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樂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趙基開 上海老底子

出書樂

趙基開

我經常下午去老年活動室打牌娛樂,陸續收到牌友贈送自費出版的「老人書「,帶回家後認真拜讀,很受啟發,萌生自己也可出書,秀上一把,完成願望。

已近耄耋之年,生活安定,家庭美滿,無憂無慮,想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出本書是不錯選擇,給晚輩及親朋好友留一點精神層面財富,讓他們知道家史,獲悉上一代生活軌跡。也紀錄自己一生工作、生活情景。此外,也歌頌時代新生活、新氣象、新面貌,有積極向上的價值,傳遞正能量,也反映社會縮影,也是自娛自樂的一種體現。

經過幾個月精心籌劃,將分散資料歸納整理,將多年書寫近百篇短文,彙編成冊。有的在媒體上發表,有的自認值得收藏,還有向社會獻計獻策等三大部份。

從紙面轉入網上,通過郵箱傳遞,需一字一句,敲打在手機屏幕上顯示,對我們老年人純屬不易,但當文章展現出來,心花怒放,樂此不疲,老伴也十分支持。有時我頭昏眼花時,她也會助一臂之力,接力代發。有些文中細節一起回憶,也會幫助糾正不實之事。

書名起得好,能畫龍點睛,像給子女取名似的,由於書中內容涉及面廣,想取名為《雜談》,又覺得太俗,後考慮寫作時間大部份在清晨,想用晨曲表達,徵求老伴和筆友意見,最後確定為《晨曲閒唱》,讓曲和唱呼應起來。

封面

出書又是學習過程,能獲得出版領域許多新知識,了解書籍出版過程,從封面設計、字體大小、紙張厚薄到文字校正等。由於自費出書涉及費用,對我們靠養老金為經濟來源的老人,費用合理、產品質量上乘是首選,在出版過程中與老闆建立友誼,成了忘年交,合作愉快順利。

不久一冊5萬多字,配有30多幅照片,裝訂精緻的「老人書"終於出現在自己面前,像迎接新生兒似的,感到無限激動和自豪,整整好幾天在激動中度過。

自序

為你寫書

我的「相片愛情」

摩登少女,時尚風採(憶祖母)

攜帶新書參加親戚敘會,拜會新老朋友、同事、老鄰居、老同學,還有身邊牌友,親自分送和郵寄,與大家分享,有的還要我籤名留念。一位老鄰居讀後,說很有感觸,認為多年往事淡化了,現在寫出來,重提舊事,又喚起年輕時的記憶,覺得特別親切。我一位搞編輯同學,提出一大堆意見和建議,給我如以後再有機會出書提供了幫助。我送書有個「不」原則,不讀書的人,絕對不硬送,否則書也會走向廢品站。

出書給精神上帶來滿足感,也是一種寄託,是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

鳴謝:趙基開先生賜稿分享!

趙基開先生熱文

✦✦✦✦✦生活垃圾回收的歲月記憶

✦懷念當年新閘路「鐵三角點心店」

✦✦✦我們那個年代的DIY

✦✦✦✦當年參加「社教」工作隊:一頓飯,六頓粥

✦✦✦✦✦✦✦✦✦✦✦✦✦✦✦✦✦✦✦✦✦✦✦✦✦✦✦✦✦✦✦✦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出書樂(作者:​趙基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律界大咖熱議:律師為什麼出書?怎麼出書?
    古語有云:「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出書,則是這三者最好的結合。律師出書,已成為一種趨勢。出書,對於律師來說,是為了名?還是為了利?或者兩者皆有?抑或是為了情懷?這些都值得深思。很多年輕律師,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出書?
  • 明星出書不稀奇,可朱之文出書為何被指搶了作家飯碗?
    這年頭,明星練書法甚至出書,不是什麼稀奇事。不過,大衣哥朱之文出書,或多或少還是讓公眾感到有點意外。這主要是因為,朱之文雖然名氣很大,在當今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但他文化底子薄,書只讀到小學二三年級,稱他為半文盲也不為過。這樣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人居然也出書,豈不是很可笑、很滑稽嗎?
  • 自費出書作者要了解的3個關鍵問題,助你一臂之力,實現出書夢
    最近,諮詢出書事項的朋友特別多,最集中的是關於自費出書合作的流程和CIP數據查詢的問題。很多人在了解了公費出書的難度之後,開始接受自費出書,但是自費出書,相當多的人還是不了解的。自費出書,顧名思義就是出書者自行負擔書號、編輯、排版、印刷等出版環節所產生的一切費用的一種出版形式。
  • 評職稱個人自費出書和出書掛名有什麼區別?2020年出版費用會漲嗎
    想要評職稱出書,出版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常規出版,就是作者自己有寫好的書稿然後聯繫出版社進行出書,也就是個人自費出書;第二種是比較容易的一種,就是常說的掛名出書。這兩種出版的方式有沒有區別呢?區別有哪些?對作者進行評職稱有沒有影響呢?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1、個人自費出書。
  • 個人出書:圖書出版要知道的格式
    出書匯給大家講一講。版式設計貫穿於圖書整體設計的全過程,並存在於讀者閱讀的全過程,因此至關重要。一部書稿的版式,包括開本、排式(橫排或直排)、版心、用字、行距、標題、書眉(直排版中稱「中縫」)、頁碼、插圖,等等。
  • 大衣哥朱之文出書,題字,是對文化人一次集體羞辱
    不過,朱之文再次引起熱議的並不是他獨特的嗓音和嘹亮的歌聲,而是他題字出書引發的文化爭論。說實話,我沒有閱讀欲望去看朱之文的書,因為我從來不相信,一個小學都沒畢業的文化程度,能寫出多麼精彩的內容。之前,喜劇當紅明星王寶強也在走紅之後,寫了一本《向前進——一個青春時代的奮鬥史》。
  • 乒壇團寵出書啦:福原愛的眼淚哲學
    聲明:領航出書網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複製,若發現未經允許進行轉載或複製,必追究侵權法律責任。 福原愛一直以來都是被中國體育迷所熟知的日本體育明星,即使是不怎麼關注體育賽事的人,幾乎也都聽過愛醬被大魔王張怡寧「打哭」的軼事。
  • 透出書外的光亮 衝散霧霾的一縷陽光
    透出書外的光亮 衝散霧霾的一縷陽光 2020-04-23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出版社邀21歲孫楊出書被拒 今29歲主動要出書 原來想明白了這一點
    可是29歲的孫楊近幾年來經歷了很多,身上多了幾分成熟與穩重,而且孫楊明白了一點,那就是自己經歷的每一段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值得紀念的,所以他才會選擇主動出書。畢竟孫楊已經算是29歲的老將了,在賽場上的每一次比賽都是對自己的極大考驗。不過最後還是希望孫楊要好好照顧自己,而且真的期待孫楊可以出書,寫出自己的人生經歷,又會是一部激勵人心的作品吧!
  • 馬英九出書,再掀「馬王政爭」?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20日出席新書《八年執政回憶錄》發表會,馬英九在書的序言中提到,他的太太周美青不太涉入政治,這次他出書,她也不希望涉入;書中也寫到周美青從不幹預馬英九的公務,從來不關說人事馬英九和王金平二人出書的時機如此敏感,被外界解讀是都有出徵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之意,王金平強調一切隨緣,馬英九也沒有說不選。
  • 先看看這30個出書的注意事項!
    3.大家在出書的時候一定記住一點,就是書稿內容一定要好,這樣才能保證你第二年再出書的時候。那麼讀者群體還會跟著你的腳步走,你可能每年出版一本書,那麼讀者群體就可能每年買一本。4.能不能免費出書?其實可以的,分為三種情況。
  • 大衣哥一個小學二年級畢業的歌手,卻要出書,這不是搞笑嗎?
    有錢出書說明已經脫貧;自己不識字,有人為他寫書,說明巳經成名或有權有勢!出書沒有錯,當文化人為沒文化的人寫書,歌功頌德、樹碑立傳時一一一魯迅、柏楊有話要說:這是傳統的醬缸文化!既然是別人寫的就不算是「朱之文出書了」。只能說是別人寫了一本關於「朱之文成長經歷」或者是「朱之文傳記」之類的書籍。那些看不起農民的人也不用大驚小怪,更不用諷刺和貶低他了。
  • Letme出書被調侃,網友稱只有李哥配
    面對Letme出書的行為,很多網友直接調侃Letme,認為Letme的實力不足以出書,如果非要出的話,應該寫一本《抗壓回憶錄》才對。更有網友表示,要論LOL最有資格出書的非李哥faker莫屬,李哥那麼光輝耀眼的戰績都沒有出書,Letme這種實力的退役選手居然還出書,真是會撈金。
  • 大學生當網絡小說推手掙錢 點擊率高就出書(圖)
    昨日,兩名在校大學生柯琦和柏柯琦展示了獨特的創業模式——當伯樂做中介,將一部點擊率超6000萬的網絡小說集結出書。  湖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大二學生柯琦穿一身黑西服,語調不高,邏輯性極強。柯琦說,高中時他寫過網絡文學,當時就覺得這當中商機很多,高一高二投入3000元打造過兩個文化網站,但無暇管理,先後停擺。
  • 輕鬆籌夢想清單助力七旬老翁實現出書夢
    新版的《安海龍山寺志》編撰成功之後,曾華衡的身體已經異常羸弱,不過老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心血能夠順利出版,無奈出書費用太過昂貴,曾華衡的夢想清單也因此難以完成。看著公公每天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卻在為出書的事情抑鬱寡歡,曾華衡的兒媳婦陳燕妮坐不住了,最終陳燕妮藉助輕鬆籌平臺在網上發布了為公公完成夢想清單的籌資活動,作為獲得國家民政部認可的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輕鬆籌順利幫助陳燕妮完成了她的眾籌目標,而曾華衡的夢想清單也在輕鬆籌的幫助下順利完成。
  • 薦書|《如何自出版賺錢》——顛覆傳統思維,出書賺錢並不難
    我有出書的夢想,也有讓其他人找到夢想的希望,所以我想分享些讓人能夠寫下自己故事的資訊,知道寫作能治療自己的內心,希望鼓勵更多的人。對於想出書的朋友都可能面對同樣問題,傳統出版社要求作者一次過印刷數千本才能幫忙出版,當中造成資金不足和庫存問題,而上架時間通常要等數個月,自助出版在成本控制,庫存管理和上架效率也是更友好的,相信自助出版將會是未來的趨勢,亦是我推薦第一次出書的朋友參考的原因。
  • Brett Anderson和Jarvis Cocker都要出書了!!!
    這其實不是賈叔第一次出書了,他之前曾出過一本歌詞選集,叫《母親,兄弟,愛人》(Mother,Brother,Lover),在那本書的後半部分附了一些趣事。賈叔的新書暫定名《這本書是首歌》(This Book is a Song),跟很多搖滾樂手出書不同的是,賈書這本並非傳記,而是本「混合了傳記、散文、ppt(你沒看錯)、插畫以及照片」的書。
  • 出書、講「規則」賺得是啥錢?陳建新心裡就...
    此外,這種出書、講「規則」賺得啥錢,陳建新心裡沒一點數嗎?對於參與編著高考作文輔導書一事,陳建新本人稱「不清楚」則有矇混過關之嫌,這就更不對了。 咋能既當教練員又當裁判員?以至於引發網友紛紛質疑: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授課「一條龍」,這種「既當教練員又當裁判員」恐有不妥,甚至涉嫌不當取利。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所引發的爭議已從最初對文風文字的討論,演變成了「如此充滿爭議的滿分作文如何出爐」的追問。
  • 「哲人石叢書」14年來出書百種碩果纍纍
    一書的出版,作為我國當代著名科學文化傳播叢書,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自主策劃引進的「哲人石叢書」出書已經達到100種。  哲人石,又稱點金石,古為金丹術士孜孜以求的仙石,現代創造心理學以其譬喻永不枯竭的科學創造之源。1998年底,叢書推出第一輯第一冊——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伊利亞·普利戈金的《確定性的終結——時間、混沌與新自然法則》。
  • 「說不定拿個諾貝爾文學獎」,66歲林青霞自曝出書被老公「表揚」
    以讀書為樂、寫作為趣的她,對事物觀察入微,寫來惟肖惟妙,所思所想,真情流露。該書中有多幀珍貴生活照,呈現林青霞「鏡前鏡後」鮮為人知的一面——在朋友眼裡,她,是一位充滿愛意的慈善公益人,籌措十幾批次的緊急物資,源源不斷送到湖北各地,訂購100萬個口罩,捐贈前線抗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