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故事】延慶教科研中心:​他們雖沒手持戒尺,卻是壘起三尺...

2020-12-16 騰訊網

所以永恆

因為銘記

有人說高考是最難忘的集體回憶

有人說高考是最純粹的公平競爭

當孜孜教誨與殷切期盼環顧身旁

當熱烈目光與遠去背影見證成長

我們將銘記,這段路有他(她)們陪伴

高考故事有你們真好!

他(她)

雖沒手持戒尺

卻是壘起三尺講臺的基石

為教師搭建成長平臺

助推教師專業發展

不計名利

全心付出

甘為人梯

把別人的成長

當成自己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不忘初心為教育

甘當人梯穩步行

是他(她)們的真實寫照

......

本期出場

延慶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風雲萬裡徵途遠

點亮明燈正護航

2020年是新高考開局之年,萬眾矚目,它不僅關乎學子們的命運,更關乎到延慶區教學改革的成敗。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高中部歷來是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集體。在區教委的領導下,高三研訓員團隊沉著冷靜、精心布置,指揮有向、調度有方,充分發揮教研「統籌、引領、督導、服務」的作用,帶領全區教師克服困難、紮實工作, 在新高考的開局之年,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了課程改革的初戰勝利。

他們是足球隊的教練員

學科研訓員是一個學科教學的謀劃者和指揮者,他們引領和指導教師將課程教學目標貫徹到每一節課中。為了高三備考工作能有序、科學開展,各科研訓員提前制定好詳實、科學的學科備考計劃,精準引領了高三備考方向。

同時高中部各學科加大了網上教研的力度,做到周周集體教研,時時個性化教研,據不完全統計,僅下半學期高三各科共開展集體教研活動200次、個性化教研600餘次,正是通過這一次次的集體備課,一次次的與學科教師深度溝通,才使得學科教師在備考中能更加明確備考方向。每次大考後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利用數據分析平臺進行學科和整體分析,發現真問題,找準具體問題,給出解決策略,建立學科問題臺帳,對各學科各校問題持續追蹤和解決,幫助學科教師在解決問題中提高素養。

他們是深入一線的教研「網格員」

為更加精準把脈教學,高三研訓員深入課堂一線,走進教研組參與教研、走進課堂聽評課,掌握學生情況,拿出解決問題的舉措並檢驗落實情況。

對於平均年齡將近50歲的高三研訓員來說,在疫情期間最大的挑戰就是線上聽課的技術問題,更何況是四所高中校多個不同的授課平臺,但為了能聽到每位學科老師的課,研訓員分工合作,互教互學,用最快的速度學會並掌握了技術沒耽誤一節課。僅下半學期,研訓員共聽區域內教師700餘節課;開展基於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的複習教學研究,組織開展一系列主題研究課,向45分鐘課堂要質量,一學年各學科共組織專題研究課100餘節。

他們是服務師生的「勤務員」

針對學生薄弱點,高三研訓團隊帶領學科骨幹教師錄製專題講座課和個性化微課,大大地豐富了全區備考資源。

他們還走進各個學校同學科老師一起備課、現場聽課、改課,為了一節精彩的課堂前期往往要溝通2-3個小時,甚至到凌晨;各學科研訓員潛心研究高考試題,分析各校學生特點,為自主命制個性化試卷200餘套;積極聯繫市區級專家為教師開展一次次精準高效的講座。

服務教師、把脈教學

當好「服務員」和「老中醫」

延慶教科研中心

王留成

王留成,延慶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高中地理學科研訓員,從事地理教育教學工作30年,始終堅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守正創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帶領延慶區高中地理教師走出了一個又一個新高度、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好成績。

服務教師,把脈教學

作為高三地理研訓員,王留成老師給自己工作定位為全區高三地理教師的「服務員」和「老中醫」。一年來,他奔走於四所高中校的高三地理課堂中,先後聽課100餘節,每課做到凡聽必評,肯定教學亮點,診斷存在的問題,幫老師鑽研課標和考綱,講解課堂改進思路,尋求教學解決辦法,努力提升高三課堂效率。

他還積極為老師們提供各類優質課程資源、教輔資料、學習平臺,真正成為延慶區高三地理教師的「主心骨」。疫情期間,為順利輔導老師們做好線上教學工作,王老師經常和高三老師們就平臺使用、軟硬體選擇、試題講解、高考變化及應對等問題進行交流研討長達幾個小時。正是王老師這種服務在前的、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深深的激勵了全體高三地理教師,使得整個高三地理教師隊伍團結一心、攻堅克難、苦幹實幹,在疫情影響的艱苦條件下,取得了今年這場新高考首戰勝利。

面對新課改

他總說自己是和大家一樣的新手兒

他率先垂範,潛心研究課改思想、堅持到市區聽取專家和名校的課改示範課和專題講座,及時轉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努力將課改的理念轉化為全區高中地理老師的教學行為。

帶領老師們在核心素養落實、真實情境教學、鄉土地理開發、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學生創新精神培養、高考改革等方面勇於創新,大膽實踐。強調地理課堂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實際生活出發,讓更多的學生勤於動手,主動參與,樂於探究,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得到發展。他鼓勵老師們帶學生到家鄉的山水林田中進行地理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提升孩子們地理實踐力、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等核心素養。

追求完美和極致是他的典型氣質

王老師在研訓員的工作中力求做到精益求精。為了出一套延慶區高水平的高考模擬試題,他利用周末時間到首都師範大學查閱資料,到延慶區世界地質公園和延慶區氣象站搜集情境素材,歷時三個月十幾稿的修改,先後四次請城區專家打磨。為了高質量完成疫情期間的「空中課堂錄製」,他和四位錄課老師電話交流幾十次,通話總時長達十幾小時,為二中馮老師剪輯編輯視頻到深夜。

跟著賀老師這隻「領頭羊」

一定不會跑偏

延慶教科研中心

宋春豔

宋春豔,延慶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高中化學研訓員,從事化學教育教學工作31年,工作中潛心研究,勇於創新、無私奉獻,帶領高三化學教師在今年的高三化學備考中攻堅克難,確保全區高考化學成績穩步提升。

她帶領大家潛心研讀指導高考教學的相關文件和高考試題,確保精準掌握高考方向;她積極向先進城區學習學科領域中最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和教師們研討,舉辦專題研究課,引領教師們銳意進取,大膽創新。在化學實驗探究專題和文字解釋類試題的解決研究上,她和高三化學老師們一起精選例題構建解題思路和方法,設計相應試題進行遷移和拓展,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程序和能力。

二模後,她從問題臺帳中找準學生存在的問題,帶頭設計小專題進行問題解決,分析問題歸因,梳理出解決問題的程序和方法,選擇3—5個練習題逐一進行攻破,還帶動全體高三化學教師按著要求做了十幾個小專題進行資源共享。

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她和骨幹教師們一天準備兩節課的錄製,每節課共同備課兩、三個小時,然後冒著風雪奔波在五中、一中現場和骨幹老師們一起錄製視頻課,後期剪輯和老師打磨課到晚上十一、二點,把每一個教學任務做細做實,精益求精。

春華秋實結碩果

風正揚帆正當時

全體教研人

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再譜新篇

!!!

相關焦點

  • 市教科研中心領導到臨沂齊魯園小學教學視導
    市教科研中心領導到臨沂齊魯園小學教學視導 發布日期:2020年09月08日 瀏覽次數:13為了提高基層學校的教學研究水平,促進各學科教師的專業化發展,2020年9月7日上午,臨沂市教育局教科研中心秋季教學視導工作首站到達臨沂齊魯園小學。
  • 你個人成長的路上需要:「三把尺」和「三個度」
    戒尺就是合規,每個人必須握在手裡的一把尺。只有手握這把合規的尺,你才能在大千世界中抵禦各色各樣的誘惑,乾乾淨淨做人。而在為與不為之間,就是你一個人的底線和堅守,我們叫它底線思維。易中天曾說:「一個人,沒了底線,就什麼都敢幹;一個社會,沒了底線,就什麼都會發生。」時時警醒自己,方能少走彎路,快速地走在成功的路上;時時內省自己,才能幹淨合規,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遠。
  • 教師重新拿起戒尺,是教育的春天到了嗎?
    4月29日,太原教育會議召開,會上明確規定:教育要積極落實教師實施教育懲戒的制度,明確教師教育的權限、範圍,讓每一個教師手持「戒尺」,讓每一個學生心懷敬畏。俗話說:沒有規矩,就沒有方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必需進行「懲戒」教育,才使孩子健康發展。如果放手不管,反而害了孩子前程。
  • 小學教師用戒尺懲罰「壞」孩子被停職,網友:誰沒被打過呢?
    在網傳的視頻中,一位教師用懲戒學生,用尺擊打手心。經過調查該事件是真實的,打人者是來自武漢市江漢區的某小學教師。視頻一經爆出就傳播廣泛,為了發揚事事有回應的辦事風格。江漢區教育局立刻對該老師所在單位進行核查,並對責成校方對涉事老師進行停課反省處理,並向學生和家長致歉。
  • 學校教科研: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沒有了教科研,還能成為一名好老師嗎? 三 有了對學校教科研的認識定位,如何推動學校教科研工作呢?我的主要經驗是:全員性參與,一體化管理,融合式發展。 (一)全員性參與:人人有課題,個個做科研 在行政管理層面上,教科研課題的規劃立項、開題論證、實施推動、結題驗收等有一套規範固定程序,由相關科研部門、課題規劃辦公室統一管理,有權部門起碼是縣(區)級教師發展中心(教研室、教師研修中心等)。
  • 濟源延慶寺的故事
    為了使三個兒子陳堯叟、陳堯佐、陳堯諮能在良好的環境中專心致志讀書習武,夫婦二人就在延慶寺內建館立舍,作為孩子們的業處所。其妻馮氏,目光長遠,深知讀書習文的好處,除陪伴三個兒子學習外,信佛的她晚上還抽出時間到夜香臺(今濟源市人民醫院西)焚香禱告:「不求金玉貴,但求子孫賢。延慶寺是唐垂拱三年(687)創建的一座寺院,當時環境極為優美。
  • 盤點 2015延慶朋友圈「琅琊榜」
    延慶更是元仁宗出生地,延慶地區也流傳著許多遼代蕭太后的故事。現在,延慶遼代「首鋼」被發現了,不知未來,延慶還會給我們多少的驚喜呢?2015年12月20日開始,延慶區第一次黨代會、政協會議、人代會相繼召開,而延慶區「十三五」規劃建議繪就的未來5年延慶發展「藍圖」,更是讓延慶人民倍感振奮,信心百倍。
  • 五臺縣延慶寺大殿是哪個村的?
    關於延慶寺最早的調查資料是和南禪寺一起出現在1955年的《文物參考資料》雜誌上,那時延慶寺已經荒蕪,有一殿一幢和幾間清代配殿,現在的延慶寺經過前幾年的修繕,重建了所有的配殿。【轉角鋪作】延慶寺大殿還可看到明顯的「生起」,「生起」是《營造法式》中記錄的一種用柱方式,從當心間開始每向兩側增加一間,柱子加高兩寸,若是十三間的話柱子升高可達一尺二寸,當然《營造法式》中所規定的只是推薦值
  • 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一定要有敬畏心
    在期望神明護佑同時,賞罰分明的天道也同樣給與世人以警醒、約束,所以古語有言:「舉頭三尺有神明」,便是告誡眾生多發善心,常結善緣,多持善行。其實,「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並不是完整的。這句話還有非常經典的下半句,看似簡簡單單的7個字,恰恰是這句俗語的精華。這句話的下半句是,「不畏人知畏己知」。
  • 【鑄魂】他們用執著和信念壘起科技創新的大廈!
    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科協改革進行時重磅推出「鑄魂」欄目,為您講述他們「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故事,敬請關注。
  • 強推小說:我為人間斬仙客,三尺青鋒笑天下,這是劍者的故事
    三尺青鋒,弒了多少不歸人!劍,自古以來就是君子之兵,在眾多小說中,劍一直就是主角的首選武器,誰不想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誰不想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誰不想……那麼。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推薦這樣的三本小說,量大管飽,總字數超越兩千萬字,本本精選,希望大家看得開心。
  •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聆聽延慶老兵故事!(二)
    【英雄譜紅色記憶】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聆聽延慶老兵故事!(一)他們的故事是不是很觸動人心~是否還想追溯英雄的時代印記。今天咱們繼續來追憶這些延慶老兵抗美援朝的崢嶸歲月。嶽留尚舊縣鎮東羊坊村人,1932年10月出生,1948年參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64軍後勤醫療三所副班長;194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1月入朝,1954年回國;1955年復員,曾榮立三等功二次。1951年1月,嶽留尚跟隨抗美援朝志願軍的隊伍進入朝鮮,他主要負責搶救傷病員和後勤補給工作。
  • 【原創】山西五臺縣延慶寺大殿
    關於延慶寺最早的調查資料是和南禪寺一起出現在1955年的《文物參考資料》雜誌上,那時延慶寺已經荒蕪,有一殿一幢和幾間清代配殿,現在的延慶寺經過前幾年的修繕,重建了所有的配殿。山西五臺縣南禪寺>>>延慶寺內沒有與正殿建造年代相關的碑刻等記載,依結構推斷為金代。
  • 劉邦以"三尺劍"取天下, 顏高的"六鈞弓"卻是花架子?
    其實在古代,自幼童起,就開始了這種文學修養的訓練,在作詩和應對方面對於聲調、音律、格律等都有很嚴格的要求。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這本《聲律啟蒙》就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它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可以感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全方面表達。
  • 探訪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共建設7條賽道,這裡擁有國內第一條符合奧運標準的高山滑雪賽道,也是目前世界上難度最大的比賽場地之一。目前,國家高山滑雪中心7條賽道及附屬設施全部完工,已於今年11月通過國際滑雪聯合會的場地考察認證。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12月29日,在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
  • 海外戰疫記|我們會守護好三尺講臺,等著孩子們回來
    海外戰疫記|我們會守護好三尺講臺,等著孩子們回來作者:黃瑋瑩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各國的華僑華人和留學生都怎麼樣了?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戰疫記」系列稿件,講述他們的「戰疫」故事。本期,在泰國的外派教師黃瑋瑩講述了自己的戰疫故事。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全球多個行業的運行節奏。對於學生們來講,就是學校停課,往日書聲朗朗的校園變得冷清。老師們則利用網絡平臺繼續傳授知識,用滑鼠代替了粉筆、屏幕代替了黑板。
  •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一心執教,這就是教育的魅力
    他們放棄了優渥的生活,在孩子的翹首中,他們步伐堅定的走來了。張桂梅校長在人民日報上撰稿表示,創辦女高,是想讓孩子們上大學,走出大山,讓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裡有光。所以,為了孩子們,他們無怨無悔,在教育行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 海陀山上「聽風觀天」——揭秘延慶冬奧氣象服務團隊背後的故事
    中國天氣網訊 2022年北京冬奧會越來越近,高山滑雪等賽事將在北京延慶海陀山舉行,這一項目對風力、風向等氣象預報需求更加精細化。為此,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團隊放出了他們的「大招」——「立體、秒級」氣象站,「百米級、分鐘級」的預報。
  • 沒看錯!今日市區下起了​一陣「雪」……
    沒看錯!今日市區下起了​一陣「雪」…… 2021-01-10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先進工作者牛江麗:三尺講臺守初心
    三尺講臺守初心——記全國先進工作者牛江麗記者 杜磊牛江麗在課堂上牛江麗是運城中學的一名化學教師,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了23載。她先後送走8屆高考畢業生,培養出2000餘名大學驕子。2016年和2018年,有班主任請假,她主動請纓,雖是臨時代理,但每一次,她都會用心用愛,全力以赴。牛江麗做飯不是很在行,但經常邀請學生來家裡吃飯。很多學生,都品嘗過牛江麗最拿手的酸湯麵。鄭琪是牛江麗的學生,已經畢業19年了。每年,她都會去看看老師,再吃一碗酸湯麵。鄭琪說,「酸湯麵還是以前的味道,和上學時候吃的一樣,有療愈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