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宣傳、報班容易退班難、假借名校名師招牌、籤訂霸王條約......這些都是家長在報名校外培訓機構時容易掉入的「坑」。
針對這些問題,教育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出手了!今年十月開展的集中整治,對培訓機構利用條款免除自身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法定權利的行為予以查處。山東、天津、山西等省市也陸續行動起來,出臺政策維護學生家長權益。
「0元學」「全日制」教學......校外培訓的消費陷阱花樣百出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正常上班、上課受到影響,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的課業,為孩子報了校外培訓課程。在校外培訓火爆的同時,亂象也頻頻出現。
在此前中消協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服務類投訴114224件,其中,教育培訓服務投訴15639件,佔服務類投訴總量的13.7%,高居榜單第三。
△中消協公布第三季度服務類投訴量
比如,近來網絡上不斷出現一批所謂「0元學」的課程,就讓報名的家長叫苦不迭。
△某英語繪本閱讀App
某英語繪本閱讀App承諾365天內非連續性累計打卡306天,可以全額返還學費。但等到家長交費選擇了該項課程以後,卻遭遇了商家的出爾反爾或是抬高門檻。
剛開始,打卡模式非常簡單,孩子學習興趣濃厚。可隨著App不斷升級,打卡規則越來越繁瑣,甚至無論如何也無法達到目標分數,導致打卡失敗。
那成功打卡306次的家長就能順利返現了嗎?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據家長反映,即便完成打卡,平臺也在提現時設置各種障礙,提現始終無法成功。
結果明明是「0元學」,可返還學費卻像「井中月鏡中花」。
而這樣的課程收費往往高於市場價,使得學習的免費福利變成了陷阱。查看各類消費投訴平臺,此類以「全額返學費」為噱頭欺騙消費者的商家非常多,受害家長維權也很困難。
除了難以實地考察的線上培訓,線下教育機構的不規範、欺騙行為也屢見不鮮。
近日有媒體爆出山西太原一家名為「常量教育」的校外培訓機構開展了「全日制」初高中教學的新業務。這家機構將教室、宿舍、食堂都設在環境嘈雜、人員複雜的公寓樓內,以「公立校名師任教」「軍事化管理」為招生噱頭,收取高額學費,一年學費高達5萬餘元。
家長本是希望孩子能在機構裡享受優質師資,實際情況卻是機構內甚至有不少毫無教學經驗的教師,課堂上也經常無法解答學生的問題。而且學生平時在機構上學,但之後的高中會考、高考,還要回學籍所在地學校報名參加。
這種空掛學籍、人籍分離、違規借讀的行為教育部早就三令五申明確禁止。
而根據有關規定,這樣的校外「全日制」培訓本身就是不合法的。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提出,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時間不得和當地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衝突。對於義務教育階段,教育部有明確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違法招收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開展全日制培訓,替代實施義務教育。
各地各部門重拳出擊 嚴格整治
山西省太原市在「常量培訓」事件曝光後,已經對有關培訓機構進行查封,停止辦學。太原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之後必定嚴格監管教師資格公示、收取培訓費等關鍵環節,適時公布「黑名單」,幫助學生家長「避雷」。
而針對部分機構無證辦學、超綱教學、提前教學等違規辦學問題,山東省教育廳11月發布了《關於做好校外培訓機構「黑名單」監管工作的通知》,全面摸排各個培訓機構情況,建立起負面清單,為家長選擇培訓機構作出指導。
天津市教委和市場監管委共同研究制定《天津市對校外培訓機構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開展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各種不公平條款開展集中整治,且將於明年1月正式實施。
校外培訓需謹慎 家長先做好這些事!
相關部門有效的監管一定程度上可以做為家長選擇校外培訓機構的「指示牌」,但要想真正遠離陷阱,學生和家長的主動防範也十分重要!在報名前,家長最好先做好這些功課:
監製丨唐怡
製片人丨房軼婷 張奇斌
編輯丨胡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