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評論員 錢克錦
12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再次特赦15人,其中包括幾名因捲入「通俄門」被定罪的熟人,引起媒體關注。
漫畫/陳春鳴
總統特赦權是什麼?
美國總統的特赦權是憲法賦予總統的一項特權。根據美國憲法,總統有權對危害合眾國的犯罪行為賜予緩刑和赦免,且特赦不需要說明任何理由。
美國學者認為,建國之父們之所以把總統特赦權寫入憲法,是為了使總統能夠更好地處理緊急事件和政治叛亂。歷史上總統也常用特赦來安撫政治上的反叛活動。例如,建國初期的麥迪遜總統曾赦免過一批海盜;林肯總統曾赦免過一批在內戰中同情南方的人士;而卡特總統1977年上臺之後,立即宣布無條件集體特赦越戰期間逃服兵役的20萬年輕人。
有學者還認為,特赦權也可以加強美國的分權制衡。如果認為司法部門對某些人判刑過重或不該判刑,總統就可以通過特赦權來糾正和挽回。
總統特赦權在政治上也非常敏感,往往引起爭議。比如柯林頓總統特赦因為逃稅被判刑的商人馬克·裡奇就曾引起強烈批評,因為裡奇的前妻曾向柯林頓的競選活動捐款。司法部和國會還要求對此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認為柯林頓特赦不當,但也沒有採取什麼措施。
從特赦人數看,近50年來除了卡特特赦20萬逃避越戰兵役者之外,歷屆總統特赦(包括完全特赦、減刑)人數多在幾百至一千人左右。老布希特赦的最少,77人;歐巴馬特赦的最多,1900多人。
川普到目前特赦的人數為60人左右,不過輿論預測,聖誕節過後,川普將開啟「特赦浪潮」,22日宣布完全特赦,只是「特赦第一波」。
川普赦免了哪些人?
在這第一波中,完全特赦的有15人,另有5人獲得減刑。其中有多年前被判刑的毒販,有涉及健康保險詐騙的醫生。美國全國公共電臺(NPR)22日的分析說,媒體關注的不是特赦這些普通罪犯,而是另外三類人。
一是兩名在「通俄門」調查中作偽證的人,這兩人一個是川普2016年競選時的顧問,一個是他的法律顧問;二是三名觸犯法律的國會議員,其中兩人都是在2016年競選形勢還未明朗時,最先表態支持川普的政治人物;三是美國「黑水國際」安保公司的四名保安,黑水公司和美國政府籤有合同,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從事一些訓練和安保工作。這四名保安2007年在伊拉克參與殺害當地14名平民。
美國自由派媒體認為,美國總統行使特赦權時多是從法律角度來考慮,但川普對前涉及「通俄門」和國會議員的特赦,顯示他更多考慮的不是法律,而是看是不是「自己人」,對自己是否忠誠等。而特赦黑水公司四名保安,則是對國際社會的冒犯。
另有分析者認為,和其他總統相比,川普在行使特赦權時不重視程序。一般情況是,希望特赦的人先申請,然後由司法部進行審核,司法部專門有一個「特設檢察官辦公室」負責此事。
但川普對這個程序不在乎,他更願意聽身邊人的建議或者注意保守派媒體的呼籲。這大概也是川普特赦時經常特赦「自己人」的緣故。
美聯社的一篇分析則通過「特赦第一波」發現了另一個「秘密」,該分析稱,總統一般都是在即將離任時會來一個「特赦潮」,而川普至今不願認輸,22日在另一個場合還說自己可能是「下一任總統」,但他卻開始「特赦潮」,大概內心也是覺得自己必須離開白宮了吧。(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吳瑕
審籤|吳瑕
實習生|餘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