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達到15公斤的衝鋒鎗,沒有好體格真扛不動,需要多人共同操作

2020-12-23 谷火平觀察

在一戰時期,歐洲還存在過一個奧匈帝國,曾經和英法德俄四大國平起平坐,奧匈帝國的首都就是如詩如畫的維也納,實際上這一歐洲列強是一個由奧匈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並向周邊擴張而內部構成鬆散雜亂的軍事聯合體。由於二十世紀初歐洲的民族獨立思潮興起以及列強之間的矛盾激化,奧匈帝國在歐洲的武力擴張遭到反對,從而引發了塞拉耶佛事件並迅速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分裂成十個國家,但只其中一國捷克斯洛伐克的輕武器產能在二戰之前就幾乎佔據了歐洲的半壁江山,當年奧匈帝國的實力也可見一斑,畢竟一戰中坦克、飛機使用相對較少,以輔助步兵作戰為主。而一戰時期主要的戰爭形式還是在陸地進行大規模壕溝戰和野戰對攻,這讓輕武器設計師們開始研製能夠行進間持續設計的單兵武器,也就是後來所說的衝鋒鎗。而奧匈帝國則設計出了一款hellriegel M1915的衝鋒鎗,嚴格來說還算不上典型的衝鋒鎗,但是具有了衝鋒鎗的一些作戰特徵。

Hellriegel M1915式衝鋒鎗

奧匈帝國的槍械設計師為了給衝鋒陷陣的帝國士兵提供更好的機動火力,打算將重機槍進行簡化和改造,使其成為單兵手持衝鋒鎗。作為同盟國的奧匈帝國的這一「大改小」的設計思路跟協約國義大利人以手槍來打造衝鋒鎗的「小改大」剛好相反。奧匈帝國的設計師看重了馬克沁機槍的水冷槍筒能夠提供的強大火力密度,於是決定也在衝鋒鎗設計上採用這一設計,而這必然使得槍的重量大大增加,有得必有失,最終該槍設計出來後戰鬥全重達到了15公斤,基本上就是一挺輕機槍的重量。

Hellriegel M1915式衝鋒鎗平臥射擊

15公斤的戰鬥重量在實戰中如果進行快速的行進間掃射對於射手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般人的身體素質根本擼不動30來斤「小鐵炮」,那麼30來斤的傢伙事想要作為「衝鋒鎗」大量列裝部隊似乎多少還是有些不靠譜,最終直到一戰結束奧匈帝國土崩瓦解了,該槍也沒能量產服役。奧匈帝國軍事上的問題很多,有奧地利籍軍官用德國給屬下軍隊下達作戰指令,但絕大多數士兵根本聽不懂德語,軍隊中存在諸如此種怪誕且混亂的問題數不勝數,使得奧匈帝國300多萬軍隊即使在德國和保加利亞的幫助下也沒能徵服區區數十萬人軍隊的小小塞爾維亞。

Hellriegel M1915式衝鋒鎗採用的是9×23毫米手槍彈,可以使用20發彈匣供彈,也可以使用160發彈鼓供彈,為了保證足夠的火力延續性自然要採用大彈容量的彈鼓供彈,因此除了射手外,該槍還需要專門配一個供彈手伺候著。為了達到一定的衝鋒火力延續效果,除了需要一名體格彪悍的射手外,還專門需要一個背著特製彈藥箱的供彈手,而且同樣需要超人的身體素質,因為背負的彈藥重量也是好幾十斤重。等到一戰末期M-18衝鋒鎗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衝鋒鎗時代和自動步槍時代才拉開序幕。MP-18也是第一種採取自由槍機式原理和開膛待機的衝鋒鎗,槍重僅僅4.18公斤,兩把槍加起來不過十五六斤,可以考慮雙槍同時開擼。(東山客)

相關焦點

  • 長度30釐米、重量2公斤,可以當手槍的衝鋒鎗:捷克「蠍式」衝鋒鎗
    不過世界上現在有不少屬於衝鋒鎗系的槍械,已經和手槍的體積相差無幾了。其中最早出現的,就是捷克製造的M61(蠍式)衝鋒鎗。「蠍式」衝鋒鎗「蠍式」 現在主要裝備捷克空降部隊、特勤反恐部隊、裝甲車駕駛員使用,捷克的警察也大量裝備。
  • 二戰中,美軍為何大量裝備M3衝鋒鎗,而淘汰了湯姆遜衝鋒鎗?
    由於製造工藝和材料的原因,湯姆遜衝鋒鎗的空槍重量就有近5公斤,再加上一個100發的彈鼓,全槍十分沉重,不便攜帶。除重量外,彈鼓裡的子彈還會在運動時發出響聲,在戰場上容易暴露位置。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湯姆遜衝鋒鎗彈鼓複雜的裝填方式。湯姆遜衝鋒鎗如果想要安裝或更換彈鼓,都需要特製的工具。另外彈鼓內置的彈簧,也需要專用的工具將彈簧加強到足夠的張力才能正常使用。所以,該槍結構複雜,成本又高。
  • SMG9高精度警用衝鋒鎗—好槍
    SMG9的特點頗多,用「國際實用射擊聯盟(IPSC)」的話說,它是「微型步槍」;如果根據美國法律,它是「短槍管步槍」;如果按歐洲法律來分類,它的槍管長度可稱得上是一把手槍;同時,它又是半自動微型衝鋒鎗。
  • 衝鋒鎗可以緊湊到什麼程度?長37釐米,重1.8公斤,沙漠之鷹比它有分量
    不過最近幾年,隨著短管步槍的興起,衝鋒鎗市場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沒人願意自己的蛋糕被別人搶走,於是武器商們開始愈加投入大量精力開發衝鋒鎗的緊湊特性,不斷縮小它的體型、減輕它的重量,力求搶回市場。 圖為卡拉什尼科夫(美國)公司開發的KR-9衝鋒鎗,發射9×19mm手槍彈。
  • 二戰最差衝鋒鎗是誰?其實是日本百式衝鋒鎗,堪稱最落後衝鋒鎗
    戰後,各國都對衝鋒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日本也不例外,國內也有一批人主張研發衝鋒鎗。這些人主要來自當時日本的陸軍騎兵和海軍陸戰隊,畢竟這麼輕巧好用的槍械,誰都想要。然而這個建議很好,卻顯得不合時宜。至少在日本顯得不合時宜。首先來說,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憑藉士兵素質優勢,利用步槍點射取得了不少效果。
  • 為何先秦時期不少人對九鼎重量感興趣
    當年楚莊王就曾經問過周天子的九鼎重量,也就是問鼎中原的意思。不過楚莊王問了,周天子也沒給個確切的答案,以至於後人還真不知道大鼎到底有多重。 更何況,你怎麼可以認為,項羽能扛起來的大鼎,和九州鼎一樣重呢?所以說我們壓根無法從這句話裡,得知大鼎究竟有多重。
  • 一枚406mm艦炮炮彈:6名艦員也扛不起來,重量竟然高達1.225噸
    其中,MK-8型穿甲彈,每枚的彈丸重量,竟然高達1.225噸,內裝炸藥180公斤,初速762米/秒,最大射程可達42-45公裡。從附圖中即可看出,移動406mm炮彈,不但是個力氣活,更需要兩名艦員小心翼翼地配合,一個艦員負責控制炮彈的姿勢,另外一個艦員則負責移動炮彈,得特別當心,一不小心,炮彈如果倒了,絕對不是鬧著玩的。如果一枚重達1.225噸的406mm炮彈,由6個人來扛,那麼平均負荷就是204.17公斤,折算成市斤就是408.33斤。
  • 重慶「棒棒」十年扛出一套房,曾經扛過235公斤的貨物!
    今天,網上有一對父子特別引人關注。十年前,重慶「棒棒」冉師傅帶著兒子背著貨物的照片紅遍網際網路。 十年後,冉師傅用自己的力量在重慶解放碑市中心「扛」出了一套房。這是愛的力量,是堅持的結果。冉師傅高興的是,他成長中的兒子理解自己所肩負的愛和責任。他說父親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二戰衝鋒鎗四分天下,司登、MP40、波波沙、M3黃油槍,小型武器的狂歡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徹底改變了世界原有的格局,在此期間大約有7000萬人喪生;與戰爭相關的一切工業科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尤其是在軍工領域,各個國家都先後推出各種除舊布新的先進武器,衝鋒鎗也就是其中之一。從1939—1945年,這短短的6年中小型武器的發展一點都不遜色於重武器,衝鋒鎗的使用率也幾乎達到了空前絕後的效果。
  • 減掉一公斤純脂肪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如何快速減脂,多做這些運動
    減肥,這是個難題,可能伴隨了很多人好多年,花費了不少精力,也沒有特別好的效果。那麼如果想要減掉一公斤純脂肪,大概需要花多長時間呢?減重不等於減脂減掉一公斤體重和減掉一公斤脂肪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減掉體重很容易,少吃幾頓飯多上幾趟廁所可能就會減重個幾公斤,但是這些減掉的重量大部分都是水分和身體排洩掉的廢物,其中所包含的脂肪含量少得可憐。
  • 大宋步兵作戰負重32公斤,比現在美軍還多15公斤,可惜……
    元豐年間,中國華北地區的鋼鐵年產量達到了15 萬噸,工業後的英國在1788年鋼鐵產量才達到7.6 萬噸。 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戰負重是32公斤,訓練負重還要高於這個數值,現在美國最精銳的特種部隊的訓練負重不到15公斤。宋朝的重步兵的確沒少打擊潰戰,但一百次擊潰戰的勝利也扛不住一次被殲滅戰的損失。
  • M-1式湯姆遜和波波沙41這兩把衝鋒鎗性能各有千秋
    後者則大量裝備蘇軍普遍士兵,整排整連整營地裝備,為二戰所特有的現象,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波波沙41衝鋒鎗一戰成名,火力徹底碾壓了德國國防軍引以為豪的MP-40衝鋒鎗。至於這兩把槍哪把更厲害,實際上並不具備可比性,因為兩把槍械的口徑、射程、重量等指標,都是不一樣的;但作為衝鋒鎗,非要比出個高低的話,只能說這兩把衝鋒鎗各有千秋,都有各自的長處,同時也都各有自身的短板。
  • 斯登衝鋒鎗的近親,二戰後期英國的腋下單手衝鋒鎗,Viper
    這把槍是1942年由一個叫霍頓·威廉士的人提出的概念,它希望設計一種輕便且符合人體工程學,不需要抵肩,單手就能操作,非常方便駕駛員、車內乘員、炮兵、憲兵等自衛或者執法的自動武器。當時軍械司聽取威廉士的想法後給他撥了少量經費進行研發,1943年2月,威廉士拿出了第一個樣品,Viper No.1衝鋒鎗。
  • 項羽所舉之鼎重量,先秦古墓揭開端倪:大約是200公斤左右
    最終,司馬遷不確定項羽有沒有舉鼎,更不確定傳言項羽所舉之鼎的千斤重量,所以只用「力能扛鼎」來說明。 「能」,說的是項羽力氣或可以舉鼎,並未說項羽一定有過舉鼎行為。 「扛」,不少網友據此質疑,認為「扛鼎」沒有「舉鼎」含金量高,舉是高過頭頂,扛是靠肩膀,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 減掉一公斤脂肪需要多久?
    經常有人問我:我都運動好長時間了,可減肥效果不明顯,怎麼辦?一問,這個「好長時間」≈幾天似乎每個人都覺得稍微動一動就少個一兩斤來,跟著我念一遍這個宇宙真理什麼,需要這麼久??這裡是指日常飲食不變的情況,如果你在運動後再來一瓶飲料,好不容易製造的缺口又被堵上了。有人可能會在心裡嘀咕,不是基礎代謝消耗的熱量佔大頭嗎?咱們不從這邊想想辦法嗎?
  • ​全球十大衝鋒鎗排名
    「蠍」式(Scorpion)衝鋒鎗追重要的特色是重量和體積,他的體積只比普通的手槍大一點,並且有很多人會將他當做衝鋒手槍
  • 造型獨特的P90衝鋒鎗,衝鋒鎗中的傻瓜相機
    在衝鋒鎗的大家族中,P90是一個很獨特的存在,它的名氣不小,但是感覺它在網絡媒體、影視作品中的出鏡率並不高,反倒是在遊戲中受到部分玩家的喜愛。那麼P90到底是一款什麼樣的衝鋒鎗呢?千萬不要認為每一個美軍士兵每年都要打上萬發的子彈訓練,這只是戰鬥步兵才有的待遇,像裝甲兵、醫護人員等,大部分僅僅掌握槍枝的基本操作。對於這一部分人員,例如裝甲兵,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掌握關於坦克的一切技能,軍隊不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物力,把他們打造出接近戰鬥步兵的作戰技能。
  • 抗日神劇動不動就衝鋒鎗掃射,其實真實抗戰,我們主要用這三種槍
    後來經過央視點名批評,這樣的影視劇少了很多,不過如今市面上還是存在著許多不符合史實的抗日電視劇,從一個細節就能判斷抗戰片是不是「抗日神劇」。戰爭爆發的時候兩軍對壘用到最多的武器就是槍枝,很多抗日神劇中為了凸顯一個爽字,會給我軍將士配備衝鋒鎗。衝鋒鎗在正面作戰中十分實用,能靈活地進行掃射,而且不需要頻繁地更換子彈。
  • 詹姆斯力量有多強?130公斤錫安硬抗不動,球也丟了,人也摔了
    這個年齡保持著如此良好的狀態,令人欽佩,他的身體有多好,或者他的力量有多強?看到20歲的錫安和詹姆斯一起對比,就知道了!錫安的力量多麼可怕,身高198,體重130公斤,還有力量爆炸!還可以在罰球線扣籃,真是一隻飛翔的野獸,在比賽過程中,曾經踩爆了球鞋,比賽動不動就暴扣,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那麼直接將他與詹姆斯直接對位會產生什麼影響?
  • 華為MateBook X搶先看:1公斤重量、被動散熱,第三代辦公平臺
    今天華為發布了自家的新筆記本,也就是華為MateBook X,這款產品並不僅僅是一款傳統意義的筆記本,華為藉助這款筆記本提出了第三代移動辦公的理念,同時這款筆記本也做到了很多極致化的設計,使得它在配備十代酷睿i7的同時,還採用了極致的被動散熱技術,並且重量也只有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