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樾輕嵐 生機盎然——讀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020-12-14 騰訊網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春天的杭州,生機勃發。

漫步在白堤之上,只見早春的西湖春水方生,水面平漲,雲天倒映,空中舒捲的白雲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水色天光天地一體。

春天的歌唱家黃鶯在剛剛抽出嫩芽的樹枝上歌唱,展示自己流利的歌喉,新歸的燕子在來回銜泥,辛勤的構築小窩,鶯鶯燕燕,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與生機。

顏色雜亂而細碎的小花,在湖光山色的映襯之下,令人目眩神迷,嫩綠的小草剛剛探出可愛的腦袋,與二三友人,在白堤上信馬由韁,輕鬆閒逸,馬蹄在綠草間亦起亦落,時隱時現。

大唐長慶二年,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刺史,政績卓著,百姓愛戴,是他一生中少有的安定祥和的時光,以至於他離開後,多次感嘆「憶江南,最憶是杭州」。

這首詩寫的是他早春時節遊西湖的情景,觸目水光瀲灩,清樾輕嵐, 生機勃發,心中帶著淡淡的喜悅。

此前的白居易,屢次被貶謫,江洲,忠州,邊遠困苦之所,蟲豸瘴癘之地,嘗盡悲歡離合人間苦。

可是詩人卻很克制含蓄,在江州寫下《問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忠州寫下「欲知州近遠,階前摘荔枝」。

細微曲折的心曲,藏於平靜尋常的舉止中,必須用心去細細體味。

今次來到人間天堂,心中的歡快與喜悅可想而知,而這首詩與之前詩詞相比,表情達意的手法既一脈相承,又多了歡快自然。

詩人的心思顯得非常的自然,雜色的小花,綠草間隱沒的馬蹄,都能讓他心情愉悅,全詩透露著清新的氣息,生機勃發,昂揚向上。

最後一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頗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平和自在,卻又多了幾分早春的活力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閱讀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生於公元772年,卒於公元846年。是唐朝時期的高產詩人,他的詩通俗易懂,流傳很廣。今天試鑑賞他在杭州任刺史時所作的詩《錢塘湖春行》孤山市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在杭州時對西湖(別名錢塘湖)的湖光山色非常喜愛,作詩讚頌吟詠很多。這首《錢塘湖春行》是其中的佳作。詩中將剛剛進入春季的西湖描繪得生機盎然,讓人流連忘返。對環境和季節的把握,用詞非常精準,細緻入微。
  • 中華經典資源庫: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在白居易眾多的寫景詩中,《錢塘湖春行》可以稱得上是一篇代表作,詩人從大自然中汲取活力,充分表現了追求真善美的強烈願望。王宜明(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講解】 講解專家:過傳忠(上海新僑學院副院長) 《錢塘湖春行
  •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 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白堤全長1000米。  錢塘湖春行的詩意/錢塘湖春行的意思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剛同河堤平行,雲氣低低地縈繞在水上。
  • 新現世拍賣的《永樂大典》證明,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不是原版
    在這部分內容中,引錄了白居易的一首名詩《錢塘湖春行》,而引錄部分與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白詩有多處不同,這也證明,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這首詩是不是原版,而是在歷史上經人改編的。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引錄的白詩。湖上春行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曙,誰家新燕啄春泥。
  •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英譯文也可感受春天的氣息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英譯 馮宏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
    【注釋】⑴錢塘湖:即杭州西湖。⑵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裡、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還有因為白居易而存在的白堤小編是生長在河北承德的!承德有一處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避暑山莊的湖區就是仿照江南水鄉的感覺修建的!其中康熙三十六景之一的芝徑雲堤就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蘇堤白堤建造的,只是因為康熙皇帝也喜歡西湖的蘇堤白堤!小編一會把西湖和芝徑雲堤的照片放上,讓大家比較一下!
  • 【中小學必背篇】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江春行》
    (1)錢塘湖:即杭州西湖。(2)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裡、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 白居易為何被稱詩魔?他上書主張嚴查刺殺宰相案,為何反被彈劾?
    這首《錢塘湖春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所作。意思就是:經過孤山寺以北、賈公亭以西,水面初漲、白雲低垂。有幾隻早出的黃鶯鳥,在爭著有陽光的樹窩取暖,誰家新來的燕子在築巢。花兒爭著開放想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長的還只到馬蹄那麼高。最愛湖東的美景,讓人流連忘犯,綠楊蔭中又有一條白沙堤。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描寫了杭州西湖的美,令人讚嘆不已!
    白居易,唐代三大詩人之人,五十二歲時任杭州刺史,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次是詩人白居易初到杭州,那麼他會做出怎樣的詩篇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詩詞便是當日之作《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初到杭州,就沉醉於美麗的湖光山色之中。
  • 白居易去西湖逛,然後有了這詩,後人就因這把堤名去掉一字!
    01不搞這虛頭巴腦的了,直接上詩,那就是錢塘湖春行!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老賀的詠柳來證明一下柳樹漂亮」白堤「完全是白居易因為去逛這條街,然後賦了這首詩,然後人們就把這」白沙堤「命名為白堤了。
  • 白居易很美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寫景,寫得生動有趣,美得令人驚豔
    白居易,字樂天,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寫得也是極為簡練,但是又是膾炙人口,相信很多人對於他的作品都不會陌生,例如《賦得古原送別》、《大林寺桃花》、《長恨歌》、《琵琶行》、《錢塘湖春行》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 關於白居易的那些趣事兒
    ▲《白居易坐酌水看煎茶圖》唐朝至少有三個詩人被稱為詩仙,李白之外,還有韋應物、白居易。白居易的詩仙還是皇帝欽定的。白居易的詩歌就像風情萬種的美人,很少有人能坐懷不亂。據說宰相李德裕對白居易沒有好感,白居易寄給他的詩文他從來不看,而是用一個竹筐封存。劉禹錫為白居易說情,請李德裕至少把書信看完。李德裕說:「不行,看了我怕自己會心軟。」
  • 越優秀的人越努力,白居易這麼有才華還這麼拼命,用這個成語自謙
    白居易白居易作為這些大家中的傑出代表,是唐代著名的三大詩人之一,是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向阿婆請教詩句有一個著名的故事也深刻體現了白居易的努力程度。而其實在當時的蘇州當地,白居易的勤政愛民、努力工作得到了當地蘇州人民的愛戴和尊敬。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白居易作為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卻始終用甚至有點「笨拙」的方法去拼命努力。
  •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淺談白居易
    如果說要論盛唐詩詞我們繞不來李白杜甫,那麼要說中唐詩詞也一定繞不過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太原(今屬山西)人。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作為中唐時期重要的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風格創作,他的政治主張以及體現其主張的諷喻詩,和其對詩歌創作過程中通俗性、寫實性風格的突出強調和表現,為後世文學作出推動作用的同時,也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白居易一生作詩2800餘首,有「詩王」之稱。他將自己的詩歌分為四類,除諷諭詩之外,還有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
  • 白居易的江南,最憶是杭州
    一朝天子一朝臣,穆宗即位後,召回了流落在外的白居易,官至中書舍人。這個時候的白居易,已然老去,卻仍舊有報國忠心,上書言論河北軍事,卻不被採用。也許就在這一次,白居易的心真正涼了,看來,廟堂之上,自己究竟是人微言輕。他自請去外地任職,也算是遠離是非的漩渦吧。822年的7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刺史,10月到任。
  • 故事|西湖往事:孤山刻經石壁背後的元稹白居易CP
    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一詩,更讓孤山上的一座「孤山寺」,名垂千古。唐時孤山寺也稱永福寺,時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與這座寺廟淵源頗深,他曾在孤山建竹閣,並作《錢塘湖春行》、《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孤山寺遇雨》、《宿竹閣》、《竹樓宿》等多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