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全由人的心態決定

2021-01-11 孫曉麗的生活空間

1

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一書中分享了關於天堂和地獄的故事:

天堂和地獄的區別其實並不太大,從外觀上看,幾乎一模一樣。唯有一點不同,就是人的內心。

天堂和地獄都有一口一樣的大鍋,鍋裡煮的是美味的麵條。但難的是,人們要用長1米的筷子來吃麵條。

住在地獄的人,爭相想把麵條送到自己嘴裡,一方面筷子太長、嘴巴夠不到;另一方面,筷子還打到了旁邊的人,甚至互相爭搶對方的麵條,結果搞的一團糟,誰都吃不上麵條。

一個個看著美味的麵條,卻餓得飢腸轆轆。

而住在天堂的人們卻是另一番情景:一方夾起麵條送到對方嘴裡,然後對方再餵回來。大家都吃到美味的麵條,場面其樂融融。

2

「利他心」,是稻盛和夫先生六項精進中的一項,也是他在書中多次強調的。

當每個人都抱著「為他人、為社會」做貢獻的心態處事,社會就會是我們想像中的美好的景象。

3

今天在「鄰三月」的視頻中看到「讓別人站上舞臺」這句話,不是說真的站到舞臺上,而是讓別人有存在感的意思。

「剽悍一隻貓」對此用了一句話解釋:你覺得導演厲害,還是演員厲害?

這也是「利他心」的極致表現吧!當我們成就他人的時候,其實更是成就我們自己。

相關焦點

  • 佛教:人生就是一念,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
    我們活著只有當下這一念,人生從一念開始,而有千念萬念,有了我們的生活,有了我們的世界,有了芸芸眾生,佛教說「了生死」,就是從這一念開始了起,能夠做到心中沒有一念,而又包羅萬象,能夠做得了自己這一念的主,就不會被妄念流轉,不會隨業力浪死虛生,能夠在三界六道中自由出入。
  •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好文)
    ——孟子人性,善惡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地獄一念天堂。家庭教育,重視家庭教育,關注孩子,張弛有度,讓孩子內心灑滿陽光的生活。好心態可以是一道救命良方。有一個故事,梁武帝請教寶志公禪師,問他有沒有天堂和地獄。梁武帝說:「我沒有看過,你可不可以帶我去見識見識這個天堂和地獄?」寶志公說:「可以的!不過你要準備準備;要準備好,一會兒我就帶你去。」過了一會,寶志公就問他:「你準備好了沒有呀?」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生本就是天堂,有人卻偏偏把它活成了地獄
    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他既是一個好人,又是一個壞人呢。今天我想說一說,電影《一念天堂》,這部電影是由沈騰主演的,可是給我們帶來深深的思考。反應社會的百態,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首先人都是有良知的,然而良知可能會被利益薰陶了。
  • 「李健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一生》
    越聽這首歌,越是深深明了,為何「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你可曾聽說過雪山懸崖,曾讓人魂繞夢牽。傳說中有寶藏在上面,也藏著萬丈深淵。多少人為了他就此長眠。——李健《一念一生》人性貪婪,面對誘惑,卻也能戰勝恐懼。可惜這份勇氣,很多時候只是用喪失了一份理智來換取的。險峻之地,往往是寶藏之地,無數人將會為之探尋。
  • 第五人格:羅生門建模發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墮地獄!
    羅生門建模發布,美智子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最終也是一念墮入這地獄!首先來說【羅生門】的展示動作真的是獨樹一幟,可見官方在設計上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紅蝶伴隨著淡淡的青幽幽的綠光的緩緩走出,並伴隨著些許破碎的面具,可以看得出美智子特別害怕另一個自己迸發出來,但是該來的總歸是擋不住,不是嗎?
  • 佛說: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一念佛,一念魔;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天堂和地獄不在別處,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當我們的心快樂的時候,就是極樂天堂;痛苦的時候,就是地獄。幾乎所有的文化中,都有對天堂和地獄的描述。行善之人便可進天堂,作惡之人就會下地獄。那麼天堂和地獄在哪裡呢?其實,天堂和地獄不僅僅存在於故事傳說中,更是存在於每個人心裡。
  • 佛說:一切唯心造,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
    我們活著就是當下這一個思想念頭,如果沒有時間空間的觀念,也就沒有過去未來,一念清淨,就是自性淨土,與諸佛菩薩不會相差分毫。佛說一切唯心造,人生的是非善惡,好壞對錯,都是自己的一心一念所造,都是「一念之起」,如果一念清淨,就會無對無錯,無是無非,天下太平,人間淨土。
  • 彭斯的選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打斷他的是個商人,他為了逐利殺害了自己的朋友,雖然很富有但他並不快樂,他懇求道:「和尚,你能告訴我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嗎?」 老僧毫無反應,好像什麼也沒有聽到。但漸漸地他睜開雙眼,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商人站在旁邊,迫不及待,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秘密?」
  • 「讀與賞」《蜘蛛之絲》: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需一念,便是天堂轉身一念,竟是地獄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生活既非天堂更非地獄置於天堂地獄之間只在一念一念善意即是天堂一念惡意就是地獄善惡之念就在一瞬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獄天堂地獄到底是什麼樣子,且看國際版畫大師周東申先生如何用版畫描述的。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原來是這麼來的!
    然而,即便是六道中最好的「天道」,也仍不免陷於生死流轉,未得究竟解脫;更何況在輪迴中,多時墮於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其所受苦要比人間慘重、長久百千萬倍。如果不能脫離輪迴,一切眾生便在六道中生死流轉,受苦無量,永無止息。這在佛教看來是一件極為可悲的事情。
  • 西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在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西港,我看到了土豪們在賭場一擲千金的狂妄,見到了被扣護照流浪街頭的菠菜者的可悲,見過殺人不眨眼的殘忍
  • 一念之間,天堂地獄
    俗話說,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偏闖進來,難道眾生的世界真的有天堂地獄麼?你信不信呢?相信很多人是相信的,特別是信佛的人,其實正信的佛教,是完全相信天堂與地獄的存在的。佛教認為,修行五戒十善,則生於天堂;造業十惡五逆,則下地獄。苦報受完了,地獄的眾生也可以生於天堂;福報享盡了,天堂的眾生也可以下地獄。天堂雖好,但不是究竟的樂土;地獄雖苦,但也有出離的日子。這一切,在於你業力的大小與輕重所決定的,一切都在這輪迴之中。在佛教中,認為天堂與地獄是分層次的。天堂,共分三界二十八天。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境界最高的3個星座,願卸下光芒,煉獄人間
    其實每個人都有兩面性,一面可以是天使,一面卻是魔鬼,但是天使,還是魔鬼,卻沒有絕對。總有人堅持走自己的路,選擇做別人眼中的魔鬼,卻生活在自己的天堂。本期星座說,創優咖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十二星座中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境界最高,願卸下光芒,煉獄人間的3個星座,下面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參照太陽星座和上升星座) 水瓶座——風象星座,個性關鍵詞:智力、靈感和接受力。(參照星座象性)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3000裡
    念,由「心」和「今」組成。顧名思義是「心中當下的想法」。我們常說「生出一個念頭」,可見這個「念」是個活物,像個嬰兒,有頭有腦。既然有首,接下來就會有身子和腿。而且這一切既然能誕生,想來有個母體。有生便有死,念頭可以發芽也可以滅失。那麼人的一天,會有多少個念頭生出呢?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我在人間
    很多人的生活優雅,幸福,也有很多人不滿、抱怨,我們生活在同一天空下為何,一面可以是天堂,一面卻成了地獄,而我迷茫行走在人間,找不到歸途。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每個人也有被選擇的義務,我們生活在這個以小家為單位的社會中。
  • 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如何抉擇)
    從前有一位僧人,他經常就「天堂與地獄」對信眾布道。然而,有位皈依者卻對他經常說同一內容而感到厭倦。因此,有一天他站起來說:「告訴我天堂和地獄到底在哪裡,如果你回答不了,那你就是在撒謊!」這位僧人素來單純,他此時顯得非常害怕,不但沒有回答他的提問,反而緘口不言。
  •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今年倫敦的碳排放已達標
    我們在前一篇推送中介紹了一些英國人周六夜晚趁「禁足令」生效前逃離倫敦的情節(閱讀倫敦已成地獄,只有幾千人逃了出去)。 聽上去很緊張?莫慌。 所謂一念地獄,一念天堂,街道空無一人的倫敦,到底是地獄還是天堂呢?生活在這裡的小編覺得,是地獄也是天堂。
  • 【漫畫】正面和負面的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它們可以讓你檢測自己或身邊人是否屬於負面的人。  負面情緒會成為自己的枷鎖。如果對負面情緒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就很容易影響生活;  遠離那些充滿負能量的人,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夢想,使你漸漸頹廢,變得和他們一樣平庸。 如何遠離負能量?
  •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王朔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古人云:「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一開始從善尚且如此困難,何況由惡轉善呢,幾乎就是一次破繭重生的過程,其間痛苦難以想像,破繭化蝶之後必定不會再從惡,而且很強大,所以謂之金不換。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從善還是從惡都緣起於一念,是你積福還是行惡的最終抉擇和表現。
  • 佛說:明白這四點,才能活得自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道家推崇「道法自然」,而佛教教導世人」普度眾生」,只是如今很多人在被傷害以後,莫說渡人,就連渡己也都很難做到,其實一切源於內心不夠強大,要知道佛說:明白這四點,才能活得自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芸芸眾生,皆是人性本善,當大家從出生起,沒有誰是壞人,也沒有誰生來就帶有惡念,之所以後來會有善人和惡人之說,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的不同,才導致內心的變化,但同時也要知道:一念善起,萬水千山;一念惡滅,滄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