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的形式有很多種,最正常的是通過出版社出版,但就目前的出版形勢來看,個人想要出版圖書是很難的,國家為了保證圖書出版的質量,一再壓縮書號數量,所以除了知名作者的書和一些有學術價值及市場需求的圖書外,其他圖書要經出版社出版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
在我們實際工作中,職稱評審對於很多朋友是特別重要的,他不僅關係到工資、崗位的問題,對於個人的能力也是一種無形的彰顯,如果可以出版一本自己的著作,在能力體現方面是遠比發表一篇論文更加有說服力,不僅能為評職稱加分不少,也體現了個人的實力。
想要評職稱出書,出版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常規出版,就是作者自己有寫好的書稿然後聯繫出版社進行出書,也就是個人自費出書;第二種是比較容易的一種,就是常說的掛名出書。這兩種出版的方式有沒有區別呢?區別有哪些?對作者進行評職稱有沒有影響呢?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
1、個人自費出書。指的就是作者自己支付出書的全部費用,然後出版發行自己的圖書,作者個人通過出版機構或者代理公司,將自己的寫好的文稿或者論文等提供給他們,以過具體協商,如出版形式、出版時間、版權歸屬、銷售形式、銷售分配等等,協商成功後籤訂正式的出版合同,交付相關費用之後,就可以等待圖書出版了。這個過程中,大概會有一左右的時間,因為,不管是代理公司還是出版社,都要將作者的書稿交由出版社的審核部門進行審較,日常所說的就是「三審三較」。個人出書總體費用大概在3-5W左右,周期大概12個月。這種方法適用於在評選職稱錢時間充裕的條件,個人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出書的相關準備工作。
2、掛名出書。對別的一些作者,他們沒有時間自己寫一部書,但有一小部分的專業內容書稿或者相關論文,但是字數不夠,不能單獨出版一本書的;還有那種資金緊張,出版時間也要求特別急的,但是又需要評選職稱用,就可以選擇掛名出書,一般的書籍中可以有多個署名(主要作者只有三個,但其餘作者、副主編、參編可以有多個),這種情況下可以找代理公司,他們會幫忙找到最近要出書的人,當然要出版的書跟你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然後把自己寫的相關內容和作者名字寫到別人的書籍裡面,只需要支付相關的費用即可,出書後可以用於自己職稱評審。出書掛名的周期相較於個人出書短,大概6個月就可以出書。
通過上面的介紹,朋友們對於評職稱的出書方式的不同情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管是個人出書或者是出書掛名都是可以的,關鍵還是要看自己的時間和實際需要來安排是否不同的出版形式。
2020年初,各行各業又開始了盤點和展望,近期接某出版社通知,2020年圖書出版費用4萬起籤訂合作協議。比2019年繼續大幅上漲。(2019年比2018年費用增加一倍)根據出版社透露信息,國家相關部門2020年會繼續縮減書號名額。明年出版將更加嚴峻。
下面是最新接到的通知:中宣部再出重拳,嚴控出版質量,2020年全國出版社書號再次縮減15--30%。這預示著2020年專著價格將再次飆升。
所以,如果大家有出版需求,建議儘量早點安排。
關於出書的形式就是以上內容,如果大家在圖書出版上有需求或者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呀,謝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