可能加工過度或者大米質量較差。買大米遵循「吃多少買多少,少量勤買」的原則,以買夠2個月的食用量為宜。
「家裡的米經常會生蟲,該如何儲存?」採訪中,有人詢問。劉曉風說,大米吸溼性較強,儲存首先要注意防潮,不宜混存。大米不宜靠牆著地,通常要放在墊板上,防止受潮;大米也不宜與魚、肉、蔬菜等水分高的食品同時儲存,否則大米吸水,容易黴變或生蟲。
注意隔熱,遠離熱源。在高溫環境下,大米容易發熱黴變,因此應注意隔熱,遠離熱源。大米不宜存放在廚房內,因廚房溫度高、溼度大,對大米質量影響很大;大米也不宜放在爐灶旁,因離熱源太近,大米會發熱從而引起質量變化。
注意陰乾,切忌曝曬。如果大米受潮,應放在陰涼通風處攤開晾乾吹透,切忌曝曬。因為曝曬會使水分迅速散失,一些顆粒會碎掉,導致食用品質大打折扣,若再放回潮溼環境更容易受潮、黴變、生蟲。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歐陽海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