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明他爸到克享老漢再到強克享先生

2021-01-17 縣功一家人


1


拉拉雜雜寫了兩位上王川川的老文化名人強厚安先生和王靖華先生,我不怕別人批評指正,因為前一位我壓根兒就沒見過,後一位見過數面也僅僅只是一個碎娃對一位書法大師的仰面旁觀,要想把先生們寫出來,寫得象,寫得活,就如同用水墨寫風景,只能求其寫意了。


我的功夫差得遠,只要有人在讀後能於我這水墨之中,認出有先生們的背影之一二,說,還有人記得他們,我就十分欣慰了。如果更有熟知者不由自主地嘆一句,都是上王的「大寫家兒」,那我就更開心了。


是啊,都是上王的大寫家。說起上王的大寫家,我們吳家莊的強克享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位。但是同樣的都是大寫家,強克享先生的寫卻主要在於其文章,雖然先生也寫字。相信熟悉並對縣功歷史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們都拜讀過先生的大作《金陵雜錄》等著述。


不過我從小對強克享先生的稱呼卻是小明他爸,因為我和克享先生的碎兒小明自小兒是同學,我們一直都是互相那麼叫的,誰誰誰他爸,以免直呼其名的不禮貌,也免了沒有輩份的不好安插。我們一幫同學們去他家玩,幾乎沒有見過他爸。後來才慢慢知道,小明他爸解放初期畢業於隴縣中學,後就讀於商業學校,再就是回縣城隴縣(那時候縣功地區歸隴縣)工作了,不常回家。


小明家是二隊的,和我不是一個隊,但緊挨著比一個隊還近。他家和定倉家是一門子,一個大家族住在一個院子裡。我常常跟他們倆去家裡玩,印象中,他們家的院子就比一般上王人家的院子大,結構布局也不太相同。就是把兩座四合院並在了一起,兩座廳房之間留有一間房的過道,裝了個大門,黑戳戳的不透光,所以每次進他們家院子時都覺得深。


他們家的大門是朝南開的。大門過道裡有個大的石蒜窩,學名可能叫石臼,像南方人打糯米糕的石臼般大小。說是叫蒜窩,其實主要是用於砸辣子或者調和面的,那麼大就不可能踏(搗)蒜麼。所以每次經過都有淡淡的嗆鼻子味兒。從大門過道進去,往右轉,到東邊的院子裡,小明家就住在坐西朝東的協房裡。


小明家裡進去,中間的廳堂靠背牆放著個條桌,背牆上掛著中堂條幅,桌子常抹得乾乾淨淨。中間大幅的是密密麻麻寫著的《朱子家訓》,字有核桃疙瘩大小,我覺得字就像核桃疙瘩,並不好看。兩側對聯的字大一些,內容我忘了。小明說都是他爸寫的。我們小娃娃通常是在廂房裡玩。


小明他爸在隴縣工作,他姐小賢也跟他爸在隴縣工作(後來嫁到了鄰近的張家川),他還有個大哥興國在雙白楊工作,所以一般我們去他們家裡玩能見到的就只有他娘、他二哥囯棟和小明。小明總是給我們看他爸給他帶回來的小人書和文具,偶爾也給我們分享他爸帶回來的吃物。我們喜歡去他們家玩。


有一次快過年了,我們在二隊看了一會兒人家殺豬,就跑去小明家找他玩。正好他爸也回來了,也就有了我小時候對他爸的印象。小明他爸,大高個,結結實實的一個中年人卻滿頭白髮,戴一副大框眼鏡,鏡片厚得像是玻璃瓶底兒一樣一圈又一圈,說話慢騰騰的。一邊給我們分吃他從隴縣帶回來的糖,一邊問我們這一幫娃娃們誰是誰家的娃。


2


小明他爸在隴縣工作,一年當中有時候逢節氣會回家住幾天,可能是休假;有時候也借到寶雞西安出差的機會順路彎一下回家看看。


我們有時候能在村裡或者路上碰到小明他爸回來。他的衣著,一般夏天穿著白襯衣,底下套件汗衫,並不像村裡在外工作的稍比他年輕一點兒的人那樣,把襯衣系在褲帶下面。他總是挽著袖口,身背後背著個大草帽,帽系帶子緊緊的綁在脖項上,帽子直直的豎立著。要是其它季節穿的樣式和村裡人也差不多,只是看起來平妥乾淨些。他基本上能叫出我們這些娃娃夥們誰是誰他兒了。我們總是在心裡叫他,小明他爸。


小明他爸就這樣一年時不時的回來幾次,能見到他參與村裡的事情不多,基本上就是紅白喜事收收禮,逢春節寫寫對聯。寫的還是他的核桃疙瘩體,但是看過幾年之後,我覺得耐看多了,細看還真是漂亮。可能也是我長大了,識得字的好來,但說不出怎麼個好法。要是現在讓我誇,我會說「拙樸率真,古意盎然」的。


終於有一天,聽說小明他爸退休了,回家了。這次見到小明他爸,明顯感覺是中老年人了,頭髮白了,連串臉鬍子也全白了,臉上的皺紋多起來倒也不顯得只是眼鏡像瓶子底了,還是那樣子的大眼鏡框,使得臉上整體是較為一致的條條框框了。小明他爸成克享老漢了。


克享老漢退休了,但他並沒有閒著。那年頭正好包產到戶了,他家分得的桃園在南坡底下的菜園地,克享老漢和其他務了一輩子莊稼的老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慢慢地克享老漢衣著上身形上也和老農民沒啥區別了,唯一的區別是他仍然戴著那個大框的厚瓶子底眼鏡。


克享老漢除種地務果園外,在家裡也很忙的。這時候他已搬出老院住到了路邊的新房裡,常有去找他,據說老漢最有名也最拿手的是幫人撰寫或者校閱碑文。見時不見時地總能看見有人從他家走出來,有時候一連幾天跑來跑去的。在馬路上常能看到克享老漢站在房院石上揮手送來求他辦事的人。看起來克享老漢精神不錯,就是背有些硬硬的往下駝了。


忙地裡,忙家裡,據說克享老漢最忙的事並不是這些雜事,老漢在忙著寫書哩。寫啥書哩當時好像沒有人知道,只知道他經常出門尋訪縣功及周邊的一些遺蹟舊址,拜訪老文化人和知情人。手裡總是拎著個黑色的人造革皮包,隨時掏出鋼筆和筆記本來做筆記。


1988年9月,我到外地上學去了,也就不常看到克享老漢,漸漸地不太知道克享老漢都是在忙些啥事了。


3


轉眼時間到了1990年的夏天,我暑假回家,正好趕上了蜂泉山的廟會,我相約與兩位大學同學一起去跟會朝山。


那天我們九點左右從家裡出發,走南關村,進廟兒溝,準備翻沙鼻梁過寬灘去蜂泉山。那天恰好是蜂泉山正會日,一路上朝山的人絡繹不絕。我們年紀輕,同學是塬上人,沒怎麼見過山,更沒怎麼走過山路,所以也比較興奮,一激動就一路幾乎是連奔帶跑,不到個把小時就趕到了沙鼻梁頂上。


頂上有不少人坐著在休息,我看到克享老漢也在休息,他是和他的一個堂弟,我們隊上的強克禮,我們從小都叫他淑玲她爸的老漢在一起。這下克享老漢沒有把帽子緊緊的綁在脖項上,而是墊在屁股下面坐著。我已經是個大學生了,也敢和人正面說話打招呼了,就大大方方和他們兄弟倆打招呼問好。


克享老漢沒認出我,克禮老漢給他介紹我說這娃是誰誰誰家拴成,克享老漢說,哦,你就是那個我小明的同學拴成啊,不是去上海上大學了嗎?我說放暑假了,又說另外位兩位是我同學。老漢招呼我們也一起坐下來休息休息。我們很快就加入了他們的談話。


原來老哥倆起了個大早,乘涼快慢慢走,一路邊走邊聊,邊走邊歇。他們問我們在學校裡都學什麼專業,出來主要是幹什麼的等等,我們一一告之,老人們連連說好,好好學習。又問我的那兩位同學分別是什麼地方人,同學都挺奇怪兩位老人立馬能說出他們當地小的名勝和特產,我也很吃驚。


一起休息聊了一會兒,就再一起上路了。這次是下坡,我們本想慢點兒走陪陪他們看看萬一需要什麼幫助,必竟我們是年輕人啊。克享老漢示意我們先走,並有力地揮了揮他手中的拐杖,說他有三條腿呢,更多的是展示他們有力氣的意思。


我們就先跑了。朝完山,下山時我們也還沒遇到兩位老先生。同學說要到附近的山溝溝裡去走走轉轉,看看山。我們就往車轍方向的山裡胡跑了一圈後,到了下午就直奔寬灘爬上沙鼻粱往回趕了。


從寬灘爬到梁上,我們又遇到了克享克禮老哥倆。好像他們倆正在說誰家給先人立的碑,碑文的寫法是仿《五人墓碑記》寫的,又說了其中的幾句做比較。我聽著聽著就插話了。我記得我背了幾句古文,克享老先生很是詫異,他說你們理工科也讀這個?我說一則是我比較喜歡這方面,二則是這篇本來就是中學課文,有段落是要求背誦的。


我們三個年輕人就以中學課本所選的古文裡與祭文相關的文章與兩個老先生交談了起來。至今我還記得我們三個提到過並能大段背誦的還有袁枚的《祭妹文》和歸有光的《項脊軒志》等幾篇。他們兩位雖不能大段背誦,但卻總能分析出文章的好究竟是妙在哪兒,並點出其中最亮眼的句子來。比如克享老漢就說《項脊軒志》的最後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寓意多深遠意境多優美,令我們感到佩服之外還是佩服。


不知不覺我們聊了個把小時,也休息了有個把小時。太陽落到蜂泉山側面的埡豁處了,金色的陽光斜斜的照過來,把沙鼻梁的梁頂的沙抹得更金黃了。我們起身一起往回走。克享老漢又把他的帽子緊緊的綁在了脖項上。


由於我一同學是第一次走山路不習慣,他的腳早磨出了血泡,一瘸一拐都幾乎走不了,很慢。不過我們都不急,這不正好就可以慢慢地邊走邊與兩位老先生交談了麼?我們繼續接著從古文的話題談論起,克享老先生說古今祭文,寫得好的還有很多,比如《吊屈原賦》,《祭十二郎文》甚至書法大家顏真卿的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的書法作品《祭侄文稿》也都是一篇篇壯美的祭文的。


我們聽他們講故事,談古論今;他們聽我們說現代,拉東扯西。我們三個年輕的大學生和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雖然有較大的年齡差距,雖然本應很難有交集,但是人生路上,有過這樣的同行,儘管很短暫,但也不失為樂事,幸事!


4


隨著歲月把小明他爸拽成了克享老漢再到強克享先生,時光也進入到了1993年的春節。那年我上大五,再有一個學期就畢業了。過年回到家,我爸告訴我,說二隊的強克享老漢來家裡找過我,說是我過年回來的話讓我去趟他家,他有事相託。


克享先生找我有事相託,我一未畢業的青年人毛頭小子能有啥能力辦啥事值得老先生相託?那時候找人辦事總是大事難事。我趕緊去他家。克享先生見到我也是很高興,他問我關於學習,關於畢業分配,關於上海。他甚至都提到了畢業分配新政策的雙向選擇和計劃分配中的指導性計劃與指令性計劃,也提到了開始於一年前的浦東開發。看來老先生坐在上王的家裡啥事都關心的,真可謂秀才不出門,遍知天下事!


聊著聊著,克享先生就說到他所要託我的事了。原來是他在整理自己的資料,包括與友人的來往信件。他說他有個同學,叫王亞夫,在上海工作,他整理到王先生的信件時,有些內容他想找回原來信件交往時他自己寫出的信件,需要找王先生提供一下原信件的複印件。可是他寫信給王時信件無論是寄往工作單位還是家庭住址都被退回了,「查無此人」,他想託我去上海找找王先生並帶信給王先生。


我說可以的,我在上海五年了,跑腿的事我想我是可以辦到的,只要有地址。給王先生的信克享先生早寫好了,牛皮紙信封當中寫著「王亞夫」三個大字和「同學」兩個小字,毛筆小楷,雋秀。上下兩頭用鋼筆寫著兩個地址,其中上面寫著的是「上海市斜土路2570號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


克享先生說,如果你找到王亞夫,工作分配上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你可以問問他,就說是我說的。我說分配的事年前已經籤了就業協議了,就不用麻煩了。他又說給我寫個便條吧。取出筆,擰開筆帽,落筆寫到「有我村青年孫:…先生突然停住了。他抬頭問我,有點疑惑,你上大學了,沒起個官名?我連忙說,有,有,叫孫濤。


年後一到上海,我就按地址去找。找到家庭地址,搬家了。找到工作單位,門房間一查,無此人,門都不讓進,說是工作重地,閒人免進。求爺爺告奶奶,拿出了學生證,說我從東北角到西南角公交車換了四次,花了三個半小時。好說歹說才讓我進去去人事部門問問。


人事部門的人倒挺好,說是有這麼個人,但是他們不可以告訴我人家的住址電話,只能是我留下大概的情況說明和我的聯繫地址電話,他們聯繫王亞夫先生,讓他聯繫我。想想也有道理。一周後,我收到了王先生給我的信,約我周末上他們家吃麵條。


按照王亞夫先生給我的地址,我按約定時間去了王先生家。王先生夫婦人看起來很熱情。我說明原委,他看過便條和信件後告訴我,他退休後又返聘到有線電視臺做攝影顧問,工作很忙,新近又搬了家,他還沒來得及通知親友,強克享先生的事,他會抓緊去辦。


王亞夫先生很健談,他說他和強克享先生中學畢業後,去北京上學,然後到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工作至退休。他們一直有通信,談各種問題,也都對對方的看法很欣賞。王先生還問起我,他們的共同的同樣是縣功人的兩位老師是否健在,很可惜對此我一無所知。



此後,我又去過幾次王先生家,聽他講有關縣功的記憶,有關他與強克享及其他一些同學的友誼,他也偶爾會冒出來一兩句陝西話要我糾正一下。


工作後,回老家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再後來,我回去,聽說強克享老先生故去了,他託小明留給我一本他的著述大作《金陵雜錄》。扉頁上有先生的題字和籤名:「送同鄉後生孫濤雅存,強克享」。


這就是「從小明他爸到克享老漢再到強克享先生」.。


相關焦點

  • 爆笑段子,各種最短笑話,笑到岔氣
    2、媳婦兒從網上買了一套火罐,說春節回家給他爸祛溼氣,我也不懂,可你給你爸拔罐兒,拿我練手幹嘛……這第一個罐子就沒扣上,掉地上了還好沒摔壞,第二個的時候,鑷子沒拿穩,把著火的酒精棉掉我腰上了~她大叫一聲就跑出去了…疼的我從沙發上滾了下來:你特麼回來,把火給我弄滅呀……3、丈夫得意地對老婆說:「今天我去乾洗店洗衣服,服務員在衣服的籤條上打了三顆星
  • 任嘉倫29歲當爸,馮紹峰41歲當爸,而他54歲才有的孩子!
    小編這次主要說的就是那些已經當了奶爸的超帥男明星們,看看他們都從多少歲開始升級當爸的。那就從最年輕的開始說起,現在的任嘉倫也才剛三十歲出頭,他出演的《錦衣之下》也才剛剛爆火不久,但他是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在社交平臺上官宣自己的戀情,與女友聶歡2017年宣布戀情後,第二年就曬出寶寶的照片,宣布成功晉升為爸爸,那時候也就20多歲,在娛樂圈這個年紀當爸爸也是很少的,他算是先驅者了,真的羨慕他的老婆,有這麼帥的老公和寶寶,網友得知這個消息後,都紛紛直呼我可以
  • 「討債鬼,一出生就剋死哥哥」
    Ⅱ林家小么出生的時候,村子裡面來了一個算命的先生,左手拿著八卦旗,右手拿著命盤,腰間的銅鈴隨著他的走動從村口一直響到林老漢的家門口。黃色的褂子站在門口,廚房內傳出來的香味讓算命先生走了進去,站在廚房外面,眯著眼睛裝模作樣的樣子。恰逢林小么的她媽走出來的時候被算命的先生嚇了一跳,林小么早產了。
  • 狂言君:老漢啊老漢 這口鍋無論如何得自己背了
    如今到了季後賽,無論如何都沒法再遮了。所以各位現在總該意識到為啥小鬍子當年從湖人離職了吧,純粹是相性不合,再執教下去怕德安東尼他老人家要被這群鐵匠活活氣死。如今換工作後老頭兒神清氣爽志得意滿,仿佛年輕了十歲,這就叫樹挪死人挪活。
  • 老漢啊老漢,這口鍋無論如何得自己背了
    零號表現如下,整場拿了34分5籃板5助攻,在各種數據怪面前看似平平無奇,但厲害就厲害在單槍匹馬投中6記三分,這數字意味著他一個人在外線就把湖人全隊給爆了。不僅如此,生死攸關的第四節,利拉德邊抬手腕邊默念聖經:午時已到。然後湖人就被分分鐘幹掉。
  • 螞蟻莊園課堂4月12日答案是什麼 小明在工作日加班到晚上11點那他...
    :原標題:螞蟻莊園課堂4月12日答案是什麼 小明在工作日加班到晚上11點那他加班的時薪應不低於 螞蟻莊園課堂4月12日每日一題的問題是:小明在工作日加班到晚上11點,那他加班的時薪應不低
  • 官方攝像師透露小明出現腰傷?網友:背Uzi扭到了?
    照片中這個人是RNG的輔助小明,前幾天一手相當細節的牛頭人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而照片中小明後腰也是貼上了類似藥貼的東西,後面隊醫正在觀察他的腰部並進行按摩。這也讓人想到小明是不是和Uzi一樣受傷了,有人在微博中詢問,一村回答道「剛問了,還好,就是訓練過量有點酸疼」。
  • 四年前的今天:史森明正式加入RNG,從小明到冥王,一切源於洛的改版
    四年前的今天:史森明正式加入RNG,從小明到冥王,一切源於洛的改版 由於轉會期即將結束,RNG粉絲們也是認命了
  • 勒布朗詹姆斯—從小皇帝到三旬老漢
    ——比爾 西蒙斯時間飛快,03「白金一代」也即將到了謝幕的時候了,隨著韋德 波什 等球員的紛紛退役,哈斯勒姆和帕楚裡亞雖然沒有正式宣布,但是我們都知道,他們已經基本不會再回到球場上了,如今還在NBA有合同的只剩下勒布朗詹姆斯和卡梅隆安東尼兩位03一代的雙驕和白人神射手凱爾科沃爾了。
  • 秘書跟老闆出差,出發前老闆娘塞了1萬紅包,還懇求到……
    3、小明參加高考前,小明爸對他說:你如果果能上清華或北大,爸獎你一輛保時捷跑車!高考成績公布後,小明帶著女朋友回家對他爸報喜:爸我上清華了!小明爸問:通知書呢?小明指著女友說:她叫清華!4、往年過年回家時,每次被親戚說該嫁人了,要給我介紹對象這個問題。我都用一句話堵回去:「沒我爸好的男人,我看不上。」
  • 螞蟻莊園4月12日答案 小明在工作日加班到晚上11點那他加班的時薪...
    螞蟻莊園莊園小課堂2020年4月12日的問題是小雞寶寶考考你,小明在工作日加班到晚上11點,那他加班的時薪應不低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答案,不清楚的朋友快來看看吧。2020年螞蟻莊園4月12日莊園小課堂答案今天的問題是:小雞寶寶考考你,小明在工作日加班到晚上11點,那他加班的時薪應不低於?
  • 小明的寵物影片推薦——《靈犬雪莉:冒險再出發》
    這個問題也一直被鏟屎官們所爭論,獸醫小明曾經看到過丈夫不讓懷孕妻子養狗從而把狗狗從高樓拋下的新聞。獸醫小明覺得如果實在不想養狗,也有更好的方法比如放在寵物救助站,把狗狗從高樓拋下這樣的結果對狗狗未免有些殘忍了。話不多說,今天獸醫小明推薦的一部影片——《靈犬雪莉:冒險再出發》,還是很適合家長和孩子一同觀看的。
  • 開心一笑:「老師:小明,聽說你是富二代?」
    2、小李得了腎病住進醫院,哥們大黃來看望他。小李:「我發現我和孫悟空一樣,都栽在五指上」大黃:「人家孫悟空是被壓在了五指山下,你栽在什麼上了?」小李:「我小時候栽在了老爸的五指印下,現在成年了,栽在了我的五姑娘上!」
  • 滯留大陸的「小明」父母盼望臺灣儘快解禁
    人民網臺北6月17日電 (記者孫立極、陳曉星)臺北正午豔陽下,一群「小明」的父母舉著「一家人團聚」等標語牌到臺灣疫情指揮中心表達訴求,盼望臺灣當局儘快開放「小明」,即尚未加入臺籍的陸配子女入臺。由於臺陸委會以小明故事舉例,尚未取得臺灣身份證的陸配子女被稱為小明。新冠疫情以來,臺灣當局允許長期居留的大陸配偶入境,卻禁止持有長期居留證的陸配子女入臺。4個多月來,有人預估,大約有400多位小明被迫與父母分離滯留大陸。
  • 老漢挖到一筐黃金,銀行估價2500萬,專家聞風而至,結局大跌眼鏡......
    劉老漢聽說自己挖到的黃金居然要上交,自然很不樂意,嚷嚷著要專家們回去。只可惜後來張通儒死於戰亂,他所埋藏的這框黃金從此無人知曉。劉老漢聽到不上交是違法行為後,只能無奈地將黃金上交。對此,美國的《考古資源保護法》提到:在私有土地之外挖到寶藏,私人無權獨佔。
  • 鮑爾吉-原野/我爸
    蒙古人在城裡遛躂,打老遠一看就是蒙古人,雖然我爸進城六十年了。他們喜歡背手,眯眼,目接天際——這是在草原養成的習慣。這時,他見街上躺一個老漢,身壓自行車。我爸上前扶他,他不幹,說:「我等那個人扶我。」「哪個?」我爸問。「撞我的人。」我爸前後左右看半天,沒人。說:「哪有人?起來吧。」這老漢躺著問我爸:「你多大歲數?」
  • 「小明」即日起可入臺 來得及回來上學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中上)與陸配前婚生子女「小明」的家長們,19日要求「陸委會」在學校開學前提出開放「小明」、陸生返臺的具體時程跟進度。完成時,再接受一次PCR核酸檢測,確認沒問題,才會讓他們返回學校,檢測費用由政府負責。他表示,這些人未成年,居家檢疫期間,對自己症狀描述可能有疏忽,加上學校教室群聚感染的可能性高,因此有必要對他們再進行PCR核酸鹼測,將風險降到最低。
  • 掉冰窟老漢順利脫險
    15日11時許,一位八旬老漢在楊柳河下冰面上遛彎時,由於冰面太薄突然碎裂,導致其不慎落水。一位過路市民費了好大勁兒將老漢拽上岸,接到報警的民警趕到現場,背起老人小跑一公裡,及時將老人交給110醫護人員……最終,在警民聯手接力下,老漢及時就醫,脫離了生命危險。
  • 津門普法 | 如何證明"我爸是我爸"!
    津門普法 | 如何證明"我爸是我爸"!銀行工作人員告訴陳先生,他這種情況屬於存款繼承,應向本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或銀行機構所在地的公證機構申請辦理繼承權證明書,銀行憑此支付。
  • 茂財老漢和他的三個子女
    絨線和秀秀背著背簍,腰裡纏著布口袋,穿梭在棉田裡,摘過了一遍又開了一層,再摘再開,似乎這太陽要把這棉花骨朵不曬得開完決不罷休。廣財、茂財還有劉老漢,則在另一片地裡掰玉米,挖玉米杆,地騰出來就要種上麥子。劉家上房裡這幾天天天晚上一堆棉花,一堆玉米。白天從地裡轉回來多少,晚上就要剝多少,一是為了騰出地方,二是趁著好天氣早剝早曬,雨天真若來了,一耽擱就是好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