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大火,讓人們看到敘事精巧、立意深遠的劇集,如果不注水到七八十集的話, 會有多受歡迎。短短十六集的《摩天大樓》也是做這樣嘗試的一部作品。
不過,這部藉由#Angelababy演技#熱搜進入觀眾視野的新作,在豆瓣取得8.2分,還是讓人略感意外的。
本文有劇透。
1
高檔小區的摩天大樓突然停電,住戶們陷入恐慌,黑暗中還發生了一樁慘劇:居住在20層的咖啡店長鍾美寶意外身亡。
房間並未遭到破壞,甚至連死者本人的指紋都被擦得乾乾淨淨,前來破案的警方一時之間無從下手。
不過,鍾美寶有一個非常顯著的身份特點:美女。
案件負責人鍾敬國理所當然地提出一條破案思路,「漂亮女人的死亡一般都與情感問題有關」。
發現屍體的報案人恰好就是一個男人——大樓保安謝保羅。
原本,名牌大學畢業的謝保羅,擁有一份高薪的銀行工作,正準備和未婚妻在摩天大樓購置婚房,即將過上讓人羨慕的幸福生活。
然而,一場車禍卻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儘管在賠償問題上存在爭議,看到被撞者可憐的一雙兒女,自幼沒有父母的謝保羅,還是一次次主動掏出高額賠償金作為補償。
最終,入不敷出的他失去了工作,告別了未婚妻,從摩天大樓住戶變成了摩天大樓保安,就此結識了鍾美寶。
可是,在警方的調查結果裡,謝保羅因為掛科讀了六年大學,還在分手後由於跟蹤騷擾被前女友舉報,完全不是他自己口中描述的精英模樣,也坐實了謝保羅對警方說謊的行為。
再加上謝保羅滿滿一屋子詭異的手作娃娃,更讓他多了幾分殺人氣質。
就在此時,另一個男人——知名建築設計師林大森出現了。
作為建築界新貴,林大森事業成功、獲獎無數,經營著一家聲名遠播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第一次面對警察時,林大森坦言自己與鍾美寶自幼相識,聽聞對方到此發展,還慷慨提供住處。
然而,隨著警方掌握的證據越來越多,他才不得已承認,窮苦出身的自己在與富家妻子的婚姻中受盡委屈。
鍾美寶的出現,喚起了林大森心中青梅竹馬的隱約情愫,這才開始了二人的地下情。
一面是體貼顧家的正人君子,一面是拈花惹草的猥瑣小人,處於婚姻危機之中的林大森好像也有幾分嫌疑犯的影子。
不過,這還不是鍾美寶生活的全部,摩天大樓的房產中介林夢宇也以另一種方式關注著她。
身為金牌中介,林夢宇手握整棟大樓的住戶鑰匙,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是他的看家本領。
在他眼裡,大多數人人前一套、人後一套,而美寶是個始終如一的善良女人。
只不過,林夢宇觀察這份善良的方式很不一樣——偷窺。
林夢宇憑藉對摩天大樓的了解,經常通過通風管道去觀察鍾美寶的生活,並用自己的方式送去溫暖和關心。
一個美女與三個男人的情感糾葛,似乎正在一點點印證警方對「情殺」的猜測。
可是,隨著作家吳明月、保潔阿姨葉美麗、鋼琴家葉舒俊的出場,鍾美寶兇案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摩天大樓的故事則繼續在每個人的自述裡緩緩鋪開。
2
在挖掘鍾美寶兇案真相的過程中,《摩天大樓》觸及了許多接軌社會現實的議題。
比如,被車禍拖垮的謝保羅,是在探討「爛好人」究竟該不該善良到底?
又比如,因為貧富差距導致母親不能坐在婚禮主桌上的林大森,是在質問婚姻究竟需不需要門當戶對?
再比如,憑藉職務之便滿足自己變態需求的林夢宇,是在審視現代人的病態與孤獨?
相較於以上散見於劇集各個角落的社會觀察,《摩天大樓》還更多地關注著女性話題。
其間,帶領觀眾產生共情的關鍵角色是初出茅廬的新手女警察楊蕊森。
作為調查案件的女刑警,旁人對鍾美寶的評價,是楊蕊森接觸到的第一波女性誤解。
無論是帶自己破案的師父鍾敬國,還是她在走訪途中遇見的證人,大家似乎都理所當然地認為鍾美寶的死亡與她的美貌脫不開關係。
在其他的方方面面也感受和見證著社會為女性設置好的條條框框。
比如,來源於性別本身的受害者有罪論。
鍾敬國訓斥孩子穿露臍裝出門,說這種行為就是引人犯罪。
楊蕊森立刻回懟,憑什麼要把罪犯的犯罪動機歸咎於受害者?
再比如,努力工作的女性還會被其他女同事質問:為什麼要像男人一樣拼命工作?
原來,從性別群體內部,早就開始了自我歧視。
更要命的是,以上對身體、身份的約束背後,來自家庭、社會與傳統。
面對事業心強的女兒,媽媽說,女人啊不要太強勢,爸爸說,女人不需要太多的機會。
如此情境,讓楊蕊森不得不現身總結:社會對女性唯一的要求,就是早早結婚。
3
一場兇案,八個證人,一人兩幅面孔,剛好組成了16集的《摩天大樓》。
與其說劇集是在呈現兇案背後的殘酷真相,不如說是將形形色色的社會角色濃縮成一幢摩天大樓。
與此同時,為了打破摩天大樓這一敘事空間的局限性,劇集採用了多種場景跳躍與敘事視角,甚至借動畫故事映射鍾美寶悲慘的童年經歷,在劇情與形式上擴充了劇集的表達。
以上種種實驗性嘗試,得益於導演的場景調度、原著的內涵與演員的塑造。
儘管《摩天大樓》是導演陳正道的第一部懸疑網劇,但前作《記憶大師》《催眠大師》的不錯口碑,已證明其把控懸疑節奏的能力。
而陳雪的同名原著小說,也曾收穫諸多好評,以鍾美寶經歷的一系列人生困苦,展現出社會派推理的寫實韻味。
因為故事本身的張力,就算是因為瞪眼摳圖被群嘲已久的Angelababy,也相對自然地進入到群像之中,使劇情整體流暢。
但是,龐雜的故事線在帶來新奇觀感的同時,也必然面臨著填坑收尾的難題。
尤其是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摩天大樓》先前對不同角色的著力刻畫,大多並未與案件產生實質性關聯,是整部劇最直觀的遺憾。
不過,這部圍繞性別歧視、家庭暴力、性侵犯、PUA等敏感話題展開的《摩天大樓》,將女性主題與懸疑形式對接,讓女警察為女受害人伸張正義,讓它又有了格外的意義。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Moviebase
推 薦 閱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