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基金,選對行業很重要,然後按行業細分表現比較好的基金產品。
消費行業,這兩年漲幅都很好,因為消費下的白酒和食品飲料都是近期最博人眼球漲幅記錄締造者。
但是接下來還能不能繼續追高消費類基金呢?專家認為增長是長期趨勢,消費升級還是有很大空間的,白酒板塊配置價值依然很受矚目。2021年,尤其是上半年,該類基金很大可能依然繼續提升。
2020年上半年,醫療基金漲幅很好,然後就進入醫療板塊到頂後回調階段,隨後一直處于波動行情,近期醫療類基金已經開始有了不錯表現。
科技類基金依然愁雲慘澹。2019年科技類基金上漲,然後這個勢頭持續到了今年7 8月,而後至今,這個板塊行情雖然有波動,但是始終都沒有真正的轉機。
目前科技板塊基金倉位不重但是小虧的各位,面對如此情況,是放任手中科技基金不管,還是逢低補倉,或者割肉下車呢?
首先割肉下車應該沒必要,前提是倉位不重,一貫賣漲不賣跌,所以現在割肉沒必要。那是否可以適當加倉呢?是好時機嗎?2021科技類還能繼續投錢嗎?
政策面消息,國家十四五規劃出臺,明確提出科技創新,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長遠看,科技行業是一個能夠實現盈利增長的賽道。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即使前瞻前景,目前能做的似乎還是要落到分析個股的實際上來。科技板塊細分行業多,投資風險絕對還是存在的,所以投資前分析好基金情況,看好自己能承受的投資風險再進行投資。
關於怎麼分析一款基金再多討論兩句。
了解基金的基本情況。比方說,該基金是什麼類型基金。選擇主動型基金還是被動型基金
如果是被動型指數基金,會與市場、行業表現息息相關。理論上適合長期持有該基金的風險等級,單位淨值。了解基金的業績走勢時間軸上時間段越長,越能反應該基金的整體走向。是高於還是低於基準曲線,是否有上揚趨勢。
歷史業績可以看到基金在一個月,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段內該基金在同類基金中的表現。
基金檔案可以看到激進的概況、持倉基金經理交易規則,買進賣出費率編輯這篇文章時遇到大A跳水,個股跌成狗。不過沒有回調就沒有機會,今天還是小補倉了幾個基金。其他不著急一次補倉太多,觀察周三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