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馬拉松

2020-12-11 新華社客戶端

5月3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畔,南昌輪椅樂跑團的10多名團員正做著賽前準備。團長謝俊武告訴大家,「今天,組織大夥參加2020南昌國際馬拉松的線上馬拉松挑戰賽有著特殊的意義……」 今年50歲的謝俊武是江西樂秋康復中心的一名康復訓練老師。28年前的5月31日,謝俊武因一次意外摔傷導致脊髓損傷肢體殘疾。一個能跑能跳、酷愛球類運動的好動小夥,後半生只能與輪椅為伴。洗漱、吃飯、上廁所,這些以前可以輕鬆做到的事情,對於謝俊武都變得十分困難,許多日常的小事都得依靠母親照顧。為了生計,謝俊武修過家電、做過網管…… 2001年,謝俊武在網絡上看到一位截癱病人將輪椅當玩具一樣玩耍。「我也可以像他這樣啊。」從那時起,他開始對輪椅技巧產生了興趣。通過老師的幫助和自己的艱苦訓練,謝俊武逐漸掌握了單手翹輪、反手翹輪、輪椅轉圈等各種輪椅技巧,甚至學會了輪椅上下樓梯。 2012年,謝俊武打破了輪椅翹雙輪連續滑行最遠距離的金氏世界紀錄。「我第一次有了勝利的感覺!這麼多年的付出,值了!」當謝俊武拿到從倫敦郵寄來的吉尼斯紀錄證書時,他哭了。 因為出色的輪椅技術,謝俊武成為江西樂秋康復中心的一名康復訓練老師。在這裡謝俊武遇到了更多的輪椅「傷友」。 2016年,第一屆南昌國際馬拉松賽在南昌舉行。謝俊武和他的輪椅學員們受組委會邀請也參加了此次比賽。「看到那麼多觀眾為我們加油,我就不停地劃,不停地劃,都不覺得累了。」輪椅學員梁飛回憶起當年的場景。同年,在謝俊武的組織下,南昌輪椅樂跑團成立了。 輪椅「傷友」變成了「跑友」,謝俊武隔三差五就會組織跑友們進行訓練和參加各種活動。「我以前很宅,不太願意出門,開始練馬拉松後,認識了許多跑友,眼界開闊了,也不經常感冒了。」「跑齡」一年的梁芳告訴記者。從最初的23人到現在的50餘人,在謝俊武的帶領下,南昌輪椅樂跑團多次參加馬拉松賽和各種公益活動。 青山湖畔波光粼粼,綠樹成蔭,十多位輪椅跑友集合在一起。「出發!」謝俊武和跑友們掏出手機,按下了線上馬拉松的計時開始鍵……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哪怕坐著也要「跑」起來。

↑這是謝俊武(右)和跑團成員梁飛正在進行線上馬拉松賽(2020年5月31日攝)。

↑這是謝俊武(前)和跑團成員們正在進行線上馬拉松賽(2020年5月31日攝)。

↑這是謝俊武按下線上馬拉松的計時開始鍵(2020年5月31日攝)。

↑這是謝俊武在線上馬拉松賽中調整身體姿勢,放鬆下肢肌肉(2020年5月31日攝)。

↑這是跑團成員們在獻上馬拉松賽前相互調試輪椅準備比賽(2020年5月31日攝)。

↑這是謝俊武在江西樂秋康復中心通過線上直播與跑友們交流(2020年5月31日攝)。

↑這是謝俊武將輪椅綁在身上做負重引體向上,鍛鍊上肢力量(2020年5月19日攝)。

↑這是謝俊武在線上馬拉松賽中奮力划動輪椅(2020年5月31日攝)。

↑這是跑團成員們在第一屆南昌國際馬拉松賽中(2016年11月20日攝)。

↑這是謝俊武(右)和部分跑團成員們從江西樂秋康復中心出發,前往南昌市青山湖參加線上馬拉松賽(2020年5月31日攝)。

↑這是跑團成員們在線上馬拉松賽前一起加油鼓勁(2020年5月31日攝)。

攝影:萬象 編輯:賈宇辰

相關焦點

  • 馬拉松賽場上 他的跑鞋是輪椅
    從此,他坐著輪椅到全國各地參加輪椅馬拉松比賽。王兆平告訴記者,馬拉松是大家熟知的運動,在賽場上揮汗如雨,考驗著耐力,挑戰著體力極限。作為殘疾人士,他也渴望在運動場上自由奔跑,所以他用雙手代替雙腳,依靠輪椅艱難地向超長的比賽路程發起挑戰。「人都有奔跑的本能,生活不就像我手中的輪椅一樣嗎,我要自己去操控。」王兆平說,馬拉松讓他真正找到了自信。
  • 輪椅上的「馬拉松」
    人生就像馬拉松
  • 超百馬拉松|輪椅上的跑者
    超百馬拉松|輪椅上的跑者 2020-12-04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特寫:馬拉松、輪椅和斑鳩
    一年跑15場全馬坐著輪椅,穿著黃色短袖,奮力跑過西安大雁塔時,郭廣東引來最多的吶喊。他沒有看向兩邊人群,眼睛緊盯前方,鼓著腮幫子,雙手用力向前推動輪椅。這是11月8日西安馬拉松賽場上的一幕。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但人們為他吶喊:「A16560,加油!」順著這個編號,記者輾轉聯繫到他。
  • 特寫:馬拉松、輪椅和斑鳩
    一年跑15場全馬 坐著輪椅,穿著黃色短袖,奮力跑過西安大雁塔時,郭廣東引來最多的吶喊。他沒有看向兩邊人群,眼睛緊盯前方,鼓著腮幫子,雙手用力向前推動輪椅。 這是11月8日西安馬拉松賽場上的一幕。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但人們為他吶喊:「A16560,加油!」
  • 輪椅馬拉松「長」跑 殘疾人上演「速度與激情」
    紅網時刻長沙12月3日訊(記者 胡芳)寒風冷雨中,30餘名殘疾人選手,在2公裡的賽道上你追我趕,奮力向前,划動輪椅衝向終點……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一場「輪椅量天下,暢行無障礙」輪椅馬拉松健身賽在長沙市雨花區拉開帷幕。
  • 4名脊髓損傷者坐輪椅跑完馬拉松 稱享受比賽會繼續參加更多比賽
    11月15日,在湖南長沙馬拉松比賽上,4名在輪椅上參賽的選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他們都是脊髓損傷者,卻在輪椅上用手完成了全程共8.5公裡的馬拉松賽程。他們說,他們很喜歡馬拉松比賽時觀眾一起給他們加油的氛圍,能夠感受到激情,感受到周圍的人對他們的溫暖和激勵。他們會堅持下去,參加更多的馬拉松比賽。
  • 南京馬拉松「輪椅」選手回香港 南京的哥、志願者貼心護送
    在剛剛過去的南京馬拉松的賽道上,有8位手滾輪椅參加比賽的殘障人士格外引人注意,他們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
  • 4名脊髓損傷者坐輪椅跑完馬拉松,笑稱重在參與,沿途圍觀者高呼加油
    吳帆、盛文定、彭林、劉涵4名脊髓損傷者組成了輪跑團,在輪椅上用手完成了全程共8.5公裡的馬拉松賽程。吳帆稱,比賽就是重在參與,享受馬拉松帶來的樂趣,全國各地的馬拉松都會報名參加。(原標題:4名脊髓損傷者坐輪椅跑完馬拉松
  • 廣州本土視障跑者、輪椅跑者順利完賽2020廣州馬拉松賽
    2020廣州馬拉松賽於12月13日7:30鳴槍起跑,這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全球首次舉辦達到2萬人規模的馬拉松賽事,可謂震撼。跑者們為了這次比賽,可以說在較短的備戰時間裡,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努力去備戰。而在眾多運動員當中,我們的視障跑者、輪椅跑者和陪跑員也是如此,訓練頻次和訓練量都有所加大,一邊要保證工作,一邊還要抽出休息的時間進行訓練,約陪跑員磨合,陪跑員們同樣如此,還有太多自身的困難需要克服。今年廣馬,廣州市無障礙健康運動協會攜手廣東獅子會組織無障礙廣馬陪跑團,助力無障礙跑者跑上廣馬賽道,挑戰全馬。
  • 康復讓她在輪椅上閃耀出自信人生模板
    從康復治療,到生活重建訓練,從引導社會融合到助推就業……在我市不斷完善的殘疾人康復基本服務的保駕護航下,越來越多殘疾人朋友重拾信心,如鄭惠棲一般,在輪椅上自信閃耀。 鄭惠棲 鄭惠棲12歲時因為意外造成了重度殘疾,年幼的她當時並不懂,這一摔會給她帶來多麼截然不同的人生。
  • 坐輪椅參加成馬 南寧小夥:希望這次能「破三」!
    2020成都馬拉松於今晨7時30分準時鳴槍開跑。在起點處等待的人群中,兩位坐著輪椅前來參賽的選手相互擊掌,鼓勵著對方。來自廣西南寧輪跑團的他們,這次的參賽目標是「破三」。其中一名選手陳子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兩人所在的輪跑團有幾十人,報名成馬的十幾人中只有他和身邊的團友中籤,「很榮幸能中籤,這次一是想體驗下成都馬拉松的氛圍,也想挑戰下自己。」陳子軍(左)和團友在起點入口處合影20年前,還是學生的陳子軍因為一次意外坐上輪椅。「對我們坐輪椅的人來說,能運動的方式很少。」
  • 看慶餘年陳萍萍,原來歷史上輪椅也出現得挺早
    陳萍萍的輪椅同時在這部劇中,也充滿著歷史的元素。值得我們去探索,比如南慶鑑查院院長陳萍萍坐的輪椅就是一個。當你看到輪椅時,你會不會去想,歷史上最早的輪椅出現在什麼時候?輪椅的發展經歷了什麼?那麼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看看輪椅的發展歷史輪椅的歷史起源對於歷史上最早的輪椅記錄,在世界範圍內有兩個。一個出現在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古人的石棺上,這個石棺上調刻著一隻帶著輪椅的椅;而另一個出現在擁有豐富古文明的希臘花瓶上。但其實早在三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人物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已經和輪椅很像了。相傳這種工具能為十萬大軍運糧食,每次可以運四百斤以上。
  • 父親節 30年馬拉松賽道上的父子傳奇,Team Hoyt!
    波士頓馬拉松的賽場上,一個推著輪椅奔跑的身影永遠是那麼醒目。
  • 西電學子研製智慧輪椅 為漸凍症患者插上夢想翅膀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科學家霍金的輪椅,沒想到我也能用上這麼高科技的東西,非常感謝你們」,4月18日上午,在實驗室團隊和媒體的共同見證下,張為激動地說。物理學家霍金的輪椅,由因特爾等科技巨頭為其量身定製,成本高昂,無法量產,普通的漸凍人根本無法使用這些智能輪椅。
  • 六大馬拉松無一完整!倫敦馬拉松只保留精英賽 大眾跑者可線上參賽
    8月7日消息,近日,世界田聯官方宣布,今年的倫敦馬拉松將只對精英運動員開放,允許男、女及輪椅組的精英運動員參賽。 考慮到安全因素,比賽沒有觀眾,並且不會採用以往的賽道,而是在聖詹姆斯公園的環形賽道上進行。 大眾跑者可選擇改為線上參賽,也可將名額保留至2021、2022或2023年的賽事,跑者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或者跑者也可以選擇全額退還報名費。
  • 六大馬拉松無一完整!倫敦馬拉松只留精英賽 大眾跑者可線上參賽
    8月7日消息,近日,世界田聯官方宣布,今年的倫敦馬拉松將只對精英運動員開放,允許男、女及輪椅組的精英運動員參賽。考慮到安全因素,比賽沒有觀眾,並且不會採用以往的賽道,而是在聖詹姆斯公園的環形賽道上進行。
  • 紐約馬拉松,從127到1265309的故事
    1970,1976,2000 1970年是紐約馬拉松的誕生日,當時有127名參賽選手,55名完賽選手,報名費是1美元。 1976年是紐約馬拉松在紐約五個市區舉辦比賽的年份,此前他們都是在中央公園裡辦賽。 2000年,紐約馬拉松首次設立輪椅組比賽。
  • 為夢想插上翅膀|西電學子研製成功第三代眼控智慧輪椅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科學家霍金的輪椅,沒想到我也能用上這麼高科技的東西,非常感謝你們」,4月18日上午,在實驗室團隊和媒體的共同見證下,張為激動地說。物理學家霍金的輪椅,由因特爾等科技巨頭為其量身定製,成本高昂,無法量產,普通的漸凍人根本無法使用這些智能輪椅。
  • 輪椅上的自由搏擊手!屢敗屢戰,越戰越強
    抱著一線希望,李雄偉輾轉各大醫院醫治,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甚至變賣房產,但病情毫無起色,他不得不放棄治療,把自己關在屋裡躺在床上整整一年,一蹶不振。 2006年,李雄偉開始坐上輪椅走出家門,學習CAD電腦眼鏡繪圖。經歷生死劫,再次走入社會,他變得更加成熟從容。積累到一定經驗後,他向親友求助資金開辦了眼鏡加工廠。 有時候,你不逼一下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潛伏著多少能量 創業艱辛,尤其是對於一個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來說,這種艱辛會放大無數倍。