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化的張一鳴,被低估的字節跳動

2020-12-18 騰訊網

從字節到全球跳動時代。

跟疫情肆虐全球相應,那些曾經縱橫捭闔、叱吒風雲的傳統巨頭和科技新貴也紛紛陷入哀鴻遍野的境地。但有一家中國公司卻逆勢而紅,而其創業還不過八年時間。

如你所知,這就是字節跳動,它此前的名字更響亮一些——今日頭條。

其創始人張一鳴此前曾跟我們財視傳媒透露說,「今日頭條」這個名字的誕生,並不是拍腦門的結果,而是「把你的想法跟技術測試結合在一起」,類似這樣朗朗上口的名字,當時想了接近10個,然後在APP上做下載測試。能看得出,他對這個名字還是頗為滿意的,「我們起名字一般還是比較成功,我們比較務實,所以說一個產品家起了一個很有媒體範兒的產品的名字,只不過是通過大數據的應用(方式)。」

圖片源於網絡

非但名字成功,字節跳動的商業模式也頗為成功。6月17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字節跳動一季度營收約為400億元人民幣(約合56.4億美元),同比增長130%;「該公司在線下市場的資本估值已高達950億美元到1400億美元」。可資對比的是,過去兩年與字節跳動在各個方面展開激烈爭奪的騰訊,今年5月13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騰訊營收1080.65億元,同比增長26%。

對於字節跳動的商業模式,著名投資人任旭陽感慨頗深。這位人緣頗佳、有著「金手指」之稱的百度創業元老,曾認真詢問過張一鳴,什麼時候有創辦今日頭條的想法?張一鳴回答說自己2008年就有類似想法。任旭陽當時頗為感慨,自己有類似想法是在2009年,「早知道這樣就投資張一鳴了」,他2011年底創辦的同樣基於算法分發的資訊平臺「一點資訊」,一度緊隨2012年3月創辦的今日頭條,但二者在2016年之後差距急劇擴大。

何止一點資訊,2016年11月,加入今日頭條之後首次亮相的柳甄(業界彼時稱其為Uber中國「一姐」),在央視《對話》節目中被主持人問起新近崛起的TMD組合(今日頭條、美團、滴滴)時,她毫不猶豫地表示:「我覺得這個東西是可以打破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格局!」

如今,這似乎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甚至在視野方面比BAT更寬廣,布局方面比BAT更大膽。誠如獨立撰稿人李北辰在文章中所說,「新一代公司出發伊始就是全球地圖」。

這一路的越挫越勇:美歐難阻TikTok爆紅?

6月10日,歐盟專員蒂埃裡·布雷頓(Thierry Breton)發推文說,他與凱文·梅耶爾(Kevin Mayer)進行了「良好的交談」,他寫道:「作為娛樂了數億人的內容平臺,TikTok在打擊虛假信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抗擊疫情上。」

圖片源於網絡

曾經是「迪斯尼CEO寶座有力競逐者」的梅耶爾,剛於6月1日走馬上任字節跳動COO兼TikTok CEO。這次通過視頻方式會見歐盟高級官員,是梅耶爾的履新首秀。

幾乎與此同時,歐盟隱私監管部門稱,TikTok的業務將受到歐盟一個工作組的審查。

三個月前,兩名美國參議員還曾引入新的一項法案,要求禁止聯邦政府所有僱員在政府配發的設備上使用抖音海外版TikTok。而這並非TikTok首次遭到美國政府相關部門抵制。抵制原因,大多是其侵犯用戶隱私、濫用數據及威脅網絡安全。

但來自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詰難,並未阻止TikTok爆紅的勢頭。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TikTok下載量已突破20億次;並當之無愧地成為今年一季度「全球最受歡迎的APP」。2019年,TikTok在全球營收已達1.77億美金。

圖片源於網絡

要知道,TikTok正式上線不過才2年零10個月(2017年8月上線),但如今已迅速在新增用戶方面成為讓YouTube、Facebook、Twitter望塵莫及的現象級產品。

類似的越挫越勇,在字節跳動8年零3個月的發展歷程中,屢屢上演。

第一次遭遇大規模的阻擊,是在2014年。當年6月初,今日頭條宣布獲得紅杉資本領投的1億美金的C輪融資。

不成想,這也成了今日頭條「噩運」的開始。6月24日,繼《廣州日報》、《新京報》、《長沙晚報》等媒體紛紛起訴「今日頭條」後,搜狐也宣布對「今日頭條」侵犯著作權等行為提起訴訟,並要求今日頭條立刻停止侵權行為,刊登道歉聲明,賠償經濟損失1100萬元。

令這些老牌的媒體及門戶網站如坐針氈的或許不僅僅是著作權問題,不容忽視的是,僅僅2年時間,今日頭條下載用戶已超1.3億,月活用戶則超過4000萬。

儘管今日頭條對外宣傳「不做新聞生產者,只做新聞搬運工」,但這一說法並未獲得廣泛認可。當年6月6日,《新京報》曾發文章質疑,在《「今日頭條」為何成了「頭條大盜」?》的文章中,更是直接質疑稱:「今日頭條」靠連結傳統媒體的內容起家,卻從未為內容付過一分錢,「我的內容,為何成了你的頭條?」

由此,在獲取內容方面,今日頭條也面臨巨大阻力。這之前,阻力也相當之大。

山東一家省級報紙的相關人士,曾對我們回憶起2013年前後的一則往事。當時,張一鳴找到報社負責人談合作,希望能夠獲得授權轉載內容,這位負責人表示同意,當晚,據說張一鳴非常高興,雙方把酒言歡,喝得非常盡興、一醉方休。熟料,這一合作隨後卻遭遇主管部門的否定,並無疾而終。

如你所知,上百家媒體的「大圍剿」,並未讓今日頭條偃旗息鼓,反而增加了其知名度,很多人因為好奇而紛紛下載了今日頭條。「我以前不知道今日頭條,這麼多媒體起訴,反而讓我想看看這到底是為啥?」——類似說法在2014年中一度較為盛行。結局不難預料。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Q1新聞移動端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截止到2015年3月31日,騰訊新聞以89074萬次的累計下載量高居榜首,今日頭條則以累計下載量58639萬次排名第二。

當然,張一鳴也認為這次遭遇相當於獲得了一次「免疫」,通過這次大範圍訴訟,「在移動端新媒體裡,我們是跟媒體合作在版權方面應該是目前做的最好的公司了。」他說。

這次凱文·梅耶爾的首次亮相,也與之類似。由於布雷頓一直敦促網際網路主要平臺籤署歐盟的《反虛假信息行為準則》,以「解決假新聞的傳播並提高透明度」,在梅耶爾推動下,TikTok近日已籤署該準則。

這也凸顯了字節跳動一直秉承的與監管機構互動及配合方面的積極努力,今日頭條早年據說就與監管部門互動頻繁而積極,也曾主動要求就內容的合規性進行「盲測」。

當頭條遭遇騰訊:雙「T」之爭

此後,今日頭條還曾與百度「交惡」。但跟與騰訊的生死爭鬥相比,那幾乎都可以算是「毛毛雨」。

「連結一切」的網際網路超級巨頭,為何與「算法分發新貴」結怨?

首當其衝的就在於流量之爭。據網易科技頻道報導,2018年上半年,今日頭條系獨立APP用戶使用時長就已位居第二,僅次於騰訊;且「頭條系」增速迅猛,用戶使用時長佔比同比增長6.2%,同期騰訊下降6.6%。

觸角相當敏銳的網際網路巨頭如騰訊,其實早就注意到了今日頭條。2016年7月9日,業界就突然傳出「騰訊要收購今日頭條」的消息,據《每日新聞頻道》稱,「消息傳得有板有眼,說該投資將於一周內完成,今日頭條的估值將大幅提升至80億美元。」——這不過再次印證了騰訊較早時間就對今日頭條嚴密關注且嚴加防範了,2015年6月,騰訊還推出了定位非常相似的「天天快報」。在相關訴訟中,法院也認定天天快報與今日頭條存在競爭關係。

但這一傳聞遭到了今日頭條的堅決否認,張一鳴甚至公開說,「我創立頭條也不是來成為騰訊員工的」。

流量之爭,很快就演變為「短兵相接」。

2017年4月,騰訊發出通告,指稱因今日頭條涉嫌侵犯騰訊作品版權,將後者訴至法庭;兩個月後,6月底,今日頭條則反訴騰訊天天快報侵犯其作品版權。通過「企查查」可以查詢得知,騰訊起訴今日頭條的侵權訴訟一度多達數十起,但亦有部分訴訟撤訴。

有知情人士透露,騰訊其實曾經佔有今日頭條約1%的股份,但因為直接競爭導致了關係惡化。尤其是當流量紅利增長乏力,存量市場的競爭會更殘酷,這必然會讓大家「吃著碗裡的瞧著鍋裡的」,緊盯競爭對手的產品及一舉一動。張一鳴還曾與馬化騰徹夜就產品等的問題進行辯論,從深夜十一二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次日凌晨,兩位「技術男」你來我往五六個小時的辯論,卻還是誰都說服不了誰。最後,張一鳴來了一句「你還是我們股東」,馬化騰立即懟回,「那點股份不要也罷!」次日,今日頭條就接到了騰訊方面撤資退股的電話。

但這一事件未經當事人證實。

此外,雙方在視頻方面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自2016年底低調上線之後,抖音在2017年開始高調推廣,尤其是2018年春節期間的借勢明星營銷,一時間呈現燎原之勢。與今年TikTok的表現如出一轍,2018年第一季度,抖音就超過Facebook、YouTube等應用,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app,下載量為4580萬(相關數據來源於「娛樂小新咖」)。

面對抖音的異軍突起,騰訊先是對其分享到微信進行了「封殺」(2018年3月8日,抖音、火山連結分享到朋友圈「僅為自己可見」;3月25日,抖音分享到QQ空間「僅為自己可見」;4月11日,西瓜、抖音、火山分享到微信、QQ連結不能播放;5月15日,抖音個人頁圖片被朋友圈屏蔽);其次,騰訊宣布投資30億打造優質原創視頻微視。值得一提的是,微視是2013年9月騰訊推出的短視頻應用,但在2017年4月關閉了該應用,2018年初,微視起死回生,且被委以重任。

那段時間也是張一鳴及今日頭條的「至暗時刻」。在一系列整改通知之後,4月10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再度發文表示,在督察「今日頭條」網站整改工作中,發現該公司組織推送的「內涵段子」客戶端軟體和相關公眾號存在導向不正、格調低俗等突出問題,引發網民強烈反感。

次日凌晨,張一鳴即發出公開道歉信,稱未來今日頭條要將正確的價值觀融入技術和產品,同時整治社區秩序。此外,他們還主動關閉了「內涵段子」。

但面對騰訊的「落井下石」,不難想到,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其實,2017年下半年,面對騰訊的「發難」,今日頭條就開始籌備,挖來對騰訊頗有戰鬥經驗的精兵強將,嚴陣以待。騰訊方面當然也沒有坐視。

圖片源於網絡

這次被冠以「頭騰大戰」的事件,其中的高潮部分,是在朋友圈。

5月8日凌晨,張一鳴在朋友圈發布排行榜截圖稱,「微信的藉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立即回擊,「可以理解為誹謗」;張一鳴則回覆:「前者不適合討論了,後者一直在公證。我沒想口水戰,剛剛發了個牢騷,被我們PR批評了。材料我單獨發給你。」馬化騰仍不依不饒地回懟:「要公證你們的太多了。」

隨後,雙方爆發激烈的訴訟戰、輿論戰。此後兩年間也時有延續。「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慘烈的「頭騰大戰」最終沒有贏家,尤其對於億萬用戶而言。

如果非要給這場爭鬥找一個註腳的話,頂多也是經此一役,外界終於將頭條與騰訊等同起來,就實力而言,這或許是獅子與老虎之爭,「TMD」中的「T」,開始PK「BAT」中的「T」了!

張一鳴和他的「全球跳動時代」

2018年下半年開始,張一鳴就開始將視野重點放在海外了;2019年,他更是花了2/3的時間去了全球很多地方。

今年3月12日,字節跳動創辦8周年之時,張一鳴透過官方帳號發布公開信,對字節跳動進行了組織升級,任命張利東和張楠分別擔任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和CEO。而他作為全球CEO,會花更多時間精力在歐美和其它市場。

圖片源於網絡

與外界一度「神化」其「延遲滿足感」等的理念不同,張一鳴表示,自己將重點關注幾個事情。

其一,如何更好地改進超大型全球化組織的管理。字節跳動如今已在30個國家擁有超6萬名員工,今年底則可能達到10萬人,張一鳴坦言,「過去一年,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管理問題,最直接的反饋是員工敬業度和滿意度統計結果下降了」。

此前,他一度試圖用傑克·韋爾奇提倡的「坦誠降低組織交易成本」,以及管理大師德魯克的「知識型組織中,每一個人都是管理者」進行公司管理的實踐。再之前,他的管理理念則更多來自於稻盛和夫的《活法》,以及《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Effective People》(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Five Dysfunctions of a Team》(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等,「前兩本書對我影響很大。」

應該說,務實的張一鳴,看問題還比較準。業界確實有對於字節跳動這一兩年來變得「越來越傲慢」的微詞;譬如,有人透露,字節跳動的HR部門,據說會在拿到新的求職簡歷時,在沒給出ORRER的前提下,不顧及對方還沒有離職,而直接跟對方的主管進行「背調」。亦有求職者將類似經歷發布到脈脈上。

當然,這家公司還依然保持著創始時期不錯的基因。在非疫情期間,每天總有不少人光顧字節跳動在北京的各個辦公區域。在商務接待方面,字節跳動會為訪客提供「怡寶」瓶裝水,但你或許不知道,怡寶作為招待瓶裝用水,已持續數年、且耗費不菲,而這樣做僅僅是因為怡寶是當時的今日頭條的第一家廣告客戶。——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家具有「感恩」思維的公司。

另外,這家公司在反商業賄賂方面也堪稱楷模,據說幾乎沒有人會願意接受外部合作夥伴的禮品。當然,字節跳動在員工待遇方面確實比較「闊綽」,員工可以心無旁騖地專注於工作,不必為一些蠅頭小利而殫思竭慮。

其次,張一鳴還在研究科技公司如何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與之相應,字節跳動這兩年來在企業社會責任(CSR)方面也有頗多嘗試。

而從2019年下半年起,他就和管理團隊「重新認真討論公司的本質是什麼」?意識到公眾期待會越來越高的字節跳動,如今除了競爭方面的殺伐決斷之外,還沒有太多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緋聞」及「負面事件」。但由於團隊每年成長速度驚人,企業文化、使命感能否持續發揮作用,類似「清譽」能否保持,還很難說。

最後,張一鳴還在思考和規劃教育等的新戰略方向。

就在公開信發布18天後,外媒即報導稱,老虎環球基金也入股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另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基於字節跳動股怕最近的股權交易價格,其估值已達900億至1000億美金」。——最近兩年,有多位買家試圖以相當於市場價格的代價收購字節跳動數億元的股份,但沒有哪位持有字節跳動股份、哪怕是原始股的人士樂意出售。

今年5月19日,在宣布梅耶爾即將入職的消息時,張一鳴曾表示:「字節跳動成立之初,就有服務全球用戶的理想。經過不斷努力和創新,我們的產品正在豐富全球數億人的生活。」

先後有多次創業經歷的張一鳴,曾對我們如此表示,「成功與否,並不是我屢次選擇創業的根本原因,而成就感才是。我希望每一次的成就感都要比前一次創業的成就感更大才好!」

很顯然,這個最近兩年復又非常低調的「技術宅」,正在全球化的版圖上一路狂奔。

相關焦點

  • 《原神》在字節跳動信息流買量,張一鳴反手就贈送一個熱搜!
    近日流出一張字節跳動內部的飛書群聊截屏,是字節老大張一鳴突然發現,大量員工上班時間不聊工作,而在聊遊戲《原神》。張一鳴在飛書字節內部群裡感嘆,上班時間聊《原神》「是不是太閒了」。《原神》成最吸金手遊,不上渠道,卻在字節跳動的信息流買量據微博爆料,自張一鳴群內批評同事「太閒」後,該群已經從幾百人的群變成5000人的超大群。不少沒有玩過《原神》的字節員工也去下載《原神》玩玩,張一鳴變相為《原神》代言。這一場面,當然也成了微博熱搜,還造就了1.7億的閱讀。
  • 字節跳動出海史,張一鳴如何在全球跳動字節?
    2020年3月初,字節跳動的CEO張一鳴在公司發布了內部信,宣布字節跳動的架構調整,由張利東和張楠執掌中國區,由張一鳴本人負責全球化戰略的發展。 字節跳動的全球化擴張由來已久。這家成立了僅八年的公司在很短的時間裡已經在30個國家、180多個城市有辦公室,並擁有超過6萬名員工。
  • 不要神化字節跳動
    邦哥推薦:對於具體的創業者和從業者,
  • "三張" 掌控字節跳動:張一鳴要去哪裡?
    字節跳動,發生了成立以來最大的人員變動。張利東和張楠晉升為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和CEO,整體負責字節跳動中國業務的發展。至於張一鳴,他說自己從公司日常運營中脫身,聚焦於更大的挑戰。
  • "三張"掌控字節跳動 張一鳴要去哪裡?
    張利東和張楠晉升為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和CEO,整體負責字節跳動中國業務的發展。至於張一鳴,他說自己從公司日常運營中脫身,聚焦於更大的挑戰。這不並意味著字節跳動就「穩」了,此次人事變動中,張一鳴似乎想要傳達些什麼。張利東&張楠 :字節跳動的第二、三號人物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字節跳動大致為1-14- 106人才架構,張一鳴手裡握有106人的高管團隊。
  • 張一鳴會造車嗎?|今日頭條|抖音|阿里巴巴|張一鳴|字節跳動
    從字節跳動對外透露的信息看,張一鳴暫時選擇了第二種模式:用今日頭條+抖音超級APP植入車機。但這會直接面臨一個軟體通用性難題。「讓不同車企去為軟體和系統適配硬體是非常困難的」,恆業資本管理合伙人、慧辰資訊董事江一告訴字母榜,考慮到軟體後續的迭代升級,平臺化延續,軟硬體解耦是大前提。
  • 張一鳴退出遊戲群,字節跳動難捨遊戲夢
    文|錦鯉財經12月份,一則張一鳴抱怨員工上班時間聊遊戲的飛書截圖在社交網絡中廣泛流傳,從幾張零散的截圖中,這樁職場趣事終於以員工回懟,張一鳴退群告終。翻看網絡上的熱門評論,隨處可見打工人們快樂舒爽地「吃瓜」,而這背後也不乏嗅覺敏銳的看客,隱約捕捉到了一些關鍵信息:字節跳動的遊戲野心依然只增不減。有媒體在此前報導過,從不愛玩遊戲的張一鳴如今每天都會抽出時間來進行遊戲「試水」,就像一個緊趕慢趕抄作業的孩子,字節跳動從未掩飾對遊戲市場的嚮往。
  • 員工玩《原神》惹怒張一鳴,字節跳動為啥眼紅別人家的遊戲?
    在這個問題上,或許張一鳴最有發言權。據多家媒體報導,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最近發現lark(飛書)的公司內部群中有一些員工在上班時間閒聊熱門遊戲《原神》,這讓他相當不滿。「雖然公司不禁止上班時間偶爾閒聊,但連續幾天都在遊戲群這麼活躍,我還是非常意外的。」
  • 張一鳴拿下第四張金融牌照!字節跳動意欲何為?
    張一鳴拿下第四張金融牌照! 摘要 【重磅!張一鳴拿下第四張金融牌照!字節跳動意欲何為?】金融成為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必爭之地:阿里巴巴孵化了螞蟻集團,騰訊有理財通、微眾銀行等,京東有京東數科……而網際網路新貴字節跳動,其在金融板塊的動作也越來越多。
  • 字節跳動被限定45日內出售TikTok,張一鳴出海夢受多大影響?
    張一鳴曾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稱,國內市場「流量紅利已經耗盡」,而且移動網際網路加速了全球化進程,各種資源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配置的成本也越來越低。被迫出售TikTok,對張一鳴的出海夢將產生多大影響?川普限定45天出售,微軟稱將加快談判速度經過一個周末的發酵,TikTok的命運趨於明朗化。
  • 張一鳴與弓一口,字節跳動與字節跪動,火星人與火星公司都是什麼鬼?
    後來才發現弓一口原來是指張一鳴, 而字節跪動是指字節跳動, 火星人和火星公司指的是字節跳動。 網友的創意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呀!
  • 張一鳴「發飆」背後,字節對遊戲業務虎視眈眈
    對重度自研遊戲業務心儀已久,字節跳動創始人、CEO張一鳴在Lark群內痛批員工上班摸魚聊遊戲一事,引發眾多圈內外網友吃瓜圍觀。張一鳴稱,之前自己因玩原神在lark加入了這個群,最近發現這個群的同學在上班時間非常專注的聊遊戲。雖然公司不禁止上班時間偶爾閒聊,但是連續幾天都在遊戲群這麼活躍,自己還是非常意外的。
  • 字節跳動人事大調整:張楠升中國CEO,張一鳴任全球CEO
    3月12日起,張利東擔任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作為中國職能總負責人,全面協調公司運營,包括字節跳動中國的戰略、商業化、戰略合作夥伴建設、法務、公共事務、公共關係、財務、人力;抖音CEO張楠將擔任字節跳動(中國)CEO,作為中國業務總負責人,全面協調公司中國業務的產品、運營、市場和內容合作,包括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搜索等業務和產品。兩人向張一鳴匯報。
  • 張一鳴全員信宣布組織升級:張利東、張楠擔任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
    【TechWeb】3月12日消息,今天是字節跳動成立8周年,張一鳴發布內部信,宣布組織全面升級。3月12日起,張利東擔任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作為中國職能總負責人,全面協調公司運營,包括字節跳動中國的戰略、商業化、戰略合作夥伴建設、法務、公共事務、公共關係、財務、人力;抖音CEO張楠將擔任字節跳動(中國)CEO,作為中國業務總負責人,全面協調公司中國業務的產品、運營、市場和內容合作,包括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搜索等業務和產品。兩人向張一鳴匯報。
  • 字節跳動的「三張」王牌
    3月12日這天,張一鳴在給全體員工發的公開信《字節跳動8周年:往事可以回首,當下更需專注,未來值得期待》中也提到:「如何建立好一個超大型全球化企業,對我們來說,還是新的課題。」 確實,對字節跳動——一個即將超過10萬全球員工的大公司而言,這是一個新課題。
  • 字節跳動,最近「跳」得很躁動
    現在張一鳴希望靜下心來,思考字節跳動的下一個局,應該包括哪幾個維度?是汽車、電商、內容、金融服務、智能搜索,還是其他?字節跳動是要成為BAT還是超越BAT?電商局,能成嗎?有人說快手的視頻電商化和今年疫情的發生是加速字節跳動電商化步伐的「催化劑」。但事實上,今年3月,字節跳動就開始在電商人才的招聘上快馬加鞭了,直到6月宣布組建電商事業部。完成組織架構調整,還必須邁出原來的維度,字節跳動的電商之局才有可能真正跳舞。
  • 迪士尼「太子」跳槽接管字節跳動
    字節跳動正在全球快速擴張,或許是為了避免水土不服的現象,他們正在全球的知名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挖」人才,以此實現產品的本土化運營。  水土不服的TikTok:「迪士尼在逃王子」能助其順利發展嗎?  紅星資本局從字節跳動處獲悉,凱文將擔任字節跳動以及TikTok的營運長,這個任命從6月1日起開始生效。  據字節跳動方面介紹,凱文將負責TikTok、Helo、音樂、遊戲等業務,同時負責字節跳動全球職能部門(不含中國),包括企業發展、銷售、市場、公共事務、安全和法務等。他直接向張一鳴匯報。
  • 字節跳動收購奇簡軟體,張一鳴間接持股98.81%
    新京報訊(記者 白金蕾)4月29日消息,根據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字節跳動收購資料庫公司奇簡軟體(北京)有限公司(奇簡軟體)。根據工商信息,4月22日包括奇簡科技創始人付新元在內的7位投資人退出,新增唯一投資人字節跳動全資子公司北京星雲創跡科技有限公司。同日,張利東出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及經理。
  • 張一鳴愛將掛帥,字節跳動正式成立遊戲部門:將推MOBA遊戲
    作為遊戲行業最具潛力的「新人」,字節跳動一舉一動一直受到很大關注。繼今年春節檔休閒遊戲大放異彩後,字節跳動在重度遊戲層面的布局,再度引發外界關注。 近日,湯森路透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表示,字節跳動將任命一名高管,單獨分管旗下的遊戲業務,以解決內部遊戲業務長期沒有具體管轄部門的事實。
  • 字節跳動收割海外大廠員工
    這背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對於字節跳動來說,歐洲市場正變得越來越重要。毫無疑問,字節跳動正在收割全球網際網路人才,以便達成其年初定下的目標:全球員工數量達到10萬。張一鳴非常重視招聘,他曾說,「我相信並不是每個CEO都是好的HR,但我自己在努力做一個認真誠懇的HR。」如今,字節跳動估值已經達到1800億美元,各方對於其上市的期待值已經達到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