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心,終於心:歷經半世風雨,聽一位睿智長者的殷殷囑託

2020-12-23 水鳥讀書

提起稻盛和夫的名字,中國讀者簡直是太熟悉不過了。他所撰寫的《幹法》、《活法》、《阿米巴經營》等書,幾乎是職場人士的必備之品。

做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掌門人,稻盛和夫先生幾十年來始終如一地遵循他的「利他」原則,保持內心的真善美,用「心法」去做人、做企業、做公益、做慈善,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提高心性,釋放真我」的箴言。

2019年,八十七歲高齡的稻盛和夫先生又為我們寫出這本《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書,用他的親身經歷,向世人指出一條通往幸福的路。

稻盛和夫先生八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1932年,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九州最南端的鹿兒島,他的父親開了一家印刷小作坊,在七個孩子中稻盛和夫先生排行老二。1945年二戰臨近結束時,家中的印刷廠和房屋都被炸毀,全家人陷入生活困境。當時的稻盛和夫先生正在讀高中,由於小學和初中成績平平,接連考了兩次才勉強升入高中,所以,此時的稻盛和夫正處於失意、困頓之中。

1955年,23歲的稻盛和夫先生從家鄉鹿兒島的縣立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畢業,一心想當醫生的他遇到了人生的重大轉折。為了生存的需要,他不得不改行從事「無機化學」工作,在京都的絕緣製造商——松風工業當技術員。

此時這家企業正瀕臨破產,各種矛盾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稻盛和夫先生只好沉下心來,專心研究新金屬陶瓷技術,並取得巨大成功。四年後,27歲的稻盛和夫先生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從此走上了經營者的道路。1984年,52歲的稻盛和夫先生創辦了第二電電企劃株式會社,並逐步發展成為日本第二大通訊企業。2010年78歲的稻盛和夫先生成為日本航空株式會社的會長,一年後,這家瀕於倒閉的航空公司起死回生,14個月扭虧為盈。

一,無私的「利他」之心,是構築人生基礎的堅固磐石

稻盛和夫先生在他的這本新書中,特別強調了「利他」之心,這也是稻盛和夫先生「心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在本書的前言部分,稻盛和夫先生直接指出「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那麼,究竟什麼是「利他之心」呢?

簡單地說就是「不以金錢名譽為目的,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儘自己最大能力去做有利於他人的事」。

當年稻盛和夫先生創建京瓷公司時,就是本著「利他之心」,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填補整個行業的空白,為更多的人帶來工作的機會,改善生活條件。包括後來他創辦第二電電,接手日本航空都是發心於「利他」,上有利於國家,下有利於民眾。

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信條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就是要把人生中所經歷的酸甜苦辣都當做是一種磨礪,在得失榮辱間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淨化,把「利他之心」發揮到極致,讓心靈更純淨,更自由。

二,心存善意,對厄運說感謝,這才是人生幸福的秘決

稻盛和夫先生在擔任經營者的幾十年裡,他領導下的企業個個都是利潤相當可觀的,他始終堅持「盈利有道」原則,而這個「道」就是正道,「有人格的,用正當手段,走正道去盈利」。

善是世間一切美好的根本,在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字典裡「善」就是心懷感激,就是謙虛自律,就是對他人施以關愛和善意。

「善是永遠不會虧本的投資」,美國作家梭羅在他的《瓦爾登湖》一書中這樣寫到。

只有心懷善意,才能無視環境的好壞發自內心地去感激。在萬事順利時,心中充滿感激之情,這是大多數人可以做到的。但是在逆境中,在遭遇災難、困境和各種不如意時,我們還能心存感激嗎?這時,很多人都會抱怨「上天為什麼如此不公平」。

少年時的稻盛和夫先生就曾經陷入這樣怨天尤人的怪圈。當年,稻盛和夫先生家中有幾位親友都患上了肺結核,他也得了浸潤肺,這是肺結核的早期症狀。

後來,稻盛和夫先生又在求學上經歷了一連串失敗,可想而知,當時他是多麼困惑、苦悶和失望。找到工作之後,稻盛和夫先生坦然接受現實,埋頭於自己的研究工作,終於獲得可喜的成果。對於這段在苦難和逆境中度過的人生,稻盛和夫先生為我們總結出幸福的秘訣:「不管眼前多麼嚴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貫之地積極應對,這才是人生幸福的秘訣」。

三,永不言棄,傾聽「神靈的私語」

創業者的路從來就不會是平坦的,稻盛和夫先生也是如此。在京瓷公司創辦初期,他所遇到的困難數不勝數。為了從IBM公司拿下訂單,他和員工們同吃同住,經常是拂曉才回宿舍休息,因此被人們稱為「拂曉先生」。經過無數次的試錯,產品最終得到了IBM公司的認可,為整個京瓷公司帶來強大的自信。

「抱有燃燒般的強烈的意志,心懷光明的希望,一步不停,踏實前行,那麼看起來山窮水盡之路,也會有登高望遠、豁然開朗之時」——這就是稻盛和夫先生的「神靈的私語」。這就是他幾十年來拼命工作,埋頭研究,一心不亂,永不言棄的真實寫照,也是他想告訴世人的成功秘訣。

作為日本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領軍人物,稻盛和夫先生與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被人們稱為「經濟四聖」,如今其他三位先生已經作古,稻盛和夫先生仍然在為社會的發展和繁榮做著貢獻,這本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就是他為我們帶來的智慧之言。

「世間萬物,始於心,終於心」,這位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走過半個多世紀的老人,用自己的行動復盤,為世人找到通往人生幸福的金鑰匙。

相關焦點

  • 一切始於心,終於心,靈魂導師之《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
    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這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格言,也是本書《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的主旨。我們身處芸芸眾生,每天渾渾噩噩,忙忙碌碌,有誰能停下來尋找自己的心呢?稻盛和夫老先生不僅每日精進,而且終身踐行。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切始於心,終於心
    最近幾天很有幸地閱讀了關於傑出企業家的書籍,日本京瓷創始人稻盛和夫最新推出的《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稻盛先生是唯一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公司的企業家,他對自己一生做了全面復盤,為讀者構建幸福人生劃下了重點。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1997年的一個傍晚,日本京都,一位年近古稀的行腳僧,頭戴鬥笠,身穿僧袍,腳穿草鞋,手託缽盂,拖著疲憊的步伐走在回寺院的路上。此時他已步伐艱難,疲憊不堪,一位做清掃工作的大嬸注意到了他,並給了他一個1枚硬幣:「師父您一定很累了吧,回去的路上買個麵包吃吧。」當位行腳僧拿著這枚硬幣,卻感覺全身像被電擊了一樣,一種無上的幸福感包圍了他,他的眼淚難以自禁,公園的所有景物也好像變得光輝起來。
  • 稻盛和夫:所有的奇蹟,始於心,終於心
    稻盛和夫有一條很有名的人生哲學,在他的2020年全新作品《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他總結為八個字:「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意思是說,人生的一切,都是由內心發展而來,內心的想法,可以影響環境,並且改變環境。
  • 深情厚愛溫暖兵心 殷殷囑託催人奮進
    廣大官兵表示,一定要把習主席的親切關懷轉化為強軍動力,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基層建設得更加堅強、更加過硬;一定要牢記習主席的殷殷囑託,強化使命擔當,聚力攻堅克難,狠抓工作落實,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收到習主席的回信後,「硬骨頭六連」官兵倍感榮耀。官兵們齊聚在榮譽室裡,面對連旗莊嚴宣誓,誓言繼續發揚「硬骨頭精神」,攻堅克難,建設過硬連隊。
  • 稻盛和夫之「稻盛心學」: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經過他的老師介紹,終於進入了一家京都絕緣瓷瓶的公司,但是上班後他才發現,公司經營不善,已經在銀行的託管之下。跟他一起入職的夥伴們都紛紛辭職了,只剩下他一個人留了下來。因為沒有更好的去處,只好下定決心說,既然如此,我就徹底改變心態,努力投入工作吧!從此他一心埋頭研發新產品,隨著研發的成功,他在工作中也就獲得了更大的樂趣。
  • 一切始於心終於心,感受心的力量
    其中,稻盛和夫的《心》對我影響最大。人生的修行,就是在成長的路上,磨鍊自己的心性,用心為自己指導方向!心之所向,目之所及!讀完《心》這本書,我覺得以下三點是磨鍊心性的關鍵點:1.利他之心言為心聲,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一切始於心,終於心。
  • 《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從「心」開始,踏上幸福之路
    最近,他的收官之作《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上市,我第一時間買來看。這本書是稻盛和夫先生在87歲高齡時,繼《活法》、《幹法》、《心法》之後的又一力作。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京都陶瓷」的商品,我家的廚房裡就躺著這麼一把風靡一時的陶瓷刀。
  • 牢記殷殷囑託 譜寫芙蓉新篇|文化「軟實力」更添幸福生活「文藝範...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調研時強調牢記殷殷囑託 譜寫芙蓉新篇|踐行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開創工作新局面牢記殷殷囑託 譜寫芙蓉新篇 | 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在芙蓉區基層落地生根、結出碩果牢記殷殷囑託 譜寫芙蓉新篇 | 惠民生、興企業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切從心開始,以心結束
    幾天,我很幸運地讀到了一些關於傑出企業家的書,比如我丈夫出版的日本京瓷創始人稻盛和《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道盛先生是唯一一位創辦了兩家財富500強企業的企業家,他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全面的回顧,並為讀者建構幸福人生奠定了一個關鍵點。
  • 半生寫盡半世秋,半世滄桑半生愁,悲歡離合人間世
    導語:半生寫盡半世秋,半世滄桑半生愁,悲歡離合人間世,紛紛擾擾何時休,半輪明月半壺酒,半世滄桑半白頭,一縷清風一個人,一生浪漫一黃臉。半世滄桑半世痴, 一生心事只山知,經歷了半輩子滄桑,半輩子痴呆,一輩子心事,只有山脈知道,歷經半輩子的滄桑,也付出了半輩子的痴心,到頭來一 生的心事無人可訴,也只有告訴山知。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源始於心,終於心
    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一個能夠給我們幫助的智者在他最新出版的《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書中,他指出「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也就是說,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由心塑造的,內心的思想可以影響和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稻盛和夫的《心》《心》是稻盛和夫先生在87歲高齡時寫下的新著,是他一生集大成之作。這本書花了十年時間才出版。
  • 牢記殷殷囑託 譜寫芙蓉新篇|他們一心一意,城市十全十美
    總書記的深情囑託、諄諄教誨,激勵著芙蓉人砥礪奮進、開拓創新。芙蓉區融媒體中心推出「牢記殷殷囑託,譜寫芙蓉新篇」專欄,全面記錄芙蓉黨員群眾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擔重任,奮勇前行,為推動芙蓉高質量發展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 殷殷囑託記心頭 習習春風暖神州
    人民至上,念茲在茲;殷殷囑託,振奮人心。今年下半年,中國文明網組織開展「文明在哪裡」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深入街道社區、田間地頭、企業學校進行回訪,聆聽幹部群眾在走向小康生活路上的幸福迴響,尋訪脫貧攻堅戰中成風化人的文明力量。
  • 稻盛和夫:我人生巨大的財富,就一句話:一切始於心,終於心
    我們常說「言為心聲」、「相由心生」、「境由心造」,還說「心在哪裡,時間就在哪裡」,可見,「心」有多麼重要。500多年前,中國有「陽明心學」;400多年前,日本有「石門心學」;而稻盛和夫先生雖然是科學家出身的企業家,但他終生追求和研究的問題也是心的問題。記得幾年前讀《活法》這本書的時候,稻盛和夫先生就在書中表達了自己的人生觀——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
  • 心 稻盛和夫的一 生囑託
    《心  稻盛和夫的一 生囑託》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日]稻盛和夫  出版時間在二位叔父、一位叔母感染肺結核相繼去世後,他也染上了這種不治之症,可照顧家人的父親和哥哥卻沒有染病的事實,讓瀕死掙扎的他感到苦悶,第一次開始追問倒黴的為什麼總是我?在企業破產走投無路之境仍然專心致志地工作、從而實現劃時代新材料的發明,人生開始劃下分割線之時,他又開始追問為什麼上天眷顧的會是我?當他創辦的街道小廠走向壯大的時候,他開始追問作為一個經營門外漢創辦企業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 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梅田湖鎮企業、鄉友、校友捐資捐物助復學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4日訊( 通訊員 李捷)近日,嶽陽市華容縣梅田湖鎮各中小學已陸續開學
  • 回望「十三五」 錦繡新涼都 | 殷殷囑託!六盤水裡程碑意義標誌性...
    回望「十三五」 錦繡新涼都 | 殷殷囑託!
  • 始於心動,終於白首;一生有你,安暖相伴
    我們始於心動,會終於白首;一生有你,安暖相伴。與你相遇,萬分幸運。或許,每個人來到人世間,就註定會遇見另外一個人,一起走完人生的旅程。不論榮華與富貴,普通與不凡,都會有各自的歸宿。鹿隱於林,鯨落於海,我將終於你。遇見你以後,心便安定。有你在身邊,一生安然。
  • 梁冰君: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 做一個「四有三者」好老師
    「那次座談會上,總書記給我們提出了做『四有』好老師的要求,我還歷歷在目,記得特別的清楚,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老師。」而梁冰君就是參加國培計劃的教師之一,培訓結束後,她在工作中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以「四有」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社會培養人才。2015年8月,參加國培計劃的貴州教師集體給總書記寫了一封信,對培訓後一年的工作情況做了匯報。2015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百忙之中,給貴州省國培班的鄉村教師回信,信中提出了「三者」好教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