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6日訊(記者 陳淋 攝影報導)又是一年求職季。11月6日早上9點,成都大學張瀾大道、新空間廣場上人群熙來攘往。在該校2019屆畢業生秋季雙選會會場入口處,招聘單位一覽的巨幅海報前,不少同學駐足審看、手機拍錄名單;兩排一字延伸的展位,中核集團、十九冶集團、岷山集團等省內外300多家招聘單位入場攬才,提供萬餘崗位供學子選擇。
據悉,當天的雙選會現場共收到3191份簡歷,現場面試人數達2385位學生,其中意向籤約的學生人數達到885名。
招聘會現場
招聘單位:更看重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雙選會現場,各招聘單位展位前,宣傳單、展架、海報、文化產品一應俱全,吸引求職者駐足。不少單位在招聘海報上將招聘崗位、任職要求、薪資、福利待遇、發展路徑一一寫明。
「年薪12天」「七險一金」「成都、廈門、上海」……北京華峰測控技術有限公司的展位, A4紙列印的加黑字體廣告醒目地張貼在海報上,負責現場招聘的HR郭偉介紹,公司以研發、生產、製造測試機為主,今年剛剛在成都設置辦事處,招聘IC測試工程師,公司招聘時尤其看重求職者的專業技能、實習經歷、學科競賽獲獎,本科期間的分數作為參考,但不唯分數,優秀的初入職能夠給到6000以上的薪酬。
相較於北京華峰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對學生本科學習成績持開放態度,言幾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員則表示,公司專營文創業務,因此求職者本科的績點會成為他們招聘時的一個重要參考項,學習是學生的本職工作,學習成績能看出學生的學習能力、自律能力等素質。另外,學生的獲獎證書、考級證書、學生幹部和社團工作經歷都是一個重要的加分項。
此次參加校園雙選會,成都國信安信息產業基地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員發現,95後的求職者都有著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他們對自己要從事的行業和崗位都有著明確的規劃,對未來發展也有自己的看法。」在招聘者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招聘會現場
求職者:心理預期月薪4000元+
成都大學2015級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趙蓉在一家策劃公司面前駐足。她屬意活動策劃、執行和推廣方面的工作,參加了多場校招和企業宣講會,已有Offer在手,還在「騎驢找馬」。為了這次雙選會,她提前做功課,篩選出20家心儀的公司,在筆記本上記錄好,計劃在雙選會上一一了解。「我工作地點不限,全國各地都可以,畢竟在該拼搏的年紀就要去拼。」是否輪崗、薪資待遇、成長空間是她與招聘單位交流中重點了解的問題。「剛剛畢業,從基層慢慢做起。」參加過四川大學、成都理工等多場校招,她也總結了招聘單位的求職要求:「很多公司很看重實習經驗。」談到薪資預期,趙蓉說:「當前的心理薪資4000+」。相較以往,95後的求職者和招聘單位對薪資待遇都不再遮遮掩掩,趙蓉說:「求職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我覺得沒什麼隱晦的,說開了更好。」
針對薪資要求,現場多位求職同學表示,他們普遍都把自己的心理薪資定在了每月4000元以上。「吃飯、租房,生活壓力很大。」對於工作地點,多數同學持開放態度。「年輕,可以多出去看看」、「還沒成家,暫時不用考慮」。
招聘會現場
師者說:紮實內功 決勝求職季
成都大學就業辦負責人蔣桂高老師介紹,學校自9月開學以來,已組織300餘場專場招聘會,舉辦5場學院對口雙選會,邀請省內外人才市場組團進校招聘6場。其中中鐵、中建、長虹、蒙牛等國企、上市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等佔60%以上。為增強學生就業力,成都大學還建立了大學四年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從新生入學開始,進行職業規劃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專業競賽和活動,提升綜合能力;大二重點在專業過級,爭取專業資格證書的「加持」;大三開始參加系列的就業指導講座,針對性的參加各類社會實踐,考研、就業……確定自身發展方向。對正求職學生,蔣桂高建議:要早作準備,爭取大四上學期末(12月)就有意向性就業;轉變就業意識,相信在小公司也有大發展;放眼長遠,將就業舞臺擴展到更大的天地。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