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中國外匯市場將持續上漲。1月4日上午,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價為6.5195,隨後分別升至6.51和6.50關口上方,當日漲幅超過650點。1月6日,人民幣繼續升值,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漲156個基點至6.4604,為2018年6月20日以來的最高水平。1月7日上午人民幣中間價小幅下調4個基點,1月8日較1月7日下調100個基點。總體而言,1月4日至8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仍呈上升趨勢。
打開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多黨「共鳴」助推崛起
回顧2020年,人民幣匯率呈現先降後升的趨勢。受疫情影響,2020年1-5月人民幣匯率波動貶值,5月一度貶值至7.17左右。但隨著5月底,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經濟全面復甦,人民幣繼續升值。2020年5月29日至2021年1月,人民幣升值近10%,反彈幅度超過7000點。
關於人民幣在2021年的升值表現,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對《中國經濟時報》表示,人民幣匯率回歸「6.4時代」有兩個原因。一方面,由於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中國經濟強勁復甦,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經濟復甦緩慢,美元指數繼續貶值。「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美元升值會給美國的結構或政治帶來更大的壓力,貶值是其基本訴求。美元貶值的技術性和戰略性更為突出。」
譚雅玲表示,目前,全球競爭不再是規模競爭,而是科研技術、智慧財產權和數據網絡的競爭,人民幣匯率將不可避免地摻雜著更複雜的競爭博弈背景。目前,人民幣升值的最大主導因素是中美博弈,貿易主導的摩擦不可避免地與匯率因素交織在一起。在全球經濟因疫情而損失更多的現實中,特別有必要仔細觀察和仔細評估匯率遊戲對主要經濟體的不同影響。
北京金陽礦業首席分析師姜舒告訴本報記者,人民幣匯率變動有內外兩個原因:內部原因是中國經濟狀況,外部原因是美元匯率走勢。最近,人民幣的快速升值仍然是這兩個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一方面,隨著美國疫情的持續和經濟復甦的放緩,美元匯率下跌。另一方面,後疫情時代疫情防控能力較好的中國,預計經濟復甦勢頭強勁。
中國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對本報記者表示,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快速升值,主要是市場情緒、美元走軟以及中歐投資協議「共振」所致。最近幾個月,多拿人民幣已經成為市場上最「擁擠」的交易資產之一。原因是中國的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脫穎而出。另一方面,在海外,疫情正在蔓延,明顯拖累經濟復甦,市場預期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將再次購買更多債券。此外,中國和歐洲兩大經濟體投資協議的籤署,使投資者對中國和歐洲以及世界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歐元和人民幣,推動美元走弱。
理性積極應對人民幣升值
展望2021年人民幣走勢,蔣舒表示,2021年人民幣匯率的內在原因將繼續加強,但外在原因將使人民幣匯率難以在目前水平上繼續大幅上升。預計美元整體將在2021年觸底,這將大大削弱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大幅上漲的動力。預計今年人民幣匯率將在6.2-7.5的大範圍內運行。
周表示,從國內基本面和全球經濟政策來看,人民幣匯率將在2021年逐步回歸基本面,並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保持強勁的雙向震蕩格局。
「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國內貨幣政策不會急轉直下,歐美主要央行利率基本觸底;另一方面,疫苗接種的逐步普及,歐美大規模的內需扶持政策,以及經濟對疫情的一定「適應性」,將把世界推回到復甦的軌道上來,各大經濟體之間的分化將明顯縮小。此外,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結構的轉型和對外開放的加快,國際收支總體保持穩定,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顯著提高,人民幣匯率將發揮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周對說道。
譚雅玲表示,從匯率技術角度看,2020年美元貶值是2021年的重要參考,2021年人民幣升值是2021年全年的參考。
首先,中國的匯率機制不再以美元為主,而是指一籃子貨幣。但現實中,人民幣的升值或貶值仍然以美元為中心,原因在於美元是「主導」的。
其次,人民幣仍是本幣形式,可兌換或國際貨幣的資格尚未完全實現。匯率專業化需要時間和實踐。因此,有必要清楚地了解人民幣的現狀和水平,這對認識和預測匯率趨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三,從目前來看,中國在全球供應商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產品多元化、超規模化、價格低廉、需求多元化已經是我們的優勢和事實。但是對於中國的外貿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保持了規模,損失了利潤。工作不掙錢的模式值得警惕。
「面對2021年,我們必須保持警惕和預防。畢竟,全球經濟下滑、貨幣競爭激烈、疫情仍在持續是現實和事實。雖然中國比其他國家更能走出疫情的陰霾,但我們基礎薄弱,基礎差,人口多,這是現實。看透外部環境和自己的情況很重要。面對人民幣升值,我們要堅持倡導,理性應對,積極面對。」譚雅玲說。
溫馨提示:美元空頭受擠壓,需求追逐供應,歐元黃金雙雙暴跌。具體操作請關注金投網APP,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