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關注直播帶貨亂象調查:直播帶貨主播頻翻車,主播平臺商家誰來...

2021-01-08 錢江晚報

直播帶貨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服務方式,直播電商行業的高速發展不僅給不少廠家和供應商打開了銷路,也給消費者帶來了便利。但是在直播帶貨興起的同時虛假宣傳、貨不對板、售後維權難等一系列的問題也日漸凸顯,直播帶貨行業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象呢?以下來看記者調查(視頻請點擊)。

宋寧是某短視頻平臺一名主播,他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直播帶貨行業發展迅猛,來找他們合作的商戶也比過去有了大幅增加,除了一些品牌經銷商和廠家,大量的第三方機構也在湧入直播帶貨行業。宋寧:「所謂的第三方,他們自己本身來講沒有產品的,但是他們能夠通過一些關係找到一部分的產品,他們也沒有對這個產品做一個基本的認證或者質檢,就直接來找到我們了,往往這種機構找的產品價格肯定是相當低的,但是對於品質來講是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據業內人士介紹,第三方機構給的價格通常是全網最低價,價格上的優勢明顯,符合現在大部分機構的選品標準,但同時第三方機構的質量問題在把控上卻是最難的,一旦發生質量問題,就極易產生虛假宣傳、貨不對板等問題。

「因為大部分MCN機構,在選品的時候都有三個標準,第一個標準是國內比較知名的品牌;第二個標準就是進過絕對頭部的達人,頭部網紅直播間的產品。如果它前兩個條件都沒有達到的話,它能給到MCN機構全網最低價的話,也會去選擇這樣子的產品進入到直播間,第三個標準的話是最容易翻車的。」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新規

方碧雲(廣東艾特朗律師事務所律師):「消費者首先是可以向這種商品的經銷商,要求經銷商來承擔一個法律責任。那麼在經銷商如果找不到的情況下,那麼你也可以同時找主播,因為主播相當於是一個廣告推介、廣告代言人的角色,在法律上面,主播他就要承擔對消費者的這一個責任。平臺其實是也是有一個合理的審查義務的,如果平臺在明知這個產品是存在問題的情況下,仍然允許在他的平臺發布的話,那麼電子商務平臺它也是要對消費者來承擔這個賠償責任。」

市場監管總局日前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對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三大主體即網絡平臺、商品經營者、網絡直播者的責任進行梳理,分層次進行責任劃分。

同時,這份意見還要求,要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涉及擅自刪除消費者評價等電子商務違法、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正當競爭、產品質量違法、侵犯智慧財產權、食品安全違法、廣告違法、價格違法等8大違法行為,並明確依據相應的法律予以查處。

內容來源:央視《正點財經》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央視《正點財經》直播帶貨亂象調查 主播平臺商家誰來擔責
    直播帶貨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服務方式,直播電商行業的高速發展不僅給不少廠家和供應商打開了銷路,也給消費者帶來了便利。但是在直播帶貨興起的同時虛假宣傳、貨不對板、售後維權難等一系列的問題也日漸凸顯,直播帶貨行業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象呢?以下來看記者調查。
  • 直播帶貨頻「翻車」,帶貨主播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如火如荼的直播電商行業為何接連發生帶貨翻車事件?帶貨主播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辛巴「燕窩事件」、李佳琪「買完不讓換」直播帶貨頻現翻車現象羅永浩直播售假並非首例,早在11月初,就有消費者在網絡上表示,其在快手頭部網紅辛巴徒弟「時大漂亮」直播間所購買的燕窩疑似是糖水。
  • 直播帶貨亂象調查:究竟誰在渾水摸魚?
    「汪涵直播翻車」「李雪琴直播被曝刷量」「辛巴被質疑帶貨賣假燕窩」……近期,直播帶貨主播和商家等之間的矛盾更加凸顯:一方面,直播帶貨銷售額不斷創新高,主播置辦豪車豪宅;另一方面,商家不斷喊冤被騙,退款率99%的戲碼持續上演。那麼,直播帶貨的盛宴,究竟誰在渾水摸魚?
  • 直播帶貨頻翻車,莫讓帶貨變「帶禍」
    而佔到快手電商直播交易額大半個江山的辛巴,在燕窩上也翻了車,其直播間涉嫌虛假宣傳,產品賣了1549.57萬元,但自身也退賠了超過6000萬元。而楊坤帶貨13.5萬元的坑位費,只銷售了3萬元,商家不滿楊坤直播帶貨刷單,直接選擇報警。
  • ...李佳琦被指虛假宣傳 直播帶貨又翻車了 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觀看網絡直播下單購物。隨著直播電商越做越大,行業市場也愈發魚龍混雜,虛假宣傳、貨不對板、質量「翻車」、售後維權等眾多亂象亟待解決。
  • 直播帶貨翻車:從業者爆刷量潛規則
    隨著今年直播帶貨火爆,主播這句口頭禪被更多人所熟知。  據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直播電商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觀看人次超500億,上架商品數超2000萬。  然而一半是蜜糖一半是憂傷。  直播帶貨遠沒有表面上看上去那麼美好,問題不斷的背後是行業的亂象叢生。
  • 直播平臺帶貨調查:宣傳使用極限詞語 部分主播涉違法
    治理直播帶貨亂象保障消費者權益  北京消協調查十家直播平臺 部分帶貨主播涉嫌虛假宣傳  □ 本報記者 張維  百貨公司上千名導購員變身「雲櫃姐」直播帶貨;品牌汽車廠商將幾個部門的負責人組織起來,推出「高管直播天團」,向觀眾介紹產品亮點、銷售政策及產品如何維修、
  • 多名帶貨主播被查造假,是假貨害了主播,還是主播坑了商家?
    投稿來源:睿財經近日,羅永浩直播間被高光出售的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是假貨,羅永浩團隊對出售的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進行鑑定,鑑定結果為非羊毛製品。羅永浩售假已成事實。羅永浩帶貨直播間售假從側面反映出直播帶貨行業亂象,特殊時期瘋狂的直播帶貨,到底能走多遠?
  • 直播帶貨大勢所趨,從亂象回歸本質
    事實上,不論是頭部主播辛巴帶貨燕窩翻車,還是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在各種「流量造假」「產品造假」事件頻出過後,直播帶貨進入下半場已經是市場共識。從直播風口到直播亂象,電商直播終將回歸電商本質。據CNNIC統計,截至2020年3月份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達到5.6億人,較上年增長29%,為近4年來最高增長率。在歷經4年高速發展後,直播電商生態已逐步完善——中遊平臺方、MCN機構及主播,實現上遊商家與下遊消費者的連結。隨著參與者隊伍的不斷壯大,「人、貨、場」三要素日趨多元,直播商品與內容、主播類型、直播場景、營銷形式均將得以豐富,拓展直播電商價值邊界。
  • 楊坤直播又出事?直播帶貨頻翻車,這9000億元的市場如何規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滿臉通紅、眼神飄忽,楊坤直播又出事?直播帶貨頻翻車,這9000億元的市場如何規範?之前曾深陷直播數據造假漩渦的楊坤又「翻車」了?12月6日,歌手楊坤進行了一場直播帶貨。天映表示,直播數據造假、刷單是楊坤團隊幹的,他們也是受害者,拒絕退還坑位費。直播帶貨頻「翻車明星大咖直播帶貨「翻車」越來越常見。「一方面,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等『影響力』指標的造假,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
  • 直播帶貨亂象頻出 消費者需謹防「入坑」
    如何規範網絡直播帶貨行為,防止消費者掉入直播營銷陷阱,成為普遍關注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臺了《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明確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特別是明確直播營銷活動中網絡平臺和網絡直播者的法律責任和義務。   直播帶貨維權輿情有哪些?
  • 明星帶貨頻繁「翻車」,還能看好直播行業嗎
    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再出新規,直播帶貨亂象何時休
    隨著網絡直播進入網絡直播帶貨的2.0時代,各種潛在的負面信息也開始逐漸顯露。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大平臺也正在積極不斷的制定各種相應的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規範來應對。
  • 羅永浩直播「翻車」,直播帶貨還需規範
    即將過去的2020年見證了直播帶貨產業的蓬勃發展,「直播帶貨」被《咬文嚼字》編輯部評選為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之一。據報導,在今年的「雙11」期間,僅10月21日預售開啟當日,李佳琦和薇婭直播間的觀看人數便雙雙破億,兩人直播總銷售累計相加達到70億元。在今年6月,廣州還舉辦了首屆直播節。
  • 許光建:如何破解直播帶貨亂象
    直播帶貨是主播與網絡商家籤訂服務協議,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直播的形式對商品進行推廣銷售,通過個人影響力和營銷能力、商品特色和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做出購物決策的運營模式。近年來,直播帶貨模式被廣大消費者和商家逐漸接受,在現象級帶貨網紅李佳琦、薇婭帶動下,各電商平臺、社交平臺、MCN(Multi-Channel Network)機構、網紅主播和商家紛紛入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直播帶貨對拉動消費尤其是消費扶貧的輔助作用更是被社會認可,從央視主持人到多地貧困縣書記縣長都參與到直播帶貨的行列中。
  • 「半個娛樂圈」都來了?明星玩票直播帶貨頻翻車,商家投入重金反成...
    作為2020年最火的風口,直播帶貨不僅捧紅了諸如薇婭、李佳琦這樣的職業主播,同時也吸引了自帶粉絲的明星藝人,他們也紛紛走上了「靠嘴吃飯」的道路。  然而在如火如荼的氛圍之下,明星帶貨的「翻車事件」也層出不窮。  近日,網傳有直播代運營平臺高層向媒體吐槽明星直播帶貨太坑,花費10萬元坑位費邀請楊坤直播帶貨,卻只賣出18348元銷售額。
  • 辛巴、羅永浩帶貨直播涉假 平臺為何選擇沉默
    之前辛巴團隊以及燕窩供貨方都被當地部門立案調查,經過了長達半個月的調查,如今處理結果公布。  實際上,近期辛巴、羅永浩等頭部帶貨主播陷入各種「假貨」醜聞漩渦中,引發社會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在辛巴、羅永浩各種「翻車」背後,作為直播帶貨的平臺卻選擇了沉默應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直播帶貨行業監管尚未健全,未來必將變得更加嚴苛。
  • 滿臉通紅、眼神飄忽,楊坤直播又出事?直播帶貨頻翻車,這9000億元的...
    天映表示,直播數據造假、刷單是楊坤團隊幹的,他們也是受害者,拒絕退還坑位費。直播帶貨頻「翻車明星大咖直播帶貨「翻車」越來越常見。「一方面,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等『影響力』指標的造假,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而另一方面,惡意刷單、花式踢館、虛假舉報等同業競爭也汙染了直播生態。」
  • 直播帶貨「翻車」李雪琴們怎麼說
    「注水」;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明星直播帶貨亂象。監測還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報告》列舉了明星直播圈粉熱,刷單售假頻「翻車」的案例。一方面,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等「影響力」指標的造假,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而另一方面,惡意刷單、花式踢館、虛假舉報等同業競爭也汙染了直播生態。例如,日前,「汪涵帶貨疑似造假刷單」的話題引發關注。
  • 直播帶貨網紅主播 在違法的邊緣瘋狂試探
    直播帶貨絕對是現在網際網路電商的大風口、颱風口,主播們就是豬,各大短視頻平臺就是種豬場,豬滿天飛。直播帶貨、直播電商現象火爆,網紅成了重要生產力,就連明星也要蹭網紅的流量。你在公司吭哧吭哧累半年,可能還不如人家網紅主播直播一小時掙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