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昨天的眼視光發展國際論壇,除了溫州本土的眼視光醫學專家,還邀請到不少來自海內外的眼科、視光學領域的學者大咖。對於溫醫大眼視光學科和附屬眼視光醫院的發展成就以及未來的前進方向,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嘉賓發言摘錄(按現場發言先後為序)
-1-
溫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呂帆:
上世紀50年代,我國著名眼科學家繆天榮教授等前輩發展眼科,創建眼科研究平臺和團隊,為溫醫大眼視光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1988年,作為繆天榮教授的學生,瞿佳和王光霽、施明光等人借鑑前輩經驗,不懈努力,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眼視光學系。1998年,瞿佳和王勤美等人與眼視光團隊又大膽地將「中國溫州模式」的教育體系延伸到醫療領域,創建了國內首家眼視光醫院,翻開了我國眼視光醫療模式的新篇章。
在這一歷程中,我們得到了諸多國內外友人的支持和幫助,包括美國新英格蘭視光學院、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貝勒醫學院、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等。數十年來,眼視光人從高等教育出發,逐步拓展至科研、醫療、推廣、產業、公益等領域,走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國際領先的眼視光學科體系特色發展之路。眼視光高等教育始終領跑全國,為世界眼科學和世界視光學貢獻中國力量。
-2-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院長瞿佳:
1998年眼視光醫院正式開診,當時只有44位職工,現在已經發展到1600多名職工,且擁有專科設置較全、整個規模大、發展體系完備的眼視光體系。
在臨床診療方面,眼視光醫院目前已有19個亞專科,提出和踐行眼全科診療新模式,推行名醫專家團隊和疑難眼病聯合門診新模式,大力推動眼科日間手術等。
20年前,我們是一家小醫院。20年過去,不僅溫州總院壯大了,而且在全國建立了10家分院。我們不僅服務東部地區,還建立服務基層和西部地區的遠程診療平臺。
在科研方面,我們主持了多個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在2012年至2017年期間的縱向科研經費近2億元,取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在內的許多科技成果,在國際眼視光舞臺上有了話語權。
在平臺建設方面,我們於2012年率先成立眼科臨床研究中心,先後又成立眼部疾病生物樣本庫、按國際標準建立臨床資料庫及分析平臺等,努力創建以視覺健康為核心的「全鏈條」創新體系。
在科研成果臨床轉化方面,我們正依託國家級高新區的建設打造「中國眼谷」,努力成為科研成果轉化領域的佼佼者。我們有覆蓋全國的協同創新網絡,比如全國眼視光聯盟等。
在國際合作方面,我們與美國Bascom Palmer眼科中心合作,與法國依視路公司共建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高層次學術交流享譽全球。
在公益慈善方面,我們在2012年獲得國家慈善最高獎——中華慈善獎,為老少邊陲地區的視覺健康作出應有貢獻。
-3-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院長大衛·黑斯:
從我在美國新英格蘭視光學院任教起,一直到10年前正式任職紐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院長,這25年間,我很幸運能與溫醫大及眼視光學院攜手走過。
40年前,繆天榮教授憑著全情投入和遠見卓識,創建了眼視光學研究室,後來,眼視光學教育的「溫州模式」獲得廣泛認可。一路走來,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的成就可謂卓越非凡。
在過去的25年裡,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與其國際合作夥伴之間開展的創新項目和舉措眾多,每一項都發揮了重要的戰略意義。這不僅促進了學院的進步,更推動了全國範圍內的視光學科發展。
我們有訪問學者項目、聯合博士培養項目、學生交流和科研合作項目,在促進個人進步的同時,也推動醫學教育體系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們設立了中國視光學研究中心國際顧問委員會;90年代後期,我們開創中國視光學資源發展項目(CORD計劃,中美視光學聯盟)。還有最近的CORD 2.0計劃,使得中國獲批眼視光醫學專業開設資格的醫學院校和5所北美視光學院校共享資源,確保眼視光專業在中國持續發展壯大。
-4-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姚克:
幾十年來,在眾多眼科界前輩和全國廣大眼科工作者的積極努力下,我國的眼科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的發展也是我國眼科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這裡,我不禁回憶起32年前,我在讀博士的時候為了發明一種非球面等視象人工晶體,專程到繆天榮教授的家裡,向繆老請教關於模型眼的設計問題。繆天榮教授接待了我,還贈送我一本溫醫大眼視光醫學的雜誌,給我們後來的人工晶體的發明,乃至獲得國家進步二等獎幫助很大,非常感謝繆天榮教授。
在眼視光幾代人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下,醫院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從過去的「跟跑」「並跑」,到現在某些領域已經在全國「領跑」,眼視光構建了集教學、醫療、科研、產業、推廣、公益「六位一體」的眼視光學科體系,醫院已經進入全國眼科醫院的第一方陣,在醫教研等各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
希望全體眼視光人共同努力,為我國眼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為我國的防盲事業、為實現「健康中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5-
省衛健委副主任曹啟峰:
溫州是中國眼視光學的先行地。40年前,溫醫大的前身將傳統眼科和視光學結合,開啟了中國特色眼視光學的研究探索。40年來,溫州始終引領著我國眼視光學的發展,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眼視光學高等教育模式、第一家眼視光醫院、第一個眼視光醫學專業,成功探索了一條「眼視光學基礎研究、臨床應用、學校教育」三位一體的「中國溫州模式」。
截至目前,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已為全國輸送3000多名高層次眼視光人才,附屬眼視光醫院年門診量近80萬人次,成為中國眼視光領域的領跑者。
當前,隨著「健康中國」「健康浙江」戰略的全面實施,健康衛生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0月25日,浙江省衛生健康委揭牌成立。由「浙江省衛生計生委」變成「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兩字之差,也體現了浙江衛生健康事業工作理念的重大轉變。在這一發展背景下,也為眼視光在內的各類醫學科學發展、社會服務提供了新的機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希望溫醫大眼視光學院和附屬眼視光醫院繼續發揮團隊優勢,進一步提升學術能力,更好地參與到全省衛生改革工作中,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衛生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6-
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
今年也正值溫州醫科大學60周年校慶,作為溫州醫科大學培育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眼視光學科的發展也是溫醫大60年辦學歷程上的華麗篇章。
眼視光學科是一個拔地而起的交叉學科,在爭議中不斷前行、長大、完善。現在眼視光已經成為溫醫大的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典範,是一種事業的激情。眼視光精神引領溫醫大其他學科的不斷發展,這些學科借鑑了眼視光學科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特點,也不斷取得成績。
改革開放的40年,溫州模式也在不斷成長、優化、發展。過去我們談到溫州,就想到拉鏈精神、打火機精神、鈕扣精神,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做到全球。進入新時代,眼視光的發展就是傳統溫州模式的全新翻版,是在高技術上的全新再造。
希望溫州新的模式能夠以溫州醫科大學和眼視光的發展而深化、發光,為中國未來改革開放提供更多的借鑑和發展。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朱斌/整理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