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言,春雨如油,夏雨多災。小的時候不理解為什麼就是春水貴如油了,長大後才明白其實那只不過是自然形成的一種表現。好像我現在可以理解為春天的它雨特別珍貴,不僅滋潤萬物洗滌長空,還給來年的莊稼帶來豐收。春天的雨貴如油,我想夏天的雨也一定很珍貴。
窗外的雨淋淋漓漓下了一整夜依舊還沒停下來,如鉛的天空變得更加黯淡了。我想這場夏雨它一定能夠洗滌渾濁的氣息,讓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澄澈起來。奇怪的是,只不過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為什麼總會想起兒時的記憶呢?難道是已經開始懷念害怕回到的小時候了?
兒時貧賤,一日三餐柴米油鹽姜醋茶日子平淡且清閒,容易滿足也沒有太多想法跟要求,那個時候的人啊,更不知道下午茶是什麼,又或是西餐怎麼吃。長大了之後見的世面多了想要的也就更多了,所有的好總想儘可能地去擁有。或許,是日子慢慢好起來的緣由,又或是親嘗過那種貧窮到一定程度的生活,所以才會總想努力向上碰觸光亮。
在我的記憶裡,小時候啊 只要一到夏天就會下大暴雨,說也奇怪,我總搞不懂為什麼夏天裡總是多雨的,且夏天的雨就像是已經形成某種必然性一樣,每年的夏季都會有幾場突如其來的大雨。
小時候夏天的暴風雨裡,路邊的小水溝到處都是水,幾個人三五成群去河裡摸魚捉蝦,身上髒兮兮的像是逃難似的。我還記得兒時的記憶裡淋著雨到處在鄰家院子裡的地上扒知了,小時候的生活過得很簡單日子也很隨意,隨便摸個魚蝦知了就是一頓美餐就能夠滿足全家所有人。那個時候好像才是真正的鄉野生活,樸素,自然,更加容易滿足。遺憾的是,那兒時的童趣和快樂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小時候鄉間的小路大都還是泥土,一到下雨天就到處都是泥濘小路;小時候的房子大都是黛青色磚牆玫紅色瓦頂堆砌而成的幾間瓦房,宛如一幅畫,特別是到了晚上,挨家挨戶的煙筒總會冒起青煙。在那個時候一層樓的平房都是稀少的,白色圍牆在人們眼裡都是一種奢侈。小時候 道路兩旁的樹高大,挺直,像是在那直立了許多年。在夏季的晚風裡,它總會有意無意地帶來清涼……
再也看不到小時候的泥濘小路,炊煙嫋起的安靜與淳樸;再也看不到黛青磚牆林立整齊的鄉野瓦房。雨後晴空雲朵像河又像人的萬裡長空,早已沒了小時候那種美好的嚮往。
這場雨很大,像冬天一樣有些冷,我想夏天的氣息裡它應該是清涼的,澄澈的,甚至帶點兒美好。夏天的風裡 即使有雨它也該有你的影子。我說的是你,是關於你的所有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