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這份罪惡文件,讓6800餘中國勞工慘死他鄉…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幾天前,88歲的閆玉成老人第二次踏上了日本國土,上一次到日本是在73年前,他被從河北老家強擄到日本九州,在那裡度過了一年多暗無天日的勞工生活……


這一次到日本,閆玉成走進了日本參議院,他的目的只有一個——代表數萬二戰中國受害勞工發聲,為他們討個公道。

 

11月27日,包括日本國會議員在內的日本各界有識之士在日本參議院第一議員會館舉行集會。閆玉成向聽眾講述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真相。 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攝

 

日本強擄中國勞工的罪惡史

 

75年前的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由於要支持戰爭,日本國內勞動力出現嚴重缺乏。

 

為了滿足日本企業的要求,就在當年的11月27日,日本東條英機內閣頒布了所謂的《關於將華人勞工移入日本內地》的決議,以解決國內勞動力嚴重不足的矛盾。

 

正因為這一文件,在中國戰場,侵華日軍瘋狂擄掠中國青壯年到日本做奴工,他們在礦山、碼頭、建築工地從事奴隸勞動,受到非人待遇。

 

閆玉成就是當年被擄至日本的倖存中國勞工之一。

 

閆玉成原籍為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馬坨店鄉大夫莊,1944年7月被擄時,他只有15歲,是當時的抗日救國會會員。


閆玉成(右)與同為被擄勞工的趙宗仁(左)、李良傑(中)見面。中新網記者 張尼 攝

 

面對中新網記者,閆玉成回憶起70多年前的遭遇,仍然忍不住落淚。

 

老人回憶,在被送往日本前,他先是被送去了塘沽,並被押送到一個收容所。

 

「收容所裡我們吃的是又厚又大蒸不熟的苞米餅子,又沒有開水,喝了生水就拉肚子,因為拉肚子死了很多人,我看見用馬車橫裝死屍,上面蓋了蘆葦,拉了滿滿一車。」

 

在塘沽時,勞工們因為不堪忍受虐待,曾在一天深夜策劃逃亡,但因為手無寸鐵,逃亡計劃最終失敗。「挑頭兒的被抓出來,當著我們的面被打得半死。」當年血腥的一幕至今都深深地烙印在閆玉成的腦海中。

 

而到達日本後,閆玉成和其他勞工的日子更是暗無天日。

 

「太餓了!我下船的時候偷偷在褲兜裡藏了兩個蒜頭,想留著充飢。但後來我們的衣服被統一收走拿去消毒,等發回來的時候發現蒜已經被蒸爛,沒法吃了……」

 

閆玉成說,當時他和其他中國勞工沒日沒夜地在礦井裡挖煤,日本人一天只給大家吃兩頓飯,而且夥食很差,從沒吃飽過。跟他一起被掠去日本的那批勞工,去的時候有189人,回國的只有166人,23個同胞在這一年多時間裡死掉了。

 

閆玉成的經歷也是眾多被擄往日本勞工的縮影。

 

據日本外務省不完全統計,被擄至日本的中國勞工共169批,人數達38939人,死亡6830人,在中國境內強擄運輸途中死亡、被折磨死亡、因暴動衝突死亡的人數是2823人,兩者相加的死亡率高達23.12%。

 

資料圖:從事民間對日索賠20餘年的童增公開自己的「萬封來信」,揭露侵華日軍罪行。中新網記者 張龍雲 攝

 

20多年的漫長索賠路

 

二戰結束半個世紀後,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包括倖存受害勞工在內的眾多中國二戰受害者發起了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的浪潮。

 

1995年被看作是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訴訟的起始年份。

 

1995年開始,在中日有關人士的合作下,日本眾多律師以日本政府和加害企業作為被告,為中國受害勞工在日本提起了多起訴訟,其中起訴三菱材料的就有5個案子,即札幌、東京、福岡、宮崎、長崎等地方法院訴訟。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侵華戰爭受害者隨後站了出來,訴訟案件涉及的領域有大屠殺、無區別轟炸、遺棄毒氣彈及炮彈、細菌戰、強擄勞工、慰安婦等。這些受到戰爭傷害的中國老人,勇敢的站在日本法院,為自己也為死難同胞討一個遲來的公道。

 

然而,現實讓人遺憾,從1995年開始,近30起在日本起訴的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訴訟案,卻無一例外地未能獲得公正裁決。

 

2007年,日本法院認定了三菱公司等日本企業的加害事實,但還是判決中國勞工敗訴。

 

然而,這是一場原告越來越少的官司。

 

以三菱案為例,當年,被擄到日本三菱公司服苦役的中國勞工有3000多人,而隨著歲月的流逝,當年倖存下來的勞工也僅有十餘人在世。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到北京來找我的二戰受害勞工比較多。記得一次有9位勞工和家屬找我,因為人多隻好在院裡席地而坐,午飯時他們就從帆布包裡拿出自帶的大餅充飢。當年我見到的受害勞工,如今絕大多數人已離開了人世,我感到很慚愧。他們沒有聽到日本政府的『謝罪』聲音,也沒獲得日本政府的賠償。」回顧九十年代開展民間對日索賠運動時,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深有感觸。


資料圖:2016年6月1日,三位在二戰期間被強擄到日本的中國勞工代表與三菱綜合材料公司籤署和解協議,接受三菱材料的謝罪並達成和解。圖為中國受害勞工及遺屬代表發言。 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遲來的謝罪,三菱向二戰中國受害勞工賠償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民間對日索賠之路已經走了20多年,20多年的歷程,可謂舉步維艱。

 

直到2016年,20多年的艱難歷程終於有了轉機。

 

2016年6月,在三菱勞工訴訟案中,日本三菱公司正式向二戰中國受害勞工謝罪,這被視作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的一次「裡程碑」式的突破。

 

在三菱材料和倖存勞工代表的《和解協議書》中,三菱材料稱,「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該公司承認各位中國勞工人權被侵犯的歷史事實,並表示深刻反省。

 

三菱材料稱,各位中國勞工遠離祖國及家人,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蒙受了巨大的磨難和痛苦,對此,該公司承認作為當時的使用者的歷史責任,向中國勞工及其遺屬真誠的謝罪。並對身亡的各位中國勞工表示深切的哀悼。

 

三菱材料還表示,該公司承認上述歷史事實及歷史責任,並且從為今後日中兩國友好發展作出貢獻的角度,為最終整體解決本問題設立中國勞工及其遺屬基金支付款項。為了不重犯過去的錯誤,該公司協助設立紀念碑,並承諾將這一事實世代相傳。

 

根據協議,三菱材料向每位受害勞工或遺屬支付10萬元人民幣,並承諾出資為受害者在日本修建紀念碑。

 

當時,中國外交部曾回應稱,強徵和奴役勞工是日本軍國主義在對外侵略和殖民統治期間犯下的嚴重罪行。希望日方本著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認真對待並妥善處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閆玉成向童增展示自己近年來收集的與索賠相關的照片、材料。  中新網記者張尼攝

 

討回公道的努力仍在繼續

 

三菱的謝罪賠償讓倖存勞工等來了遲來70多年的道歉,然而,絕大部分日本加害企業仍未就此事件表示認罪態度,作為制定相關政策的日本政府更是一味持迴避態度。

 

2017年11月27日,在罪惡的《關於輸入華人勞動者到日本國內的決議》頒布75周年之際,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致函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並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就當年制訂強擄中國勞工的「政策」進行反思,為此「政策」給被擄往日本的中國受害者帶來的災難進行謝罪和賠償。

 

同樣在27日,包括日本國會議員在內的日本各界有識之士在日本參議院第一議員會館舉行集會,呼籲在二戰中強徵中國勞工的相關企業和日本政府全面解決此問題。

 

當天到場的日本國會議員紛紛表示,加害企業以及日本政府都要以史為鑑,正視歷史,反省曾犯下的罪行,向受害者作出真誠的謝罪以及應有的賠償,切實推動日中關係一步步走向正常軌道。

 

當天,閆玉成也來到現場,再次講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他說,去年三菱綜合材料公司高管向受害勞工代表道歉,籤署和解協議,這是比較明智的,但再多的賠償都彌補不了罪惡。企業的責任是次要的,主要責任在於日本政府。希望相關責任方正視歷史,全面解決問題。

 

圖為李良傑、閆玉成、童增   中新網記者 張尼 攝

 

年近90的閆玉成為何還要千裡迢迢前往日本?

 

「不是我們揪著事實不放,我是為了已經去世和還在世的勞工,我想幫他們討回公道。」

 

閆玉成說,自己這些年好像一直和那些勞工同胞有「心靈感應」一樣,他覺得自己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做這件事,讓日本政府和更多當年加害中國勞工的企業認罪道歉。

 

做了20多年民間對日索賠的童增也表示,現在仍有很多人在堅持為他們的權益而繼續努力,雖然離日本政府制訂強擄勞工政策已經過去75年了,但我們不能忘記日本強擄勞工罪行的源頭。

 

童增表示,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將和日本國會議員進一步溝通,尋求他們的支持,通過日本國會的力量促進日本政府正視歷史問題。

 

「三菱綜合材料公司做出了表率,我們希望未來日本政府和日本企業能夠共同謝罪,兩者出資金建立起基金,給受害中國勞工提供賠償。」

 

在童增看來,中日友好的基礎在民間,解決好勞工問題將為中日友好奠定基石。而任何企圖掩蓋與否認歷史真相的行為,都必將遭到歷史車輪無情的碾壓。

 

據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聯誼會不完全統計,現在,勞工倖存者只剩下了103位,而這個數字還會不斷變少。

 

「真希望我們這些活著的人能看到那一天。」閆玉成說。


小新推薦

12月,這些規定將影響我們的生活!第一條就超級省錢…


恐怖!網絡驚現花錢租「美女大學生」 回家!警方回應了


編輯:周陽

相關焦點

  • 中國被擄勞工對日索賠重大進展,山東30名受害勞工遺屬獲賠
    劉煥新感嘆,「謝罪」這個詞,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比日方所謂的「深刻反省」來得意義深刻,「那些戰爭帶來的犯罪,戰爭帶來的罪惡,都應該被銘記!」談到為何是每位勞工10萬元賠償金時,劉煥新表示,因為這個數額是之前索賠提出的,時隔多年,10萬元這個數額,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是少了些。
  • 日本三菱公司向二戰山東受害勞工賠償!關注中國4萬...
    據悉,這也是日本三菱公司向山東勞工支付的首批賠償金,標誌著中國被擄勞工對日訴訟索賠活動取得重大進展。 青島即墨籍勞工遺屬江偉青感慨萬千,他說,這份賠償不多,但象徵性意義很大,是對父親那一代人的一個告慰。
  • 埋藏在地下的罪惡鐵證,海拉爾日軍要塞數萬中國勞工的血淚史
    今天我們來關注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內蒙古的那些往事,內蒙古大部分地區淪陷得比較早,跟山西一樣,日寇在這裡也開採了很多資源,修建了很多工事,而為日寇幹活的苦力自然也都是來自中國的普通老百姓或者是戰俘們。這些人的生活也是慘不忍睹的,餓死,病死,被折磨致死的人隨處都是,海拉爾要塞殘害勞工慘案就這是其中之一。
  • DNA檢測證實,在6800年前中國邁進帝王時代:虞朝之前還有王朝?
    這項研究的成就斐然,其中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中國在6800年前就已經進入帝王時代。這個結論是如何得出呢?那就先來看看實際的數據吧後代人口的突然擴張專家用Y染色體構建了一張中國的父系遺傳圖譜,一個讓人驚喜的數據出現,有三個個體的後代人口數量突然爆發式增長,根據計算,這三個個體對應的年代大概是6800年前、6500年前和5400年前。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中國目前有差不多一半的男人,是這三個人的直系後代。
  • 西松信濃川和平基金擬在日本建受害中國勞工紀念碑
    ,一致同意在信濃川建立受害中國勞工紀念碑的提議。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圖為管委會委員、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聯誼會代表魯堂鎖,在會上展示從一位受害中國勞工家中尋找到的當年在日本日本奴役勞動期間,面對隨時會遭遇不測的境況,手寫的一份同班次勞工真實姓名及親人情況名冊,希望倖存者保存並有機會帶回中國。
  • 為父討公道,他鬥爭了30年——被擄勞工之子自掏腰包幾十萬元去日本...
    「目前,山東三菱受害勞工僅找到560餘人,還有近2/3沒有找到。青島除了膠州和即墨首批獲賠的10多名受害勞工外,還有包括平度在內的許多受害勞工沒有建立檔案,也希望青島地區的受害勞工遺屬多尋找線索,儘快和聯誼會取得聯繫,早日建立維權信息檔案,進行索賠程序。」劉煥新希望。
  • 醉美331公路丨走進雞西虎林虎頭要塞:每塊石頭都浸染著勞工血淚
    荒郊野外,涼意襲人,75年前硝煙瀰漫的戰場,此刻寂靜得讓人浮想聯翩。從1934年開始,日本關東軍為長期霸佔中國、進攻前蘇聯,在此方圓數十公裡範圍內,秘密修築十餘處軍事要塞,用時6年,先後徵用中國勞工十餘萬人。期間,無數勞工遭到日軍殘酷的奴役和殺害,每一塊石頭幾乎都浸染著中國勞工的血淚。
  • 一戰中國派十四萬勞工參戰,三萬身死他鄉,少數人娶了法國姑娘
    眾所周知,與日本侵略者對抗十多年,付出了慘痛代價的中國,是二戰中的戰勝國,戰後獲得了部分的權益,其中最划算的自然是聯合國的五常席位,這可是很多國家羨慕不來的好處。其實除了二戰,中國也曾參加過一戰,而且也是戰勝國,只是因為參戰方式比較特殊,所以很多人都對此沒有太深刻的印象。
  • 數十萬中國勞工被騙出國,誰料,等待他們的居然是無數法國女人
    而曾經我國就有數十萬的中國勞工被騙出國,讓人沒能預料到的是,等待他們的居然是無數的法國女人。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有著充足的勞動力,民國時期,因為國內混亂,社會動蕩不安,因此這些數量巨大的勞動力便更加廉價,許多人辛辛苦苦做一天的工,也僅僅只是夠溫飽而已。
  • 75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5部紀錄片讓我們銘記歷史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844期】 75年前的今天 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 宣布無條件投降
  • 國弱則民賤,看看曾經被洋人欺負的中國勞工,有多悲慘
    華工(華人勞工),一個能讓很多國人回憶起便不禁悲從中來的稱謂。他們是一個時代的苦難者,他們打算通過付出自己的勞力來換取微薄的報酬,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通常他們付出的遠遠不止是勞力,他們付出的很可能是寶貴的生命,而換來卻只有客死異鄉!
  • 中國足協這份文件劍指世界盃!中國足球能得救嗎?
    經過2年多時間調研、起草的大綱徵求意見稿,覆蓋了青訓理念、實踐教學、中國球員能力現狀調研等諸多方面,其中還明確提出各級國字號梯隊全部入圍世界範圍最高級別賽事的青訓目標。這份多達86頁,旨在彌補國內足球青訓空白的文件,如果最終能夠順理出爐,能夠讓中國足球「得救」嗎?
  • 遠在他鄉的你還好嗎?
    她一直藏在我們腦海的深層,她似乎一直在那裡,儘管我們成人後,離開並遠離了家鄉,出省乃至出洋雖也是非常平常,但這份刻骨銘心的記憶,在心中是抹不去的。在30年前我聽到過表達這個意思的詞,人們稱之為「鄉愁「。現在90後的小朋友,我不知他們還有沒有鄉愁?因為隨著父母的多次遷徙,對家鄉的認知已變得不大固定,他們的根在哪裡也已變得模糊。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 蘋果臺灣代工商被指虐待勞工 回應稱將徹底調查
    據德國《明鏡周刊》報導,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非盈利組織「中國勞工觀察」(CLW)日前公布報告,譴責蘋果公司未兌現「改善中國工人工作條件」的承諾,蘋果公司的臺灣代工商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egatron)的工人工作條件更惡劣,違反幾十項中國勞動法。
  • 日本三菱公司向二戰山東勞工發放謝罪賠償金
    據了解,日軍侵華期間,共有35家日本企業使用中國勞工。目前,只有三菱對中國勞工進行謝罪、賠償。作為當年日本受害勞工的兒子,劉煥新、韓建平一直多年奔走,致力於搜集受害勞工情況、留取口述資料和相關物證,幫助二戰期間在日中國勞工索賠。據了解,二戰期間,日本強擄約39000名中國勞工到本土13家公司強制勞作。
  • 日本三菱公司向二戰山東勞工發放謝罪賠償金!
    這是日本三菱公司向山東勞工支付的首批賠償金。據了解,日軍侵華期間,共有35家日本企業使用中國勞工。目前,只有三菱對中國勞工進行謝罪、賠償。在得到大家整體解決的共識後,三菱方面已經把向每一位受害勞工支付的10萬元人民幣賠償金,打入「歷史·人權·和平基金」中。 2020年12月7日,日本三菱公司終於向二戰受害山東勞工謝罪並發放了賠償金。「目前,山東三菱受害勞工僅找到560餘人,還有近2/3沒有找到。」
  • 那些死在大力神杯腳下的南亞勞工
    原創 素質單男格羅斯曼 X博士編輯:尼古拉 策劃:鍾和豪10年前的12月2日午夜,卡達國王從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手中接過了大力神杯,同時也接過了2022年的世界盃主辦權。
  • 6800餘起,1100餘億元,1.6萬名!公安部曬打擊非法集資案「成績單」
    全年共立案偵辦非法集資犯罪案件6800餘起,涉案金額1100餘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約1.6萬名,從境外10餘個國家和地區緝捕外逃犯罪嫌疑人80餘名。公安機關充分履行打擊犯罪主責主業,強化案件偵辦、聚力破案攻堅,成功偵破「東方銀谷」「冠群馳騁」「華夏信財」等一批群眾反映強烈、涉及人數眾多的重特大案件。
  • 西松安野勞工抗爭餘音未絕(圖)
    一座刻有360個中國人名字的紀念碑,在66年前他們曾經勞作過的工地上豎立起來,中國勞工被奴役的事實如石碑般堅硬,被牢實地楔在日本的土地上。其中西松組(現西松建設)在廣島縣北部建設安野發電站的施工過程中,360名中國人被迫從事苛刻的苦工,包括死於原子彈爆炸的人員,29名中國勞工客死他鄉。    1993年以後,中國受難勞工要求賠償受害,恢復做人的尊嚴,在日本市民運動的協助下,他們向西松建設提出了認定歷史事實和謝罪、為教育下一代立碑紀念、應有的賠償三項要求。
  • 西松信濃川受害中國勞工公祭儀式在日本新瀉舉行
    中新網5月28日電 (田野青)西松信濃川受害中國勞工第三次公祭儀式27日在日本新瀉受害勞工紀念碑前舉行。儀式由日本辯護律師團、日本友好市民團體、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聯誼會共同組織,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聯誼會代表及受害勞工遺屬一行20餘人赴日參加了此次公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