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現世拍賣的《永樂大典》證明,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不是原版

2020-12-17 無心隨墨
永樂大典

剛剛關注到一條文化消息,兩冊從未面世的中國最有名類書《永樂大典》在歐洲起拍,最終古書為一華人女性以640萬歐元拍得,加上佣金,成交價達到了812萬歐元。我關注這個新聞,倒不是出於對收藏的愛好,主要還是《永樂大典》 本身就容易引起人的關注,更別說這次出現的《永樂大典》還從未曾現世,這也意味著這部書籍將會更加完整,這對我們中華文化,無益是一個大大的好消息。

《永樂大典》是永樂大帝朱棣命令編成的一部大型類書。所謂類書,是我國古代產生的一種大型資料彙編性質的書籍樣式,分門別類安排輯錄內容,可稱作中國古代版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帝》初名《文獻大成》,由明朝大才子解縉總領編纂。但成書後,朱棣不滿,命「假僧人」、「黑衣宰相」姚廣孝重新編纂。成書後,《永樂大典》收錄書籍八千餘種,計22877卷,目錄60卷,有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由於書籍規模過於龐大,難以印刷,皆為手寫,一直到嘉靖帝時才重新組織人員抄寫了一部。但永樂正本早已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不見蹤影,我們現在所餘都是嘉靖副本。

永樂大帝

即使是這樣,現今所知《永樂大典》副本也所存無多,約只有四百多冊。所以新現世的《永樂大典》可以說異常珍貴,它能以這個價格成交,也是正常的。

這次新現世的《永樂大典》,分別為卷二千二百六十八、二千二百六十九枝「模」字韻「湖」字冊;卷七千三百九十一、七千三百九十二之「陽」字韻「喪」字冊。此兩冊和國家圖所藏「湖」字、「喪」字冊均相連,並且此「湖」字冊的出現,使得現在發現的「湖」字卷全部連接,非常難得。

嘉靖帝

在網絡上可以看到幾頁這次新發現的內容,在「湖」字部分,我們可以看到「西湖」的內容。在這部分內容中,引錄了白居易的一首名詩《錢塘湖春行》,而引錄部分與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白詩有多處不同,這也證明,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這首詩是不是原版,而是在歷史上經人改編的。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引錄的白詩。

湖上春行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曙,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恨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白居易的這首詩的名字,我們現在一般都做《錢塘湖春行》,而在引錄中卻是《湖上春行》。我相信引錄的更靠近真相。錢塘湖就是西湖,從意思上來說,倒是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湖上春行」,則更明顯是作者寫於春行之後,身在杭州之時,身心自在,不用點明湖名,而心在湖上,寫上名字倒是有了距離感。

引錄有白居易詩一頁

從內容來看,則有三處不同。

第一處,我們所讀的「賈亭西」原作「古亭西」。這個讓人懷疑,不知道是同音訛傳所致,還是「古」就是古老的意思,用來表現西湖美景與文化的和諧統一。

第二處,現在的「暖樹」引錄中寫作「暖曙」。這個意思就有了大的變化。暖樹容易理解,而「暖曙」則是告訴我們白居易寫的春天早晨的暖意,時間上更具體。從意境上講,爭暖樹,是寫燕子在樹上亂飛,而「爭暖曙」則是寫,燕子在美好的春天的早晨,自由自在,你飛我趕的畫面,這就不只是樹上,眼光更廣,景色更闊。

新現世《永樂大典》

第三處,現在所寫「最愛」,引錄中寫作「最恨」。其實「愛」的意思也不能說不對,但和「恨」一比,立見用詞之弱,可見改詩之人並沒有真正理解白居易這首詩。這首詩確實是寫作者的「愛」,但這樣直白的寫出了就缺少了詩意。用「恨」字,既和「行不足」很好的連接起來,又寫出了自己不能總在這裡遊玩的遺憾和不滿足,無「愛」字反而愛意更足,這是「愛」字所表達不出來的。

所以有些詩,經過後人的改編後可能越編越好,也可能出於對詩人的不了解,或者能力不足,改編的反而遜色了。這次新出世的材料,正證明了原來我們熟悉的白居易這首詩並非原版,而原版更妙。

白居易

相關焦點

  • 中華經典資源庫: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在白居易眾多的寫景詩中,《錢塘湖春行》可以稱得上是一篇代表作,詩人從大自然中汲取活力,充分表現了追求真善美的強烈願望。王宜明(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講解】 講解專家:過傳忠(上海新僑學院副院長) 《錢塘湖春行
  •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 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白堤全長1000米。  錢塘湖春行的詩意/錢塘湖春行的意思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剛同河堤平行,雲氣低低地縈繞在水上。
  • 閱讀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生於公元772年,卒於公元846年。是唐朝時期的高產詩人,他的詩通俗易懂,流傳很廣。今天試鑑賞他在杭州任刺史時所作的詩《錢塘湖春行》孤山市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在杭州時對西湖(別名錢塘湖)的湖光山色非常喜愛,作詩讚頌吟詠很多。這首《錢塘湖春行》是其中的佳作。
  •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英譯文也可感受春天的氣息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英譯 馮宏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清樾輕嵐 生機盎然——讀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春天的歌唱家黃鶯在剛剛抽出嫩芽的樹枝上歌唱,展示自己流利的歌喉,新歸的燕子在來回銜泥,辛勤的構築小窩,鶯鶯燕燕,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與生機。顏色雜亂而細碎的小花,在湖光山色的映襯之下,令人目眩神迷,嫩綠的小草剛剛探出可愛的腦袋,與二三友人,在白堤上信馬由韁,輕鬆閒逸,馬蹄在綠草間亦起亦落,時隱時現。
  • 流失的《永樂大典》,被國人6500萬買下,專家:有望得到無償捐贈
    在拍賣會上,古籍雖然不是最耀眼的明珠但一定是不可缺少的光彩。一、《永樂大典》提到中國的古籍,《永樂大典》一定是無法被人忽略的存在。這一本明代編著而成的曠世巨作,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也是世界書籍史上的一個奇蹟。
  •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
    【注釋】⑴錢塘湖:即杭州西湖。⑵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裡、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這首詩是小編小的時候就學過的詩還有因為白居易而存在的白堤小編是生長在河北承德的!承德有一處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避暑山莊的湖區就是仿照江南水鄉的感覺修建的!其中康熙三十六景之一的芝徑雲堤就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蘇堤白堤建造的,只是因為康熙皇帝也喜歡西湖的蘇堤白堤!小編一會把西湖和芝徑雲堤的照片放上,讓大家比較一下!
  • 6000多萬競得兩冊《永樂大典》抄本值嗎?
    截至目前,《永樂大典》副本僅發現有400餘冊、800餘卷及部分零葉,分散於多個國家和地區公私藏家手中。此次拍賣的兩冊四卷與國家圖書館藏「湖」字、「喪」字冊均相連,並且此「湖」字冊的出現,使得現在發現的「湖」字卷全部相連。 本篇由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長、研究員翁連溪講述他與這兩冊《永樂大典》的趣事。
  • 明代第一百科 臺灣圖書館《永樂大典》數位化
    華夏經緯網7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永樂大典》是編撰於明成祖永樂年間一部巨大的類書,堪稱明代第一《百科全書》,臺灣圖書館珍藏其中8冊孤本,近期已全文影像數位化,公開放置於「古籍影像檢索系統」,免費提供各界瀏覽使用。
  • 《永樂大典》在歐洲拍出天價 和丹陽還有這樣的淵源
    巴黎當地時間7月7日下午4時47分,兩冊《永樂大典》在巴黎德魯奧拍賣公司二號拍賣廳舉拍,經過11分鐘的激烈競拍,最終由現場的一位中國女士以640萬歐元的淨價拍得。當天,兩冊永樂大典以1萬歐元起拍,瞬間突破50萬歐元,1分半鐘之後,競拍價已經突破拍賣公司顯示屏的極限,競拍價無法顯示。當天競拍成功的女士從200萬歐元時開始競價,最終以640萬歐元拍得。據悉,德魯奧的拍賣佣金為27%,因此,兩冊永樂大典的最終成交價為812.8萬歐元。
  • 中國藏家逾800萬歐元巴黎購回二冊《永樂大典》
    -8000歐元,經過11分鐘的激烈競拍,最終由現場的一位中國女士以640萬歐元的落槌價拍得,德魯奧的拍賣佣金為27%,因此,兩冊永樂大典的最終成交價為8128000歐元。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長、研究員翁連溪先生及時發文「新出現的兩冊《永樂大典》趣聞」,讓我們對《永樂大典》工程之浩繁、裝幀之精緻一飽眼福,特此刊登,以饗讀者。
  • 【中小學必背篇】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江春行》
    (1)錢塘湖:即杭州西湖。(2)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裡、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 白居易為何被稱詩魔?他上書主張嚴查刺殺宰相案,為何反被彈劾?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這首《錢塘湖春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所作。意思就是:經過孤山寺以北、賈公亭以西,水面初漲、白雲低垂。有幾隻早出的黃鶯鳥,在爭著有陽光的樹窩取暖,誰家新來的燕子在築巢。
  • 中國藏家拍得兩冊《永樂大典》,回顧曠世大典的尋找之路
    時隔6年,《永樂大典》又有新零冊面世。7月7日,兩冊《永樂大典》在法國巴黎Beaussant Lefèvre拍賣行舉拍,一位中國藏家以640萬歐元拍得,加上佣金最終成交價為812.8萬歐元。據其介紹,她是受中國內地買家委託,專程趕來競拍。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描寫了杭州西湖的美,令人讚嘆不已!
    白居易,唐代三大詩人之人,五十二歲時任杭州刺史,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次是詩人白居易初到杭州,那麼他會做出怎樣的詩篇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詩詞便是當日之作《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初到杭州,就沉醉於美麗的湖光山色之中。
  • 滄桑六百年——《永樂大典》的離散與回歸_文化創意_首都之窗_北京...
    時人曾形象地寫道:「翰林院被焚,所有古書典籍,片片作蝴蝶飛,揚州十日,不是過也。」這些「片片作蝴蝶飛」的珍貴典籍,就包括保存了宋元以前佚文秘典的《永樂大典》。經此一劫,《永樂大典》毀損、失竊嚴重。  纂修成書  《永樂大典》的名字可以說家喻戶曉,但是能說清它是一部什麼書的人卻不多。
  • 說說遺失了的明朝永樂大典
    我們知道,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每一個朝代的偉大歷史著作,而作為明朝的《永樂大典》可以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確實不是蓋的。《永樂大典》編纂於永樂年間,直接由皇家的翰林院大學士解縉作為主編纂修,這套巨著整整花了六年時間才完成編纂。
  • 白居易去西湖逛,然後有了這詩,後人就因這把堤名去掉一字!
    01不搞這虛頭巴腦的了,直接上詩,那就是錢塘湖春行!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老賀的詠柳來證明一下柳樹漂亮」白堤「完全是白居易因為去逛這條街,然後賦了這首詩,然後人們就把這」白沙堤「命名為白堤了。
  • 朱棣為何要修永樂大典?若無永樂大典,二十四史可能變為二十三史
    然而,朱棣也是歷史上篡位最成功的皇帝,因為朱棣編纂了《永樂大典》!朱棣編纂《永樂大典》十分成功,不僅僅在《永樂大典》的成就方面,更是在朱棣決策方面。中國古代以儒家思想為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森嚴的等級制度沿襲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